北京故宫馆藏翡翠【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0:04:03
翡翠王朝

翠鱼式盒,清,长27.8厘米,宽7.2厘米。
翠色青绿。盒为鱼形,两半相扣成盒。鱼身有细鳞纹,鳍、尾、鳃部嵌有红宝石。盒内刻有乾隆御制诗 《咏痕都斯坦玉鱼》。
据诗而知,乾隆皇帝认为此件作品为痕都斯坦玉器,但这种玉料主要产自缅甸,鱼上宝石的镶嵌方式也与痕都斯坦玉器有别,一些学者认为此盒是清宫廷所制。

翠印色盒,清,通高3.4厘米,口径8.8厘米。
翠呈绿色。盒圆形,口沿呈子母口状,盒身较浅,平底,圈足。盖与盒身相仿,可与盒身扣合,盖面饰凸起的团形“寿”字。
宋、明两代,文化发达,文具,包括用于盛印泥的印色盒的使用量激增。当时生产的印色盒形制多样,花纹精致,具有观赏性,直到清代这种状况仍在延续。此件翠盒较宋、明作品更为珍贵,因为它的材料贵重,以优等翠料制成,工艺精致,厚度均匀,造型规整,图案精细,“寿”字的笔画用了瓦面状凸线,这对加工技术有很高的要求。

翠箫,清,长54厘米,径2.8厘米。
翠质青绿。 箫为竹节状,中空,侧面有音孔,一端有吹孔,佩黄绦和红穗。
箫是一种乐器,用于吹奏,其音悠远深沉,极为动人。古代乐器中,竹质管乐器较多,人称丝竹之声即指此,故玉笛、玉萧多仿竹形,但其音另有特色。

翠烟壶,清,高6.45厘米,宽5.3厘米。
翠色青绿,局部色较深。烟壶近似椭圆形,上部略宽,小口,细颈,表面光素无纹。
鼻烟壶的使用主要是在清代。清前期的作品以方、圆类型为主,后期的作品形状多变化。乾隆时期,鼻烟壶的制造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材质的多样化,动物、瓜果造型的作品数量增多。翡翠鼻烟壶的优劣多以材质本身判断,其纹饰、造型一般都较简练。
奇珍巧制意未宁——服饰首饰
首饰原指头部饰物,后又包括项链、手镯、戒指等。清宫翠首饰主要有扁方、头簪、头花、手镯、戒指、嵌翠项链等。在清代服饰制度中,一些佩饰的使用,例如朝珠、翎管均有规定,但挂坠、扇坠、杖坠的使用则较为随意,可随个人喜爱而定。清宫旧藏的翡翠类服饰首饰时代多为清晚期,作品多选择绿度强、透明度高的上等翡翠制造,喜用表示吉祥之意的纹饰图案。

翠鱼形佩,清,长5.6厘米,宽2.2厘米。
作品所用翠料为青、绿二色。青料上有绿斑,以之琢荷花、荷叶。荷之下的绿料琢为鱼,宽头,长身,卷尾,形似鲶鱼,如同在荷塘中游动。佩上系一枚珊瑚纽。
唐代已有鱼佩,宋、金之时,玉鱼衔水草佩非常流行,此类作品一直延续到清代,有富贵之意。

翠子孙万代佩,清,长4.9厘米,宽3.1厘米。
翠质为绿色。佩长方形,体较厚。其上镂雕葫芦及叶子。佩上部系黄绦,串有米珠及圆形碧玺一片。
“葫芦”二字与“福禄”谐音,人们以葫芦寓福禄,因葫芦结于蔓上,寓意为福禄万代,因葫芦多子,又寓子孙万代。此作品以葫芦为题材表示吉祥之意,雕琢精细,佩带于身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翠灵芝佩,清,长5.5厘米,宽3.2厘米。
翠质呈绿色。佩为片状,体较厚,雕作灵芝样。上部有孔,穿有绦绳、米珠及粉红碧玺。
此件饰品翠色绿而均匀,透光性较好,表面光亮,有玻璃质感。

翠三羊佩,清,长6.4厘米,宽4.3厘米。
翠呈青绿色,局部绿色较深。佩长方形,圆角。一面凸雕吉祥图案三阳开泰:上部为流云,日掩其中,中部雕山石、松树,其下为三只羊,皆卧姿,仰首,长角弯于背,短尾,目视太阳。另一面雕山石,山石上有青草。

翠椭圆形坠,清,长1.8厘米,宽2.3厘米。
翠色均匀,有较强的透光性。翠坠椭圆形,片状,表面光素无纹,两侧各有一孔,穿以系绳,绳下有二花蕾形小坠,用黄绳牵挂,小坠上端饰有成组的小珊瑚珠、小珍珠。
此作品无纹饰,以翠色沉重、质地优良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