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改武侯祠攻心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42:39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副对联挂在成都武侯祠内,便有代圣贤立言的意思。作者赵藩,清朝末年四川官员,相当于厅局级,云南人,有政声。说者皆谓他撰此联挂在这里,是要给他的上级四川总督岑春煊提意见。当时四川乡下农民闹事,或曰义和团,或曰白莲教,迹近造反。说得好听就是“起义”,说得难听就是“反侧”。这两种说法都欠客观态度,说闹事就行了。赵藩站在清朝官方立场,自然选择“反侧”一词。说者谓总督岑春煊对农民闹事一味的剿灭,赵藩提醒他,攻心才是上策。至于从宽还是从严,当视整体形势而定,亦即审势。说这就是赵藩提的意见。
如果此说成立,也只提供了此联的撰写背景而已。我看此联的“文本”意义,较之为了一时一事给上级提意见,大过何止百倍。这是代圣贤立言,垂训万世的大事。既然代言,就要模拟诸葛亮的口气说话。上联,诸葛亮说:“七擒孟获,我能打攻心战,所以南方的叛乱终于敉平了。我虽然善用兵,但是并非好战。我只攻心而已。”下联,诸葛亮说:“本人治蜀,严刑峻法,那是因为蜀地偏僻,各地多有豪强,不从严,搁不平。后世官员治蜀,先应审势,然后决定从宽还是从严,切勿教条主义。”我得承认,模拟得非常之贴切,是此联成功处。
诸葛亮也好,赵藩也好,都是那个时代的聪明人。他们的智慧都有其局限,皆超不出牧民之术。他们是优秀的牧人,我们尊敬他们,但是我们不是牛羊。我不会有一个字骂他们,我也不要求他们突破其时代之局限(我不会这样幼稚)。但是我认为,他们的垂训不适合今天。我们今天,从上到下,都明白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普遍富起来,才能导致安定团结。官员有不少能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自然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渠道。如果今天还一味地打攻心战,把国家的主人当作孟获,那就太可笑了。连乡村里的共产党员都知道带领农民生财致富,而不再去鸡蛋里挑骨头,追查什么反动思想,打击之,分化之,瓦解之。攻心战只能对着罪犯打。至于宽严,更不能随便用。国有宪法,刑有刑法,法不能随“势”而变,岂可随便宽严。魏明伦说此联“仍然是帝王术”,我赞同。
对联挂在公共场所,应该容许批评。这里妄改如下———
“能富民,则反侧自消,从古安邦须饱肚。”
“不遵宪,即宽严皆误,后来治国要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