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与未来图书馆_黄国忠200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05:55
数字阅读与未来图书馆2009年11月05日 星期四 上午 11:00

2009-11-05

图书馆一直在传统阅读中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统计,我国2005年公共图书馆人均年购书经费0.5元;全国2762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收藏了4.8亿册图书,人均0.39册;服务了总人口的0.8%,即1062万持卡读者;年借阅图书2.03亿册次,平均每个读者每年看书19.11本。而根据全民阅读调查统计,我国每个识字公民年购书经费约在40-50元( 其中教材教辅占了四分之三以上),年阅读图书一般在4-5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图书馆的持卡读者的阅读量,远远高于普通公民。

然而我们毕竟只服务了总人口的0.8%,这与欧美国家相比,差距不是一点点,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办卡率一直没有得到广大馆长的重视?而商业银行的办卡率怎么在几年内呼呼地就上去了?

就算这点人口我们服务得很好了,还有99.2%的人我们能够争取多少呢?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数字,就知道现在图书馆面临的信息环境,以及我们的读者都到哪里去了。

目前中国有网民总数已经超过3亿,手机用户总数超过6亿,个人电子阅读终端超过1.0亿台,电子图书81万多种,另外据称“超星独秀”已经收录了200万种中文图书全文)。盛大旗下的起点中文网晋江原创文学网红袖添香文学网,每天提供超过5000万字的内容更新,日页面浏览量最高时达5亿次,拥有3600万注册用户。仅起点中文网目前就包含15万名作。据说它的利润超过了中国所有出版社的利润总和。就其业务量来看,每天5亿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我们多少借阅量?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8年开展的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在文字媒体中,互联网阅读率已达36.5%(比2005年的27.8%提高了8.7%),而图书阅读率仅为34.7%(比2005年的48.7%降低了14%)。网络阅读首次超过了图书阅读! 这个统计虽然充满了疑点,但是结论还是令人信服的。

电子阅读器市场已呈现异军突起之势。随着亚马逊电子阅读器Kindle的成功上市,一时好评如潮,居然卖到洛阳纸贵、奇货可居的地步。突然间电子阅读器市场发生井喷行情,老牌厂家索尼迅速与谷歌结盟,巴诺书店苦心积虑,推出的Nook 被认为具有Kindle杀手的素质。三星也紧随其后杀入战场。国内更是有汉王、易博士、翰林、博朗、方正以及诸多的台资公司,中移动也有大手笔,大家都看好手机和网络阅读之间的市场利基,有鉴于此,有媒体甚至急不可待地宣布,传统书籍将于2018年正式死亡!

上述比较局限于“文字媒体”,其实在“文字媒体”之外更是别有洞天,吸引了远远超过“读书”的人群。请看下面的数据:

  • Facebook上超过 3 亿的活跃用户每天花费80 亿分钟,更新超过 4 亿 5 千万条状态讯息;
  • YouTube 日访问量已经超过了 10 亿次;
  • Flickr 已经储存了超过 40 亿张照片,从30 亿张照片上涨到这一数字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 全世界全部的网络流量中有 6% 是来自Google,它已收录95亿个网页,包含1000万本图书。

按照我们对数字阅读的定义,难道他们不是在提供阅读吗?

图书馆应该怎么做?

1、首先是态度问题。图书馆不能固步自封,自甘沉沦,面对危机,自我安慰,把自己与过气的传统图书紧紧捆绑,而采取解放观念,积极进取的姿态,图书馆还是可以继续引领阅读,大有作为的。
2、其次是积极对待数字化、积极从事数字化,探索新的资源管理和服务模式,特别是网络服务和电子阅读器服务模式。图书馆的上游正在全盘数字化,整个产业链都是基于数字化的,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3、主动寻找读者、到读者所在的地方去之外,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

总结一下,就是:以数字图书馆为资源基础,以图书馆2.0为服务基础,使出浑身解数拉住读者,抢占虚拟世界中的高地,尤其要抢占电子书服务市场,在新兴的产业链中合纵连横,发挥独特作用,使数字阅读无所不在。

在未来的数字阅读中,图书馆不可取代的作用将一去不复返了,但图书馆能否做好数字阅读,将决定图书馆是否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