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九子的说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16:46

皇城里寻踪迹——龙生九子的传说

  • 作者: 忽左忽右
  • 专集:我的文章
  • 发表: 2007/01/29 18:52
  • 编辑: 2007/01/29 18:52
  • 标签:
  • 传统  
  • 文化  
  • 龙子  
  • 民俗  
  • 攻略精华  
  • 传说  
  • 貔貅  
  • 蒲牢  
  • 北京  
  • 麒麟  
  • 囚牛  
  • 狻猊  
  • 饕餮  
  • 龙生九子  
  • 睚眦  
  • 狴犴  
  • 赑屃  
  • 嘲凤  
  • 鸱吻  
  • 螭首  
  • 负屃  
  • 蚣蝮  
  • 犼  
  • 皇城  
  • 椒图  
  • 精华栏目  
  • 星级:
  • 阅读:12403次
  • 鲜花:3枝
  • 回复:1
  • 地图:
文章引用:皇城里寻踪迹——龙生九子的传说""="" type="hidden">看了淘淘居主的中国古建筑屋脊岔脊上的吻兽揭密,突然对这些经常出现在传统建筑中的龙兽图案产生了兴趣。

雍和宫-飞檐走兽
北京是我国传统建筑,尤其是皇家园林最集中的地方。游览这些传统建筑如:宫廷、庙宇和楼、台、亭、阁等处经常会发现无处不有龙兽的踪迹。
西方社会对龙的概念是一条会喷火的邪恶怪兽,而中国人则视龙为神兽,早在礼记之礼运篇有载:“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在中国古建筑的装饰内容里,龙占了很大的比重。龙本身不仅充满在各个部位的装饰里,龙的子孙也参加了装饰的行列。屋脊两端的鸱吻,屋脊顶端的走兽,宫门上的铺首,铜香炉脚上的兽头等等,都被称为是龙的儿子,所谓"龙生九子,各司其职。这些龙子,部份形态和龟、虎、狮、狼、豺、螺蚌、蜥蜴、壁虎和鳌鱼等飞禽走兽非常相似,传统上他们是瑞兽,将他们安放在适合位置有辟邪挡煞之效。
民间对龙生九子的身份及排名有很多个版本,在明朝孝宗皇帝曾问礼部尚书李东阳九子各是什么。李东阳想了很久,列了一张清单如下记载。而其他文人的记载,如陆容的《菽园杂记》、、杨慎的《升庵集》、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等亦不统一。

龙头胡琴上的囚牛
李东阳《怀麓堂集》中记载:“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以下九种就是其中记述的龙生九子:

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睚眦(音:牙字),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

剑口的睚眦
嘲凤,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

雍和宫-飞檐走兽
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

雍和宫-铜钟
狻猊(音:酸尼),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香炉上的狻猊
霸下(又名赑屃,音:必戏),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在拆除北京旧城墙时,在东便门和西便门的城墙下各发现半个赑屃,因此有赑屃驮着北京城之说。

云居寺,作者:钱夫人
狴犴(音:毕案),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

虎头牢上的狴犴
负屃(音:负戏),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其身似龙,盘踞碑顶。

雍和宫-碑顶龙纹
鸱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又叫螭吻,鸱尾,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雍和宫-缺失的吞脊龙
北京皇家园林之地坛-方泽坛吞脊,作者:淘淘居主
另一版本还收入了:
饕餮(音:掏帖):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

冬天的故宫,作者:agatha
青铜器上的饕餮纹
蚣蝮(音:八夏):应为趴蝮,性喜水,被雕成桥柱、建筑上滴水的兽形。

万宁桥西北侧的水兽,作者:淘淘居主
具有700年历史万宁桥,作者:淘淘居主

椒图:形状像螺蚌,性好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铺首衔环为其形象。

故宫的角楼-门,作者:三多
相传以下瑞兽的亦是龙的儿子。
螭首(音:吃手):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为螭首散水。

螭首散水
麒麟:神兽,雄的名麒,雌的名麟,合称麒麟。性情温和,不伤人畜,不践踏花草,故称为仁兽。民间传说麒麟会给人们带来儿子,使家族兴旺,因此有麒麟送子之说。

北海铁影壁上的麒麟
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有守望习惯。华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又有文献记载,观音菩萨的坐骑即为“朝天吼”。

华表上的犼
华表上的犼
貔貅(音:皮休):又名天禄,吞万物而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

北京金融街建设银行门前貔貅
好了,带着这些龙生九子的传说,游览皇城的每个角落,一定能发现更多。大家一起来补充吧!

转载自:http://www.bbker.com/D1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