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才是见利忘义的根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2:17:49
见利忘义,是对人品很低的一种评价;义利之争,贯穿了中国整个政治思想史。于是,将利和义放在对立面,似乎已经形成国人固有的思维模式。然而,对立的双方从来就是共存的,没有利就没有义,利和义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生出危害众生的怪胎来。
古人早已认识到了这个道理。除了“仓廪实而后知礼节”的道理写在文字里,还贯穿到实践中,比如,司马光为政选比较高的官,首先要问对方的家资,一穷二白的人,他不会考虑,原因很简单,一个连自己和亲属饭碗都解决不了的人,上台后的当务之急就是给自家找饭吃,而作为工薪族,薪水是固定的。这些人中思想境界高的,要求的是生活过得去,薪水尚能应付;思想境界低的,认为光吃饱还不行,必须发大财,彻底改变自家现状,于是便公器私用、贪赃枉法。征诸历史上许多例子,司马光的理论多处都能得到验证。除了穷人发迹后沦为贪官的,历史书上常说农民起义结局时爱用的所谓定都哪里哪里、取得什么什么胜利后,农民领袖腐化了堕落了,就是这种现象,洪秀全、李自成等等,都是例子。多年前笔者的一个特困学生对我说:老师,只要我能改变我家的状况,我什么屈辱都能忍。当时我就毛骨悚然,这样的人当官后,能廉洁自律吗?没有利的人,一旦得到取得利的机会,更容易忘义图利。
一说这个,中国人最敏感的反应就是中国官员待遇那么好,为什么贪官多如牛毛?事实上高薪了为何还不能养廉?他们哪里谈得上义?实际上,这依然是没有处理好利和义的关系,是没有界定清楚官员的利之真正所在;利不是以公正的、合法的、清晰的身份体现在公务员身上。沾到了是便宜,不得白不得。所谓高薪养廉,是规定公务人员有公平透明的利,以此来约束他们必须守义,如果清正廉洁,就可以得到充足的生活保障;要是见利忘义,贪赃枉法,会让你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而当今中国的官员,就是案发了,早就无义可谈了,人家还有利的保证,坐牢了还有不错的待遇;疗养的、写书的,都有,家人的生活过得依然滋润,利根本就起不到支持和保护义的作用,还成了诱使官员贪赃枉法的主要动力。
中国人实际上非常具有小地主性格,爱房子爱地,喜欢炫耀攀比,极为爱财贪财,不喜将金钱用于公共事务和兴趣消费,但口头上喜欢传播跟钱有仇似的价值观,比如为富不仁,等等。似乎穷人上台,就能带来跟他们的财富状况一样的清廉;他们的心也跟其财产账目一样清楚明白。这种理论的结果却很幽默:目前全球政治最不清廉的国家,恰恰是穷人反复折腾过的国家,也是穷人最多的国家。因为草头王们的薄情寡义和无耻,上升不到执政者地位的穷人生活黑暗不堪;而政治清明的,正是富足国家,它们不仅在不断减少穷人的数目,也使为数不多的穷人得到较好的照顾。
中国文化里给穷人那么高的道德地位,是因为中国穷人太多,政客和权术家们在保证不了他们有充分获利条件和结果的条件下,便送个啊Q的空头人情给他们。或者是一部分野心家为了达到自己发达富贵的目的,便讴歌穷人和贬斥富人,让穷人给自己当臂膀甚至帮凶。殆及自己功成名就,穷人高尚伟大富人罪该万死的理论依然需要,不然,下层穷人会沿着他们的足迹,朝着他们富足的现状起来造反,演出“见利忘义”的剧目,那上层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要让人有充分的义,惟一的办法是让大家都过得去,为了捍卫自己的利共同合作,对社会负起责任来,靠抬高穷人和贬低富人等欺骗手段,是维持不了正常社会秩序,而且最终会将人逼上不义之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