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夏四平战役综述 - 历史网 历史,中国历史,战争史,中国古代历史,中国近代历史,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07:00
47年夏四平战役综述
排行榜收藏打印发给朋友举报发布者:铁流
热度10票  浏览22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9月02日 22:37
7FLQ&u8n&`047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在夏季攻势中的最后一战--四平战役中, 没有取得预想的战果,为夏季攻势的胜利蒙上了一层阴影。战役 失利的原因,既有中级指挥在攻坚作战中的战术失误因素,也有 民主联军总部(林彪)的战役指挥失误因素。历史网q)h6l:ox
[:@W;hs {h0
aW6Ua2Uj,`0四平攻坚战役的发起,是夏季攻势的第二阶段。依照夏季攻势的 构想,第二阶段的作战目的是集中兵力机动作战,相机夺取中等 城市,并求得歼灭敌军部分主力。在这一预想的背景下,东总为 进一步孤立长春、吉林之敌,决定攻占四平这一重要战略枢纽, 集中24个师的强大兵力进行攻坚和阻援作战。其中以1纵队全部、 辽吉纵队全部、6纵队17师附加东总直属炮兵5个营共7个师以上的 兵力组成攻城集团,由1纵司令李天佑统一指挥,围攻四平,歼灭 敌71军;由2纵队全部、3纵队全部、4纵队(欠第11师)、6纵队(欠 第17师)、独立1、2、3、4师、东满独立师、骑兵1、2师共17个师 的兵力,由东总(林彪)直接指挥,进行阻援作战。历史网WS;~$Kx!a+Eo
Q:IF/c4q4^0历史网 LN UKR0x8Re1g
从6月4日至11日,攻城集团陆续集中到四平城外。打援集团的部署 是:3纵队、4纵队位于清原、山城镇、西丰地区,任务是阻击沈阳 出援之敌军沿沈吉线自东向西迂回增援四平;6纵队、独立2师位于 中长路以东莲花街、叶赫站一线,阻击由沈阳出援之敌军沿中长路 东侧北援四平;2纵队占领四平以南、昌图以北的泉头、三十里堡 一线,担任正面防御,阻击由沈阳沿中长路正面北援四平之敌军; 以独立1、3、4师、东满独立师、骑兵1、2师位于四平以北,阻击 由长春南援四平之敌军。历史网ex4Ro {T9v
历史网+P.F5t4mS dwb}8X
.Xek/iP)y6r'S xo0林彪直接指挥的17个师,战役计划是阻援的部署而非打援的部署, 重点作战方向是四平以南,这个方向是敌军出援四平的主要方向。 在战役计划中,阻援主力2纵队没有机动任务,6纵队和独立2师是 保护阻援主阵地(2纵)的中长路左翼。3、4纵队的任务是阻击援敌 向东迂回,以机动防御的态势侧击可能沿中长路东侧出援之敌以及 由本溪向四平以东迂回运动之敌,没有预设打援的作战区域。因为 整个战役预想的核心目的是攻克四平,歼灭敌71军,而不是围点以 吸引敌军出援,在运动中求歼援敌,所以在战役的外线部署上就是 阻援而非打援。
6L}/` |.Nr0A6nm4FG0
c6@$A!{o(ZG]0历史网Z2s.S^ O a
在这个阻援部署中有一处隐患,就是注意力过分集中在本溪方向和 中长路东侧,而对中长路西侧即阻击主阵地的右翼缺少保护。按照 常规,当中长路西侧出现敌援军时,2纵应当在6纵保护左翼的前提 下将防御阵地向西延伸。但在实战中因林彪改变了6纵态势,2纵在 正面敌军的压力下不可能向西扩展防御,这是最后阻援失败的一个 重要原因。历史网BwH B9X6TwWF8]
历史网8kdx1RXP
x y8HO5X0林彪的阻援部署,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使用3、4纵队机动打援、求歼 本溪方向来援的敌主力新6军的意图。这一动机自然是好的,但在 战役决心形成时就出现了战役目标两头兼顾的问题。对于援敌是阻 是打,只能确立一个主要目标,否则在具体行动展开之时就会出现 以一次战役行动企图达成平行的两个战役目的而顾此失彼,战役的 根本目标已经确立:攻克四平、歼灭71军。从战前的阻援部署结合 战役实际进程来看,林彪在部署阻援时,对攻城这一基本目标有所 忽略,片面地注重了自己直接指挥的战役侧面的目标,因攻城进展 不顺利而对战役的基本目标又产生了一定的动摇,而临时改变战役 目标则因原有兵力和机动能力的不足而产生无法达成目标的问题, 几乎按敌军意愿形成了在四平城下两军决战的态势,最后就不得不 退出战斗。历史网-^P LV.ht
C5]mOVUO,Z8A0 历史网j3J%Z9B}YA p
历史网D9_baN0i\8xf
6月9日,四平外围的攻城部队开进集结。为查明敌守军情况,1纵队 和辽吉纵队各师均派出侦察部队,1纵队各师由师参谋长、副团长等 带领三个侦察组实施侦察。侦察的结果,对敌军的防御部署有详细 掌握。1纵绘制的《四平守敌兵力配备及工事位置图》与敌军绘制的 《四平守备编成阵地要图》基本一致,在守军兵力判断上,1纵判断 为15000人到20000人,辽吉纵队判断有18000人,东总对此没有提出 异议。据战后查明的情况,前线部队对守敌数字的判断有一定理由, 四平守军的正规战斗兵确为18000余人。但是守敌就地征招编入大量 非正规人员的情况,却没有为前线部队和东总所掌握。东总确信的 敌兵力数字是据前线侦察结合夏季攻势第一阶段的战果推算出来的, 这一情报偏差对后来的战役进展影响很大。对此,林彪应负的责任 比前线指挥员要大,作为战役指挥的最高层,其情报来源多于前线 部队,对下级搜集的情报应有一个综合再判断的过程,情报的正误 只有通过指挥者的判断与应用才会对实际战况产生作用。历史网&j-Y,R(]b
历史网'v,sxvc
历史网 [6BJ%]I(vb Q?
四平敌军实际情况是:71军87、88师,13军54师三个正规师,其中 88师是被歼后与暂3师合并重建(原88师于五月和71军91师在怀德、 大黑林子地区战斗中被歼灭);54师两个团在通化、本溪地区受到 重创损失过半;71军直属队有特务团、工兵营、炮兵营、通讯营、 兽力营等单位,夏季攻势第一阶段受到打击后,只剩下1700多人, 相当于一个团的兵力。在这些正规部队外,附属有5个保安团以及 公主岭保安大队,属于地方武装。战斗开始前,陈明仁将城内政府 官员、警察、铁路警、兵站、医院、车站的公职人员加上逃进城内 的外地保安队、还乡团全部编入部队,使作战人数达到了3.5万人 之多。从6月1日至9日,沈阳方面出动运输机44架次,向四平空投了 88吨军械弹药。战斗开始后,沈阳方面从6月17日至29日,更出动了 运输机136架次,向四平空投军械弹药物资达305吨。而这些情况, 都是东总和林彪没有预料到的。历史网(bl ` F^&bD1R'm`{;g
历史网0rfr_@h*W
8fXh)LqFA6G0
S!v1zw;_ r;`06月11日,攻城集团开始扫清四平外围的战斗,进展顺利。同日夜, 辽吉纵队占领四平飞机场,歼敌一个营;13日,1纵队2师占领四平 西南的要点新立屯,歼敌四个连。外围据点扫清后,林彪决定14日 晚间20时对四平发动总攻。
CE.J#n%L!VeE0历史网 ]&Nn'N6y1k
aR^S|0总攻部署与意图:1纵队1、2师从四平西南的海丰屯和新立屯实施 主要突击,打击敌88师和54师结合部;辽吉纵队的主力从四平西北 实施突击,打击敌88师和87师结合部;1纵3师从四平东南实施辅助 突击,相机攻入四平东区;6纵队17师为总预备队。 这一部署的意图,是首先打击敌军主力及核心守备所在的四平西区, 集中兵力先歼灭敌之主力。但是投入东区进行辅助攻击的兵力有所 不足,实战中未能完全钳制东区敌军,同时对位于东区的敌空投场 长时间没有攻占或以火力控制,使得沈阳方面得以向四平守军空投 大量弹药,这是陈明仁得以顽强抵抗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攻城集团 的战役准备较为仓促,后勤供应能力有限,因此虽然在火炮数量上 占有优势,但在炮弹数量上则不如敌军,实战中在许多地段因火力 不足而必须由步兵实施连续爆破,延长了作战时间增大伤亡。历史网4G`&q~_0b3N
历史网P{$m/id|M3J MN9L9zW
Y}.t8_e-?0
4D;f5K-T"}PF06月14日20时,炮火准备开始,20时17分部队发起攻击。20时40分, 1纵队2师突破守军阵地,15日2时,1纵队1师突破守军阵地,而辽吉 纵队和1纵队3师则未能达成突破。
0e;~+Iy Jg j)vr0历史网!V*e!e%Qqq&?H;l5f
Q/d[3e%BQ!C015、16日两天,陈明仁调动总预备队向1纵队1、2师连续反击。1、 2师击退了敌军多次反击,扩大了突破口,但伤亡很大,进展缓慢, 至17日两师均已伤亡1500人以上,但占领区狭小,俘虏不足千人, 战况的发展比预期差很多。历史网4al-~nd2I(aO
历史网V'yZg}9J7z*w N9U
历史网uY }(Hk0xC
连续两天激烈战斗,战果很不理想,除1纵1、2师的两个突破口外, 1纵3师和辽吉纵队的攻击都没能起到分散敌军兵力的作用。但这些 都没有及时引起林彪足够重视。直到17日李天佑关于三日战斗情况 和经验教训的书面报告出来,林彪才改变部署,令辽吉纵队调一个 师增援1纵队向纵深突破,同时命令总预备队6纵17师投入战斗。
(@Pm1~9D/d[Yy(K0
)LD+kv@7D ~0
M/@3{aXo%D8j_R017日起,1纵队向敌军核心工事发起攻击,6纵17师接替1纵1师任务。历史网c.R x"fEH o
历史网 EsQa pnL;I td
18日辽吉纵队在17师49团配合下突破敌军阵地,17师全部投入战斗。
%lYf#WI3I{ A$F)c0
er5Q1kR y1y0林彪令担任阻援任务的6纵队18师加入17师方向作战。历史网;p(|&v3M q3_r]+H
历史网+z4AM8q0T2\A
19日17师49团和50团进攻敌核心工事,50团进攻时使用了在城子街 战斗中缴获的7门美式火箭炮。战至夜间,17师三个团从不同方向上 完成了对敌核心工事的包围。在此之前,陈明仁已转移到铁路以东。 20日夜,17师突破敌军核心守备区,四平西区守敌全部肃清。 这时,总预备队投入战斗已达三天,方才查明守敌兵力比原预料的 超出甚多。1纵1、2师与辽吉纵队独立1、2师因伤亡过大,独立1师 师长马仁兴阵亡,这四个师奉命退出战斗休整。历史网X"bl `7{
历史网 hh/kHp6g
历史网Pl1] VdH2Q
21日,林彪增调6纵队16师加入辽吉纵队独立3师在四平东区的攻击 作战。至此,原先担任阻援任务的6纵队主力全部转到了攻城方向, 6纵司令员洪学智接替李天佑担负对攻城部队的统一指挥。
.ZH)|C$V8LB0
x\$`b(N;I;yf0
} r"vt[O2o%o'Av0总预备队投入战斗达三天尚未取得决定性的进展,已表明战斗进入 胶着状态。作为战役指挥者的林彪临阵换将,抽调阻援兵力攻城, 但对战前所估计敌军数量的失误依然没有足够重视,新投入的兵力 仍然没有决定性的优势(投入两师,撤下四师),而敌军此时仍保有 半数兵力(战后统计,歼灭四平守敌17000余人)。果然,对四平东区 的攻击因兵力不足不能迅速割裂守军阵地,使攻击一再受阻,本以 退出战斗的辽吉纵队独立1师又再次投入战斗。战至23日,独立1师 伤亡过大被迫再次退出战斗,其余的部队直到26日,仍然未能最后 解决战斗。
qC*m?J:M%T'C0历史网%{,q[ n?V1s*kD,Z/y
战斗胶着于四平东区时,林彪对夺取四平的战役决心还十分坚定, 21日以林罗名义电令各纵队首长:历史网bB5E;r.g[d9G }
U+@OWlR0}-{K0四平战斗自总攻开始后,已激战8昼夜。敌顽强抵抗, 逐屋争夺,目前我已占领半个城市,我伤亡已逾8000 余人。决付出15000的伤亡,再以一个礼拜的时间,将 此仗打到底,达到完全歼灭敌人和打垮敌之守城信心。 目前敌南北增援部队已出动,我军决待敌进至昌图、 郭家店附近后开始大反击。我各部皆应振奋精神,准 备苦战,以不惜15000人的伤亡,血战数昼夜,采取战 场上的各个击破方法,求得大量歼灭敌人。历史网9Im,Y2~.?Z@Z]{
{tw-s"FL5C0同日,林彪向毛泽东报告了上述决定。24日毛泽东复电:历史网L@$YW!R ~ rB+sUw @
历史网XC-c,_Vs
你们廿一日来电悉。八天作战占领四平一半,你们决心 再以一星期时间歼灭四平之敌,占领此战略枢纽,极为 正确。四平占领不仅对我军建立攻坚信心关系甚大,而 且对全国正在斗争的广大群众是一大鼓励。
'W*c KeK0
H"DY Wq_}0可见,毛泽东对林彪坚定占领四平的决心是赞成与支持的。
^Vp%X ^7c0
Kl[(|Qf y0从电报的内容可以看出,林彪在21日时还是企图先攻克四平,然后 转移力量对沈阳本溪方向援敌发动更大规模攻击。从理论上来看, 这种构想合理,全力完成一个战役目标后再遂行下一个战役目标。 但是,林彪在战役部署初期两头兼顾的设想,这时却必然对战役的 实施进程产生干扰。具体说,就是四平拔点与阻援是一个战役整体, 而反击打援应当是另一个独立的战役构想,两个构想间的有机联系 是阻援与打援的区别。从战役的实际进程看,林彪在阻援开始后对 阻、打二者的区别产生混淆,导致原有的战役决心动摇,使得两头 兼顾的不合理设想演化成为实际作战行动。
\su[wPQ&j&cl~l&q0
*ut*? A K0历史网'AZ0JTF$q8U3|4L
从21日起,攻城各师向四平东区发动进攻。战至23日,敌军已无力 发起新的反冲锋。而攻城各师的力量也受到很大损耗,辽吉纵队的 三个师都退出战斗,6纵的三个师担负了攻击的主力任务。历史网%V1MH4Ue
Gf,K2p%w'o0历史网vID.W${
敌军方面,杜聿明在四平被围后就积极调集兵力,蒋介石为解四平 之围,也调华北的53军北上,严令杜聿明在6月30日以前在四平与 陈明仁会师。敌军从沈阳、长春两个方向上总共集结了10师的兵力 10余万人,准备在四平城下与民主联军决战。沈阳方面的敌军有: 新6军3个师(14师、新22师、169师)、93军2个师(暂20师、暂22师)、 52军1个师(195师)、53军2个师(116师、130师)共8个师;长春吉林 方向的敌军有新1军2个师(新30师、50师,主力新38师留守长春)和 保安团队一部。援敌由郑洞国统一指挥,于6月17日开始行动。 从时间上看,敌援军的行动很迟缓,17日时陈明仁已经在四平苦战 了6昼夜,当日核心阵地已受到强大攻击。而南北两路援军才刚刚 开始出发。而由于民主联军4纵队11师在本溪方向上的动作,杜聿明 郑洞国感到侧翼威胁,而不能全力北援。如果林彪在此时对四平能 及时投入更大兵力而不是逐次使用兵力(18日仅投入6纵18师,21日 投入6纵16师,1纵和辽吉纵队伤亡大的部队退出战斗。但几天之后 这几个撤下休整的师又被林彪投入打援作战,可见部队仍保持一定 的战斗力),四平战役的情况就不同了。历史网-m s'f.aG? ?
历史网&|)S`"t@0n8h:C:U
历史网 Q pn"_D6P~,A%c^Yq
6月17日郑洞国指挥53军进攻本溪,这是杜聿明在东北惯用的“先南 后北”部署,先解决侧翼牵制,保证主攻发动方向上集中重点不受 干扰。4纵队11师力量弱小,不足以长时间拖住敌军,但撤退前仍然 迟滞了郑洞国三天时间。20日,郑洞国回到北援的进攻出发地铁岭, 指挥主力发起攻击。同日,四平西区的敌军被全部肃清。尽管林彪 第二天增调6纵16师参加攻城,但是逐次使用兵力的恶果已经出现: 敌军重兵开始北援,阻援集团已无可能再向攻城集团转移兵力了, 攻城集团兵力不足的问题难以保证一周内全部占领四平的战役决心 得以实现。历史网\6O\8aeV/F0DWF
历史网"n;EPqJ8v TZf
u'Vt|'w{0杜聿明与郑洞国根据情报判断,民主联军可能在开原以东地区伏有 主力,在沈阳援军通过后会切断中长路,而于铁岭、开原以北地区 夹击沿中长路北进的沈阳援军。有鉴于此,郑洞国的作战部署是: 以战斗力最强的新6军向开原以东攻击前进迂回四平,掩护沿中长 路正面北援主力的侧翼安全;93军担负正面主攻,沿中长路北进, 52军195师随后跟进;本溪的53军北上作为战役总预备队,随战斗 发展,从中长路左翼向四平以西迂回。
aD(g(U(SH0
e!b S#jt t.c t4h0历史网(Uxd-J5BQ BM(vbc
结合实际战况看,杜、郑的部署是正确的,民主联军3纵队、4纵队 (欠1个师)确实部署在开原以东地区准备侧击沈阳北援的敌军。同时 53军向中长路左翼运动,这是林彪的阻援部署中所轻视的方向。而 正面阻击后来被敌军突破的重要原因,就是正面阻击的右翼受到了 严重威胁。部署在开原以东的3、4纵队,从态势上来说原本是既要 阻击敌军从开原以东向四平作远距离迂回,又要侧击从中长路东侧 对2纵队阻击正面作近距离迂回的敌军,由于6纵队转入攻城作战, 独立2师阻击近距离迂回敌军的任务过重,2纵队不能减轻左翼压力 而向右翼延伸防御,等于是缩小了防御正面,给敌军从中长路西侧 迂回2纵主阵地留下了空间。3、4纵队无论要侧击近距迂回之敌还是 防御远距迂回之敌,都无法向西延伸阵地支援独立2师减轻2纵左翼, 整个阵线的部署在阻援还是打援两个战役目标之间摇摆不定。
\[|`| _!jE%z0历史网*Q)gSVac
3} L:s:p;V06月23日,敌南路援军占领开原。24日,敌北路援军新1军新30师、 50师进至陶家屯地域,在民主联军独立3、4师、西满骑兵师和东满 独立师的顽强抗击下,前进受阻;同日,敌南路援军进至昌图一线, 与担任正面阻击的2纵队激战。林彪在敌占领开原后,命令四平前线 指挥部,调退出战斗休整的1纵队1、2师南下莲花街参加打援作战。 四平久攻不克,敌援军大举出动,在这一局面下,林彪对战役决心 做出重大改变,将战役的核心目标由攻占四平转为打援。同一天, 毛泽东还在根据林彪21日的电报发电支持林彪坚决攻占四平的主张。 林彪对战役决心的改变对四平战役是决定性的,四平守敌到23日时 已无能力发起反击了,攻城的战斗到了最后时刻,林彪不但没投入 力量最后解决战斗,反而改变决心调兵南下,战役设定时两头兼顾 的意图成为了实际,四平攻坚功亏一篑。
1R#j(T"~3A^0
_y)A7C1z[qg0
rEqo j2~0从21日林彪向毛泽东发电表示决心到24日改变决心的四天时间里, 四平方面情况:林彪命令李天佑统一指挥1纵3师、6纵16、17、18师 和辽吉纵队独立1、3师攻入了东区,经两日激烈战斗,于23日早晨 击退敌军最后一次反冲击。同日李天佑电告林彪:“昨日战斗甚慢, 估计尚需三四天才能解决战斗。邓纵(指邓华任司令员的辽吉纵队) 伤亡过大,目前依靠六纵。”林彪即命令辽吉纵队独立1、2师退出 战斗,却未向四平前线增加兵力;打援方面情况:23日,南路敌军 右翼新6军169师在开原以东八棵树地区与4纵队先头部队发生战斗, 激战一昼夜,敌169师被击退,八棵树附近高地全被民主联军占领。 24日,敌北路援军被阻于陶家屯地区;敌南路正面93军进攻昌图, 右翼新6军169师在八棵树地区展开反击。
.SC(ap'MJd'KX0
3l!R d#C+X:jZ0历史网a1^Hn8bw:Z
依李天佑的估计,从23日起解决四平战斗尚需三四天时间,实际上 敌援军到达四平外围附近是29日,此前民主联军攻城部队已在遂行 退出战斗,30日凌晨1纵3师最后撤离四平。在此期间,林彪还一再 从四平前线向打援方面调兵。削弱了攻坚力量。而从四平前线调往 打援方面的部队直到29日才开始部分投入战斗,整个战役已经到了 结束阶段。30日包括南满部队在内,民主联军全线撤出战斗,夏季 攻势结束,林彪改变决心部署的打援没有实现。如果坚持阻援拔点 的决心,不削弱攻坚力量,从时间上来看,攻克四平全歼陈明仁的 71军,还是完全可能的。
\1HL3DB w0
-{'f+pN |[0
Y,lE"VN? X7R025日,敌新6军169师在空军与炮火支援下,全力争夺八棵树阵地, 黄昏时4纵队在八棵树的阻击部队伤亡过大,主动撤出战斗。同日, 敌93军占领昌图,新6军14师、新22师从左翼绕过八棵树一线进至 马市堡、貂皮屯一线,并继续向威远堡门、莲花街前进。 26日,敌93军从昌图正面发起进攻,2纵队依托预构阵地展开阻击, 战况激烈,敌53军和52军195师开始向2纵队右翼四平以西的八面城 方向迂回运动。同日,林彪决定对四平改取佯攻方针,调6纵16师、 辽吉纵队独立1、2师南下参加打援。这样,原先攻击四平所集中的 和后增援的共9个师兵力,已有5个师南下,在四平前线的只有1纵 3师、6纵17、18师、辽吉纵队独立3师共4个师,其中1纵3师和辽吉 纵队独立3师已连续作战10天以上,攻击力下降,四平攻坚战已近 尾声。在打援方向,林彪再次集中了3纵队3个师、1纵4纵各2个师、 6纵1个师独立1师共9个师的兵力,求歼敌右翼新6军,以辽吉纵队 独立1、2师加入2纵队阻击正面敌93军。从兵力番号上看,林彪所 集中的力量很大,但由于是临时变更部署,各部之间位置的变化与 协同动作难以保证。其中1纵队和辽吉纵队参加打援的4个师均是在 四平激战后撤下来休整的部队,直到29日才到达指定位置,这两天 之内敌情已发生重大变化。历史网*KSA&M W[ M~ T
历史网$is(Q5_6n8B1V
d#Tc0T y G8DB1n:^028日晨,郑洞国亲临93军指挥,向泉头一线2纵阻击阵地发动猛烈 进攻,战斗呈现白热化状态,至中午时分,敌仅攻占部分前沿阵地, 没有突破性进展。午后,向左翼迂回的敌53军开始向八面城进攻, 威胁2纵队右翼。93军在空军和战车配合下突入2纵队主阵地。18时 林彪电令2纵队: 为诱新6军与其他部队之联系,你们应立即放弃泉头车站, 诱敌向四平前进。待昌图一带敌空虚时,你们即夺取昌图, 由昌图像威远堡攻击。
0u g#iu E|0
t\8G$z] V hl'tR0
-M-l:K{^`02纵奉命于黄昏后退出战斗,93军迅速向四平靠拢。
/Hl%pi^g:`7r9v0历史网 X k#~ N.k
历史网Z$X3Th7w f9m%VSV
林彪的这份电报违背了自己的打援部署,对2纵的运动要求也不切 实际。左翼集中9个师的兵力准备包围歼灭运动中的新6军,但放弃 正面使得93军减轻正面压力策应右翼,而计划攻击新6军的各个部队 尚未就位。张网捕鱼而网底已破,当新6军受到攻击后可迅速向93军 靠拢,攻击成了从其右翼一面平推,无法分割敌军态势,林彪自己 就违反了自己总结的“一点两面”;2纵队退出泉头后,也难以绕过 敌三路宽大阵线去攻击昌图,右翼有敌53军和52军195师,没有友邻 部队配合;左翼则要在新6军正面作侧敌运动(29日新6军14师已进至 莲花街),且要通过3、4纵队的地域。因上述原因,实际2纵队退出 战斗后没有转向昌图方向。
U i&X7x ?X0历史网V'o O4w oO|#Y
历史网#j&\?-n/o5z
更重要的是,放弃泉头后敌93军迅速接近四平,与四平的敌守军和 八面城方向的53军、52军195师对民主联军在四平的攻城部队形成 夹击态势,林彪的两头兼顾就成了顾此失彼。由于原部署在莲花街 一线的6纵队转入了攻城作战,2纵队左翼的独立2师力量不足,无法 在坚持阵地(实际上也没有坚持住)的前提下与3、4纵配合对新6军 形成钳击以割裂敌军态势,而不分割新6军与93军的联系,3、4纵 从左翼向新6军的攻击就只能是一面平推。当1纵到达指定位置后, 战机已失,四平方面敌军已达成目的。尽管1纵占领了莲花街,对敌 的分割包围还是没有完成。
_ba6|6v k}j_0历史网:yC |HrC+f
历史网Zl [4Q8U nG
29日,敌93军先头部队占领四平市区以南的忙牛哨,敌53军和52军 195师占领四平以西的八面城。同日,新6军14师先头部队一个团也 进至莲花街企图迂回四平。四平攻城部队处于两面受敌的威胁下, 林彪遂下令退出四平战斗,30日凌晨,1纵队3师最后撤出四平东区, 四平攻坚作战至此结束。
T/@CVY \#x.\w0历史网 } FO f)dg'IQC,q
0uG1ll"K0i029日1纵队1师到达打援的指定位置,侦察获知敌新6军14师一个团在 莲花街。1师于30日使用两个团拂晓发起攻击,但由于缺少迂回部队 配合,仅消灭敌团部和一个营,占领莲花街。3、4纵队于貂皮屯、 头营子、威远堡一线对新6军主力新22师和169师的反击,也未取得 有力战果,致使新6军迅速收缩。30日夜林彪发出电令:“敌主力向 威远堡门集中,我一、四两纵决定后撤,另寻战机。”同时,林彪 也给南满部队下达了撤退命令,第三次四平战役结束。
-w%@ U-w-Dtj0
S:oW*t9u2b0
)U WZ{7i2R07月1日,林彪与罗荣桓联名向毛泽东电告战况: 四平战斗,自14日总攻开始,至26日经13日激战,我军 俘毙伤敌3万余人,我伤亡13000人。由于敌逐屋逐堡顽 抗,后数日敌进行地洞战,在我军进攻时,敌从地洞中 逃跑,故战斗后,我伤亡大,而甚难俘获敌人。敌现以 9个师向四平增援,我攻城部队已于前晚离开四平。我 外围部队昨日已开始打援,但对于敌具体位置与番号不 明,我作战部队员额不充实,而又有轻敌情绪,昨今两 日战斗成绩均甚小,但战斗尚在进行中。拟经此战后, 即休整补充部队。历史网'qxU7?2n.I sg?-`
历史网FJv,{|7} rH*]
历史网*d)J:xb+LEgT%X
这分电报存在两处与事实不符之处,一是歼敌数字明显夸大,战后 统计,四平歼敌数应为17000余人;二是对前一日的撤退命令没有 提及,却称“战斗尚在进行中”。为何出现这两处问题,后人只能 存疑了。
N vA.b4]$d.\0
_ q;^'R3x|?0对四平攻坚作战的论述中,通常都将战役失利原因归结于攻城方面 的作战不利,很少涉及打援方面的情况。不可否认,攻坚不利确是 四平之战失利的重要原因,攻城不利延长了预定的战役时间,增加 了大量伤亡。但这只是导致战役失利的一个方面,而打援方面变更 部署的问题,同样也是造成战役失利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战役进行 时指挥层动摇决心,是带有决定性的原因。当付出很大代价,战役 原定目标即将实现时,仓促改变战役决心与原有部署,结果是拔点 与打援两个方向都没有达成作战目的。对比孟良崮歼灭整编74师, 外线态势是敌以大合围的态势企图与华野决战,敌援军已进至距离 孟良崮不足五公里处,而战役指挥仍然坚持既定决心,加强攻击, 坚决阻援。尽管攻击部队也是伤亡很大,而一旦消灭了核心之敌, 外线敌军分进、我军力量集中的态势就使敌军的合围受到各个击破 的威胁。而四平战役中因最后改变拔点决心,分进之敌与守点之敌 就使我军有处于两面被动作战的可能。历史网$hk fs%s3i
k#MuM2r0历史网3N%Hn$~4B;p
战役决心和部署不是不可变更,而是应把握适当的时机。当围点已 调动敌援军而我军没有胶着于坚城之下时,变阻援为打援会主动得 多;而四平守军已山穷水尽而敌援军进展不利时,再削弱攻城力量 转为打援,前一阶段的代价都付诸东流不说,因四平这个点的存在 使我军转向打援时不得不两线平行作战,兵力调动部署出现空档。 反而失去战机。事实上,我军攻城部队已占领半个四平时,敌援军 距到达四平还有10天时间,如能抓紧战机果断增加攻城力量,完全 有可能在敌援军展开后拿下四平,而消灭四平之敌后我军力量更为 集中,已展开的敌援军正处于运动中,受到分割的可能性也就大为 增加。四平之战中阻援不坚决,也是造成战役失利的重要原因。 在兵力部署上,林彪由于存在两头兼顾的意图,实际造成顾此失彼 的结果,3、4纵两支主力为侧击部署,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6纵 转入攻城,3、4纵的侧击失去另一翼的配合,2纵右翼缺乏掩护等 问题,都对战役进程产生了影响。历史网W~%K7B-m
O1]C1X"d"n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