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 -2040我国人口变化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36:46

 

(图作者:防风)

1、呕心沥血之作,请花5分钟细看。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养育一代人需要18~25年。这个图是揭示真相的,请给我投支持票。

3、很多人,包括很多这里的爱国者和“爱国者”,尚未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请顶我的帖,以便帮助这些人有机会了解。

——继续讨论。



目录(多数为转贴,作者在各帖注明)

一、中国人口金字塔图——首帖

二、我送给你的关于生育问题的名言——1楼

三、老龄化加剧 养老金“窟窿”下的上海压力——2楼

四、老年中国说——3楼

五、世界上有五十多个国家人口密度比中国大。如果把这它们视同一个国家,那么它的总人口达20亿,总面积还不如中国大,而这个20亿人的“国家”人均GDP是5000多美元,比只有13亿人口的中国的人均GDP高得多。世界上二百个国家和地区,没有第二个实行中国这种形式的计划生育。——4楼

六、国情千差万别的一大批国家,共同点有两个:人口密度比中国低,有的甚至低百倍;都比中国穷,有的穷得多——5楼

七、无法自圆其说的人口数据 / 中华文化圈为何不愿生孩子?——6楼

八、人口地震的前兆——7楼

九、一边埋怨孩子消耗资源,一边埋怨内需不足——9楼

十、官方调查:中国育龄妇女的平均生育意愿已降为1.73个——10楼

十一、全国各省区人口密度与人均GDP的关系——12楼

十二、坐吃山空思想——13楼

十三、好消息!计算发现:中国人人有豪宅之地——住房未受“人多地少”限制——14楼

十四、“一鸟在林”与“双鸟在手”——19楼

十五、毛时代并未疯狂生育。当时的生育水平根本不能成为后来时代(1980年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的理由——20楼

十六、欧美日为何支持中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幅度减少人口?——23楼

十七、美国控制发展中国家人口计划曝光--中国计划生育的国际背景——26楼

十八、放开生育限制不等于强迫生育。有些人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这两个概念搞混——38楼

十九、臆想的“第四次生育高峰”与现实的“第三次单身浪潮”-——41楼

二十、从人口与资源、人口与就业、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三个方面看计划生育的理由是否成立——51楼

二十一、计划生育花费了多少资源?——58楼

二十二、中国与印度的竞争——60楼

二十三、船大惯性大,调头要趁早,时间就是生命——71楼

二十四、中国出现大面积人口负增长地区、全国小学生人数锐减、全国高中应届毕业生人数锐减——74、77、79楼

二十五、“少生快富”论—— 每减一个儿孙,(60岁后)每天发99分钱——119楼

二十六、全国二胎试点情况——141楼

二十七、独生子女政策与中国发展模式的困局——150楼


跟贴: 1楼

我送给你的关于生育问题的名言

你手中金钱的价值在于社会要用等价的商品或服务向你支付。若社会全是老弱而没有从事生产的青壮,那你的金钱价值则等于零。故无论你自愿生育几胎,在全国总和生育率低于2.1时,继续限制其他人生育,都意味着使你的金钱加速贬值——除非你就是限制生育这一行业的。

若你已到就业年龄,限制生育等于马上减少你二十多年内的就业机会。新生人口要先做二十多年纯消费者才可长成为劳动力。

为年轻劳动力的产品配套,以及为他们所生孩子提供消费品,也可能成为你二十年多年后的就业机会。因此,现在限制生育也等于减少你未来的潜在就业机会。

真正与你竞争就业的是同龄人,无法通过限制生育减少他们,但鼓励生育有助于更多的人因为生育而暂时退出与你的竞争。

你交的社保金将被用于现在的老人养老,你老的时候用的是新生人口所交的社保金。丁克群体尤其要明白:和尚要过得滋润全靠一代代香客施舍。佛寺供奉送子观音绝非无心之作。

发达如美国,大部分人也靠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并不总是可靠和足够体贴的。

独子难教。养育三个孩子的平均成本低于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

只要总和生育率低于2.1,乘车难就不能怪人口太多。若中国的铁路密度能达到印度的水平,即增加一倍,那么乘车难就能完全解决。而这需要很多年轻劳动力来建造。

住房难与“人多地少”无关,而在于房子太少及分配不公。中国即使人口变为17亿,每户分配300~400平方米的三层半小洋房,只需国土面积的0.5% 。而建房是劳动密集产业。

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只有中国实行“一胎”、“一胎半”政策。仅仅限制中国人口无助于解决全球性的资源与气候问题。“省下”的资源只会让其他民族更廉价和粗放地享用。

单方面限制中国的人口的优点是:为了应对将来的劳动力不足,可能使大批亚非拉朋友成为你的邻居,他们将带来令你耳目一新的生活习惯。他们的儿子将有可能与你的掌上明珠独生女儿恋爱。或者他们的女儿将以你们没见过的全新姿态成为你家的宝贝独儿媳妇。

根据简单的数学和生理学原理,即使每户连续生育,直到有一个男孩才停止,全社会平均每户也不到两个孩子。中国妇女的平均生育意愿已经下降到只有1.73。放开生育也达不到平均2个子女。长远看人口也将减少。

中国现在的总和生育率有1.3~1.73的各种官方和民间学者数据,均远远低于2.1。生育率低于2.1意味着一代人比一代人少。人口红利只是暂时的,人口债总要还,而且还贷期绝不会拖到下一代才开始。

在生育率低于2.1时,自己可以不生育、少生育,但别人生育对你有利——除非你与他不共戴天。




 上海、广东都要靠外地年轻人分担养老压力——生育是个宝啊!



老龄化加剧 养老金“窟窿”下的上海压力

2009年04月01日06:26

来源:南方网 作者:赵飞飞

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再次考验上海社保体系。

上海老年人首度突破300万,这是上海市民政局上周发布的《2008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所透露的信息。

该信息披露的另一个关键数据,更是震惊上海:该市享受各类养老金的人数达到了290.06万人。

对于目前本就负担深重的上海财政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压力来源于上海养老金的现实图景:缴的少,支出的多。

本报记者获悉,2008年市本级财政支出不到900多亿,用于弥补社保的窟窿是170多亿,占比18%,全国没有,上海独此一份。

对于上海社保系统内的这个大“窟窿”,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市长韩正、副市长胡延照等,已经在不同的场合,表示出担忧。

如在今年的上海“两会”期间,在一个小范围会议上,俞正声表示,“我们社保基金严重穿底”。

“社保基金就是这手收那手支,收小于支。怎么办呢?财政就要托底。去年托底托了一百七八十个亿,而且市本级的百分之十七八是用来充社保基金的不足。今年又要增长六七十个亿,市本级必须保持百分之六七的增长,才能把社保的窟窿给补上。”俞正声严肃地说,“今年市本级能增长百分之六七吗?恐怕做不到。”

“我到上海以后感觉非常突出的矛盾就是财政上的问题。”俞正声表示,“上海确实有钱,但上海面临的财政支出的压力很大。”

显然,多渠道扩充社保养老金缴纳,成为上海当下的紧迫之举。上海市政府相关课题组的调研报告分析,未来上海老龄人口将呈现几何级增长,老龄化问题将接踵而至,上海亟待找到对应之策。

三个在职养两个退休人员

对于上海来说,这是一个必须直面的现实: 1.5比1的赡养比,就是说每3个在职的上海人要养2个退休的,而全国这一平均是3.2个人养1个人。

这个看似微小差别的数据,给上海增加的压力却是空前的。

韩正在一次相关会议上透露,上海的统筹基金的缺口,一定要财政去补,2008年上海全市退休职工人均加200块,全市大概总支出一年是73亿,今年1月1日,上海继续给退休的职工按照10%的比例加养老金,这10%,全市全年支出达到62亿。“即使后面新政都不出台,按照静态的政策情况,今年财政又要再贴126多亿。”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上海市2008年市本级财政收支完成表》则显示,在2008上海市本级支出执行数994.5亿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172.2亿,在16个大项支出里,仅次于230亿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

“上海民生的第一大问题,就是社保问题。”在2009年1月13日,上海“两会”第一天,与浦东代表座谈会上,俞正声在总结发言时直言不讳,“广东去年的社保结余是一千***百亿,什么道理呢?外来务工的年轻人多,把大批的社保都缴纳在那里了,他不像上海老工人那么多,上海参加社保的人越来越少,户籍又卡的很死,收的越来越少,支出的越来越多。”

“所以包括户籍在内的人才口子要开大一点,包括拿居住证的凡是符合条件,尽可能参加我们的社保,不用搞那么死。”

就在此前的一天,在参加“以创业带动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专题审议会上,有一位代表提出,是否可以让新就业人员在见习期间减免企业养老金缴纳部分,从而帮扶企业过冬。

分管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工作的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回应,今年市本级财政将增加5%,1100多亿的市级财政增加5%就是55亿,单发养老金都不够。“养老金并不是财政,是我们所有参加人的钱,不能随便给,现在城乡差别要缩小,人家还要求农民的养老金要提高,压力不小。”

按惯例,各城市养老金每年都要增加一部分,“上海养老金全国最高,再提高上海就一点竞争力都没了”。

“现在上海有310万退休职工,未来最高峰会到500万,现在80岁以上的老人有50万人,将来会有100万,上海老龄化的问题是相当艰巨的,我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化解这个矛盾。”胡延照说。

老龄人口将迅猛增长

老龄化这个发达国家无法避免的问题,在上海悄无声息的来了。

去年底,在上海召开的“2008老龄事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公布的数据预测,2010年,上海老年人口总数将达312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3%。

2011年至2030年是老龄化人口迅猛增长期,曾组织过《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对养老保险的影响及其对策》课题组的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戴律国在其论文中如此阐释:在这20年间,60岁及其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至2030年将猛增到561.2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1.78万人,最迅猛的是2017年,当年就增加24.64万人。

“这一时期,上海人口老龄化乃至高龄化将为世界之罕见,从图形上看,犹如原子弹爆炸时形成的蘑菇形,而这批老人都是20世纪5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转者注: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有20世纪5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中国并不突出),将对任何一届政府产生一个严峻考验。”戴律国透露。

事实上,早在2002年戴律国就建议,从当时的本届政府开始,就要作出经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长远规划,确保未来高峰期间,老年人能幸福地安度晚年。

即便是当下的形势,不仅是养老金的缺口,仅养老院的建设就让上海市政府颇为头疼。

胡延照表示:“我们现在多用工厂等成本低的地方作为养老院,但市区的养老人口又不肯去郊区。”

2005年,上海市政府把“建1万张养老床位”设为一年一度的实事项目,几年过去,问题接踵而来。

如上海普陀区社会福利院地处近中心城区,目前已有220张床位,远不符合该区养老需求,许多老人依旧排队希望进入。

与此相反,上海郊区松江区叶榭镇,有一个拥有300个床位的“银叶港湾敬老院”开业已近一年,迄今收住的老人不过58位,有80%的床位闲置。

胡延照表示,这是上海人固有的观念,在市区住了那么久,更不喜欢到郊区养老。

“如将外来就业人员纳入上海的养老保险,他们的基本养老保险又怎么计算?他们是否将准备承受未来最高峰值740万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险?”戴律国对此疑问。

而就在上海推出户籍新政之后,上述系列问题也在抓紧研究之中。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公布,目前正在会同相关部门抓紧制定实施细则与操作规程。初步估计,实施细则会在七、八月前出台。

但面对老龄化的紧张趋势,新户籍制度,由于实际上的过高“转正”门槛,能够吸引多少持居住证外地人,这是一个问题。

不过,历经上海社保案之后,随着此番老龄化的加剧,是否能够重新打开社保基金的收益性尝试大门,这是上海不能回避的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

3楼
 老年中国说

阿蚌

  今天,又找出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读了一遍,却有一些新的感触,只想一吐为快。该文作于1900年,是二十世纪难得的佳作,其激励中国人奋发图强的作用实在不容低估。我写这一篇小文,也绝不敢与梁启超先生唱反调,而只是想说一说中国的人口现实及未来。

  梁启超开篇就说:“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可惜,梁启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现在已经即将变成老年中国了。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中国超过65岁的老人已经超过1亿人,而且随着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口接连进入老龄,而新生人口又严重不足,更将使中国的老龄化问题雪上加霜。到2030年,全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4亿(人口研究中心数据)。到2030年,梁启超所说的“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恐怕就不单单是一种悲观的假设了。

  “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梁启超认为,国家是由土地和人民这两大要素组成的,而我们现在,真的把这两大要素同等看待了吗?我们现在对土地十分重视,可以说是寸土必争,而对数千万乃至数亿本国本族人口却毫不吝惜,必除之而后快!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德国开始出现人口负增长,现在人口负增长的势头已经蔓延了大半个欧洲,欧洲多数国家纷纷采取各种鼓励生育的措施而均不能奏效,只能依靠外来移民才能满足本国的劳动力需求,西欧、中欧已经成了亚非拉移民的乐园。而在东亚,日、韩、中三国更是后来居上,以急遽下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跻身人口负增长国家行列,并大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之势,日、韩已经觉悟,采取亡羊补牢的手段进行挽救,极力鼓励生育却收效甚微,而独中国仍以消灭本国人口为己任,不用扬鞭自奋蹄,可谓登峰造极,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奇观。

  “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从此句看,梁启超虽为中国一代思想家,却是智者千虑,终有一失,终究对后世政客学者的思想水平估计不足,竟做出这般与实际大相径庭的预言。从当今的人口现实看,对未来世界人口走向的真实的判断应该是:“欧洲列邦在今日为老年国,而我中国在明日为更老之老年国。”这话说来犯忌,恐怕有人要来掌我的嘴。怎奈心直口快,由它去吧。

  “梁启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此句却有极强的预见性,梁先生睿智,可见一斑。只是我不知道“老朽”一词的确指,只能希望有自知之明的政客及学者们对号入座了。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读来真是痛快,可悲哀的是,梁启超先生用了一串慷慨激昂的排比句隆重推出的“少年”,今天却成了一个骄宠自矜又稀稀拉拉的弱势群体,看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美好梦想都将成为更长久的美好梦想了。

4楼
世界上有五十多个国家人口密度比中国大。如果把这五十多个国家(既有印度,也有日本、新加坡、德国 )视同一个国家,那么这个 国家 的总人口达20亿,而总面积还不如中国大,同样有许多高山、沙漠。而这个20亿人的 国家 的人均GDP是5000多美元,比只有13亿人口的中国的人均GDP高得多。什么中国国情,完全是借口罢了!



世界上二百个国家和地区,没有第二个实行中国这种形式的计划生育。如果说中国从一九八零年开始的“只生一个”、“一个半”政策中真的得到了甜头,那么全世界这么多国家,特别是那些人口密度比中国高得多的国家,为什么还不跟进呢?



台湾省--人口2219万--面积3.6万Km2--人口密度--688人/Km2

韩国--人口4856万--面积9.9万Km2--人口密度--487人/Km2

日本--人口12762万--面积37.78万Km2--人口密度—338人/ Km2

英国--人口6060万--面积24.48万Km2--人口密度--248人/ Km2

德国--人口8245万--面积35.70万Km2--人口密度--231人/ Km2

中国--人口132256万--面积959.70万Km2—人口密度—138人/ Km2


日本: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76%,特别是在本州中部,有飞婵、木曾、赤石三大山脉,海拔在3000米以上

韩国:山地占朝鲜半岛面积的2/3左右,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错。

台湾省:高山和丘陵面积占2/3,平原不到1/3。

中国:沙漠和高原的比例分别为13.5%和26.0%

除去条件恶劣的西部高原和沙漠,中国人均有效利用面积还是比日韩,台湾省的大(大得多)。

5楼

人少的“好处”——

以下国家,国情千差万别,共同点有两个:人口密度比中国低,有的低百分之几十,有的低几倍、十几倍、几十倍,有的甚至低百倍;都比中国穷,有的穷得多。类似的国家还有很多,还没来得及一一列出来。与第4楼所列的国家和地区可谓“相影成趣”。

人类发展水平排名 总面积(平方公里) 总人口(百万)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85苏里南 163265 0.4 2.71338

  89厄瓜多尔 270670 13.5 49.87623

  90 菲律宾 796095 89.7 112.675

  91突尼斯 164150 10.4 63.35669

  97圭亚那 214969 0.8 3.637734

  104阿尔及利亚 2381741 34.4 14.44322

  110尼加拉瓜 121428 5.7 46.9414

  112埃及 1002000 76.8 76.64671

  114蒙古 1566500 2.7 1.723588

  115洪都拉斯 112492 7.2 64.00455

  118危地马拉 108889 13.7 125.8162

  119加蓬 267667 1.4 5.23038

  121南非 1221037 48.8 39.96603

  124博茨瓦纳 581730 1.9 3.26612

  125纳米比亚 824269 2.1 2.547712

  126摩洛哥 459000 31.6 68.84532

  130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236800 6.0 25.33784

  131柬埔寨 181035 14.7 81.19977

  132缅甸 676581 49.2 72.71857

  133不丹 46000 0.7 15.21739

  135加纳 238537 23.9 100.1941

  137毛里塔尼亚 1030000 3.2 3.106796

  138莱索托 30344 2.0 65.91089

  139刚果 2344885 3.8 1.620549

  141斯威士兰 17363 1.1 63.35311

  143马达加斯加 627000 20.2 32.21691

  144喀麦隆 475422 18.9 39.75416

  147苏丹 2505813 39.4 15.72344

  148肯尼亚 582646 38.6 66.24949

  151津巴布韦 390759 13.5 34.54815

  152多哥 56600 6.8 120.1413

  153也门 531869 23.1 43.43175

  154乌干达 241038 31.9 132.3443

  156塞内加尔 196722 12.7 64.55811

  157厄立特里亚 125000 5.0 40

  159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945087 41.5 43.9113

  160几内亚 245857 9.6 39.04709

  162安哥拉 1246700 17.5 14.03706

  164马拉维 118484 14.3 120.6914

  165赞比亚 752614 12.2 16.21017

  169埃塞俄比亚 1103600 85.2 77.20188

  170乍得 1284000 11.1 8.64486

  171中非共和国 622984 4.4 7.062782

  172莫桑比克 799380 21.8 27.27114

  173马里 1241238 12.7 10.23172

  174尼日尔 1267627 14.7 11.59647

  175几内亚比绍 36125 1.7 47.05882

  177塞拉利昂 72326 6.0 82.95772

还有以下这些,连排名资格都没有:

索马里 637657 9.0 14.11417

利比里亚 111370 3.9 35.01841

==============

以上的国家,全都比中国穷啊,有的比中国人口密度低百倍啊!穷得真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81中国 人口密度138人/平方公里)

我不知道某些人为什么一定要把中华儿女压缩到五亿以下?难道说他们与日本鬼子是一伙的?当年日本鬼子的三光就是帮助他们来实现这个目标的?


6楼
 无法自圆其说的人口数据

[ 何亚福 ] 发表时间: 2007-03-02 10:06:57 [ 发短信 ] [ 回复 ] [ 树状 ]


《韩非子》有一个“矛盾”的故事:有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他先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坚固得没有一个东西刺得破啊。”接着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得没有一个东西刺不破啊。”旁边有一个人对他说:“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在“矛盾”这个故事中,“我的盾坚固得没有一个东西刺得破啊”是一个谎言,“我的矛锋利得没有一个东西刺不破啊”是另一个谎言。这两个谎言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如果那个楚国人说:“我的盾坚固得没有一个东西刺得破啊”和“我的矛刺得破世界上除了这个盾以外的任何东西。”那么,这两句话虽然也是谎言,但却是能够自圆其说的。所以,撒谎有两种:第一种是能够自圆其说的撒谎,第二种是无法自圆其说的撒谎。第二种撒谎是最拙劣的,一戳就穿。

近几年我一直关注中国的人口问题,发现许多人口数据也是明目张胆的撒谎。如果这种撒谎是能够自圆其说的,那么我也没有办法去驳斥这些数据,因为我没有权力去组织全国的人口调查,因此我拿不到真实的人口数据。然而,这些人口数据相互之间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因此我有足够的理由来戳穿这些谎言。下面举例说明:

首先解释一下“政策生育率”这个名词:政策生育率是指按照计划生育的政策,平均每对夫妇终身可以生育孩子的总数。比方说,如果一对夫妇终身只允许生一个孩子,那么政策生育率就是1.0;如果一对夫妇所生的第一胎是女孩,就允许生第二胎,但如果第一胎是男孩,就不许生第二胎,那么政策生育率就是1.5。那么,中国现在的政策生育率是多少呢?郭志刚等几位人口专家对各地区不同的生育政策以及人口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细致地分析计算后,得到全国平均政策生育率为1.465;而人口专家曾毅统计,全国有63.1%的夫妇只被允许生一孩,35.6%的夫妇被允许生二孩,1.3%的夫妇被允许生三孩,由此计算的政策生育率只有1.382。综合一下多位人口专家的统计,现在中国的政策生育率是1.4左右。

自从1991年以来,中国的生育率就一直没有公认的数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生育率数据是1.22,计生委把它调整到1.8。本来,虽然我认为1.8的生育率是一个谎言,但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我并没有权力去组织全国的人口调查,因此我拿不到真实的生育率数据。偏偏计生委又给出了另一个数据:全国近几年的计划生育率达到94%,也就是说只有6%的夫妇违反计生政策。那么,1.8的生育率与94%的计划生育率这两个数据就是互相矛盾的。这是因为:政策生育率只有1.4左右,假设所有的人都遵守计划生育政策(也就是计划生育率达到100%),并且不存在不育人口,那么实际生育率就是1.4左右。按照计生委给出的数据,计划生育率达到94%,那么实际生育率应该是1.4多一点,怎么可能达到1.8呢?如果再考虑到存在10%-15%的不育人口,实际生育率还达不到1.4!

那么,计生委为什么要给出1.8和94%这两个自相矛盾的数据呢?这是因为,一方面,如果承认2000年人口普查的生育率1.22是真实的,那么这意味着中国的生育率太低了,不符合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放宽生育政策(例如放开二胎)来促使生育率的回升,但计生委不愿意这样做,因为放宽生育政策意味着征收到的“社会抚养费”大大减少了;另一方面,如果给出的计划生育率太低(例如60% 或70%),这意味着很多人违反计生政策,计生工作搞得不好。所以,当计生委说现在的生育率并不是太低时,它就拿出1.8这个数据;当计生委说计生工作有成绩时,它就拿出94%这个数据,就好像那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一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作出以下的判断:1.8的生育率与94%的计划生育率,这两个数据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可能两个数据都是错误的,也可能只有其中一个数据是错误的,但不可能两个数据都同时正确。





中华文化圈为何不愿生孩子?

作者:水寒

中华文化圈地区的生育率(每个妇女生育孩子数)都比同等发展水平的其他国家要低,在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中,生育率倒数前4位的都是中华文化圈的地区:澳门(0.84)、香港(0.94)、台湾(2005年1.1)、韩国(2005年1.08)。此外新加坡2005年生育率1.24(还因为马来人的高生育率),日本2005年生育率也只有1.26。平均生育率不但比欧美发达国家平均的1.64要低,甚至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平均的1.30要低。依照文化圈来划分的话,中华文化圈的生育率是全球最低的。

与中华文化圈相关的泰国2005年生育率只有1.64,而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中生育率哥伦比亚为2.6,阿曼3.8,阿尔巴尼亚2.3,西萨摩亚 4.4,委内瑞拉2.7。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华人的生育率比其他民族要低。马来西亚华人在二战前一度超过全国人口的40%,1960年代还占33%,然而现在只占全国人口25%,2000年到2004年华人生育率2.3,而马来人生育率却高达3.5。如果目前马来西亚华人生育率保持现有水平的话,到了2020年,华人的人口比例将会减少到20%以下,到了2100年,华人人口比例有可能只占5.5%。华人社团提出:“1个不够,2个太少,3个差不多,4个刚刚好,5个更加好,6个最美妙”,但是仍然难阻生育率下降的趋势。

新加坡全国生育率只有1.2左右,华人的生育率比马来人低了一半,虽然目前华人比例高达70%以上,但照这种趋势下去,华人成为少数民族只是迟早的事情。

海外华人生育1、2个为多(近年出国到北美的华人中只愿意生育一个的比例在增加),生3个的少见,生4个的非常罕见,没有小孩的丁克夫妇比例不断增加。比如加拿大的华人生育率只有1.23,低于加拿大平均水平1.5。美国的华人生育率要高一些。笔者到美国这几年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华人生育4个的(通过邮件和电话知道的几个还是因为受到笔者理论影响而生育4个的),而白人生育7个、拉美裔生育9个倒是看到好几个家庭,还看到一个从索马里来的难民生育13个。要没有中国人目前每年的大量外移,“海外华人”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现代经济分配制度就像拿着小利去诱惑鱼走向死亡的渔夫,只有游得快的鱼才能抢到鱼饵;知识女性更能抢到现代渔夫的鱼饵;自以为聪明的中华文化圈的人更能抢到鱼饵。结果导致民族消亡。

海外华人家庭收入比本地人要高,一方面是精明的华人选择的职业比较热门,更重要原因是华人妇女劳动参入率远远高于其他民族,妇女花费在上班的时间多,当然家庭收入高。但是却导致华人生育率低下。美国白人妇女在接受完教育(甚至拿到博士学位)后,很多选择在家带孩子,等孩子长大后再上班。而华人要是拿到学位而不上班,会被同胞看不起,也会被国内的亲朋嘲笑,父母也感到脸上无光。因为父母判断女儿是否培养成功的标准是是否挣高工资。

朝鲜(韩国)长期以“小中华”自居,自明朝灭亡后,朝鲜更曾以中华正朔继承者自居。

韩国统计厅2006年8月24日公布的《2005年出生死亡结果》报告指出,2005年的生育率为1.08,低于2004年的1.16。其中,韩国第二大城市釜山的育龄妇女生育率最低,只有0.88。如果育龄妇女生育率保持目前水平,50年后韩国的总人口可能由目前的4800多万人降到1600万人。韩国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59.4%)的韩国上班族坚决表示,即使政府和公司给予优惠补贴,也绝对不要生孩子;回答“如果有政府和公司的补贴,会考虑生孩子”的40.6%的人指出,需要制定教育(55%)、医疗优惠(14.8%)、减免税金(1.9%)等相关生育支援对策。不要孩子的原因有:养育费远高于补贴(46.6%)、补贴太少而感受不到(29%)等。

因为社会生育率越低,养孩子成本越高,人们越不愿生孩子。在这种恶性循环下,不用十年,韩国人就得在养老问题上吃尽苦头。韩国汉城大学社会学教授殷基洙说:“除非能把人口问题处理好,否则,韩国社会将会在20至30年内崩溃。”低出生率导致人口老龄化加剧、缺乏必要的新生劳动力等社会问题。为此,韩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解决出生率低的问题。韩国政府已决定向生育两个孩子以上的家庭提供补贴,并拟向不生育的夫妇和婚龄内的单身男女征税。

韩国朋友说他们很爱国,说前几年韩国经济危机时,不少人连金首饰都给国家以渡过危机,在抗议日本历史教科书,制定自己历史教科书上也比中国积极。我说那只是低层次爱国,你们国家和民族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减少,超低生育率很容易导致民族萎缩的,真正爱国就得提高生育率,即使在教科书上将全世界都说成是你们的,最多只能说明你们祖上的荣耀。你愿意再生育两个孩子吗?他们说不行,一个就够了,养育小孩代价太大了。浅层的爱国容易,深层的爱国难!

7楼
人口地震的前兆

阿蚌(2007年)

人类经常要遭受一些自然灾害,其中危害比较大的一种自然灾害叫做地震。地震前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被称之为地震前兆。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主要有地震活动异常、地震波速度变化、地壳变形、地下水异常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地应力变化、地电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异常、动物异常、地声、地光、地温异常等等。

地震前兆大多需要专业人员用专门的地震监测设备来观测。不过,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感知到一些地震前兆,对地震进行一些必要的预测。相信很多人还都记着一些关于地震前兆的歌谣,

如:

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喷气又发响,既翻水花又冒泡;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门道。

再如: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蜜蜂群迁闹哄哄,鸽子惊飞不回巢;综合分析辨真假,群测群防很重要。

地震发生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于地层间各种应力的作用,地层结构发生扭曲、变形,逐渐积累起强大的能量,地层的扭曲、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突然断裂或错动,于是就发生了地震。

人口结构也如地层一样,如果结构不合理,出现了扭曲和变形,达到一定程度,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动乱或战争,形成比自然地震破坏力更大、影响范围更广的“人口地震”。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人口地震”的诸多前兆:

前兆一:性别比严重失衡。最近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在郑州出席全国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时称,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居高不下,男女出生比接近120:100,现在已成为全世界出生人口性别比最高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将会出现3000万“光棍”。而另据2007年2月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公报》,我国1996年至2005年出生婴儿的性别比达127。

前兆二:老龄化加剧。据统计,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到201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74亿,中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将在2030年到来,届时需要抚养的老人将占总人口的40-50%。

前兆三:民工荒迅速加剧。中国社科院2007年的《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表》显示,能够全部招满工的企业只有不足32%。另有32%的企业招到用工量的75%以上,至少有1/3的企业缺工在25%以上。中国社科院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副主任都阳认为:缺工不仅是全国性的,而且严重程度也远远高于2004年媒体报道的东南沿海民工荒。最近,江西省号召外出打工的563万江西子弟返回家乡,并采取层层考核的办法,来确保劳工的供应。江西省这一做法也标志着中国各地区间的劳工争夺战已经悄悄展开。


前兆四:出生率严重偏低。据五普数据,200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已经跌至1.22。这个指标大大低于维持人口自然更替的最低生育率2.3的水平。后来,计生委称这个统计数据不实,修改为1.8,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依据何在。即便这个1.8是真实的,仍将无法维持中国人口的自然更替。

前兆五:生育愿望急遽下降。根据2005年1%抽样调查的官方数据,目前中国育龄妇女的平均生育意愿只有1.73个,而据上海市人口委的调查,上海18-30岁青年人的生育意愿仅为1.10个。北京、广州先后出台鼓励双独家庭生育二胎的政策,但应者寥寥,北京市人口研究所抽取57个社区调查了248个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果双独家庭六成不想要二胎。

前兆六:小学生人数骤减。随便找一所农村小学进行一下调查就会发现,很多原来每年可招二三十名新生的小学,现在只能招到三五个新生,甚至有的小学一个新生也招不到。很多小学由于招不到足够的学生,被迫撤并,可以想见,五六年后,将是中学因生源不足而大规模撤并,十几年后将是大学的大规模撤并。

前兆七: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突出。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畸形结构,使独生子女教育存在太多的误区,相当数量的独生子女存在心理缺陷和能力缺陷。这个问题已有很多专家进行了探讨,本人不再赘述。

前兆八:政府养老风险加大。今年9月,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北京CBD国际论坛上谈到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说仅靠政府买社会保险,远远不能为民众提供足够的养老保障。此言一出,立刻遭到一些人的批判。但这却引起我们的反思,政府对于未来数量庞大的老龄人口,真的做好准备了吗?地方官员挪用养老资金的黑手,真的被限制住了吗?如果这两个问题得不到明确的回答,未来的政府养老就明显难以信赖。

前兆九:实际利用外资由升转降。自改革开放以来直至2005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持续增长,2005年达到638.1亿美元,2006年开始下降,为630.21亿美元,专家分析,2007年,仍将为下降趋势。已经有些外资开始转向印度等劳动力后备资源丰富的国家。

前兆十:房产成交量突然走低。今秋开始,各地房地产价格虽仍在上扬,但成交量已经大幅度下降,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城市10月房地产成交量均比上年同时期下跌一到三成。而近日广州房产价格已经开始下降,其原因恐怕不仅仅是购房者在观望,而与新生家庭数量减少大有关系。

前兆十一:空巢家庭增多。专家预测,由于独生子女与父母分开生活,未来10年,“空巢家庭”将成为老人甚至中年家庭的主要形式,所占比例可能达到90%以上。而因独生子女意外死亡而造成的绝对“空巢家庭”数量也在迅速增加,中国计生协国内部宣传处处长刘秀平说,各级计生协统计上来的“空巢家庭”数字让人吃惊,仅北京就有1111户独生子女夭折家庭,566户独生子女伤残家庭。

前兆十二: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上升。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全国每年约有20万-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缺陷,总数高达80万-120万,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我国目前累计约有3000万个家庭曾经生育过出生缺陷患儿,占到全国家庭总数的1/10。而近年,很多省份的出生人口缺陷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提高人口素质”的目标还远未实现。

前兆十三:征兵难。近年来,全国很多地区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征兵难”,而且情况急遽恶化。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控制,数年之后,中国的军人数量和军人素质必将影响到国家安全。

前兆十四:早婚率上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中国西部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西部青年初婚年龄不断上升,早婚比例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而这种趋势正在从西部向东北地区迅速蔓延,可以说,因性别失衡造成的“光棍恐慌”是早婚率上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前兆十五:弃婴大量外流。近年,有很多外国人到中国收养弃婴,造成中国弃婴大量外流。2005年,美国使馆为美国家庭收养中国儿童发放了近8000张签证。根据中国的统计数字,自1992年以来,共有5万多儿童离开中国前往美国,还有一万多儿童去了其他国家。(《参考消息》2006.3.16第8版)

前兆十六:(略)

前兆十七:人口统计数据一塌糊涂(参看附件1)。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某些官员学者经常任意编造数据,或随意修改已有人口统计数据。如果用这样得来的数据作为中国未来人口政策的决策依据,则是中国的大不幸,大危险。

以上为本人根据相关媒体信息列举的一些现实情况,难免挂一漏万,还请有识之士补充或指正。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对中国的未来产生悲观或者恐慌。因为对于自然地震,我们即使已经知道了它所产生的扭曲和变形,测出了它所积蓄的能量,也无法对它的扭曲和变形进行矫正,也无法对它所积蓄的能量进行释放。而人口地震则不然,如果我们能够准确掌握导致人口结构产生扭曲和变形的原因,并采取妥善措施及时进行矫正,对积蓄的能量进行及时的消释,人口地震完全可能得到减轻或制止,危害也会大大减轻。

9楼
内需不足是怎样造成的?



一边埋怨孩子消耗资源,一边埋怨内需不足

[ 何亚福 ] 发表时间: 2008-12-12 10:51:35


我们先来看看两种不同类型的新闻:

其一,计划生育宣传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少生了4亿人口(转贴者注:4亿这个数字未必可信,今后将加以分析),节省了XX亿元的抚养费。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让这4亿孩子出生了,不知要消耗中国的多少资源!

其二,经济学家说:内需不足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阻力。近期的国际性经济危机令中国的“内需不足”症越发凸现,当下国家的解决方案是加大政府投资。从大的时间跨度看,这恰恰是久治不愈的“内需不足”症发作的必然。

对比上面这两类新闻,我想问:孩子消耗资源,不就是内需吗?少生了4亿人口,不知减少了多少内需?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让这4亿人口出生了,中国现在还会出现这样严重的“内需不足”吗?

或许有人会说:“你怎么知道增加的孩子有消费的能力?如果孩子的父母很穷,那么孩子再多,也不会增加多少内需!”我们知道,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富裕,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城市和农村的人均收入比为2.57∶1;到2007年,这一比例变为3.33∶1。城乡差距非但没有减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了。由此可见,城市的消费能力一直大于农村,而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却是城市比农村更严格,这就导致城市的出生率低于农村的出生率。消费能力较高的城市居民反而受到生育政策的最严格限制,难道你认为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更有消费能力?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城市和农村都实行平等的二胎化政策,显然比现行生育政策更有利于促进内需。

或许有人会说:“孩子出生之后,是需要不断消耗资源的,包括吃的、穿的、用的等等,样样都要消耗资源,中国有这么多资源吗?”事实上,中国现在是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就业压力增大,而不是资源不足。中国现在不是有大量的产品卖不出去吗?生产这些产品难道不需要消耗资源?如果现在放宽人口政策,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内需;另一方面,妇女回家生育孩子,自然会减少一些找工作的妇女,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当然,要促进内需,除了要放宽生育政策之外,还必须缩小贫富差别、提高下层民众的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近年来中国财政收入增幅每年都在20%以上,2007年甚至达到32.4%,而职工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下降,从1991年15.3%下降到了2006年的11%。因此,需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减免税收,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避免对大多数群体征收个人所得税;另外还要扩大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范围,使居民老有所养,消除后顾之忧,这样才有信心去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