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原创儒家的生命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21:53
很高兴有机会和朋友们一块学习和研究中国古典的思想。大家都知道,中国古典思想是由儒家、道家、法家,以及后来传进来的佛教,这四大思潮构成的。可以说中国古典思想文化,由两重张力来构成的。其中第一重张力,法家与儒家正面建构,那么可以说是入世的。第二重张力,道家与佛教反省批判,可以说是出世的。正面建构的儒家与法家中,儒家是用道德理想去建构的,法家是从现实的角度切入的。中国古典知识分子的人格特色,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中国古典知识分子的处世的方式,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所谓极高明就是有远大的理想,道中庸就是贯彻远大的理想,还是要回到日常的生活、日常的形式中。
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古典思想的这四大思潮所构成的两重张力,其实是非常圆满的。正是这四大思潮两重张力,推动了中国古典思想的发展,同时也开拓了中国古典的文明。中国的汉唐时期、宋明清时期,都创造了辉煌。这些辉煌都可以说,跟中国古典思想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事实在历史发展中,也不断地有挫折。但是中国古典思想,能够不断地调整自己。在挫折失败以后,那么在下一个时期又重新创造辉煌。中国近百年不是曾经就有过衰落的这样的经历吗?但是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又重新崛起,我们又在重新创造新的辉煌。这些可以说,都得利于中国古典的思想。所以作为中国人,学习和研究中国古典的思想文化,那是非常必要的。
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今天讲儒家,侧重讲孔子和孟子的原创儒学。所以我演讲的题目是,孔孟原创儒家的生命智慧,我分三个题目讲,一个就是孔孟儒学的根基是什么?我把他归结为世间情,人世间的情感。第二个题目是从比较文明的角度,看孔孟原创儒学的特色。第三个题目是孔孟原创儒学与中国人的国民性。
一、孔孟儒学的根基
我们现在先讲第一个题目。
我刚才说,孔孟儒学的一个特色就是从正面建构,而且是用道德理想来去建构。那么这问题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当然首先要回到春秋战国的社会历史背景。
大家都知道,春秋战国是中国古典社会大变动的一个时期,这个变动最初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的。在春秋以前,中国古代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虽然也有铜器的发明,但是铜器基本上没有用作生产工具,而主要是用作祭神用的器皿和打仗用的武器。因为当时所使用的工具主要石器,所以生产力非常落后。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发明了铁器。随着铁器的发明和牛耕技术的发现,一下子把生产力提高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当然是财富的增加和贫富地位的改变。原来是富裕的,很可能他没有掌握、没有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他贫穷了。原来是比较不富裕的,他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工具,他富裕了。这是贫富地位的改变。随着财富的增加,商品的流通也发达起来。商品的流通发展起来,意味着地域的人口结构的改变。
贫富地位的改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带来地区的管理体制的改变。在春秋以前,中国的管理体制是氏族制。在日常生活里,以氏族作为单位来进行管理,凡是要征收赋税、要征收劳动力和征收兵马,都是以族的方式来进行征收。族的长老,就是族的管理的领导者。但是到了春秋以后,由于每个地区人口流动所带来的人口结构的变化,管理不能够再用氏族制,而改为区域制,那就是郡县制从此开始确立。
既然地区的管理是以郡县的方法来进行管理,当然管理的人才也不能够是氏族的长老,或者不能够由氏族长老们的儿孙们世袭职位,而必须要改用选拔制。选拔制所关注的不是他的道德,而是他的才干。所以由于管理体制向区域制的转变,管理人才向选拔制的转变。
那么慢慢地,社会就引发了很多的人才的竞争、土地的竞争、人口的竞争。随着竞争进一步扩大,各个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财富、争夺人口、争夺土地,而不断地爆发各种战争。
春秋的初年,诸侯国之间的争夺,其实规模还是比较小的。当时规模最大的战争,所动用的车辆,也就是600乘。当时用战车进行战斗,每一辆战车大概十个人,600乘那就是6000人。
但是到了春秋末年战争扩大了,一般的战争都要四五千乘的战车,就意味着有四五万人来参加一场战斗。而到了战国时期,每一场战争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人。大家只要学过中学的历史会有个印象,就是战国末年赵国跟秦国的一场战争了。秦国的门将白起,俘虏了赵国四十万军马,然后一夜之间把全部人马坑掉了。可以看到战争的惨烈,而这种战争跟财富的争夺、人口的争夺和土地的争夺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孟子曾经说,“争城一战,血流盈城”。
正由于财富的增加争夺的激烈,同时所带来的就是人心跟人性的蜕变了。在春秋时期,特别是士大夫们还是非常讲究教养,讲究风度跟才情的。春秋以前的教育是诗、书、礼、乐的教育。主管教乐的官员叫“大司乐”,或者“乐正”。可以说那是一个音乐非常发展,而且用音乐来陶冶人们的性情的一个时代。士大夫们之间的交往,动不动是以诗来起兴。国与国之间的争夺,只要你派一个有才情的官员,到了另外一个国家去,开头赋首诗,很得体,那么这个争夺也可以化解。而且士大夫们之间交往过程中所赋的诗,许多是《诗经》中的国风的部分。国风部分的诗歌基本上都是民间流行的情诗。
有个叫做宣子的人,就是韩起。他有一次出使到晋国去,他的使命完成以后,晋国的六卿包括子产在内,要设宴跟宣子践行。宣子看到晋国的六卿都很年轻,就叫他们,你们每个人赋一首诗,我看看你们的志向是什么?六卿所赋的诗,都是《诗经》中“晋风”中的那些情诗。士大夫们表答自己的志向,用一首情诗来回应。我们就可以看到,春秋时期的士大夫们,那是讲究的是教养、风度跟才情。功利的计算, 权力的计算,对他们来讲都不重要。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整个士风完全蜕变为功利的争夺、权力的争夺。大家看《韩非子》,就可以了解当时的争夺的情况。韩非子把战国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概括为那是一种互市的关系,就是市场买卖的关系。做国君的给了很高的俸禄给大臣,不是因为国君对大臣非常恩爱,而是要使得大臣为他卖实力。做大臣的也愿意为国君竭尽自己的能力,不是因为做大臣的非常忠于君王,而是如果不尽实力,就不可能得到高官厚禄。
韩非子又说到,当今社会做轿子的都希望人家快点富裕,做棺材的都希望人家快点死。不是因为做轿子的人心肠特好,而是因为如果人家不富裕,他的轿子卖不出去。也不是因为做棺材的人心肠特坏,而是因为如果没人死,棺材卖不出去。这是什么?利之所在,他们都是为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然完全是被转化为一种利益关系,而利益是要争夺的,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争夺,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当然是非常厉害的。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有个很出名的丞相叫做李斯。李斯原来是跟韩非一样,都是荀况的学生。据一些历史记载,李斯在学到一定程度以后,告别他的老师荀况,就说了一番话。说我现在我家里很穷,我要出去做官。我很穷是我的耻辱,我要通过做官来改善我的地位。后来他到了秦国去,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帮助秦始皇统一中国,出了很大的力。所以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任命他为丞相。李斯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改变,生活过得很豪华、很奢侈。有一次,秦始皇在一个地方享乐看到山下一个很豪华的队伍经过。秦始皇问他的旁边的人,那是谁的队伍?他旁边的人说,那是李斯的队伍。当然秦始皇看来是不高兴了。后来再过一段呢,再看到李斯的队伍,变得非常简朴了。秦始皇觉得他身边的卫士不可靠了,所以把他身边的人全杀掉了。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跟他的丞相之间、秦始皇跟他的身边的护卫之间,都是完全没有信任感。这就是战国时期的风气。
李斯是文的,秦始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武将叫做王翦。王翦在统一中国中,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秦始皇在平定了韩、赵、魏三国以后,就要派王翦带兵去攻打楚国。楚国在当时山东六国中是最强大的一个国家,王翦就说,你要给我60万军马,我才能够把它灭掉。秦始皇没有吭气。另外一个将军说,我20万军马就可以了。结果那个将军20万军马去到楚国,很快被灭掉了。秦始皇没有办法,不得不重新起用王翦。王翦知道秦始皇的心事是什么,因为如果把60万军马都给了王翦,弄不好他容易会造反,那秦始皇的王位就保不住了。秦始皇实际上对王翦也是不信任的。这王翦很聪明,他出兵之前就要挟说,你要给我很多田地。王翦的部下说,你要那么多田地干吗?王翦说,你不知道,大王其实对我是不放心的。我要很多田地所表明的就是,我没有更大的权力要求,我只是要把生活过得好一点。我们可以看到,
秦始皇跟他的最得力的武将也是没有信任感的。这就是战国末年的风气。
这样的风气在孔子跟孟子看来,完全是人心跟人性的堕落。所以面对着社会的这样一个大变动,面对着社会的这样一个危机,孔子跟孟子觉得怎么样救心救世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而他们承担起要拯救人心、拯救社会的历史使命。
谈到这一点,非常有趣的是在公元的一世纪到公元前的6世纪这几百年,中国是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期,而世界的几个文明古国同时也处在大变动的格局当中。像古希腊、古中东、古印度都处在社会非常动荡的时期。这种动荡可能都跟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和由财富增加所带来的人性的变化有关系。所以有些历史学家也把公元前一世纪到6世纪这一段时期称为着实的突破的时代。因为几大文明古国都同时发生了大的变动,然后几大文明古国都产生了自己的圣贤,圣贤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救心跟救世的方案。
以古希腊来讲,像古希腊的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都是那个时代产生的。苏格拉底提出的救心救世的一个路子或者方案,就是要提高大家的知识。德性的问题就是知识的问题,通过提高大家的知识水平或者理性认知水平,大家的道德就可以得到提升。苏格拉底所开出的救心救世的路子,就是一个知识理性的路子。
古中东的圣贤们面对人世间的激烈的争夺,对人缺失了信心。他们认为通过人自己来去拯救社会、拯救人心,大概是没有希望的。所以他们把希望寄托于上帝,他们认为有了上帝存在,而且上帝是传知传能的,只有依靠上帝的力量,整个世人才能获得拯救。后来上帝果然派了他的儿子耶稣基督下来,耶稣基督以自己的献身精神为人类赎罪,从而使得人类获得拯救。这个路子就是一个宗教信仰的路子。耶稣基督是一个先知型的人物。后来产生的伊斯兰教也是用先知的资格出现,来传达上帝或者神的指示,来使得世人获得拯救。所以,汉斯.昆把中东包括犹太教、基督宗教跟伊斯兰教这样一个文化类型,称为先知型。
古印度所走的路子同样是一个宗教信仰的路子,但是它的宗教信仰的特色跟中东有区别。就拿佛教佛陀的思想来讲,它一方面认为万法都是缘起的,通过缘起性空这样的观念,把人对自己、对世界的职责把它化解;另一方面确认有三世轮回,因为人有三世轮回的问题,所以人只有提升自己道德才能够超脱生死轮回,而获得救赎。印度这种文化,汉斯.昆认为是一个神秘行为。
跟古希腊、古中东、古印度不同,中国由孔子、孟子所开出的路子既不是知识理性的路子,也不是宗教信仰的路子。我们看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和孟子自己写的著作《孟子》七篇,里面既没有神话,也没有创世纪。孔孟自己出生都是一个很世俗的背景。孔子是他的父亲跟母亲野合而生的。所谓“野合而生”,很可能就是他的父亲跟母亲在庙会中相遇,以后怀孕了,就诞下了孔子。孟子小的时候其实读书很调皮的,所以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让他的儿子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曾经三次搬家。这可以看到,他们出身的背景没有任何的神秘的色彩了。他们个人的经历完全是一个自学成才的经历。孔子自己讲他的成人的经历,“十五岁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整个经历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自己最终成为圣贤的一个路子,没有任何神秘性。孟子也是同样。
在《论语》里面记载的孔子的言论,“子不语怪、力、乱、神”,对神怪很少涉及。还有《论语》说孔子曾经教导他的弟子,“敬神如神在,敬鬼神而远之”。一方面对鬼神还是要尊,还是要尽孝,但是不要太沉迷于对鬼神的信仰。这些例子都表明孔子跟孟子没有走宗教信仰的路子。
那么既没有诉诸与知识理性,也没有诉诸与宗教信仰,我们从哪里可以找到救心救世的资源呢?孔子、孟子是诉诸与人世间的情感生活。所以世间情构成了孔子孟子思想的一个出发点。为什么人世间的情感可以使得我们的人心、人性获得拯救,可以使得社会获得拯救呢?从哪里见得人世间的情感是可靠的呢?孔子、孟子认为首先是我们人与人之间都有亲的一种情感。我们生活在父母子女的这个圈层里面,我们都会有亲亲之情。像《论语》里面记载的很平常的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要远游,就是要出门,也要告诉父母我去哪里。这就是很平常的很常见的一种亲亲之情,这种情感每个人都有的。这种亲亲之情在孔孟看来,那是不学而知的良知、不虑而得的良能。所以我们每个个人凭着这种亲亲之情,就可以走出自我, 走向亲人,关爱亲人。
其次,我们每个个人不仅有亲亲之情,我们对社会中的他人也会有同情心、关爱心、不忍心。孟子举了个例子, 一个小孩差点要跌到井里面去了,我们每个个人第一个念头都是说要去救他。他是小孩,他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去救他。当时出现这个念头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我救他可以得到他父母的好处,或者可以得到伦理的称赞,甚至是因为我纯粹害怕这个小孩的呼喊声而去救他。当时闪现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忍之心、同情之心。这个不忍之心、同情之心,那就是最纯粹的。那么从这种最纯粹的意义上来讲,我们每个个人也是对社会他人有情感的。凭着这份情感,我们也可以走出自我,走向社会他人。
后来的王阳明把孟子这一点更进一步地给予展开。王阳明有一篇著名的著作  叫《大学问》。 在《大学问》里面他就说,人不仅是对孺子、对人有情感,人看到一个动物受到残害了,你也会有一种不忍之心。这表明我们的不忍心、我们的同情心,其实是可以关及到动物的。王阳明进一步说,实际上人的这种同情心不仅会关及到动物,人对一棵好好的树、一朵好好的花受到残害,也会有故逝之心。这表明人的同情心还关及到植物、有生命的东西。同情心不仅关及到动物,关及到有生命的东西,而且你看到瓦石,一片好端端的瓦、一块好好的石,无故地被人家砸碎了,  你也会觉得很可惜。这表明人的同情心其实还顾及到没有生命的其他东西。所以人的同情心、仁爱心、恻隐心那是遍在的。
在儒家看来,不仅是一个正常的人,对亲人、对社会他人都会有同情心,有不忍心的。即使一个犯了过错甚至犯了罪的人,他的内在的深处也会有恻隐心、有同情心的。譬如一个盗贼,他虽然是偷盗了,但是他还是不喜欢人家叫他盗贼。明代记载的一个故事。说到一个官员抓到一个盗贼,审问他,你把人家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钱财把它偷走了,你的良心过不过得去?那么这个盗贼回应说,这个年头谁还讲良心呐!这个盗贼跟这个官员,就为有没有良心这个事情吵起来了。当时天气很热。盗贼就说,能不能脱衣服啊。官员说,可以啊,你脱吧。那么盗贼脱到剩下一条裤衩没脱。官员说,你的裤衩怎么不脱呢?贼顺口而出,哎呀,不太好吧!官员当场指点他的良知所在,说:你看,这不就是你的良知吗?你怎么能够说你没有良知呢?
儒家是坚信即使犯了过错、犯了罪的人,其实他的内在深处还是有良知的。就凭这一点孟子才说人在本性上是善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四心就是人的良心。孔子、孟子正是凭着这样来看人心、人性,认为人的情感是善的,而确认人通过开掘我们的情感,可以使得我们每个个人走出自我、走向他人,走出功利、走向道义,同时也使社会走出混乱、走向太平。因为孟子把人的内在本性看作是善的,无疑就是确认人成为圣贤  那是必然的,而人的堕落是后天经受不住外在的物质引诱才出现的。因为它是外在的,不是我们本性所使然的,所以那么它是偶然的。
既然我们每个个人的内在本性都是善的,我们要成为圣贤那是不难的。孔子说, “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只要你把自己想做成的,你也让别人可以做成,  那么你就是好人,你就是圣贤。 孔子又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想得到的,你也不要加给别人,那么你就可以成为好人,成为圣贤那是不难的。 孟子进一步引申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对待老人,像自己的老人那样去尊重;对待他人的小孩,像对待自己小孩那样去爱护,那么你就可以成为好人了。一个人成为好人、成为圣贤,因为是有内在的本性作为根据,所以其实是不难。就是把你内在的情感、内在的本性,把它好好地积聚起来、拓展出去,你就可以成为圣贤了。至于整个国家的治理,同样也是可以依因我们的内在情感来进行处理的。
所以,儒家讲人情治理。理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公共社会的规则或者规范。那么这规范从哪里建立?就从情感中引申出来。人情治理,这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对儒家思想的一个概括。人情而治理,制定社会的公共规范既不需要求助于神的启示,  也不需要通过从外在的别的方式寻找根据,只要从我们的情感出发来,引申出各种规则就可以了。儒家也讲“发乎情、止乎礼”。社会的公共规则、理,当然对人是有约束的有规范的作用的,但是这种约束、这种规范也是充满了情感,以情感作为基础,还是充满了关爱的。儒家在讨论公共治理方面或者它的政治哲学方面的特点, 从情出发的,来管制社会。
至于公共社会的主导者君王和大臣们,治理国家的时候,就要做到以不忍人之心来行不忍人之政。这就是孟子所讲的仁政。孟子曾经跟齐宣王宣扬他的仁政学说,  齐宣王大概就不相信“人有所不忍人之心”,能够用不忍人之心来行不忍人之政。  孟子就举了个例子说,大王你是不是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屠夫牵一头牛从堂下经过,大王你看到那头牛很悲哀地发出悲哀的叫声,你就跟那个屠夫说,还是不要宰这头牛,换一只羊吧!你看,大王你对一头牛被宰杀了,都有一种慈悲之心,那么这不就是你的良知所在吗?你对动物都有不忍之心,你对人当然也会更加有不忍之心了,所以大王你是能够行仁政的。这也是孟子随处指点良知所在的。
孔子、孟子认为,做国君的、做大臣的、做领导者的,治理国家就是应该以不忍人之心来行不忍人之政。由此整个社会就可以获得拯救,整个国家就可以走向太平。这就是他的理想社会的追求。这是孔孟儒学所建构起来的思想体系的基本框架。  通过自己的修行或者通过把自己的良知开掘出来,使得自己成为圣贤,在儒学那里称为内圣。人情治理和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在儒学那里称为外王。内圣所追求的就是理想人格,外王所追求的就是理想社会。内圣就是救心,外王就是救世。  这就是孔孟儒学所建构起来的思想体系。
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孔孟原创儒学的根基是什么?世间情。
二、从比较文明的角度看孔孟儒学的独特价值
我们怎么样对孔孟儒学建构起的这个体系,来作出一个评价呢?那么我想我们还是要放在古典文明的比较的角度来进行讨论,才会看得更清楚。所以,我们讲第二个问题,从比较文明的角度看孔孟儒学的独特价值。
我们刚才已经介绍到,在公元前的一世纪到六世纪,这几百年是世界各个文明古国发生剧烈的社会变动的时期,同时也是几大古典文明诞生并且影响了2000多年的思想体系的一个时期。就如何救心救世的问题上,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思想体系,都有它独特的价值。
比如像古希腊,它是主张要通过提高大家的知识理性,来提高大家的道德水平的。苏格拉底开创的这样的路子,可以说影响欧洲几千年了, 而且确实是提高了知识水平,也有助于提高大家的精神教养和道德信念。但是它也有它的难点了。这个难点就是知识跟价值,或者事实跟价值、是跟应当,究竟还不是一回事。很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是很有道德,而且可能很有知识的人,他干起坏事来会更加残酷  也更加狡狯。所以完全寄希望于通过知识理性的训练来提高道德水平,是有困难的。  这点在西方曾经争论了2000年,到现在也是没法解决。
在古中东和古印度,通过宗教信仰的路子来救心救世,有没有可能呢?我想就在信仰的这个范围内,通过宗教信仰来去救心救世,那是非常有力量的。就是说只要你信,那么你为了能获得上帝的拯救,为了能够成佛,你一定要放弃你的自私自利的追求,要对社会他人付出爱,对社会他人生出慈悲的心。所以,如果你信宗教,  那么它的救心救世是非常有力量的。
前两年,有个朋友从印度回来,说起印度经济发展很快,那么会不会能够赶上或者超过中国呢?这位朋友就说,这很难说。为什么?他说,你看新德里的那条高速公路,名义上是高速公路,但实际上小车、大车、  牛车、马车全都上去了。本来是半小时就可以走完的路,他结果走了六小时没有走完。问题还不在于走了六小时没有走完,而在于每个开车的人都是闲悠悠的,他们一点都不急。为什么他们都闲悠悠的不急呢?那是因为印度人是相信三世轮回的, 反正今生做不完的事来生也可以做,急什么?就是在相信一种宗教的情况下,它确实不会为功利的追求、为权力的追求,变得很焦躁、变得很紧迫。前几年曾经有个幸福指数的调查,不知道是哪个国家搞的。 说印度人的幸福感、幸福指数很高,排前四名。但今年好像调查排名就掉下来了。为什么幸福指数很高呢? 那就是因为他们有信仰,他们对今生现世的财富跟权力追求,包括贫富的差距。本来在印度贫富差距是很大的,但是他们不会觉得是个问题,不会因为财富悬殊就发生很多的争斗, 或者有很多的不满。因为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来生。所以,在的宗教信仰的这个范围内,依靠神的力量,人心是可以获得拯救,人世是可以获得拯救的。
但是宗教信仰实际上也有它的难点。这个难点呢,我们可以从这样四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个是宗教信仰的群族性的问题。每个人宗教信仰都是跟特定的族群有关系。在这个族群范围内,对每个信仰者来讲,宗教都有约束力。但是在这个族群以外, 宗教信仰经常是有非常大的排斥力,不同的宗教互相排斥。你看犹太教、基督宗教跟伊斯兰教,它们本来是同源的。但是两千多年来,就是不断地互相排斥、互相争斗,  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停势。你就可以看到宗教信仰的排他性是很强,这种排他性意味着宗教信仰很难赢得普遍性。
第二个难点就是宗教信仰的存在性或者实存性的问题。每一种宗教信仰都把自己所信的神看作是真实存在的,这样一来它就会经常碰到科学的挑战。我有一年去美国,碰到一个朋友。他跟我说,《圣经》里面讲了,上帝用六天的时间来创造世界,  第七天是休息的。他说,这是可以经受得住科学发展史的一个证明的。但是他给我讲了,我始终觉得还是很难接受。这是宗教信仰。因为它很强调所信的神是真实存在,神创造世界的过程也是真实的,所以它就会经常面临着科学的挑战。科学每前进一步,宗教信仰都会碰到很多困难。这样一来,也会影响宗教信仰的恒久性。
第三个难点就是宗教信仰的彼岸性的问题。宗教信仰很多时候,会把自己所信的神看作是生活和活动于彼岸的、高高在上的、远远离开人世间。它是彼岸的,人为什么没有能够到达彼岸? 人为什么不能成为神,或者人为什么不能够获得神的拯救?那是因为人是带着肉身,所以宗教信仰经常强调灵跟肉的二分和对立。许多宗教认为,人正是由于受到肉身的拖累,所以他向下堕落了。只有摆脱肉身,才能够获得救赎。那么为了摆脱肉身,那甚至就是要虐待自己肉身、残害自己的肉身,通过这样来使得灵魂获得解脱。那么这样一个观念,当然一方面是凸显了神性,凸显了宗教信仰的庄严性 ,但是另外一方面它忽略了人性,忽略了人的现实的存在、 人的现实的欲求的正当性。进入现代社会,我们赞美我们每个个人都重视肉身,重视现实的生活处境的时候,过分地忽略了人性,它也会受到现代观念的挑战 。所以宗教信仰把神性过分的抬高,把神看作是高高在上的、远远的、在彼岸的这样一个观念 ,也会影响到他的现代幸福。
第四个难点就是宗教信仰的偶遇性的问题。许多信教的人,讲起他的信教经历都会经常强调,那是因为他某种场合、某种特殊的处境跟神相遇了,获得了神的灵昭,所以他信了。那么正因为他的信仰具有偶然性或者偶遇性,而并不是每个个人  都有这种偶然性,或者并不是每个个人都能够有神相遇的那种机会或者那种幸运,  所以要使得每个个人都信神也会有困难。这同样影响了宗教信仰的普遍性。
我对每个信教的人都是很尊重的,因为他们信教,所以他们才变得很有教养,或者很有理性,很关爱他人。这是他们的非常好的地方。但是怎么样使得宗教信仰  能够赢得普遍的信仰,能够获得恒久的命运,他们有他们的难处。
跟宗教信仰和跟知识理性这两个路子比较起来, 我们回过头来看孔孟原创儒学,它就有非常独特的一面了。 我们说过孔孟原创儒学是立足于人世间的情感生活  或者真实情感,而人世间的这种真实情感,它是源出于人世间的真实生活。人世间的最原本的真实生活是什么呢?那首先就是我们每个个人不管你是信什么教,不管你是处于什么族群中,你都会有父母,都会有子女。既然都会有父母,都会有子女,  所以亲亲之情,那就是我们每个个人在本然、在天然的意义上具有的。其次不管你是信什么宗教,你处在什么族群,我们每个个人也都离不开社会他人。这一点也是最共通的。
我们人跟动物不一样。动物是靠摘取自然界的现成的东西就可以谋生。人不行啊,人一定要通过劳动才能够谋得生活资料,而人又要结成群体才能够从事劳动。所以我们每天吃的、用的,实际上都跟他人是相关联的。我们每天吃的用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别人付出的结果,甚至都会沾上别人的汗水。我们每天吃的用的,每一种场合,实际上都可以感受到社会他人对我们的意义。从感受到社会他人对我们的意义中,我们就都会有同情心、关爱心。这也是我们真实生活。我们从这种真实生活,我们就会很自然地培养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的、互相尊重的真实情感。实际上我们每个个人都生活在被爱中,父母对你的爱,社会他人对你的爱。而且我们每个个人也经常都会有爱的冲动,想为父母、为子女、为社会他人付出我们的爱。这是人之常情,这是我们每个人最自然的、最本源的情感。 人与人之间所以后来被分割开来,甚至是有了不同的信仰,因为有不同的信仰,就有互相的排斥。那么这不是我们本然、天然的问题,而是后天由于利益的问题,由于地域的问题,由利益上、地域上的差异而带出来的。所以只要我们回归到本然、自然的那种生存处境 ,和由生存处境培育起来的真实情感,那我们都会感受到人类是有爱的。这里用感受这个词的用意在于,感受是我们带着我们的身体去感受的。因为我们是有身体的,我们有欲求,那我们才去感受。既然是带着我们的身体去感受的,那么儒家是承认是有我的。我们知道,宗教信仰经常会讲无我,只有把我拿掉,把我的肉体去掉,我们才能够得救。知识理性也是不讲我的,只要把我拿掉,把我个人的感觉拿掉,我们才能够成就公共的知识。儒家讲感受,确认是有我的,那么我们不是要丢掉我。  但是我带着我的身体去感受他人,他人也是有身体的,他人也跟我一样。我们是同类同型的。那么我带着身体去感受到他人,以后我需要关爱他人了。我们又可以走出自我、走向他人,这是儒家的一个特色,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我们中国人经常讲设身处地体会、体认、体知,都是带着我们身体去体会他人,体会世界的存在。因为是带着身体,我们承认有我,我的生存是正当的,我们不需要否定我们个人生存的意义跟价值,但是同时我们又可以走出自我,体会到他人的生存的正当性,他人对于整个世界也是有意义的。那么只有一方面承认有我,同时也承认他人的意义,我们思想才是更完整的。在这里我们从自我走向他人,不需要很高深的理论建构,很多的理论说明,也不需要靠高高在上的远离我们自己的神或者上帝来指引。我们自己把我们随时随地的体会,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他人对我的意愿。所以很多人说儒家没有系统的理论,孔子、孟子没有系统的理论。不需要系统的理论, 你可以体会的。也有些人说儒家并没有建构一个彼岸的神的世界。不需要的,儒家是讲随时随处体认,讲良知现在。你就是从你的现在的所遇、所见,从你的自然本源的情感出发,就可指点你成人的路子,或者你成人的所在。这是儒家的一个特点。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儒家从情感出发来指点我们的良知所在,来指点我们人何以能够走出自我、走向他人,何以能够走出功利、走向道义,何以能够醒世和走出动荡、 走向太平。
那么这样的路子,那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个路子。如果说知识理性的路子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局限;宗教信仰的路子也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局限,那么我们想儒家的路子,我们会觉得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更圆稳、更圆熟的一个路子了。那么这是儒家从比较文明的角度来看,儒家它的长处和它的价值。
三、孔孟原创儒学与中国人的国民性
那么儒家由孔孟创建的这样的路子,跟中国人的国民性有什么关联呢?这是非常值得我们重新讨论的一个问题。因为在上个世纪的初期,我们的国民性还有就是儒学受到过很多的批评。所以我觉得,我们在讨论孔孟儒学的同时,应该要重新来思考我们的国民性的问题。所以我第三个问题,是讲孔孟原创儒学与中国人的国民性。
毫无疑问孔孟原创儒学在缔造中国人的国民性方面,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孔孟儒学的特点是什么呢?它从哪一个方面来影响我们的国民性?孔孟儒学的特点,  我们刚才已经是说到了,它既不同于古希腊的知识理性的那个路子,也不同于古中东和古印度宗教信仰的路子。
但是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说它既近于古希腊的知识理性的路子,也近于古中东的宗教信仰的路子。可以说孔孟儒学,它是理性和信仰的一个统一体。为什么这样说呢?孔孟儒学它是回到人世间,从人世间的相互关系,从人世间在相互关系中培育起来的情感来看问题的,它没有把人的拯救  跟社会的拯救寄托在神那里。那么这一点就表明它是理性的。而另外一方面,在回到人世间来寻找救心救世的力量和因素当中,它又没有往知识、往功利方面来发展,  而是所关注的还是人世间的情感问题。情感问题我们知道,它是个价值问题。情感所表现的价值不能够用理性来进行说明的,这个意义上它也还是个信仰。所以情感  也还是属于价值信仰的问题。一方面是回到人世间,表现它是理性的;另外一方面是在人世间它所重视的是情感,又是信仰。那么所以我们说,孔孟儒学是在价值跟理性的统一,或者是在理性和信仰之间获得平衡和张力的一种独特的体系。所谓在理性跟信仰之间获得平衡,那就是说,作为信仰,它是经过理性的洗礼的,所以这种信仰不是盲目的,不是狂迷的。另外一方面,作为理性,它是又是有信仰作为支撑的,或者是有信仰作为底蕴的,所以这种理性又不会被过分地功利化和工具化。
这就是在信仰跟理性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的张力,保持一种平衡的一个状况。所谓在理性跟信仰之间具有一种张力,那是说孔孟所创建的儒学后来有的时候,会更多地往理性方面发展了,像荀况的哲学、朱熹的哲学,就是把孔孟儒学理性的一方面加以拓展了;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往信仰方面来加以扩展了, 像董仲舒用宇宙论支撑的儒学,那么这个宇宙论就带有人跟神的色彩。但是不管是往理性方面来拓展,或者往信仰方面拓展,他们始终并没有打破理性跟信仰之间的一个平衡。像荀况虽然是往理性方面拓展了,但是荀况还是用很多篇幅来讨论教养的问题,讨论诚德的问题。仲舒往信仰方面拓展,但是他的信仰也是见诸在农业社会中大量的经验知识 和大量的观察的结果的基础上,所以他也保留了一种理性的色彩。
那么这就是在理性跟信仰之间具有一种张力的一个表现。孔孟儒学是在它的独特的色彩,就是在理性跟信仰之间保持平衡跟张力的一种思想体系。我们看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宗教战争,这点就不是表明中华民族是非常理性的? 但另外一方面,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非常严重的分裂的状况。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当然也有过分裂的时期,但是最终都要统一的。而且即使在分裂时期,当中的那些最弱小的国家他们也没有想一定要独立出去。那些最弱小的国家,它还是想要统一中国。为什么会有这种奇特的现象呢?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是讲情感的, 讲情的难分难舍,所以分裂是不允许的。钱穆先生对中华民族的特性有这样的一个概括,他说西方人是讲究利的,向外有冲击,因为是讲究利的向外的冲击,所以充满了斗争,当然也讲求奋振了。而中华民族是讲情的内在的融合,因为是讲请的内在的融合的,所以中华民族不允许过分的长久的分裂。即使有某段时期的分裂,但是最终是回归统一的。那么这里所显现的中华民族的特性,就是在理性跟信仰之间保持平衡跟张力的一种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