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竿野钓攻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3:27:09
一 选位
手竿野钓水库成为了垂钓的主流。一名顶级钓手在陌生水域的表现,往往不如当地钓友发挥的酣畅淋漓。其根本原因往往并不是饵料的搭配是否科学,钓组的配置是否合理,而跟我们选择的钓位是紧密相关的。水库手竿的垂钓,在现在这个狼多肉少的年代的难度越来越大。影响我们钓获的因素也很多,有些是人力不可左右的,比如:气候。对于这些我们无法抗拒的因数在本文中不做阐述。在饵料和钓组的前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因数----钓位的选择。
“七分位,三分饵”流传几千年的谚语,对钓位和饵料的孰重孰轻作了明确的区分。帮助我们对钓位的选择的两个指标即:风向和山的走势。但凡我们在钓鱼的资料中看到上述两个名词,我们通常是粗枝大叶的浏览甚至是整段的跳过。晃晃尝试采用大家较为熟悉的图片,与各位交流。还是那句老话,下面所示图文均为小友个人偏见,如有不当和误导,敬请见谅并予以斧正。
水库的形状千变万化,但总体而言也就六种:1:两山夹沟呈“一”字型,2:“一”字型分岔呈“y”字型或“人”字型,3:头重脚轻呈锥形,4: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5:水面较宽呈椭圆,长方或圆形,6:分岔较多呈“米”字或星型。
下面图例中,红点表示日出方向,黄点表示日落方向。白色箭头为常见风向,黄色箭头表示不常见风向。图中绿色字母不是钓点,只是为了方便叙述。

典型的两山夹沟“一”字型水库。常见风向从左向右吹, AE方向来风的可能性不大,即便AE方向出现风向,由于水面不宽,风势受两山的阻挡,不会对鱼的回游造成影响。鱼的回游线路应为:从大坝至C点随风移动。大风天气时,鱼群会随风进入C点右边的内湾。微风或出现不常见风向,由于风力相对较弱,浪到达不了C点,AB,ED之间的钓位我们可以考虑首选。而AB方向下午当晒,选位时我们多半不予考虑。根据不同的气候,风向在EC之间找深浅,找草边,应为该水库较理想的选择。

对于分岔不多的水库,我们应该尽快的分辨鱼更喜爱进那一个湾。GH所在的水道虽然长,但人为的建筑物太多,阻断了鱼的游动线路。再加上该水库三面环山,风向只能来源于大坝,左边的分岔水道是我们的首选。这类型的水库如果出现有最窄的水域,深浅适宜的前提下,应是垂钓的首选。这张图上我们首先排除3个点,即:G,F,J。排除G ,J点的理由是旁边有建筑物,有人居住的地方通常存在洗衣,淘菜的干扰行为。F点感觉上是两边兼顾的钓位,但有一点是我们经常忽略的,F点是整个水库最宽的水域。而手竿野钓的根本是:尽量压缩垂钓的水域,因为我们只有8个小时左右的时间。E F之间下午当晒,建议放弃,钓位经过筛选后可以得出微风状态下ABC之间,大风状态下垂钓区域在DE之间。

头重脚轻呈锥形,晃晃用了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水库,而且是枯水期的全貌。这类水库的特点是,不需要多大的风力鱼会顺风顺水的往尾部走。H点地势平整,光滑,主风向经过时为很宽的水域,该点形同虚设。AB之间主风向经过时形成内湾,次风向出现时则是对风,如追求休闲或者不想多走路,可以考虑。剩下的5个点中,D点在涨水期会被淹没,而C点的存在依赖于D点对水域形成隔断效果。特别要关注的是G和E。G F所形成的这种内湾,通常会造成在不宽的水域中有2—3个不同的水深。它的优势在于“早钓浅,午钓深”“春钓滩,夏钓潭”。 不同的水深的换位仅几步距离,又轻松又实惠。图上可以明确的看到E点在枯水期有一个小内湾,涨水期是会有草。枯水期时E点上方为最窄,涨水期又为尾子的最宽。又处于整个水库的尾部且下午不当晒,在E点找深浅应为最理想的钓位。

又是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水库,但这个水库有几个特殊的地方。水库形状为一头大一头小。风向受山势阻拦,形成三个风向,而且大坝方向的来风不是主风向。该水库曾经出现过130多位钓友同时垂钓的情形,千奇百怪的钓饵和老板在I点放鱼的方式,让我们对应有的钓位出现过混乱。其实这个水库很简单,当主风向从J点时,钓点在水库的右侧,当主风向从D点时或者此方向出现时钓点在HG之间。而BFED这四点为该水库的最窄点,微风中当主风向从J点时出现时,浪到达不了C点,而FE下午当晒,所以比较理想的钓位在ABC点之间。HG之间在当主风向从J点时出现时形成内湾,当主风向从D点时或者此方向出现时则是对风,也是理想的选择。

这是枯水期的图片,当水关满以后,图中两个突出的半岛将被淹没,整个水库呈椭圆或长方形。图中可以看到仅右边有山脉阻挡风向,日出方向的上边有歌乐山山脉,但水库离它太远,起不到阻挡风向的效果。这种水库小友建议少去,原因在于我们对于垂钓当日的风向只有过猜。即便我们猜中或者出现我们想要的风向,这种大水面且无遮无拦的水库形状下,风向随时都有可能改变。我们好不容易喂两尾过来,一阵风就给我们带走了。

分岔较多呈“米”字或星型,这类水库多为四面环山且山势紧挨着水库,也是让我们头痛的水库类型。图中晃晃没有标注风向,是因为标注不出风向,通常的水库都是依山建立,水库的大坝就是风口。而这种水库的特点是:微风是在最宽处能个看见波纹即:ABDI四点之间。大风时由于水库水面较窄,浪子到对面以后很快又打回来,整个水面波浪混乱。这种水域的垂钓选位只能在各嘴子上钓窄,或者钓内湾中以求避风。
综上所述,手竿单日在水库里进行野钓只有8小时左右的时间。如果想把几百米范围的鱼吸引过来,我们手竿所有的那点钓饵无疑是杯水车薪。在有限的时间里垂钓的根本思想是两个:一,压缩我们垂钓的区域,二:较为准确的筛选出我们当日满意的钓位。鱼道取决于风向,风向取决于山脉的走势,而水库的大坝通常都是风向的标志。而钓位的选择不能单纯依赖于自己上次在这个水库的XX地方钓得很好,更不可靠的是别人出钓回来后的钓位。当钓位的理解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我们才谈得上如何搭配饵料,钓组的配置是否合理等等问题。
二 悬坠
手竿野钓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于审时度势,实事求是。手竿野钓的重点并不是饵料的香腥,雾化等问题,而是防止小杂鱼。{重庆话统称鲹子}而对于水库我们,面对其实只有两种水库,一:较为偏远未开钓或开钓初期的水库,我们统称生口鱼。二:各地钓友经常光顾或已被列为饮水工程的水库,我们统称滑口鱼。台钓钓法的针对性和灵敏性,传统钓法的规避性和随机性的有利结合,使手竿野钓中悬坠钓法在实践中摸索走向成熟。
悬坠钓中备受我们关注的有三点,即:铅坠在水中的状态,饵料在水中的状态,和饵料的调配。(饵料的调配在本文中暂不讨论)漂--铅--饵料的组合中我们经常忽略铅皮座在水中的状态。野钓中无视铅皮座在水中的状态的结果是致命的,原因在于我们是通过增减铅皮,或者通过改变其状态,来控制饵料在水底的状态。

A组为底铅,即传统钓法。当水中层出现因为饵料的香腥,雾化而引起的鲹子抢食,追食的情况时,我们在水库野钓中应该及时的放弃悬坠,而改为传统。重铅到底,快速的穿越鲹子的水层。在原铅皮座上稍加铅,使漂肚露出少许,即可完成悬坠向传统转换的过程。
B组为底铅上跑,即传统的活动坠。在底铅的基础上,将太空豆B拉开些许距离,即可完成底铅上跑。适当的了增加B组底铅的灵敏度,使铅皮座在主线上跑动。过滤信号的同时,放小抓大。在水库中不是因为饵料的香腥,雾化而引起的吃口小,谨慎时被广泛的应用。
C组为8字环触底。使铅坠竖立于水中,8字环触底。较C组更灵敏,适合冬季,初春时无鲹,吃口轻。水库中最为常见的方式。上述三类均属于向下跑铅,是钓钝的范畴,在竞技比赛中不常见,但是在自然水域中的野钓则刚刚相反。

D组铅坠悬空的前提下,向上推动太空豆B,即完成铅上跑铅。上跑铅的特点在于:鱼的密度相对较小,吃口稀,无鲹状态下。通过减缓饵料下降的速度,加强饵料下降过程中的动态,利于鱼追饵。
E组铅坠悬空的前提下,向上推动太空豆AB,将整个铅皮座向上(往漂座方向)移动,将主线延长为子线使用,则形成飞铅。飞铅的特点在于:减少铅坠与主线的距离,使漂的站立时间相对延长,增加铅坠与子线的距离,使饵料的下降的速度更为缓慢。飞铅通常用于前几竿的做窝上,当窝内有鱼后建议尽快将飞铅推回8子环上。
上述两类是向上跑铅,属于是技法的范畴。在初春,严冬,或滑鱼吃口轻,稀,谨慎时我们通常使用。对于滑口鱼,我们倾向于钓钝。重庆地区春秋交替不明显,30度的高温天气,从四月中下旬一直持续到十月低,都是鲹子活动的范围。台钓在竞技中通常钓吃口,即:鱼吞食的瞬间,而传统则是钓动态,即:鱼进食后转身后的沉稳信号。已被列为饮水工程的这类水库的特征在于,水质瘦,水面大,鱼密度较小,鲹子多。各地钓友经常光顾又导致饵料千奇百怪,鱼对于饵料有较强的记忆性,进食谨慎。ABC三组的下跑铅的状态,在野钓中具备很多的优势,比如:对漂的要求较低,视力不好,可以大胆的选用粗尾漂;大漂吃铅重入水快,防鲹性能较强;用途较为广泛,水流不是很强的河沟也可以采用;找底也比较方便等等。下跑铅的子线长度通常在6公分左右,而下跑铅的调漂更为简单:半水状态下无钩调平水,钓目在三目以内,即C组8字环触底。当调目越接近钓目则越灵敏,反之越钝。
较为偏远未开钓或开钓初期的水库,(即生口鱼)或者渔获稳定又无鲹捣乱的前提下,悬坠钓法中铅坠的悬浮的特点彰显突出,而悬坠钓法中饵料在水中的状态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漂目的变化和饵料的状态息息相关,一味的把调漂和漂目的变化分离开来,最终会导致我们的钓技永远没有提高。

上图是饵料在悬坠状态下的五种状态。而悬坠我们通常是从调漂开始的。调漂的根本目的是让整支漂的浮力与子线组(包括:两根子线,8字环,铅皮,铅皮座,两颗饵料)的重量相等,越接近相等,就意味着漂调得越灵,反之就越钝。子线组可以狭义的理解为平衡天平的一头,天平的另一头就是漂,当子线组的重量有任何的增减,漂象上就会做出相应的反映。
由于水库水质不同,水深不等,调漂有两种通用的方法。当水质瘦或钓位水深不足两米时或鱼体小,密度大,鲹子较少的生口鱼我们倾向于调吃口。也就是所谓的四步一找底,即:
第一步:半水调漂,半水也就是传统所说的浮水,即铅不到底。半水是调漂的前提。
第二步:假定要调的漂全目为九目,修剪铅皮让漂不断的接近水面,直至水面上露出七目漂尾,这一步的目的是找到漂与子线组的平衡点。即天平的支撑点。
第三步:上饵料一颗,观察漂被压下去多少,假定为一目,此时露在水面上目数应为六目,上饵料两颗,自然此时水面上漂应为五目。这一步的目的在于称重,是要让自己明白,正在用的这支漂,饵料的大小,增减,漂会有怎样的变化。
第四步:不停的向原先调漂的钓点的前后左右打几竿,观察漂目在水面上的变化。这一步的目的是确认刚才调漂时,漂是半水状态,或者没有落在鱼背上,水中的漂浮物上。如无变化则刚才调漂时就是半水。这一步非常关键。
第五步找底,将漂不停的向上推,在带饵料的状态下,当漂目露出多余五目以上的目数时,即到底。然后重复的在钓点的前后左右打几竿,范围可以更大些,如果漂目有变化,说明刚才那里就是底。当然也有可能钓点的周围是平的。
调吃口的方法特点在于吃铅轻,灵敏度高,入水缓慢,但当水肥或钓位水深超过两米时,钓友经常光顾或已被列为饮水工程的水库等滑口鱼时,通常采用一种更简便的调漂法:同样是半水调漂,重铅入水,将漂全部拉入水中,然后直接修剪铅皮,让漂露出一目,即露出红帽帽,而后找底,根据移动漂的上下位置,来掌握灵钝就行了。漂目露得越多就越钝,反之就越灵。

悬坠钓中最让新手迷惑的两个问题,即:找底的问题,在调目与钓目上的混淆问题。传统钓法中通常是铅坠趟底后,钓线上升硼紧,七星漂定位。七星漂定位前会出现最前面的浮头轻微上升的现象,浮头上升的颗数越多则越钝,反之则灵。而悬坠钓是饵料A触底,地底抵消饵料A的重量,主线垂直拽紧后漂定位,漂定位后会出现多余调目的目数。
调目与钓目上的混淆问题,典型的例子是在调四钓二上纠缠不清。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野钓的过程中,调四钓二不是标准,仅仅是大多数的漂,在调四钓二的状态下,饵料是一饵轻触底一饵悬浮的状态。调目通俗的说法就是调一支漂的吃铅轻重,是通过增减铅皮来完成的,漂尾露出越多则吃铅越轻,反之越重。钓目是指的水底饵料的状态,通过移动漂座来辅助完成,漂尾露出越多则越钝,反之越灵。假定上图中,调目为四,钓目是二,剩下的两目在那里?图中短子线B上的饵料占一目,饵料A的重量被地底抵消一目。当短子线B上的饵料脱落或下沉,饵料A离地时,漂会立即出现上顶或闷漂的漂相。我们可以发现,同一支漂目目数的变化实际上是告诉我们饵料在水底的悬,躺,触的状态和变化。当饵料在水中的状态被我们对应到自己的漂目上时,调漂的范畴就大大的超出了调四钓二,调高目钓低目,调低目钓高目等等,我们可以随心所欲。漂座向竿尖方向移动,主线被充当为子线,则铅皮座向下走,钓组由灵转变为钝,漂座向下移动则铅皮座向上走,钓组由钝转变为灵。换言之,漂目露出越多越钝,越少越灵。饵料在水中的五种状态熟悉以后,我们就可以用“心”看漂,而不是在看漂的过程中,在漂目上玩加减法。

手竿野钓中装备尽可能的精简,轻便。竞技所用的拔节竿,插节竿与失手绳的配合也可以起大鱼,但是我们实话实说,野钓中的大鱼的野性和力道,并不是池塘里的鱼能比的,十之六七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放失手绳的时候,就切线而去了。我们可以考虑在传统的溪流竿中选用重量轻,锥度小的短节竿配盘(节长八十厘米以下,竿长四米五,冬季可以考虑更长一些)。自制过线环,尽可能的减轻重量,第二节的过线环线竿尖方向倾斜(晃晃的竿是全部倾斜,其实只需第二节就行了)可以将缠线率降低百分之八十。当装备,钓法完成以后我们将面临野钓中最五花八门的话题,即:饵料的调配。
手竿野钓的方法很多,本文中对手竿野钓中悬坠钓法的叙述,均为个人偏见,如有不当或误导,敬请见谅并予以斧正。
三 地势
我们可以把钓场周边的环境,理解为地势。自然状态下,影响鱼类的最后的一个因数就是地势。就地势而言可以分为,水下,水面两部分。水面部分比较简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比较直观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水下部分相对而言复杂一点。
水下部分我们主要讨论是,对水底地势的预判。水库的中心地带和深水区域,在水库兴建完成之后,通常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而与岸边相接近的水域,则容易受到外力影响发生坍塌。风浪日积月累对岸边的冲击,将细小疏松的土质卷入水中,并在水底逐渐平铺成光滑平顺的状态,并且随着时间的久远,逐渐向四周扩散,形成了与岸边土质的相似的水底地势特征。而我们判定水底地势的第一个方法是:参照离水最近的岸边的土壤结构(手竿范围之内)。
比如我们脚下站的是纯土壤,水底下也是纯土壤。

脚下站的是细沙土,水底也是细沙土。

脚下站的是乱石堆,水底也是乱石堆。

岸边土壤结构越单一,水底地势也越单一,结构越复杂,水底也越复杂,岸边出现的地形在水底也会有相应的地势出现。水底地势的面积随岸边土壤的面积扩大而扩大,缩小而缩小。

水底过于光滑平顺的地势,不容易使鱼类的天然饵料形成堆积,同时也不利于底层鱼类对天敌的躲避,不是特殊情况,这类水域,不在我们预定钓点考虑之内。对于水底的地势,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在预选钓点时,需要斟酌的。即:水底是否形成相对稳定的地势。鱼类比较喜欢在熟悉,安静的环境中生存,由风浪造成的坍塌时的响动,和水底细小颗粒的晃动,对于垂钓是不利的因素,鱼类的感官比我们更为敏感,所以我们在垂钓时通常要求安静。
而在土层中,植被通常生长在土壤之上,土壤下面大多出现土石相互混杂的情况。

石头对风浪的抗击明显强于土壤,只有在土壤被风浪掏空以后,才会形成坍塌。

所以在石多于土的地势里面,水底容易形成相对稳定的地势,而土多余石则其次。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在岸上出现土多余石的地势中:岸壁容易被风浪影响的部分,已经或者大部分坍塌完毕,使岸壁与水面形成较为垂直的入水角度。(即我们俗称的台台,陡坎坎等)此时岸边是以平面对抗风浪,抗风浪的能力大大加强,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相对稳定的地势。

而岸壁与水面形成的入水角度,也是我们对水底地势的预判的第二个方法。当岸壁与水面形成的入水角度,大于60°时,大体上讲,水底地势相对稳定。

小于60°时,水底地势容易受风浪干扰,形成不利于垂钓的地势。

岸边地势中,土壤出现:粘度低,颗粒细小,无植被覆盖时,风浪比较容易改变它的地势,对于谨小慎微的鱼类而言,是不愿意经常光顾的。相反,岸边地势中,土壤出现:紧,粘度高,被灌木,草本植物和树木根茎加固的土壤,以及石块等,则不太容易被风浪改变,地势凹凸不平有也利于,鱼类天然饵料的囤积和对天敌的躲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以后者为前提,去选取入水角度大于60°的地势,以期对垂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水面的部分,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对鱼类而言较为特殊的地势。主要是以下四个类型。分别是:被人为影响的地势,有利于鱼类天然食物的地势,有利于鱼类生存环境的地势,有利于鱼类栖息的地势。其中又以,被人为影响的地势为首:被各钓友长期垂钓的钓位,多多少少都会留下垂钓的痕迹,根据钓场所遗留下来的信息,我们可以作为首选加以利用。一些特殊的人为建筑或者设施,也有相当可观的利用价值。如:废弃的家禽饲养窝棚,墓葬,网箱,网栏,以及涵洞,农田等。它们起着各种不同的聚鱼效果。有的是使水底更肥沃,微生物更多,有的是改变水体的水温和溶氧量等等。这类地势的优势在于,它们可以改变鱼的进食和生活规律,使气候,地势的平顺,以及钓深钓浅等自然因数对鱼类的影响,相对减少,同时也使垂钓的难度和成本,相对降低。在鱼密度大的水域里,效果最为明显。

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有利于鱼类天然食物的地势:这类地势通常出现在,深浅交界,清浑之交,风向转变,桦尖,以及岛屿等地出现。这类地势的特点是,扼守鱼道,使我们手竿控制的范围相对减小,从被动的等鱼向找鱼上转化。我们以风向为例:传统意义上的动和静,通常是指的河流,溪流中的流水,死水。而水库中动静的概念是指,有风区和无风区。在水库中,风对鱼的影响,在“选位”一文中我们已经讨论过,这里就不再叙述了。在风力比较强,或者没有山势对风形成阻拦的时候,水库的大部分水面会形成波浪,只有在地势拐弯(俗称:湾子)和有阻拦的区域(俗称:背风),才会形成无风无浪的区域。风浪将天然饵料带至下风口,而钓点选择在:风浪最为接近的无风无浪的区域,也是天然饵料囤积量相对较大的区域。当我们对当日气候把握不准,(即:昼夜温差大于10°或者温度陡升,陡降,气压,含氧量反常等情况)选择钓点时,首先考虑风浪对水体的增氧性,将钓点布置在有风区,为天气和气温做应变的准备。

静中找动,动中找静。
有利于鱼类生存环境的地势,这类地势通常出现在,出水,进水口,富氧区,先升温后升温,向阴,向阳等区域。最为明显的是草:草和鱼的关系在钓鱼人的心目中,几千年以前就已经达成了共识。在水面突然出现的一笼草,倍受钓鱼人的青睐。下图中A点的草,在水体中源源不断增加溶氧量,使左右稀疏的水草所产生的溶氧量,相形见拙,A点的草多,溶氧量也就高,也就形成了鹤立鸡群的地势效果。也是我们俗称的:亮水找草。
我们可以把钓场周边的环境,理解为地势。自然状态下,影响鱼类的最后的一个因数就是地势。就地势而言可以分为,水下,水面两部分。水面部分比较简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比较直观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水下部分相对而言复杂一点。
水下部分我们主要讨论是,对水底地势的预判。水库的中心地带和深水区域,在水库兴建完成之后,通常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而与岸边相接近的水域,则容易受到外力影响发生坍塌。风浪日积月累对岸边的冲击,将细小疏松的土质卷入水中,并在水底逐渐平铺成光滑平顺的状态,并且随着时间的久远,逐渐向四周扩散,形成了与岸边土质的相似的水底地势特征。而我们判定水底地势的第一个方法是:参照离水最近的岸边的土壤结构(手竿范围之内)。
比如我们脚下站的是纯土壤,水底下也是纯土壤。

但是草过多,或者草覆盖的面积过大,有时也会形成对垂钓不利的地势。下图中,右边的草明显多于左面,我们在含氧量的讨论中提及过,草越多,产氧越多,水生物也越多,而水生物对氧份的消耗也越多。草在水中的面积越大,消耗也就越大。所以下图中,左面的含氧量高于右岸,钓点的选择应该在左面。(板籽期和传统的戳孔除外)俗称:草边找亮。亮水找草通常指:水体内有小面积的水草(或者说独草),而草边找亮通常指:大面积的水草中找亮水的水域作为钓点。

注:亮水找草,草边找亮。
有利于鱼类栖息的地势:鱼类也有休息,游戏的场所,在讲究环境的同时,更注重考虑自身的安全。水底选择更方便隐蔽,或者更有利于躲避天敌的地势。这类地势通常出现在水底凹凸不平,有较为细小的天然缝隙,或者水体中有倒塌的树木树枝等。这类地势不但有利鱼类更快速的隐蔽功能,也起到了冬暖夏凉的效果。同时悬垂于水中的枝体,也可以作为水中天然食物的载体。与果林起到相同的效果。

最终的钓点依赖于,风向,水温,含氧量以及地势的综合建立。也许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单项,进行讨论,但在实际运用中它们是紧密不可分离的。如果离开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去孤独的选择钓点,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在垂钓不尽如人意的状态时,开始怀疑自己,在垂钓中逐渐丧失自信心。
四 含氧量
水体中的含氧量的缺乏,轻则使鱼停止进食,重则死亡。水体内的含氧量的分布,从来都是不均匀。同一水域,同一水深的含氧量也各不相同,所以各种类的鱼按照自身对氧含量的需求,选择了不同的水域,比如:花白鲢在水体上层,草鱼据中,鲤鱼鲫鱼占据最底层。下图中是重庆地区几种常见鱼类的含氧量的图表。
种类  正常(毫克/升)   浮头(毫克/升)   死亡(毫克/升)
鲫鱼      2               1.0               0.1
鲤鱼                 4                                    1.5                              0.2—0.3
草鱼      5                1.6           0.4—0.6
鳊鱼      5                1.7           0.2—0.6
鲢鱼      6                1.8           0.2—0.8
我们了解水中的氧气形成的原因,是为了在以后更理性上选定钓点。水体中的氧份主要由三个方面形成,即:水草排放的氧份,风浪产生,以及降雨所带来的。其中七成以上是由,水中的植物(如:水草,水藻等)排出的,同一个水库中,水草生长茂密的地区的水体,含氧量高于水草少的和没有水草的水域。这也是钓鱼要钓草的谚语的由来。风,是形成水中氧气的第二大来源。空气中的氧气在风的作用下,搅动表层水面形成波浪,使整个跃温层混合(水深三米以内)。形成类似于充氧泵的效应,使空气中的氧份融合在水中。风力越大,溶氧面积也越大,溶氧量也越大。反之越小。形成水中氧气的第三大来源是降雨以及雨后形成的入水口,前两种产生的氧份,大多是以缓慢,局部的方式进行,而降雨则是全面迅速的提高,水域中的含氧量。所以雨天出钓,相对会有比较乐观的收获。对于垂钓者而言,气候给我们开了很大的一个玩笑:风和日丽,垂钓者感觉很舒适的天气,上鱼往往并不乐观,而暴风骤雨或者小雨绵绵的天气,往往有可观的收获。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好过,鱼难钓,鱼好钓,人却难过。
水中的氧气的生产过程对于垂钓是有利的,而消耗却是不利于垂钓的因素。氧份的消耗主要来源于:一,微生物,浮游生物的消耗,二,水底的沼气,青苔上升时带走的,三,鱼类消耗以及自然挥发。前两种的消耗占氧份消耗的八成,鱼类消耗,水体自然挥发则微乎其微。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前两者:微生物,浮游生物需要大量的氧份,它是依附在水草排放的氧份基础上的,水草越密集,微生物,浮游生物也就越多,所产生的消耗越多。一整片水草中突然出现的亮水的含氧量,往往高于水草最密集处。这个在我们以后讨论地势的文章中会提及,在这里就不叙述了。其二:肥水水域近处多有沼气,青苔,垂钓时应注意钓远,钓亮。
日含氧量的生产和消耗,牢牢的控制着鱼的生活习性。鱼的进食,休息是按照含氧量的高低而进行的。重庆地区24小时中,每天清晨5—6点钟(冬季稍晚)日照出现,水中植物开始光合作用,排出新的氧气,补充夜晚所消耗的氧份,鱼类并不比我们笨多少,利用新鲜的氧份即时进食。这也是垂钓出现的第一个高峰期的由来,即:10点以前的上鱼期。产生的氧份,随日照的增强而增强,大约在接近中午1点左右日照最强,氧份量达到当日顶峰,跃温层水温升高(夏季特别明显)鱼由浅水转向深水。这也是神仙难钓午时鱼的由来。正午过后,气温开始回落,含氧量开始减少,下午4—7点鱼类又回到浅水区域进食,垂钓出现的第二个高峰期。太阳落山,一天的产氧结束,消耗开始。由于鱼类对氧份的消耗只占总消耗量的15%,所以鱼类仍然可以坚持开口,晚上11点后逐渐停止进食。深夜12点—早上5点是为含氧量最低的时段,(绝大多数塘库增氧机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增氧)直至次日太阳升起。夜钓:如水域鱼密度大,可以和白天一样选择钓点,如果水稠鱼稀,选择亮水和水草较少的区域,原因在于,产氧高耗氧也高,反之则低。
水深 (米)          含氧量(毫克/升)
1                     11.86
2                     3.61
3                     1.39
4                     0.66
5                       0.19
图表很清楚的告诉我们,水深的不同,水中的溶氧量成倍的递减,显而易见的越接近水体表面含氧量越高。水体本身最接近风面的区域,受风力的搅动为最大,钓场四周散落的颗粒,杂质,等质量轻的物质,大都聚集在水体上层,同时以这些物质为生的浮游生物,微生物大量聚集在上体上层。起到了屏蔽光线的作用,使整个水域受光的不均匀,自然形成了上高下低的现象,也使水中出现上下层含氧量之差。水温的升高和降低,将水分子密度改变,使密度大的下沉,密度小的上升,这个上下混合的过程中也把含氧量带走了,水温越高含氧量差值越大,含氧量差值越大,鱼浮头不爱开口。夜晚光合作用停止,气温为最低,含氧量差值最低时鱼类留底休息。含氧量差值相对较小时,鱼类可以在全水层游动觅食。温差越大,含氧量差值大,反之越小。从鱼觅食的高峰期来看就形成了,夏季:往往是早晚两次,而其它三季全天都有可能出现高峰期。而含氧量差值是于当日温差成正比的。
五 水温
野钓中,我们会选择在水流较缓或者相对静止的水域里进行。通常情况下,湖库是我们的首选。野钓条件下,有四种自然因素极大控制和影响着鱼类。即:水温,风向,含氧量和地貌。我们讨论这些自然现象的意义,远远比我们对竿,线以及饵料的研究的意义更远更深。
在整个水域里面,水温是成为了控制水体内的所有生命的阀门。只有在适当的水温中,水体内的生命才可能繁衍生息。而鱼类是通过身体两侧的侧线来感知温度,并通过改变自身的体温来适应水温。
水温的形成有诸多原因,但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和水体内部的生成。水分子以密度大小在水中排列。密度越小越轻越上浮,密度越大越重越下沉。4°水密度最大。这句话反过来理解就是,淡水水域不论水有多深,水温最低不会低于4°。(海水,咸水湖,温泉除外)水的密度是由水压造成的,但要形成达到4°水温的水压,水深则要达到100米左右。当水深达到60米左右,则水温上升至8°左右,水深10—30米时,水温在8°—10°来回波动。(夏季除外)太阳辐射和水压使水分子密度不停的改变,从而使相近密度的水分子聚集在同一水层。水分子上下移动的方式称为对流,水分子不定方向的移动称为乱流,统称紊流。水体内部自身的水温是由紊流导致的。而对于垂钓有意义的水深大都出现在20米以内,以上所述的只是帮助我们理解,在10—100米之间水温仅仅是上升了6°,由水体内部产生的温度变化是非常细微的。
水深20米以内,水温形成变化的过程中太阳辐射占90%的原因。由于没有足够的水压使水分子密度变大,变重,所以在水底温度的推算上有了很大的差异,而底温与地温相接近。而太阳辐射在四季中强度相差佷大,这一水域的水温变化最为复杂,对垂钓者意义也最大。至上而下可以分为:表层水面,温变层,日变化不变层,年变化不变层和滞温层。
表层水面的特点在于:受气温的影响非常明显,与水面上的气温相接近。
自表层水面以下大约3米的距离,为跃温层。其特点在于水温随水位下降而下降,受太阳辐射最大的一层。我们可以理解为,完全受水体外气温所影响。也是紊流影响最大的一层。
水位在距表层水面3米--6米左右时,气温的影响大幅减弱,水体内部升温和气温共同升温的水层。水温下降速度大幅减慢。该水域统称日变化不变层。即:该水域的水温在当日不会有显著的变化。
水位在距表层水面6米--10米左右时,为温变层。该水域水体内部升温的比例大于气温的影响。水温下降的幅度更小,而且出现比较均匀的下降的态势。
当水位在距表层水面大约10米左右时,称为年变化不变水层。即:该水域的水温在当年不会有显著的变化。该水域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接近最小,而绝大部分的水库,年变化不变水层的水温大约为10°左右
到达水下15米左右时,出现滞温层,水温接近地温,常年处于极微变化的状态。
有的水库的水深整体达不到10米以上,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年变化不变层和滞温层,而是该水域底温在发生变化,各水层的间隔距离也发生变化,水面越小,平均水位越浅,升温越快,降温也越快。反之越慢。这如同我们给锅和壶里的水升温是一个道理。我们都知道,冬季出现整个水温一致的现象,气温多少度,水底温度也与气温相接近。(冰雪地区除外)而鱼类因为低温下自然食物骤减,而进入年变化不变层越冬。春秋两季,日照远不如夏季,底温仍然处在冬季状态,但日变化不变层的水温,则达到各类水生物生长所需的温度,所以鱼类选择在春秋两季板籽产卵。底温唯一发生大的变化的时间出现在夏季,底温与地温相接近,夏季底温大约等于:当前气温除以2。当日跃温层的水温不停上升时,鱼类不会频繁的改变自己的体温,去适应水温,而直接进入日变化不变层,并选择在早晚水温较低的时候觅食。鱼类在水温变化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规律,当气温陡升时,水中的紊流层将集中出现在跃温层,紊流层宽度随气温陡升弧度增减,鱼类会停留在跃温层和日变化不变层之间,的高含氧区而不沉底。气温陡降,水生物即将大量死亡,鱼类在降温前,和降温时,疯狂进食后进入深水,度过饥荒期。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水容量,大水面水位每下降一米,水温下降0.5°—1°不等,小水面水位每下降一米,水温下降1°—3°不等。以鲫鱼为例,鲫鱼在0°—40°都可以生存,开口水温7°以上,板籽水温18°,觅食水温15°—30°,最为适应的生存水温为20°左右。由此可见找到20°左右的水温所在的水层,对我们垂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假定当前气温13°—19°,平均水温16°。垂钓水域如是大水面,垂钓水深选择在3米左右,小水面水深选择在1.5米左右。假定当前气温8°—14°,平均气温11°,放弃手竿,远投垂钓年变化不变水层。当前气温33°—39°平均气温36°,垂钓水深选择日变化不变层。当前气温16°—28°,昼夜温差超过10°以上,紊流层出现,出行慎重考虑。鲤鱼开口温度8°,最适应的水温22°,28°以上进入年变化不变水层。感兴趣的钓友可以自己推算一下。上述的只是枯燥的文字,我们在垂钓的过程中不能机械的去理解。
影响垂钓的四个自然因数,是相互关联的,比如:风向可以改变水中含氧量,地势的不同可以使鱼类的天然食物的囤积不同,即便我们在钓场找到了,比较合适的水温,但出钓当日的最终钓点的确定,也依赖于其它三方面因数的支持。
六 饵料
一直以来,我们的思维,习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当复杂到五花八门的时候我们又喜欢把复杂简单化。认为饵料复杂的钓友,通常把“饵料”一词理解为名词,把饵料理解为单纯的香腥上的一种配方,即饵料=某某%+某某%。野生鱼长期处于饥肠辘辘的状态,在温饱没有解决的前提下,根本谈不上挑剔。而野钓中饵料的复杂性,并不在于饵料的本身,我们应该习惯把“饵料”一词作为“连词”来理解,它的运用与鱼情,气温,战术等等息息相关。野钓中的饵料从来就不是单一存在的。在实战中,针对鱼情合理的运用技战术,平庸的饵料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违背鱼情则再好的饵料也会从天堂到地狱。所以野钓中的饵料,其根本在于:重鱼情轻饵料,重实战轻口谈。
鱼的视力约1米左右,敏感的颜色为红、白、黄。幼鱼或鱼体偏小,主香腥,成年鱼或鱼体偏大,主糟臭。气温20度为水库用饵的分水岭。温度走低:钓饵走腥,调灵钓灵钓吃口,传统的活食重动态(线虫优于蚯蚓),台钓的商品饵重状态(拉饵优于雾化)。气温走高:钓饵走香,调钝钓钝钓转身,传统的静态食优于活食,重本味。台钓的商品饵粘饵优于粉饵,重清淡。以无鲹为前提,则活饵优于死饵,动态饵优于静态饵,有鲹则刚好相反。(重庆地区20度以上天气,占9个月左右的时间,以下的探讨均以有鲹状态下进行)
基础饵料占整个饵料的70%的比例,基础饵料的两个特征在于:重本味;未经过加工处理的自然饵料为首选。味清淡或单一;便于随时可以根据钓场的变化添加辅助饵料。实战中我们经常遇到白水无窝状态下起鱼,随着垂钓的继续,鱼越钓越少,越来越小。而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饮用水水库或开钓时间较久,被我们称为钓“烂”了的水库。这类水库的鱼情大体都是一致的,即:水面大,鱼的整体密度小,无效鱼多于有效鱼。在追求饵料对路的过程中,饵料对路是鱼类长期适应环境造成的,也就是钓鱼谚语中说的,春腥夏清秋香冬甜。对于在野钓中对它的理解,我们不能狭义的理解为商品饵,而更多的是指天然饵料,所以红苕通常被我们推为基础饵料之首。以红苕为例(红苕切片,煮熟,去皮,未冷却前揉捏成团,密封放置冰箱,出钓前一天完成):垂钓重点——防鲹,垂钓方式——双窝互换,调钓方式——调钝钓钝钓转身。这类水域垂钓最大难度在于对饵料用量的控制,打竿频率越高,饵料在底的堆积越多,饵料堆积越多则鲹子越多。商品饵的粉状,絮状饵料的抗鲹能力,远远不如传统的固态饵料,这也是这类水域悬坠不如传统的根本。虽然有些小药或者开粘饵,硬饵可以相对提高防鲹能力,但那只是针对无效鱼的中层截杀。水下有鱼不做窝,水下无鱼做轻窝,鲹子未出现时考虑适当的增加抖竿频率,零星出现鲹子进窝的现象时,采取不钓正窝钓窝边的战术。疯狂打窝,做窝,通常的结局都是大量的鲹子留底,斗漂(漂跳舞的现象)形成烂窝。利用离主钓位不远处的副窝与主钓位的轮换垂钓,从根本上压制饵料在底的堆积量,是目前悬坠在多鲹状态的比较理想的战术。
对于辅助饵料,我们通常在香腥上去做文章,但忽略了任何的食物在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水中都会有一个固定的霉变过程。无论香腥,饵料必然会经过新鲜—变酸—发酵—霉烂的过程。而野生鱼的最大特点在于:有记忆性,自然状态下饵料的仿真度越高,鱼的谨慎性越低,进食的欲望也越强烈。典型的几个例子有助于我们思考,即:酒米为什么要用酒泡?蚯蚓为什么是万能钓饵?近来站内炒的沸沸扬扬的臭包谷,臭谷子,为什么中鱼体型偏大?上述四种商品饵分别为香,腥,糟,臭四味(黑鸡膏少加为腥,多加为臭)。饵料的搭配首先根据季节突出主味,而后根据鱼情(有效鱼和无效鱼的整体比例)决定粘度,以及鱼体大小加入辅助饵料,模拟自然饵料的霉变过程,以求饵料的对路。我们不能以人类的感官的适应程度,作为判断饵料好坏的根本。饵料的对路在钓“烂”了的水库中只是理论上成立,现实中则可以忽略不计。但被众钓友以某种单一的钓饵,长期钓贯了的水域,(如:西彭白市驿地区的线虫,洪湖长湖地区晚春的嫩玉米,五一以后升钟的老包谷等现象),首选尊重当地钓饵。饵料的对路在重庆的主城附近较少碰到,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从未开钓的,开钓初期的水库,放鱼赌钓的前期或初春仲秋时期。垂钓重点——重窝,垂钓方式——单窝死守,调钓方式——调灵钓灵钓吃口。这类情况的特点在于:有效鱼警惕性较小,抢食疯狂,鱼的整体密度相对较大。大多数的鱼种都是同类群居,如体型相差不是特别大,不太可能出现同类相互驱赶,抢食的现象。通常是体型较小的在中间,体型较大在四周的特点。但不同鱼种则有采取驱赶异类,聚集同类进食的特点。单窝死守加快抖竿频率,重窝诱鱼,不同种群或体型较大的自然会驱赶无效鱼。在上鱼情况较好时甚至需要故意空竿,以保证窝底的饵料堆积量。根据钓上来的鱼体大小,适当的加入辅助饵料,调整香,腥,糟,臭四味。(酸味多为花,白鲢喜爱,慎用)
饵料用量的多少和造成鲹子闹窝的持续时间是成正比的。以上仅仅是我们讨论的两种极端的现象出现时,饵料的应对方法。我们对各种水域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以后,随我们出钓的实战经验的增多,野钓中的饵料,在我们脑海里就会逐渐形成一个用量表。什么时候该增加,什么时候应减少,抢鱼的情况出现时我们大体上就会了然于心。有的时候我们会被迫的和别的钓友,挤在一块狭小的水域里,进行垂钓,从而形成而抢鱼。观察傍边钓友的上鱼情况,有无鲹子挡口。如果没有就加大商品饵料的比例,钓友的饵料走腥,你就比他还腥,他主香,就要比他开的更香,利用他的窝子把鱼抢过来,打竿的顺序为先周边后中间。如果有无效鱼,则和他相反,他走极腥我们就开腥,他走腥我们就走香,他走香我们就开清香,他走清香我们走本味,让无效鱼尽量往他那边靠。打竿的顺序则改为先中间后两边。而上图中的调整状态的饵料通常用在抢鱼或气季节变化的时候使用。温度走低,降低鱼吃食的警惕性和难度,饵料松软或絮状丝状。温度走高,延长饵料以颗粒形态留底的时间,加强抗鰺子的能力,饵料粘稠强调固体形态。
综上所述,野钓中如基础饵料能够上鱼,则直接跳过辅助饵料的环节,以鰺子的密度为基准加入调整状态的饵料。如基础饵料不能保证上鱼,则在香,腥,臭上逐次累加,最后为糟。而辅助饵料的用量通常在15%左右,原因在于鱼类的嗅觉远远大于人类,同时也便于第二次变味的覆盖。以鲫鱼为例,如对象鱼在二两以下,辅助饵料在香,腥上做文章(整体比例),对象鱼在三,四两以上则在糟,臭上考虑(整体比例)。需要再次强调的是,饵料用量的多少和造成鲹子闹窝的持续时间是成正比的。在野钓正确的分析渔情,调整和控制抖竿频率是所有饵料的运用的前提。
手竿野钓---选位,手竿野钓---悬坠,手竿野钓---饵料这三篇文章中我们讨论的只是野钓中的单一问题。而野钓中的其它的各种复杂性,我们并没有涉及,比如:子线大小的问题,起竿轻重的问题,钩型及大小问题等等,都可以单独作为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我们应该熟悉用思维钓鱼的方式,因为在垂钓中,思维永远是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