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海寻幽---人生三重境界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26:39
[转] 佛海寻幽---人生三重境界
编辑 |删除 |权限设置 |更多▼设置置顶推荐日志转到私密记事本
转载自angehai    转载于2008年08月20日 15:34 阅读(0) 评论(0) 分类:禅林寻踪 权限: 公开

  ',1)">
',2)">
',3)">
',4)">
人生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昨天晚上,猛烈的西风刮来,碧绿的大树上,一片一片树叶凋落。有一点迷茫,有一点凄凉。这是一种变化的意象,时序在变,物象在变,世事在变,心态也在变。在“一叶”的飘零中觉察到秋的到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仿佛看到了秋后的冬以及紧接着的烂漫的春。
第二境重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一种执着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而为之“不悔”,而为之“憔悴”。这里不仅有躯体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锤炼,甚至如王国维所说的可以“不悔”到“牺牲其一生之福祉”。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元宵佳节,游人如织,灯火如海,鲜花如潮,就在这样的情景千百度地寻觅,可怎么也找不到,最后在蓦然的一次回首时,却发现佳人就在灯火阑珊处。换言之,寻找到方向对头的道路,又执着地追求,经过千辛万苦,最终豁然开朗,求得“真”与“是”,从而将自己的发现汇入真理之长河中,这是何等的欣慰。

人生三重境界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人之一生,从垂髫小儿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经历着人生的三重境界。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才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人生三境界 ◎池莉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是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停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心无邪和人生境界
“心无邪”,即心无邪念。所谓邪念是指存在于人内心中的恶、贪、狠、淫、嗔等所有不正之念。“心无邪”是儒家的一种基本的心性修养功夫,也是人性品格的一种内省境界。要真正作到心无邪确非易事。
从人的内心来讲,人有欲望。欲望是人对自己所期望的东西或目标的企求和贪想。欲望本身无所谓正与邪,正与邪是人对待欲望的态度和把握欲望的尺度。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中的东西,欲望要反映和表现人的生存需要。当人有食物的需要时,有了想吃的欲望,由此产生“饿”的感觉。当人有水的需要时,有了想喝的欲望,由此产生“渴”的感觉。人有繁衍生息的需要,人也就有了与异性结合的欲望。欲望是人类繁衍生息、维持生命,获取生存需要的心理欲念。正是人心理中存在的这些欲望在时常提醒人自身的生存需要,通过它来维持人个体生命的存活和种类的繁衍。
欲望是因需要而来的,但对人个体来说,需要并没有一个合理的限度。比如人对财富的欲望,多少是一个限度呢?没有人会觉得钱多不好。我们可以以维持人生存的合理需要为限度,但问题在于这个“合理”的尺度如何来给定,又如何来把握?人的需要分为多个层次。美国比较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高层次的需要就上升为人的第一需要。比如对财富的需要,人为了维持生理的需要,需要财富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但当人的生存需要满足之后,人要获取尊重,财富的拥有量变成为人的个人价值的标度,并因此成为获取社会身份和社会尊重的筹码。人的更高层次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希望自己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自我实现。当财富上升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时,人对财富的获取和拥有赋予了事业的印戳,人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的实现。
问题在于人的欲望与人的自我限度很难达到和谐一致。欲望使得人常常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而作出许多高出自我限度的自我估计和自我设计,并因之产生了无尽的痛苦和烦恼。
因此,欲望是无度、无限的。如果人顺着欲望,那将是一个永无止息、永远难填欲壑的过程。也正因为单顺着欲望会把人带向一个单向的,永无止息的生存路向上面,所以人不能单靠欲望来指导行动。实际上佛家早就认识到欲望给人带来的苦难,并认为欲望是人生所有苦难的根源,人要离苦得乐,唯一的途径是断绝欲望。
要做到心无邪,必须要对付自己心中的欲望。佛家给出断欲的方法有些过难,一般人很难做到。儒家提出把心中的欲望调适到合适的程度,儒家开的方子是“发乎情,而止于理。”把欲望调整到合乎道德的程度。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理”字。
从心外来讲,人心受着感官的支配。人感觉到的必然要反映到人的心中,变成为人的意识活动。见到财物便生贪心,见到美女顿生淫念,见到不平之事,便起嗔恨之心。人心很难不受感官的支配,要做到心无邪,人就不能顺着自己感官而起心念和情绪。必须由理性来支配感官,而不是由感官去支配理性。当外来的感受进入人的内心之后,人的理性要对接受的感受进行清理和过滤。有了理性作为中间屏障,人的贪心、淫心、嗔恨之心也就自然不会产生。
如果弗洛伊德先生现在还健在,他不会同意我上面这种说法。弗洛伊德认为支配人行为的更多是潜意识而非清醒的意识,而潜意识恰恰是潜藏在人内心深处,不被人意识觉察,但又左右着人的行为的那部分意识,欲望就潜藏于潜意识之中。所以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应该是欲望在更多地支配行为,而不是理性在更多地支配行为。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从根系上就不同。比如,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就解释不通,一个出家人能够在三年时间里闭关修行,而且心理能够十分地超然和平静。如果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中世纪修道院中的修女们都应该得癔症或狂想症,因为在她们一生中,性都处在被压抑状态。可是实际上很多修女们却是精神健康、心态平和、温和可掬。所以,我个人认为现代的所谓科学心理学知识只能对指导我们这些脱不开七情六欲的平常人,不能用来指导那些超出情欲和私念,并具有人生大境界的人。
心无邪需要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划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四个境界。人的精神觉解程度不同,人对宇宙人生的意义的理解亦不同,这样就构成了人的不同的精神境界。在自然境界中的人,他们对宇宙人生没有什么觉解,其行为是率性和顺习。“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识天工,安知帝力?”描述了这个境界中人的典型特征,他们往往是“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
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是为利而行。其利是为自己的利,而非是为他人的利。为自己的一己之利,而设计、而经营、而操劳。其利也不一定是蝇头小利,也可能是功天下、利万世的大功大利。但其目的是为自己而出。因此,这些人也可能是盖世英雄,但仍处在这个境界。
道德境界的人行为处事,以义为准则。在这个境界中的人,对宇宙人生已经有了新的觉解。他们知道人不是个人的人,人是社会的人。人既然是社会的人,人就要尽社会一分子的责任和义务。人在处事时就不能仅以利己为准则,而应该考虑是否利他人,利社会。社会的道德准则就成了人自己处事的准则,因此这些人总是能够以“义”当先。
天地境界是人的最高精神境界。在这个境界中的人,不只觉解到人是社会的人,而且更是宇宙的人。在广裘无边的宇宙中,人有自己的角色、位置和作用。人与无限的天地不是阻隔,而是贯通的。当人心存有这样的大境界的时候,躯体区区七尺,但心与天地参;寿不过百年,但与日月齐光。人与宇宙人生连为一起。
当人生境界提高之后,人内心的阻隔、狭隘、嫉恨也就必然不会产生,人的心只会产生爱、包容、感化。心自然无邪了。

读书的三重境界
黄健先生在《读书的两种境界》(见《跬步斋读思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一文中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读书故事: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在读大学一年级时曾望文生义地解释为:“古代学者读书学习是为了自己,现今的学者读书学习是为了别人,我们应该摒弃‘古之学者’的个人主义,像‘今之学者’那样,端正学者的目的。”后来经过洪诚先生的指点及读了杨伯峻先生的译著,才知道自己的理解全“拧”了。本意应该是,古代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这个故事意味深长,使我想了很多:读书不要望文生义,不求甚解,而要多读多思,力求把握古书的真义;应该端正学习态度,努力追求古人的那种读书境界,莫学“今之学者”的炫才耀己;为人、为学都应坦诚,要勇于自我批评,做到有错必纠……但是我想得最多的还是有关学习的目的———“自以为是”的读者的三重境界。
何谓“读书的三重境界”?曰:为知,为己,为人。
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为此,必须多读书,读好书。宋太宗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皇帝如此,一般读书人更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永不疲倦的好事来对待。在一定情况下,“书淫”、“书疾”、“书呆子”,作为一个读书过程,作为一种用功精神与状态,是不应当受到嘲笑的。只要是有利于知识积累,有利于开慧益智的书,用鲁迅的话说:哪怕是讲扶乩的书,讲婊子的书,也不要皱眉头,装出一副很憎恶的样子;相反,不妨翻一翻遇有和自己观点不同的或者不适时宜的书,也要拿过来看一看,甚至研究研究,以便从正反两面获得经验和教训,增加知识和才智。总之,博学从而多才多艺,这些都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者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
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这是读者的第二重境界。中国的读书书人向来把占有知识视为人品、人格自然升华的保证,苏东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表达的就是这一意思。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常言“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也有益于身心健康,这是古今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读书目标。读书固然要博览,但是所读之书,也要尽可能有所选择。换句话说,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好书,这是甚为关键的。
对于读书完全“为知”而言,“为己”已经是大大提高了一个层次和境界。这是非常宝贵的,非正人君子是不易做到的,应该大力提倡,并且大加发扬。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从更高的层次上说,还应该向前人学习,“为人”而读书。
我所说的“为人”,不是“今之学者”的“装饰自己,给别人看”的“为人”,也不是董健先生开始理解的那种“为了别人”,而是他所私心“向往”的“为了别人”,即我所要表达的“为黎民百姓”而读书,或即周恩来少时所说的“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比较而言,“为己”是读书人“能够”做到的,“为人”则是读书人“应该”做到的。
读书有三重境界,每一重境界都是一个新的逻辑起点,而第三重境界则是最高境界,也是我们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重视和追求的极终目标。

读书的三重境界
什么是境界?佛教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六祖慧能云游到广州,在法性寺(广州光孝寺)做挂单和尚。有一天,印宗法师在寺院宣讲《涅盘经》。 这时,寺院旗杆上的幡被风吹拂,哗啦啦飘扬。于是印宗法师考僧众说:“你们看,这到底是风在动,还是幡在动?”有人大声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僧人反对:“不!是幡在动!”慧能说:“其实,诸位所言都未能言及其中的真谛,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在动。”说得多好,这就是境界。作画有境界,做人有境界,读书也有境界。
作画有境界。板桥画竹十分注意对物写生,他花了一生中三分之二的岁月,专门为竹传神写影。但他不是形式主义地重复自然物,而是经过了一番提炼加工、集中概括,以致达到画竹的最高境界。他在《题画竹》中精辟地阐述道:“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游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之乎哉?”这“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是他在艺术创作上,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作画有境界,做人有境界吗?有。著名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建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他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冯有兰先生有人生四境界说。他说的第一种境界叫自然境界。就是适应人的生物本性、生理本性的要求,吃饭、穿衣及结婚生子等,还有适应世俗的习惯。第二是功利境界,有些人做事情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利益,对我有没有利。第三个境界是道德境界,它是为社会谋福利的,我做的事情是为了国家、社会。第四是天地境界,就是人是天的一部分,人归根结底要和天统一起来。我们想问题、处理事情是从人与整个自然统一的角度来思考的。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天地境界”其实与弗洛伊德的“超我”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画有境界,做人有境界,读书有境界吗?回答是肯定的,读书也有境界。
古人说过这样一段话:“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这是不同年龄读书人的三重境界。
也有人认为,读书如《桃花源记》中所写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话颇有道理,也很形象,可惜略为简单了点。
最近读到香港散文家董桥用毛泽东三段词来比喻读书三境:
一曰:“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风雪迷漫”写出学海之苍茫。“十万工农下吉安”则目标明确,气势浩荡,颇合决心读书的境界。二曰:“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表现读书过程中斩关夺隘、所向披靡之豪情;三曰:“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喝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往事”三句写“神驰八极,心游万仞”。末二句写此后的光风霁目、清渚白沙、思想认识升华的别开生面。这样的三境用于今天更合新世纪潮流,更富时代精神。三段词比喻读书三境,选得很好,大气磅礴,别是一番兴味。
读书有“外在之境”和“内在之境”之分。古人说:“有工夫读书,谓之福。”孟浩然“日长闻读书”。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读书的“内在之境”。 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中“岂异神仙地,俱兼山水乡。竹斋烧药灶,花屿读书床。”在开着花的环境中悠闲地读书,身闲心静,这是读书的“外在之境”。
当今读书之人,也存在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不为读书而读书”。无聊时读书,把读书当着一种消遣。
第二重境界“为读书而读书”。读书是一种追求,读书是一种需要。这种读书境界带有强烈的功利性,为有用而读书,为一定目的而读书。
第三重境界“读书就是读书”。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读书就是生活。读书与生活融为一体,生活离不开阅读。需要时读书,不需要时还是读书。没有人要求,纯粹是发自内心的阅读需要。案头榻下,书随手可得,随时可读。杜甫“散乱床上书”,“身外满床书”; 瘐信“书卷满床头”;毛泽东先生走遍四海皆读书等就是这种境界。活到老,读到老,生命与读书相连,生命与读书相伴。这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5)">
',6)">

上一篇下一篇返回日志列表
本文链接: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