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29:56
大学不是技校        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照样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学生操作得更好;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能够将长篇的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可是,一个跑到外国卖了几年烤红薯的人也能说外语,甚至比大学生说得更地道……
所以,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而且就专业技能而言,大学生肯定比不过技校生:因为技校厨师专业的学生第一节课可能就要学切菜,而假如大学开设了厨师专业,肯定要用两年来研究厨师的社会使命、职业道德、历史演变、阶级属性和学术分类等。
那大学生究竟凭什么区别于技校毕业生并进而区别于一切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呢?我们发现,在求职面试中,往往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纯粹的记忆力成为被考察的素质。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接受的系统的思维训练和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丰富理论知识,使其被动的记忆能力上升为主动的分析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而这种能力正好是社会所需要的。
读大学,必先读大师
大师应该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也就是“道德文章,堪为师表”,不但有渊博的知识,有原创性、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的学术成就,还能做到文以载道,是知识和品格完美结合的代表,是知行统一的典范。
向老师学习的首要方式固然是听课,如果某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非常优秀,那就做个乖学生吧,逃课就免了,该记笔记的时候还是得动动笔。如果别的班级的老师更有水平,而且确实符合自己的“胃口”,那就跑去别的班级混班。我大一的时候就经常跑去听法律专业三年级的课程,后来跑到湖南师范大学、北大法学院等听过不少课。虽然投入了不少精力,但确实受益匪浅。
在课堂上要尽量抓住机会跟老师交流,甚至要敢于理直气壮地跟老师辩驳。越是有学问的老师,往往越是虚怀若谷,你可以放心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很多问题可能在你脑海里困扰了很久,在你表述出来以后,老师三言两语就为你廓清了,很多你坚持已久的观点也可能会在老师轻描淡写地分析之后被你摒弃或者修正。在这种时候,你不但会切实感受到老师的魅力,更能享受到与其进行思想碰撞所带来的乐趣。
读书不能太功利
读书不能太过功利,不要以为只有跟考试相关的书籍才值得一看。其实,毕业以后就会发现,那些在图书馆里借阅率极高的关于英语四、六级的书里面写些什么、说些什么都记不清了,就算记得也没什么用。而别的一些书籍在自己借书甚至看书的时候不知道会有什么用,但若干年以后这些书的用处就发挥出来了。正因为某本书对自己究竟有没有用暂时很难判断,所以最好摒弃有用或者无用这样的功利性思维。
记得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认真地看了《独秀文存》,在当时看来,看这样的书是肯定没什么用的,而且我当时也不指望能够有什么用。可是,3年以后,我在深圳的某一栋写字楼里,碰到了一个同样喜欢陈独秀的上司。仅仅因为这个共同的爱好,这个上司对我可谓是“百般宠爱”,使我很快就融入了新行业并当上了项目经理。
或许有些读者看到这里便会暗暗告诉自己:我也赶紧去图书馆借《独秀文存》。可是,你怎么知道你以后的上司一定喜欢陈独秀呢?如果他们喜欢的是孔孟或者黑格尔呢?编一张只有一个网眼的渔网或许也能捕到鱼,但这靠的纯粹是运气。要想每次都能捕到鱼,那就必须要编织一张足够大的网,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网眼罢了。(夏青摘自《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覃彪喜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9月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