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国企老总称国资遭歧视 从没与民争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23:24

 

2009年11月13日 11:34南方网-南方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75

“作为全资国有企业,说国企与民争利,我们不承认。所有利润都是国家的,我们从来没有争利,我们也在保值增值。”

“国资怎么定位?以前是说要‘民进国退’,但现在事实上倒过来了,为什么就不能把这理解为是市场自由竞争的结果,而非要理解成是政府的干预呢?既然要搞市场经济,为什么单要歧视国有资本呢?”

在昨日下午的“南方会客厅”上,有国企老总一上来就如此“诉苦”。前段时间,“国进民退”一度成为见报率极高的一个词组,引发极大关注,昨日,这个话题也成为南方论坛上热议的焦点话题。

“作为全资国有企业,说国企与民争利,我们不承认。所有利润都是国家的,我们从来没有争利,我们也在保值增值。”

“国资怎么定位?以前是说要'民进国退’,但现在事实上倒过来了,为什么就不能把这理解为是市场自由竞争的结果,而非要理解成是政府的干预呢?既然要搞市场经济,为什么单要歧视国有资本呢?”

在昨日下午的“南方会客厅”上,有国企老总一上来就如此“诉苦”。前段时间,“国进民退”一度成为见报率极高的一个词组,引发极大关注,昨日,这个话题也成为南方论坛上热议的焦点话题。

4万亿为何大多给国企

资金首先给国企,可由国企惠及民企

在关于“国进民退”的争论中,一个论据被经常提起,那便是国家刺激经济发展的4万亿资金,绝大部分落在了国有企业身上。

对此,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说:“这一轮国家采取刺激政策,刺激政策的资金首先当然是给国企。大家也在问,为什么民营企业拿到的钱比较少,但是,国家的钱直接拨到民企是要有一套制度保证的,至少得先给国企,再由国企来分包。”

樊纲说,在国外,国家的钱要拨给民企,必须经过国会,由国会立法批准设立一个项目再审计,非常复杂。“而制度的设立需要时间,我们现在没有这样的制度。加上国企的规模比较大,在短期的经济波动当中,政府的刺激计划更多是会依靠国企的体制,也使得国企在这一轮的调整当中,在应对危机当中有更大的发展。”

如何看待“国进民退”

缘于国家主导救市,只是暂时性现象

“我觉得‘国进民退’是一个暂时性的现象。”摩根大通中国区副主席龚方雄认为,这一轮国有企业的壮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次的危机是国家主导救市,全世界都是国家在花钱,民企、私人企业不敢花,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是“国进民退”。

龚方雄说,这样的环境给国企提供了很大的优势,因为国企获得资金相对来讲比民企和私人企业容易,获得资金的成本也相对较低。而这带来的提示是,获取资金的容易程度与企业壮大和发展有相当大的关系,企业要保障在市场上有永续的资金获取,不能等待百年一遇的政府救市,而要善于利用资本市场平台。

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王忠明也认为,在这次应对危机当中,国有企业承担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载体的作用,只是偶然和暂时的。 

国资如何“有进有退”

国企与民企并非对立关系,通过发挥国企优势带动民企

王忠明说:“国企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不能在有所为、有进方面滥用,而在有所不为、有退方面置之不理。国有企业的改革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会退出,国有资产应当更多地聚集到按照经济学的天然分工这么一种角度规避竞争,国有企业不是为竞争而诞生的,而是为了培育竞争秩序而诞生的。”

王忠明的这一观点也在南方论坛上引起了热议。樊纲认为,国资发展不能太“教条”。“哪一个机制好我们就用哪一个,也许需要改,也许需要更多的产权多元化,也许需要跟外资进行一些结合。中国在这个发展阶段不能教条,该用的资源都用好,然后灵活随着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不把它固定死,我想这可能是最现实也是最有效率的。”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国企和民企并非对立关系,事实上,通过发挥国企的作用优势,反而可以更好地带动民营企业发展。

樊纲也提到了国有资本的基本作用问题。他举例说,PE搞风险投资,需要很好的法制结构和很好的信誉体系,这要让中国老百姓做可能很不容易,但也许第一步是交给国有资本去做,国有信誉在这种机制发展的早期是有价值的。“如果我们先用这个来建立机制,逐步根据情况建立法制,逐步过渡到更多的私人资本能够来做。”

“在制度环境还不允许的情况下,国有资本也许能够先行一步,将整个事情带动起来,我觉得这是很值得发展的一件事。”樊纲说。

【观点】

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总体上带来的冲击从表面上看不是很大,但是在结构上打击非常大,最大的打击是给很多人提供了一个得出错误结论的机会,这个结论就是以国有企业主导的经济体系,加上严格的政府管制这样一个制度安排,反而有利于中国规避金融风险的冲击。

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我们会进一步强化国有经济的比重,强化“国进民退”的趋势。我担心这可能会使中国的法治和市场化改革产生一些倒退。

———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陈志武

“国进民退”不是个好情况,我建议我们的领导要充分地注意。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从短期跟长期来看,政府现在投资的这些领域基本是基础设施,民营经济一般不进去,这些本来就属于公有部门做的事情,所以它对民营经济并没有挤出效应。

利用这段经济疲软时期进行投资,等这些投资项目建好,经济恢复以后,民营经济经营环境和空间会更大,效益会更高。

所以我认为,总的来讲,表面看好像“国进民退”,实际上给民营经济未来更快速发展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

中国现在并没有出现“国进民退”的现象。这是因为国企、民企都在竞争中共同发展,而不是说“有我没有你,有你没有我”。我相信,民营经济还会做大做强,但客观地讲,它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中间会有些矛盾。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