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春伤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53:16

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过后,清爽的凉意悄然而至,已让人隐隐感到了寒秋的来临。眼下,虽然还是满目“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可是大自然即将带来的“秋风萧瑟天凄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悲戚,似乎已经历历在目了。
在许多人眼里,秋天应是收获的季节,能给人平添多重喜悦和欢乐。可在我的眼里,秋天带给我们更多的却是挥之不去的无奈、凄凉和惆怅。或者说,秋的意境让人更贴切地体味着一种凄美的悲情。
秋的悲意,来自它对大自然绿色生命的迁移和暂别。秋色的降临,预示着万物碧绿的枯萎,预示着缤纷绚烂的消失,预示着大地寂寞的开始,预示着勃勃生机的漂泊。
有道是“自古逢秋悲寂寥”。从古迄今,在各朝各代众多文人墨客笔下,都凝聚着浓浓的悲秋情结。陶渊明的“闾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白的“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柳永的“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白朴的“孤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等脍炙人口、流芳古今的诗句,无一不是对这种悲意的记述、共鸣和叹息。
秋的悲意,源自于自然意境与人的心境之间的融通和吻合。自然万物与我们的心灵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相通。人间的悲欢离合,总能在秋月的阴晴圆缺中,找到强烈的共鸣。在“天人合一”法则的感召下,秋的凄凉在心的孤寂、惆怅中,就变得更加悲意绵绵,哀情切切。杜牧曾用“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诉说自己的哀伤;柳永出言“渐霜风凄紧,关河零落,残照当楼”,倾吐内心的凄凉;秦观借用“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的诗句,诉说心中的无奈;辛弃疾更是以“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超强感悟,倾吐内心的惆怅。
而在我看来,最能真切地表达这种自然景致和情感哀伤相融相通、相辅相成的,当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那首《秋窗风雨夕》了: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秋雨助秋凉”;“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此情此景、此声此泣、此悲此痛,怎能让人不为之掩面动容。其悲意之真之纯、之深之切,可谓是淋漓尽致、一览无余。
我喜欢秋的悲意,因为它让人真真切切地领略了大自然真实、直爽和坦诚。当它把妩媚和欢快袒露给大地的时候,并没有把自己的哀伤和凄凉藏匿。也正因为秋的悲意,才让人看到了一个喜怒哀乐俱在、阴晴圆缺共生的完整、完美的自然;才赋予了自然天地五彩缤纷、纷纭复杂、婉转曲折的变化。就像一位东南亚友人说过的,他喜爱中国北方的自然,因为那里清楚的显露着季节的更迭,让你更深刻地了解着大自然的生生息息。
我喜欢秋的悲意,因为它能将人带入一个流露悲情、倾诉哀伤、赶走寂寞、破解惆怅的美妙意境。人原本就是自然的“后裔”,在人类生生息息流动血脉中,始终能找得到自然变迁的痕迹。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喜爱自然,就像喜爱自己的母亲;我们没有理由不归顺自然,如同静静的躺在慈母的怀里;我们更没有理由不去秉承自然的习性,坦然面对自己悲情、哀伤、寂寞、惆怅,视它为生命的一部分,在深沉的体验和感悟中,理解生活的美好,用平和的心境,体味秋天,送走冬季,迎接明媚春光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