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大师是怎样造就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30:19
[原创]金新:大师是怎样造就的


文章提交者:凡事快一拍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北大生命科学院海归院长饶毅最近的博文在谈到涂序新博士的死时说:“最常见的是,因为抑郁症而导致的自杀,被媒体炒作成为怪罪活人的新闻。这样的做法,貌似同情和支持抑郁症患者,其实,可能侵害病人权益,损害病人群体的权益:以后很多单位因为害怕,而拒绝给抑郁症患者工作。”

饶毅的话让我想起了若干年前因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博士后茅广军跳楼而写的一篇文章《大师是怎样造就的》!

大师是怎样造就的

金 新

人缘极好、前途光明的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博士后茅广军从中科院高能所28号楼一跃而下,毫无眷恋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说来原因居然很简单:“中科院三年一次的考核,茅广军没有通过被解聘,据说是文章数太少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让他把房子交回,并一年内另找单位离开。”

近日,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先生在谈到矿难时用了一句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话:“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了?”其因敏感的“不幸”,受到平面媒体与立体媒体不约而同的猛烈抨击。笔者对这位以马列主义研究物理学而“物以稀为贵”的何先生历来不怀好感,可此次却破天荒例外。他的“不幸”论,近与邓公的“猫”论比肩,远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媲美。这不,茅博士后的死于非命成了最好的注脚。

有不幸,必然有幸运,此辩证法使然。据说,同为中国人的杨向中,因在美国,具体点在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工作,成了幸运者。他因为对牛的兴趣而研究克隆牛,可由于科研条件限制,一时半晌出不了成果。校长问他你需要什么研究条件,他说大概800万美金。校长说,我一天之内给你答复。不到24小时,校长用三种形式给了杨向中回复:email、电话录音、秘书联系。校长同意给杨向中1200万美金资助他的科研,盛情挽留他。现在这个大学在克隆牛方面的研究是走在全世界最前列的。  

杨向中的成功,金钱的资助只是一种表象,内蕴是宽容与大爱。科学的殿堂唯因大师而无比神圣。但大师的造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具有大师资质的人,每每是些怪才,没有第三只眼睛看世界的独特性,断难发现。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曾经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普林斯顿大学依然允许他静心地生活在校园内,给予他极大的人文关怀。他一“疯”就是30年,学校就养了他30年。可30年后,学校的宽容与大爱让他理智地“苏醒”了,且摘取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30年,近三分之一世纪,对于时下在畸形的商品经济中腾飞的中国,实在是太漫长了。于是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奇观: 南开大学聘请唐国强做兼职教授,北京大学聘请成龙做客座教授,浙江大学聘请金庸做人文学院博导……不仅如此,甚至到了“大师”不够,或无厘头或明星来凑的荒唐地步。这种奇观眼下已成为人文科学抑或自然科学之大势所趋。只要能提高知名度,管他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刘翔进华师大,巩俐进北大……“神五”与“神六”上天后,航天员竟然被清华大学尽数囊括,杨利伟的航天门类同经营学科风马牛相及了起来。

牛顿有句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的“科学官”站在“大师”的肩膀上,“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科学官”们以他们的如椽之权笔,描写了一曲新“梦游天姥吟留别”。

如今的教育界流传着校长们的一句顺口溜:“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想来这也是中科院高能所“科学官”们的杀手锏。茅广军到极乐世界努力找工作去了。茅广军的学术水平如何?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对茅广军“很满意”,说“你们送的学生如果都和茅广军一样棒就好了”;茅先生的师弟顾建忠先生说“茅广军一直是拔尖的人物,理论功底极扎实,而且喜欢挑战国际性的难题”。看来他在没有中科协主席周光召先生指摘的“科学官”的阴间,找工作绝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爱因斯坦说过,科学的殿堂里有三种人:一种人是把科学作为谋生的职业,一种人是把科学作为智力的游戏,一种人把科学作为自己的“宗教”,他们兢兢业业地、废寝忘食地寻找科学现象背后的规律,发现自然的和谐,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天使应该将前两种人从科学的殿堂里驱逐出去。可时下的中国,把关的天使成了利欲熏心的魔鬼!杨振宁预言,中国再过二十年将有诺贝尔奖得主。窃以为这二十年首要任务应该是用来解决“科学官”的问题。否则,诺贝尔奖遥遥无期不论,科学的神圣殿堂怕会成为白发送黑发的祭奠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