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咋那么“寒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00:14
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咋那么“寒碜”?
1949年的10月1日,是以神圣和庄严定格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的,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和他标志性的挥手动作成了历史的永恒音像,游行群众群呼“毛主席万岁”和毛主席挥舞着灰色的帽子向群众高喊“人民万岁”的场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经典意象。
可是,谁也没想到,身着整洁的中山装、神情威严的毛主席,此时的穿着其实却很“寒碜”。
毛主席当年的卫士马武义回忆道:“1949年10月1日,按主席睡前的吩咐,下午一时要把他叫醒,再过两个小时就是宣布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因此主席也显得有些激动,起床、洗脸、吃饭都加快了速度。我拿着一套羊毛衫,准备帮他穿衣。毛衣的两只袖子胳膊肘破了两个大窟窿,是用袜头补上的。毛裤膝盖处也破了两个大窟窿,因没有合适的袜头就没补。主席拿起毛裤两脚用力一蹬,两只脚却从大窟窿里伸了出来,我忙帮他脱下来重新穿好,心里很不是滋味。”
关于毛主席艰苦朴素的故事,我们已经听得很多了,可马武义的这段回忆,却仍然那么的震撼人心。在让全国各族人民自豪万分的开国大典上,在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开国大典上,人民领袖的穿着居然如此“寒碜”,一套毛线衣裤,四个大窟窿,这真的是不可“复制”的。
其实,毛主席的“寒碜”并不只是在开国大典上,可以说,生活上的“寒碜”伴随着这位领袖的终身。据毛主席的大管家吴连登同志回忆说:“在这位老人的身后,除有几套毛式中山服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没有一套高档服装,没有任何金银珠宝,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财产的遗嘱。”毛主席家有个杂品房,吴连登称之为“中国一号仓库”。他说,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这个堪称“中国一号仓库”的杂品房,比今日书记们的储藏室要寒碜多了。一没金银首饰,二没豪华服装,更没有外国元首赠给毛泽东的任何一件礼品。“仓库”里排着几只木柜,里边放着这样四部分物品:一是毛泽东的旧衣旧鞋旧袜和几套供换洗的衣服;二是毛岸英的一些书籍及衣服等遗物;三是江青的一些衣物;四是一些很小的布头、破毛巾、小球毛线等。可别小看这些零七八碎的破烂,它们还派上过不小的用场呢!60年代初,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毛泽东决心与人民共渡难关。于是,那些小块的布头、破毛巾、小球毛线纷纷走出仓库发挥作用,补到了毛泽东的衬衣毛衣睡衣和毛巾被上。
毛主席很少请客吃饭,偶尔为之时,几乎是清一色的民主人士及同窗好友,没有请过共产党的各级干部。但是,有一次破例。吴连登回忆说:“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各省省委书记在他家里轮流向他汇报情况,会议开得很晚,吴连登问主席要不要给大家做饭,主席说:‘一人一碗面条。’我说:‘您怎么这么抠门?人家来开会,您都不让他们吃饱饭?’主席说:‘我就要让省委书记们尝尝,饿肚子是什么滋味!他们整天吃得好极了,哪里知道老百姓都吃不上饭是什么感觉?平时谁敢饿省委书记?今天来我这就要让他们挨饿!’”
毛泽东生活上的“寒碜”十分生动地映照着他精神上的富有。这是拥有共产党人崇高精神境界的富有,是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伟大变革的富有,是实现了让贫苦民众翻身作主人的伟大理想的富有,是拥有全中国人民大众爱戴的富有,是在他逝世后得到世界盛赞的富有!
毛泽东的伟大,还在于他时刻牢记创业难、守成更难的道理。无论是他对历史周期率的探讨,还是他对进京赶考的忧思,都十分明显地打下了人民领袖为人民殚精竭虑的浓厚印记。毛泽东的卫士李家骥曾这样回忆起开国大典之夜的毛泽东:“在开国大典观看焰火之后,我们陪毛主席由原路返回紫云轩。李敏、李讷拉着毛主席的手朝办公室走去。不一会儿,李敏两姐妹离开毛主席的办公室,来到卫士值班室对我说:‘李家骥叔叔,我爸爸叫你。’我马上来到主席那里。‘家骥,你看今天开国大典搞得怎么样?’主席问我。我回答主席说:‘太好,太令人兴奋了。’‘是啊。’毛主席颇有感慨,又像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地接着说:‘我们用了28年办了一件大事,把三座大山搬掉了,也就是头上的问题解决了,看来下一步要解决脚下的问题了。解决脚下的问题任务还很重,建设我们这样大的国家要花更大的气力,你说对不对?’我忙说:‘对。’”为了“花更大的力气”“解决脚下的问题”,毛泽东夜不能寐。“我劝毛主席说:‘今天太累了,快吃饭吧。’不说还好,听我这么一说,他把书一合,筷子一放,又和我唠起嗑来:‘我们革命不容易啊,有多少同志献出了生命,如果他们能看到今天这种场面一定比我们还高兴。’毛主席的话似乎越说越沉重,而且我看到他两眼含有泪水。”为了牺牲的革命战友,为了他们的血不白流,为了建设一个真正人民作主的新中国,毛泽东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因为心中时刻装着人民,所以,毛泽东始终是最富有的人。
这样的富有,只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才具备。
毛泽东生活上的“寒碜”也十分尖锐地洞穿着那些被物质利益冲昏头脑的庸官、昏官、贪官们心灵上的“寒碜”。坊间流传着这样的贪官像:钞票越贪越多,房子越贪越大,车子越贪越好,女人越贪越年轻。这不是没有道理。《世说新语》记载了一则古代财主争豪的故事。东晋大财阀王恺仗着做皇帝的外甥撑腰,狐假虎威,不可一世。皇上赏给王恺一棵二尺多高的珊瑚树,枝柯扶疏,色彩艳丽。王恺得意洋洋地地拿给另一个大财主石崇炫耀。谁想,这件宝贝一拿到石崇跟前,却被那位高傲的土财主抡起铁如意,应手击得粉碎。王恺立刻声言厉色地质问缘由。石崇微微一笑,说:“不就是一棵珊瑚树嘛,砸了就砸了,何足挂齿?今天我再赔你一个更好的。”他一挥手,侍从随即抬出六七棵珊瑚树,都是三四尺高,枝条结实,光彩照人。一见石崇的富足气派,王恺黯然神伤,自愧不如。古代财阀斗富,斗得人目瞪口呆,而当今贪官比贪却让斗富的古代财阀自叹不如。从成克杰受贿4000多万,到姜人杰受贿过亿,到陈同海涉贪两亿,贪官们的贪心越来越大,他们的丑行也越来越令人不齿!“财大气粗”的原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以“共和国长子”自居,号称“共和国长子不垄断谁垄断?”就是这个狂妄的贪官,每月就要挥霍120万元,平均每天挥霍4万元!他竟然口出狂言:“每月交际一二百万算什么,公司一年上缴税款二百多亿。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陈同海的嘴脸,比斗富的古代财主更可恶!
毛泽东的“寒碜”,就是照妖镜,无论是建国之初的刘青山、张子善,还是60年后的陈同海之流,都在这面照妖镜下原形毕露。
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的“寒碜”,应当是我们永远的教材,应当成为共产党人精神博物馆里最珍贵的“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