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揭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50:09
      

朝鲜战争中的美军

“联合国军”一词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的历史上是在朝鲜战争中,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组织16国部队军事干涉朝鲜问题,扩大朝鲜战争,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地区,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

朝鲜战争从1950年6月25日开始,至1953年7月27日结束,历时3年零1个月又两天。在此期间,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多项决议,拼凑16国部队组成“联合国军”,投入到朝鲜战场。

“联合国军”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它由哪些国家的部队组成。它是怎样拉着联合国的“大旗”作“虎皮”的。笔者综合各种资料,并采访有关专家,对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内幕进行系统披露,以飨读者。

组建“联合国军”早有预谋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以武力进行干涉的同时,操纵联合国通过一系列决议,为其武装干涉披上了合法外衣。其实,美国利用联合国采取“集体行动”是其在亚洲的既定方针,可谓蓄谋已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在望的时候,盟国首脑在商议战后国际安排时对朝鲜的命运提出了构想。1943年11月,在开罗会议上,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中写道:“我三大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向斯大林提出:“朝鲜要由一个苏联代表和一个美国代表和一个中国代表实行托管,托管期愈短愈好。”斯大林表示同意,并建议还应邀请英国参与托管。于是,战后由美。苏。中。英四国对朝鲜实行临时托管的方案便在雅尔塔会议上确定下来。

朝鲜战争中的英军

然而,在四大国尚未就朝鲜的托管问题达成具体协议前,1945年8月初,苏联军队向驻扎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此时,距离朝鲜最近的美国地面部队还远在600英里以外的冲绳岛。8月10日,美国国务院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在朝鲜的受降问题。

助理国务卿邓恩提出美国军队接受日本投降的区域应尽量向北推移。但国防部长马歇尔的参谋迪安·腊斯克上校指出,军方缺乏立即投入朝鲜的兵力,加上时间和空间等因素,很难抢在苏联军队之前进入朝鲜。于是,陆军助理部长麦克和上校查尔斯·博尼斯蒂提出了“一条尽可能向北推进”,但又不致“被苏联拒绝”的分界线,二人曾设想按朝鲜的行政区域来划分受降界线,但身边一时没有资料。匆忙中,他们注意到地图上北纬三十八度线(简称“三八线”)差不多从朝鲜中部穿过,而且汉城(今首尔)及其附近的集中营都在“三八线”以南,于是决定用“三八线”作为受降区域的分界线。这个建议很快得到美国军方和国务院的同意,并于8月14日被总统杜鲁门批准。

8月15日,杜鲁门给斯大林发出电报,通报了给盟军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日军投降细节的“总命令第一号”,该命令的内容之一就是以“三八线”作为美苏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受降区域的分界线。

8月16日,斯大林复信表示“基本上不反对命令的内容”,对于有关朝鲜分界线的问题也没有提出异议。

于是,苏联和美国先后出兵朝鲜,在朝鲜以“三八线”为界线划分了两个受降区,由美苏分别接受侵朝日军的投降。驻“三八线”以北的朝鲜。满洲。库页岛。千岛列岛等地的日本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和辅助部队,向苏联远东军最高司令官投降;日本政府大本营和驻日本本土及其周围诸岛以及驻“三八线”以南的朝鲜。琉球列岛等地的日本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和辅助部队,向美国太平洋地区陆军最高指挥官投降。

苏美两国的受降命令传达到战地时,苏军已经越过“三八线”,正向汉城推进,接到“分界线”的命令后,苏军撤回到“三八线”以北。9月8日,首批抵达朝鲜的美军第七步兵师在仁川登陆,对朝鲜“三八线”以南实施占领。

就是这条受降的临时分界线,后来成为朝鲜南北分裂的“国界”。分界线以南归美国扶植的以李承晚为首的大韩民国政府统治;分界线以北归苏联支持的金日成为首的劳动党领导。1948年底和1949年6月,苏联和美国先后从朝鲜撤军。

“三八线”对于受降的军事意义只是表面和暂时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却是长远的。二战结束后,美国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急需将朝鲜半岛营造成遏止共产主义的前沿阵地。美国总统代表鲍莱在给杜鲁门总统的一封信中说:“尽管朝鲜是一个小国,从我们整个军事力量来看,我们在这里担负的责任并不大,但这个地方却是一个进行思想斗争的战场,而我们在亚洲的整个胜利就决定于这场斗争。”这种说法代表了美国决策层的观点。

1948年3月29日至5月10日,美国占领军出动几万名军警强行在南朝鲜进行普选,李承晚通过南朝鲜单方面非法选举上台后,在美国的唆使下,狂妄地叫嚣:“要解决南北分裂,就必须用战争来解决。”并提出“北进统一”的口号。在李承晚的挑衅下,1949年1月至10月,南朝鲜军警在“三八线”上向朝鲜发动武装挑衅432次。

朝鲜战争中的美军

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作了题为《亚洲的危机--对美国政策的检讨》的演说。在演说中,艾奇逊在西太平洋划了一条为了对付共产主义阵营军事威胁的环形防线,这条防线沿阿留申群岛,经过琉球群岛直到菲律宾,南朝鲜和台湾被划在了防线之外,并表示当这两个地区受到军事攻击时,“首先必须依靠被攻击的民族来抵抗,然后就要依靠整个文明世界在联合国宪章下所承担的责任”。这就为美国对朝鲜和台湾的政策定下了基调,即依靠“联合国行动”来处理在这两个地区发生的军事行动,这种政策决定了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利用“联合国行动”的形式,组织“联合国军”进行干涉。

正是在美国怂恿和李承晚“北进统一”的挑衅下,才使朝鲜战争爆发。

“联合国军”建立在美国的操纵之下

纽约时间1950年6月25日凌晨3时,朝鲜战争爆发。

当日,联合国安理会为此召开了紧急会议。在美国的操纵下,安理会通过了旨在挽救南朝鲜军队颓势的3项决议,并在第三项中明确要求所有各成员国须就朝鲜问题向联合国提供一切形式的援助,从而为组建“联合国军”奠定了基础。

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驻日本的美国海。空军协助南朝鲜军队作战。

6月27日,安理会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又通过一项决议,呼吁各成员国为“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向南朝鲜当局提供军事“援助”。当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美国从军事上支持南朝鲜军队作战,向南朝鲜派遣海。空军。同时派美国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帮助国民党防卫台湾,以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侵略朝鲜,干涉中国内政,并把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6月30日,杜鲁门又下令将美陆军部队投入朝鲜战场,7月5日美军参加了第一场对朝鲜的战役。

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又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通过决议,授权由美国组成“联合国军”司令部,统一指挥参加干涉朝鲜的各国部队;由美国指派指挥该部队的司令官,并授权该司令部使用联合国的蓝色旗帜;“联合国军”总部设在东京。

7月8日,杜鲁门任命美国远东部队总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值得注意的是,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却不听命于联合国。7月7日的联合国决议要建立的只是一个“联合国军”司令部,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却不必受联合国的指挥。决议对自愿参战的。打联合国旗号的。服务联合国的军队,没有一处指出联合国有权监督。“联合国军”司令部也不必同联合国进行协商。拥有联合国赋予的名义的权力,却不必受联合国指挥,这使美国可以自行其是,在对朝鲜的“联合行动”中拥有绝对的主动权。联合国已被美国玩弄于股掌之中,当时美国助理国务卿鲁斯克叫嚣:“我们就是联合国。”

至此,一支所谓的“联合国军”就这样诞生了。

朝鲜战争中的美军

这支“联合国军”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加拿大。法国。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共16个国家的作战部队及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5个国家的医疗队组成。值得指出的是,南朝鲜军队也受“联合国军”指挥。
 
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侵朝部队最多时达到93。26万人,受“联合国军”指挥的南朝鲜部队达59万多人,共计152万多人。其中美国出兵居第一位,兵力达30多万人;英国居第二位,兵力达1。40万多人;加拿大居第三位,兵力达6100多人;土耳其居第四位,兵力达5400多人;其余出兵数量的排列顺序是澳大利亚。菲律宾。新西兰。泰国。埃塞俄比亚。法国。希腊。哥伦比亚。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南非。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的主要战役和战斗情况与美国军队

朝鲜战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下简称“志愿军”)与美军首次交锋。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历时3年零32天。美国陆。海。空三军大规模卷入了侵朝战争,美国动用了其陆军兵力的三分之一,战场兵力最多时达到302483人;海军兵力的二分之一,出动各种舰艇210艘,海军航空兵的作战飞机383架;空军兵力的五分之一,先后出动各种飞机数万架,战场上飞机最多时达1700多架。

美军动用大量的精锐部队,有“开国元勋师”--骑兵第一师,“美利坚之剑”--陆战第一师,“滴漏器师”--美军第七师,“王牌飞行队”--航空兵第四联队等大量“王牌”。

美军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许多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战场兵力密度。空袭轰炸密度,都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水平。

但志愿军面对世界头号强敌,毫不示弱,英勇抗敌,使美军蒙受重大损失。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损失兵力162708人,其中战死54246人,伤病103284人,失踪。被俘5178人。其死亡人数占侵朝“联合国军”死亡总数的94。16%。联合国在《纽约公报》上公布的数字是美军伤亡14万多人,日平均伤亡数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为志愿军留下了惊天动地的一笔。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

与英国军队

朝鲜战争期间,英国共投入兵力14198人。先后有陆军第二旅。二十八旅。二十九旅,海军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舰艇21艘。飞机80架。

志愿军的“经典”之战是消灭了英军第二十七旅榴弹炮营。英军第二十八旅的“皇家苏格兰团”第一营。英军第二十九旅的“格洛斯特营”和“皇家坦克营”四支成建制的部队。

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英军第二十七旅榴弹炮营就被全歼。

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五十军一四九师在高阳以南佛弥地截断了英军二十九旅“皇家坦克营”和“来复枪团”一营的退路,全歼“皇家坦克营”,重创了“来复枪团”一营,击毁英军坦克27辆。汽车3辆;缴获坦克4辆。装甲车3辆。汽车18辆。榴弹炮2门;毙伤敌200余名,俘英军少校队长以下227人。
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六十三军一八七师歼灭英军第二十九旅“格洛斯特营”和一个炮兵队。一个重坦克连,毙敌中校营长以下官兵129名,俘敌副营长以下459名。

1951年10月3日,志愿军坦克一师一团受命配合六十四军步兵一九一师攻占马良山,消灭了英军“皇家苏格兰团”第一营官兵1701名,将英军营长击毙,俘获英军官兵46人。“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听到“皇家苏格兰团”第一营被全歼后,大惊失色。英国首相丘吉尔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声痛呼:“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与法国军队

1950年7月22日,法国派遣一艘驱逐舰前往朝鲜,加入“联合国军”海军行列。8月25日,又组建1个独立营,番号为“联合国军法国营”,莱米勒中校为营长,全营1065名官兵。

法国营于1950年11月29日抵达韩国釜山港,12月10日投入战斗,损失惨重,只好不断补充兵员。到1953年7月,法国补充兵员达1119人,超过了入朝参战时的人数,但其损失数也超过了入朝参战时的人数。
 
“联合国军法国营”在朝鲜战争期间,配属在美军第十军团。法国营与志愿军先后在横城反击战役。砥平里战斗。文登里战斗中三次交手,均以惨败而告终。
《抗美援朝战史》中,对志愿军与法军的交锋作了这样的记载:1951年2月11日,横城反击战役--“我第十二军在自隐里地区歼灭了美第二师两个营和法国营大部”;1951年2月13日--“我三十九军和四十军部队消灭美二师二十三团和法国营一部”;1951年10月8日--“我六十八军六一○团和师临时组成的反坦克大队使美二师附法国营遭受重大损失,被击毁坦克28辆,击伤8辆,粉碎了敌人的‘坦克劈入战’”。

与比利时军队

1951年1月31日,比利时派一个步兵营入朝,隶属于美军第一军团指挥。

战争中的志愿军

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比利时营与志愿军多次交锋,都以失败而告终,要不是不断补充新兵,比利时营几乎就不存在了。

兵败临津江,就是比利时营多次死里逃生中的一次遇险。

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六十三军奉命突破朝鲜临津江防线,江北金窟山有敌比利时营防守,江中布有铁丝网。铁蒺藜等障碍物,其炮兵火力可控制江面和南北岸诸要点及通路。

志愿军六十三军一八八师决定以五六二团和五六四团为一梯队,各以第三营围攻江北金窟山比利时营。

战斗打响后,志愿军一八八师左翼五六二团一营,首先以隐蔽。突然的动作歼灭了北岸警戒阵地的比军30余人,随后以第二连夺取敌坦克浮桥并与涉水渡江的第一连协同,一举夺占了敌南岸主阵地257高地,尔后又以第三连攻占了167。8高地,对比利时营形成合围。
 
美军指挥部发觉比利时营被围后大惊失色,一旦比利时营被全歼,侵朝16国部队组成的“联合国军”将变成15国部队,国际影响将对美国不利。于是,美军一面以纵深炮火封锁江面和交通要道,阻止一八八师后续部队过江,一面以美三师和英军二十九旅向志愿军六十三军渡江部队实施反冲击。美军出动歼击轰炸机对257高地和浮桥进行多批次轮番轰炸。扫射,其地面部队在纵深炮火的支援下,向刚刚占领江南各阵地的志愿军展开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