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快感的“被阅读”戕害了多少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54:28
[转贴]没有快感的“被阅读”戕害了多少人


文章提交者:汪元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2009-10-29 作者:然玉

    发表于2008年12月24日的《寂静钱钟书》被选为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题,作为作者的本报前实习生周南(化名)自己试做了一遍题,总分15分中只拿了1分。尤为荒谬的是,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参考答案却是错的。(10月28日《中国青年报》)

  这样的新闻有点幽默,属于那种很冷的笑话。自己的文章却被别人决定答案,而且其中还多处明显违背了作者的真实想法。原来,作者写作时的所思所感是命题人决定的,这就不得不让人佩服了。一来,命题者必然有设定他人想法的神功,能控制人心智;二来,他们应该有时空穿梭的本领,能回到过去,掌握作者当时当地的心思。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来出试卷真是可惜了,干点别的,多好啊。

  可惜的是,谁都知道超人是不存在的,命题人自然也不具备这样的超自然力。那么,语文阅读题的风趣答案是怎么来的呢?笔者看来,其无非出于专家们的臆断与冥想。想起读高中的时候,依稀记得自己做阅读题的情景。考到鲁迅,必须扯上点评判旧社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考到周国平,必须写点哲思;若是考到毕淑敏,少不了说点对于人生的感慨;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事实上,应试阅读考的不是对原作者的理解,而是测试考生揣测的能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命题者的思维早已陷于条条框框不能自拔,给出的答案也流于套路,虽然他们自己不知道,但现实说明了他们并非有多高明,甚至滑稽得可笑。

  语文阅读题的尴尬并不是孤立的,应试大环境下这样的幽默还有很多。一直以来,封闭、扭曲的文化环境和教育理念,使教育者习惯性地树立一个道德标杆,而忽视基本人性诉求。反映到新闻中的案例,命题人漠视了作者原始创作冲动,根本没有理解创作的背景,只是凭自己的阅历和体会,把文章拔高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层面。再者,从题型层面看,如今的阅读题,对咬文嚼字有着近乎偏执的喜好。“这个词好在哪?”、“这个字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这类让人无语的题目是卷子上的常客。命题人估计都是孔乙己的崇拜者,否则怎会得意洋洋地对字词进行无聊发挥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章的个性化解读不仅要认可而且要鼓励。当下这种考量模式,将阅读体会格式化,把作者意图僵硬化,如此考试,考的到底是什么?筛选出的又是怎样的人?这样培养出的同质化人才已经够多了,如果不想继续教育的失败,是到了调整的时候了,还是还阅读本身以轻松和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