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分布与可持续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29:21
孟向京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北京,100872)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是其自然、社会、经济、人口和历史状况的综合反映,同时又会作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人口变动的基础。合理的人口分布可以促进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反,不合理的人口分布将使环境恶化、发展不能持续。因此,一个国家人口的合理分布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历史及人口状况都各不相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中国人口分布是否合理?目前的人口分布状况对环境与发展的影响是怎样的?西部开发战略是否会对现有人口分布格局有所改变?21世纪中国人口分别变化趋势如何?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将有助于对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分布格局的政策的制定。
1. 中国人口分布基本格局及成因
中国人口分布依然是不均衡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东密西疏。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373. 9人,中部地区为每平方公里154.44人,而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50.12人,只是中部地区的1/3、东部地区的1/7弱(参见表1),东密西疏的特点十分明显。
表1 中国三大地带的人口分布
Table 1. Population density by region (1995)
区 域 人 口
(10000) 面 积
(10000sq.km) 人口密度
(人/km2) 人口生理密度
(人/公顷) 人口经济密度
(人/万元)
中国 120778 960.00 125.81 1.27 2.10
东部 49482 132.34 373.90 16.30 1.47
中部 42887 277.69 154.44 10.19 2.70
西部 27554 549.77 50.12 12.23 3.38
注:本文的西部地区包括: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东部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
Source: Calculated from Statistics Year Book, 1995, China.
从30年代胡焕庸先生发现中国人口分布的胡焕庸线(指从黑龙江瑷辉到云南腾冲的近似分割中国东部人口密集区和西部稀疏区的直线)以来,中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从表2也可看出,解放以来,西部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变化很小。1953年这一比重为23.27%;尽管1953-1964年这段时期西部地区除了四川(包括重庆)、贵州为人口净迁出外其它省份都为人口净迁入,但由于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中东部,所以1964年西部人口比重降为22.00%;在6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前半期,由于“三线建设”和支边,西部地区有较大的人口净迁入(从70年代末这些西迁人口开始回流,西部地区转为人口净迁出),所以到1982年西部地区人口比重增加到23.11%;从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和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地区为人口净迁出,所以到1990年西部地区人口比重下降到22.85%;90年代以后,主要是因为西部人口自然增长较快,西部地区人口比重稍稍有所回升,1995年为22.98%。从西部地区人口比重变动的原因来说,50年代以人口自然变动为主,60-80年代以人口迁移为主,90年代又变为以人口自然变动为主。不过相对于中东部的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90年代与50年代完全相反:50年代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低于中东部,90年代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高于中东部。原因是50年代未实行计划生育,中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于西部,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也高于西部地区;90年代则是因为中东部地区的计划生育水平高于西部地区,所以中东部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西部地区。
实际上,50年来西部地区人口比重的变化是很不明显的。如果考虑统计数据的误差,即使假设数据的精度较高,误差在6%以内,上述22%-23.3%的数据变化幅度仍可以认为是仅仅的误差造成的,也即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
表2 中国三大地带人口比重的变化
Table 2. Change of population share in three region
区域
Region 国土面积及比重
(104KM2) 人口及比重 (万人)
1953 1964 1982 1990 1995
中国 960 57508 80173 100394 113049 119923
东部 132.34 24274 30379 41300 46806 49482
中部 277.69 19851 24353 35888 40412 42887
西部 549.77 13383 15441 23206 25830 27554
东部 13.79% 42.21% 43.29% 41.14% 41.40% 41.26%
中部 28.93% 34.52% 34.70% 35.75% 35.75% 35.76%
西部 57.28% 23.27% 22.00% 23.11% 22.85% 22.98%
Source: Calculated from fourth census data. 资料来源:由四次普查数据计算而得
中国人口分布的这一稳定的宏观格局是有深刻的地理背景的。由于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所以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从表1 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人口生理密度(以每公顷耕地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已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负担的人口)不仅高于中部地区,而且高于东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出的幅度达50%以上。正是由于西部地区人口相对压力已大于中东部地区,所以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环境灾害要比中东部地区严重得多。因此从人口承载力与人口压力的对比关系来说,尽管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很低,但西部地区人口超载更加严重。因此西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不仅不能增加,相反应该降低。总之,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的格局,是完全合乎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自然规律和经济空间组织的社会规律的,是不随人们的主观愿望改变的。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来说,为了改善处于我国江河源头和风沙源头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不仅不能再增加,反而应该有所降低。
2. 中国城乡人口分布特点
从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的城市化速度有了很大提高。1999年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已达到30.89%。但同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依然较低,仍然有近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仅大大低于许多发达国家而且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从反映城市集中程度的Gini集中指数来看,中国城市的Gini集中指数1953年为0.4976,1995年降至0.3492。尤其是从1984年以来,Gini集中指数下降地非常迅速,这是因为1984年我国市镇的设置标准发生了变化,使小城镇的数量和比例增加了许多。
1993年,我国四城市首位度指数为0.5351,11城市首位度指数为0.4721,都属于较低范围,这说明我国城市的集中程度不高。
表3 中国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及城市吉尼指数(1949-1995)
Table 3. The Urban Population, Percentage urban and City Gini Index in China (1949-1995)
Year Population
(10000) Population
Density Urban
Population Percent
Urban(%) City Gini
Index
1949 54167 56.42 5765 10.64
1955 61465 64.03 8285 13.48 0.5961
1960 66207 68.97 13073 19.75
1965 72538 75.56 13045 17.98 0.5078
1970 82992 86.45 14424 17.38 0.5222
1975 92420 96.27 16030 17.34 0.5284
1980 98705 102.82 17140 19.39 0.5130
1985 105851 110.26 25094 23.71 0.4443
1990 114333 119.10 30191 26.41 0.3948
1995 121121 126.17 34752 28.85 0.3492
1999 125909 131.16 38892 30.89
Source: Basic data of China's population , Yao Xinwu and Yinhua
City Gini Index calculated from City Statistic Book, China, 1995
3. 西部开发对21世纪人口分布的影响
根据以上对我国人口分布变化历史和现状及决定因素分析,可以对未来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变化趋势进行一些推断。如果我们认定中国东密西疏的人口分布格局是由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和经济空间组织的空间不均衡性决定的,那么这种人口分布格局就是符合客观规律、很难人为加以改变的。尽管国家的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可带动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从而对我国的人口宏观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毕竟是很微小的。例如尽管60、70年代国家动用政治、经济等手段强力推动东部人口向西迁移,但一方面这种看来规模很大的人口迁移实际上对国家宏观人口分布影响很小,另一方面这种政策推动的非自发人口迁移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人口回流而最终失效。因此应充分认识中国东密西疏的人口分布格局的客观规律性,不要妄想轻易地改变它。
目前党中央、国务院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并英明地制定了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三大发展重点。西部开发对我国的人口分布会有什么影响?从人口分布合理化途径考虑,西部开发应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我们认为,西部开发不可能引起我国人口的大规模西移,实际上总体而言西部开发不能改变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向沿海地区迁移的趋势。这既是西部地区的人地关系的现状决定的,又是这次西部开发的战略重点决定的。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有限,不能接受大量的人口。西部开发不会再搞人海战术,吸引的主要是高素质人才,以质取胜。按照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第一位的原则,西部地区不仅不能增加太多的人口,最好还是减少一部分人口。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西部开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改变不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继续快于西部地区的趋势,整体来说,我国的人口、经济分布的重心将进一步东移而不是西移。
其次,我们认为西部开发还应该从人地关系协调的角度进行认识和指导。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因是人地矛盾激化,是人类活动的压力超过了环境承载力,其表现就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土资源开发过度,引起绿洲消失、沙漠扩张、水土流失等问题,我国西南地区森林消退、土地退化、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长江有变成黄河之虞。所以西部生态环境恢复和建设的关键是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减轻人类对环境压力的方法之一是调整人类活动方式,具体而言是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方式,例如优化水土资源的配置,调整水土资源的利用结构。其中最突出的是解决开垦过度和放牧过度的问题。为了推动西部的生态环境恢复和建设,中央提出了对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补助的政策。粮食问题的解决无疑会减轻种植业对土地的压力,而且不再种地的农民可以转而从事生态环境建设。但是,我们知道,种植业相对于林业和牧业来说是劳动密集型的,因此从农业退下来的农民不可能都去从事种草种树。实际上在很多地区,只要人类停止对环境的干预破坏,生态环境就能自然恢复,不需要多少人去“建设”生态。因此,仅仅改变人类活动方式还不够,还应该减少直接作用于土地的人口的数量,即安排一部分农民到土地之外去就业是恢复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之一。另外从提高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要求来看,也必须尽可能把农民转移到非农产业。
按照以上人地关系协调的思路,如何把一部分农民转移到非农产业就成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乃至整个西部开发战略的十分重要的一环。有哪些途径可以吸引西部农民非农化?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全局性的关键问题。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可以吸收一部分劳动力,但这只是暂时性的。从长远考虑,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西部城镇经济,通过城镇的大发展来吸纳农村人口,另一方面应该统筹考虑西部资源、劳力与东部资本、技术的结合方式,在东部技术、资本西移的同时,也可以考虑一部分西部劳力、人口的东迁。
4. 未来中国城乡人口分布趋势
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对我国的城市化程度作一度量,我们用1995年130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作为因变量,用各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自变量作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Y=43.90881+0.001503*X, R squared 0.5301
这里 X是人均GDP, Y 是城市百分比。
按此公式计算,我国期望的城市化水平应是44.84%。因此我们可以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相比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依然是滞后的。因此可以预计,21世纪我国城市化将进入加速时期,在继续发挥小城镇的作用的同时,我国的大中城市也将有较快的发展,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将有大都市带出现并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1世纪我国人口将进一步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集中而不是相反。同时,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步伐将是解决我国过剩劳动力问题和缓解我国人地关系紧张状态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