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今日技术的科幻传奇不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49:55
科幻小说长期影响着真实世界,但近年来逐渐式微,这是否意味着科幻小说作家已经过气了呢?科幻小说表达了人类征服太空、发现新世界和探索大海深处的渴望,这些故事激发着人们去跨越技术鸿沟。其中,计算机世界很可能是科幻小说中现实与幻想联系最为紧密的,赛博朋克文化也可说与黑客文化一脉相承。IT行业中很多如雷贯耳的人物都是科幻小说爱好者:苹果联合创始人Steve Wozniak、Netscape的Marc Andreessen、Tim Berners-Lee、Google联合创始人Sergey Brin以及GNU缔造者Richard Stallman等莫不如是,甚至微软联合创始人Paul Allen还帮助在西雅图建造过一座科幻博物馆。
 1950年代,艾萨克·阿西莫夫在一系列小说中描绘了一种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Multivac,阿西莫夫认为Multivac从巨无霸到能放置到掌上需要花数百上千年,然而实际中人类只用了几十年。1968年阿瑟克拉克在同名科幻经典《2001:太空奥德赛》中创造了HAL,一种能思考的人工智能。同名电影激发了下一代工程师投入到AI研究中。而克拉克的另一部小说《拨往“弗兰克斯坦”的F键》(Dial F for Frankenstein)则激励Tim Berners-Lee创造出World Wide Web。

蠕虫的出现公认是受到英国作家John Brunner于1975年出版的《The Shockwave Rider》中所提出概念的启发。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则深深影响了黑客文化。赛博朋克运动标志着科幻和计算机世界的结合,而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神经漫游者》是赛博朋克的佼佼者。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延伸了文奇和吉布森的虚拟现实互联网感念,他在《雪崩》中创造了Metaverse,让“avatar(化身)”成为描述在线用户的流行词。《雪崩》为《第二人生》和Google Earth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但是自《雪崩》之后,再没有小说对计算机世界产生同等的影响。这是否意味着科幻和高科技的分离?科幻作家是否无法跟上计算机的发展步伐?一位科幻小说作家称他在2005年的一本书中勾画了2018年可能出现技术,结果它在2007年就出现,绝大多数技术预言到2009年已经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