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不用Linux的理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49:41
找尋不用Linux的理由
長期以來,《計算機世界》評測實驗室一直在關注Linux在桌面和服務器領域的發展。最近,隨2.6系列核心在功能和穩定性方面取得顯著進步,業界主流Linux廠商開始了主要版本更新舉措。為了幫助廣大用戶了解Linux發展和應用的最新情況,我們選取新近發布的SUSE Linux Enterprise 10的桌面版和服務器版,以及兩個近期頗為流行的便攜式Linux桌面系統進行了試用和評估。
桌面篇
把Linux放上桌面
如果有個問卷調查的題目是:桌面系統是用來做什麼的?得到的回答一定是五花八門,簡單到“工作、娛樂、上網”,具體到“寫文檔、收郵件、看大片、聽音樂、玩鬥地主、聊天、下載、看書”等……因為桌面系統的功能已經深入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信息社會中每個成員必不可少的終端。
毫無疑問,絕大多數用戶使用的桌面系統是Windows,其中或許有些用戶有過使用Linux的經歷,但這恐怕多半是不愉快的回憶。即便是計算機愛好者,在經歷一段時間的興奮期之後,也往往會放棄Linux而繼續使用Windows。原因不外乎是“Linux不能運行QQ”、“Linux不支持我的數碼相機”、“Linux不支持我的網卡”等,諸如此類。
不過,近5年來,在Linux廠商的努力和IHV、ISV的支持下,Linux在軟硬件支持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Linux上運行Quake、連接QQ相繼成為現實,但用戶放棄Linux,往往只需要一個理由,有了Windows這個強勁且霸道的對手,Linux要想在桌面系統領域占據一席之地,必須不斷完善自身,不給用戶以離開的借口。
10年來,筆者一直在關注Linux,每隔兩個月就會評估一下桌面Linux的進展,看看是否有可能用Linux來代替Windows,但每次都很快找到了不用Linux的理由。直到這次測試SUSE Linux 10,我依稀覺得,也許這是一個能長期使用的桌面平台。
用戶體驗
操作系統的趨同似乎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Linux曾經是一個各種窗口管理器大行其道的環境,但為了適應用戶的使用習慣,以及跟上人機工程學的最新進展,Linux廠商逐漸開始意識到,用Linux打造類似Windows的界面才是惟一的出路。
SUSE Linux Enterprise Desktop 10在這方面顯然做得不錯,基於GNOME的桌面環境幾乎找不出任何X-Windows式的痕跡,初始訪問菜單甚至有了類似Windows Vista的界面,對复製和粘貼Windows式快捷鍵的支持也比較完善。在長期以來為人詬病的漢字輸入法方面,SUSE無縫繼承了蘇哲開發的SCIM,能夠支持智能拼音、五筆字形、自然碼等主流音碼和形碼輸入法,並擁有較高的智能水平。其他的相似之處更是不勝枚舉:把存儲卡插入讀卡器,系統一樣會彈出一個照片導入嚮導,如果用戶忽略之,也能在資源管理器里找到相應的驅動器圖標;基於Yast的軟件更新程序的行為方式幾乎和Windows Update一樣。總的來說,用戶幾乎不需要培訓,就能適應這個系統平台。
應用比拼
Linux和Windows比起來,最大的優勢之一是在系統安裝完畢後,往往應用也都已經就緒。
其實Linux早已擁有大量殺手級的應用,只是在各種應用的有效集成上以及一些細節方面容易出現紕漏,而SUSE 10則已經較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從系統中集成的各種應用來看,Evolution的功能決不遜色於Outlook,而GNOME賴以成名的GIMP和PhotoShop也是棋逢對手;FireFox一樣可以添加Adblock、Session Save、Noscript等XPI插件,使用起來和Windows版本沒有區別;GAIM的功能已經非常成熟,能夠連接MSN、AIM、Y! Messenger、ICQ、Jabber和IRC,如果用戶願意DIY一下,甚至可以使用插件來連接QQ。除此之外,Helix Banshee音樂播放器界面很新潮,Acrobat Reader和Real Player也一應俱全,只是Totem視頻播放器需要安裝幾個插件才能支持Divx的播放。
至於文字處理方面,OpenOffice.org Writer表現尚可。本文即由該軟件編輯完成,測試發現與Word 2003完全兼容,文本以及格式都得以准確還原。
雖然Novell一再宣傳的3D桌面竟然沒有在有點過時的X300顯卡上面配置成功,雖然系統附帶的“字典”工具動輒會失去響應,雖然Evolution的“收發郵件”按鈕上寫的是“收取郵件”,但這些都不足以成為我不用Linux的充分理由。我確信,這確實是我使用過的最好的Linux桌面平台,一個我找不到足夠的理由去拒絕使用的Linux產品。
Linux桌面隨身帶
提到桌面Linux,就不能不說說近來異常流行的便攜式Linux,這類Linux發行版的目標是為用戶提供一個可隨身攜帶的、輕量級的Linux桌面系統,集成瀏覽器、郵件客戶端、字處理和即時消息等常用工具。
這類產品的兩個典型代表是Puppy Linux(簡稱Puppy)和Damn Small Linux(簡稱DSL),這種發行版實際上是由Live Cd的Linux發展而來,後者的目的是在一張光盤上集成一個包括目錄系統(rootfs)在內的全功能Linux發行版,供用戶進行評估或用於系統修复,其典型代表是KNOPPIX。用戶使用光盤啟動後,不需要安裝就可以使用Linux系統,可寫入的文件系統通常在內存中,一旦關機,數據就會丟失。
而Puppy和DSL的目的更加簡單,就是為了提供一個簡單的工作環境,它們又被稱做“名片式”Linux,這是因為它們的發行和運行介質一共只需要數十兆字節空間,可以放在一張名片大小的異形光盤中。它們與live Cd形式的Linux主要有兩點不同:首先是更加精簡,其次是它們在啟動後,會將整個文件系統展開到內存中。也就是說,使用內存的一部分作為目錄系統,這樣的好處是免除了任何基於機械裝置的I/O操作,使得運行速度飛快。
多年前,當Linux停留在“黑客工具箱”階段時,可定製性曾經是Linux的看家法寶,用戶在安裝的時候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每一個組件包,知道自己的硬盤每一KB空間用在哪里,使硬件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然而隨Linux走嚮普及,在Linux迅速發展和膨脹的過程中,這種可定製性被看做是提高易用性的障礙,因此在多數主流發行版中,定製細節被一再屏蔽。為了掩蓋沒有得到較好解決的組件依賴性問題,越來越多的組件被加入,最小安裝的系統映象越來越大,由此得到了Windows式的大而全,卻失去了Unix式的精簡和優雅。
而Puppy和DSL等發行版則又重新將Linux的可定製性發揚光大,在盡量小的空間里集成盡量多的常用功能,而在安裝介質方面也將靈活性最大化。如果用戶需要,它們也可以安裝到硬盤上,它們都提供了腳本,使得用戶很容易就能製作一個運行Linux的U盤,新版的Puppy Linux甚至能夠支持Multi-Session的可寫入光盤,為用戶保存更改或新增的數據。
DSL在7月29日發布的3.0.1版本只有50MB大小,卻包括了xmms(支持mp3和mpeg)、FTP客戶端、FireFox Web瀏覽器、電子製表軟件、電子郵件程序、英語拼寫檢查、字處理器、三個編輯器(nedit、nvi及類似emacs的zile)、xpdf閱讀器、worker文件管理器、naim(支持AIM、ICQ和IRC)、VNCviewer、SSH/SCP服務器和客戶端、DHCP客戶端、PPP及PPPoE、Web服務器、計算器、Fluxbox窗口管理器、系統監視軟件、USB支持,可以說至少提供了一個桌面系統80%的功能。如今,DSL在Distrowatch.org的關注度已經超過Debian位列第六,充分說明了用戶的認可度。
對用戶來說,使用這種系統的好處顯而易見。首先是可以避免用戶間的相互幹擾,操作系統和數據都可以隨身攜帶,但PC機卻不必帶走,正常使用時不會對宿主機器硬盤上的數據造成影響,更重要的是,企業用戶可以由此更好地保證信息安全性,因為不論機器在哪里,運行的系統環境是自己構造的,不必擔心數據泄露,如果通過VPN撥入企業網,則可以進一步提高安全性。
進一步看,這種小型系統的概念和瘦客戶機、網絡終端甚至Web服務的概念都有相似的地方。聯想到Linux 2.6核心已經加入了大量網絡存儲相關協議的實現,如果用戶今後不必再關心數據放在哪里,這種“小系統”的概念或許真的會大行其道。
需要指出的是,Puppy和DSL當前在中文化方面沒有什麼舉措,但這並沒有什麼技術障礙,只是在現階段我國用戶和開發者對其關注較少,一旦這種現象有所改變,沒准哪一天我們就能在中關村看到附送中文Linux U盤的品牌電腦。
穩健的SUSE
在眾多的Linux發行版中,這次測試主要選擇SUSE Linux有充分的理由。大約6年前,筆者需要在一台配備MDA單顯的386 PC上安裝一個Linux實驗平台,當時先後使用了Red Hat Linux、Slakware Linux和Debian Linux的多個版本,但是都不能正常安裝,無意中試了一下SUSE Linux 6.0,沒想到竟然完全正常。
作為歐洲最有影響的Linux發行版,SUSE Linux多年來一直在穩步發展,即使在Slakware和Caldera悄然遠去、Debian Linux步履艱難、Mandrake和Ubuntu異軍突起的環境下,SUSE依然和Red Hat一起,保持Linux市場中堅力量的本色。也正因為如此,它們成為IBM所選擇的最重要的兩家Linux全球合作伙伴。企業級市場一直是SUSE Linux的主攻方嚮,經過多年不懈地努力,SUSE Linux在企業級應用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被Novell公司收購之後更是如虎添翼。隨SUSE Linux Enterprise 10的發布,當前在DistroWatch.org網站,SUSE Linux的關注度僅次於網絡人氣新秀Ubuntu Linux列第二位。需要指出的是,SUSE Linux在保持系統的開放性方面也值得稱道,一如既往地提供了核心源代碼。
從本次測試的情況看,不論是桌面版還是服務器版,SUSE Linux Enterprise 10都表現出色,充分代表了當前Linux發展的領先水平。尤其是桌面版本,在易用性和功能方面幾乎達到了可以嚮Windows XP挑戰的程度。
服務器篇
SUSE一直是Linux企業級服務器市場的領先者。這次發布的SUSE Linux Enterprise 10 Server雖然不像桌面版那樣有明顯的變化,但總體表現依然值得稱道。它是第一個完全集成和支持Xen 3.0的企業平台,Xen 3.0可使企業在一台服務器上運行多個工作任務。在安全方面,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使用了Novell AppArmor保護客戶系統和進程應用級安全。同時在默認安裝中,系統的防火墻策略被嚴格設置,采用了“默認安全”的方式,用戶需要設置防火墻才能開放Web等服務。
服務器測試環境為華碩AP2400R-E2 2U雙路服務器,配備2GB DDR II內存,雙Xeon 3.0Ghz CPU(1MB L2Cache),73GB Seagate Cheetah 10k.7 SCSI硬盤。
工程師手記
脆弱的Grub
Grub是當前Linux中最為通用的啟動管理程序,用來處理Linux核心的導入等工作,可以支持多系統啟動的管理。事實上,我一直對Grub取代之前的LILO心懷不滿,把它看做是Linux走嚮臃腫的表現之一。主要的原因在於,我認為這與當初LILO取代Syslinux不同,Grub並沒有引入足夠多的新功能,卻為花哨而不實用的圖形界面付出了复雜性的代價,所以總覺得它是不可靠的。
這次測試中的經歷充分驗證了我的憂慮,在桌面和服務器兩個測試系統中,Grub不約而同都“掉了鏈子”。實驗室的桌面系統測試環境需要同時測試SUSE Linux Enterprise Desktop 10和Windows Vista Beta 2,因此我選擇了慣常的雙啟動,首先安裝Windows Vista,然後安裝SUSE。開始幾天,二者相安無事,工作正常,然而有一次我需要測試Windows Vista的時候,發現系統無法正常載入。由於擔心修复會影響前後測試的一致性,只好重新安裝Windows Vista,而當我再需要測試SUSE Linux的時候,Grub已經被覆蓋,而Linux被裝在擴展分區的一個邏輯盤上,不能像主分區一樣直接激活,只好選擇修复。
服務器測試平台的環境要簡單一些。原本是Windows Server 2003和Red Hat Linux的雙啟動環境,為了不影響SUSE Linux的測試,我選擇在Windows Server 2003的分區,也就是第一個分區覆蓋安裝。然而,經歷了兩次正常啟動之後,Grub開始顯示“Grub Hard Disk error”,再也不能正常啟動,於是也只能選擇修复。
當然,Grub的修复並不太复雜。盡管手頭沒有SUSE Linux系統的安裝介質,我用臨時找到的一張Asterisk@HOME(基於CentOS 4.2)安裝盤就在桌面平台上完成了修复。相對來說,服務器平台上的修复要困難一些,修复後的Grub只能引導Red Hat而無法引導SUSE,我只好在Red Hat環境下重新配置和安裝Grub,使其能夠引導SUSE。
算上服務器多次啟動的時間,整個修复過程只用了不到20分鐘。不過筆者是一個有超過10年Linux使用經驗的專業人員,對於普通用戶來說,修复的過程可能不會來得這麼輕松,也許多數用戶甚至不了解Grub是可修复的,而只好選擇面對丟失數據的風險,重新安裝整個系統。
為了幫助廣大用戶在遇到類似問題時能夠迅速進行修复,下面列出Grub修复的一般過程:
1.找一張Linux安裝盤,最好是Fedora、CentOs或者Red Hat系列的;
2.用光盤啟動,在啟動選項提示狀態下輸入Linux rescue,並根據系統提示選擇默認操作;
3.進入命令行提示符後,輸入chroot /mnt/sysimage;
4.運行/sbin/grub-install /dev/sda, 其中,grub-install的路徑在某些發行版中有可能是/usr/sbin,/dev/sda是需要修复的硬盤,如果是第一塊PATA接口硬盤,通常是/dev/had;
5.重新啟動系統。
〔《計算機世界》評測實驗室 秦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