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说改革就不会“走火入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9/21 08:53:31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本来不错,但容易走火入魔,说得文绉绉一点叫“过犹不及”。人激动得太猛容易发疯,练气功本来需要“入静”可是一不小心“走火入魔”。有的事情性温,比如吃饭,但饕餮了、吃多了,会撑出毛病。有的事情性烈,比如喝酒,暴饮之后很容易歇斯底里。

统一比分裂好,可秦始皇统一中国那点儿活干得显然走火入魔。追求自由到了法国大革命后期的份上算走火入魔。吃大锅饭是均贫富的走火入魔;贪欲横行、一切向钱看是市场的走火入魔;基督挺好,可十字军东征以及不少“圣战”走火入魔了;人多力量大,可生育大潮、人口暴涨将国家挤压得喘不过气儿;出个伟人就想歌颂,无限崇拜闹得社会整个儿变态。

……多了去了。

所以走火入魔这件事儿真值得好好研究。因为不光是过分、走向反面,还包括紊乱、扭曲、失衡,个人、群体、社会,都可能是走火入魔的主体。

改革咋啦?照样可能走火入魔!

不错,改革是思想解放,是解放生产力,是革除弊端,是开放的前提……但一样容易成为意识形态。就像一切治病良方也可能成为掩盖疾病、导致更严重疾病的思维定式。

价值问题不可回避,但有点复杂,暂时不说。

先说效率。

改革最直接的效应就是提高效率,所谓“解放生产力”,经济迅速发展。

中国多年来经济增长,经济学爱用“驱动”这个词儿。如果别太学究,看一看中国的经济驱动:主要是靠出口驱动、低价劳动力驱动、资产转制驱动、行业(产业)垄断驱动。这次经济危机,保持增长靠的是投资驱动。但是,只有进入消费驱动,才能进入良性、持续增长。消费驱动的问题始终解决不好,现在尤其突显。

但是,贫富差距扩大和社会不公加剧,严重阻塞内需。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效率本身已经强烈地呼唤公平。

公平与内需有关吗?密切相关!有人认为,消费是需要,需要是欲望,怎么可能疲软呢?这种表面懂点心理学的看法实际上是心理学的外行。心理学当然承认欲望,无论弗洛伊德潜意识还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都不否认。但心理学讲支配人的行为的是动机。动机和欲望、需要完全不是一回事。

人们的消费动机被子女教育、子女培养、孙子辈的抚养、养老、看病、住房、基本的交通通讯等等需要严重捆绑。当社会物质财富总体增加的时候,人们生活方式必须改变,而同时意味着生活的“必需品”大大提价,“基本生活水平”的代价和成本已经大大提高。而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普通百姓对于生活压力的经济承受力和心理承受力都受到极为严重的挑战。

必须指出:基本生活水平代价和成本的提高,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不可相提并论。出趟远门、串个亲戚、进次城、看个病、上个学、下个馆子、看场戏……许多生活中的“原定项目”都捉襟见肘,花钱花得心口疼,怎么算“大大提高”?城市居民不得不花的钱太多,怎么算“大大提高”?一想起老婆孩子,一想起孩子上学,一想起孩子结婚生孩子的房子和票子……这些“基础要件”就忧心忡忡,尤其是太多实际失业者,长期精神压力很大,这些怎么算“大大提高”?

一种严重的悖论早就已经出现:普通群众越是想满足生存的欲望、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欲望,越是捂紧钱袋子。消费欲望和消费动机满拧!就连“中等收入者”也很难领略“时尚生活”的潇洒。

如今成了一个相当典型的“人无外财不富”的社会。要想潇洒就得谋外财。什么是当今的“外财”?——不需要定义,人们早已心领神会。

如果不从根本上、方向上反思和调整改革的思路,改革就会走火入魔。

文章有点长了,后话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