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7:26:31

脑性瘫痪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蓝群

 

 

 

一、定义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伴有或不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感知觉障碍、行为异常等。在脊髓灰质炎控制以后,小儿脑性瘫痪成为引起小儿残疾的主要疾病,是小儿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发育。Paneth and kiely concluded指出自1950以来,脑瘫发病趋势几乎没有变化。发病率20‰~30‰。男孩略多于女孩,男女之比为1.13:1~1.57:1。脑瘫瘫痪属于中枢性,其病因出现在脑的生长发育时期,脑损伤为非进行性,临床症状一般在婴儿时期即出现。

    脑瘫可发生于胎儿的任何时期,发病存在多种方面的因素。

 

 

二、脑瘫危险因素

凡在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可引起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中枢性运动障碍的各种因素,为脑瘫危险因素(或称脑瘫致病原因)。

脑瘫危险因素可分为胎儿期(妊娠期)产前因素、出生时(围产期)产时因素,及新生儿期产后因素三方面。

1. 产前因素主要包括,母亲暴露于有害环境,进食含有害物质的食品。母亲患有特殊疾病,如甲亢、糖尿病、心脏病、癫痫、妊高症,服用孕激素、雌激素等,以及高龄、高产次、多孕次、死胎史、早产史、吸毒、酗酒、母亲孕期高温环境工作、孕期阴道流血、孕期营养障碍、丈夫同室吸烟,母亲智力低下等。经上行或经胎盘,胎儿宫内感染病毒、细菌、原虫、真菌、支原体、螺旋体等。多胎妊娠,胎儿发育迟缓,胎盘、脐带异常,胎儿宫内窘迫,母婴血型不合。胎儿脑发育不良或脑发育畸形。遗传因素也可能为脑瘫危险因素之一。

2. 产时因素:主要包括新生儿窒息缺氧、早产、过期产、剖宫产、急产、产伤、胎头吸引、难产、脐带绕颈、巨大儿、多胎、低体重出生、颅内出血,核黄胆等。

3. 产后因素:出生后一月内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炎、脑膜脑炎,脑外伤,CO中毒,重度肺炎等。

对脑瘫危险因素的认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早期发现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有危险因素的小儿身上。如果出现下列症状,小儿出生后表现少哭、少动、哭声低弱、过分安静,或多哭、易激惹、易受惊吓;出生后喂哺困难、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差;动作不协调、不对称、随意运动少;异常的肌张力及异常的姿势和动作模式;运动发育落后,应高度怀疑有小儿脑瘫的可能。

    脑瘫患者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出现脑的弥漫性病变和神经变性。

 

 

三、脑瘫病理变化

脑瘫病理变化可表现为脑弥漫性病变,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神经细胞减少,胶质细胞增生,脑萎缩,脑沟增宽,脑室扩大,室管膜下出血,脑室内白质软化,脑白质丧失,脑软化囊腔形成,脑积水,各种脑畸形。

大脑病变部位与功能障碍相关,大脑皮质及锥体束受损主要表现为痉挛性瘫痪,手足徐动型主要病变在锥体外系基底核,共济失调型病变主要在小脑。

四、脑瘫分型

脑性瘫痪目前尚无统一分类方法。临床根据运动障碍分为痉挛型(spasticity)、手足徐动型(athetosis)、强直型(rigidity)、共济失调型(ataxia)、震颤型(tremor)、肌张力低下型(atonia)、混合型(mixed)、无法分类型(unclassified)。根据累及部位分为:单瘫(monoplegia)、截瘫(paraplegia)、偏瘫(hemiplegia)、双瘫(diplegia)、四肢瘫(quadriplegia)、三瘫(triplegia)、和双偏瘫(double hemiplegia)。

(一)根据运动障碍分型

1.痉挛型

此型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病人的60%~70%。病变波及锥体束系统,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上肢表现为屈肌张力增高,肩关切内收,肩胛带后缩,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拇指屈曲呈紧握拳状,拇指内收,紧握于掌心。下肢大腿内收肌张力增高,髋关节内旋,大腿外展困难,踝关节跖屈。

卧位时膝关节、髋关节呈屈曲姿势,俯卧位时抬头困难,仰卧位时头后仰。坐位开始时头后仰,以后能坐时,两腿伸直困难。脊柱后凸,跪下时呈W形,站立时髋膝略屈,足尖着地,行走时由于跟腱收缩,足跟不能着地而呈踮足。大腿内收肌紧张行走时呈剪刀步态。腱反射亢进或活跃,骨膜反射增强,踝阵挛阳性,2岁以后巴氏征仍阳性。

2.手足徐动型

约占脑瘫20%,病变主要累及锥体外系,临床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不自主运动,当患儿进行有意识运动时,不自主、不协调及无效运动增多。紧张时不自主运动增多,安静时减少,入睡后消失。若颜面肌肉、舌肌及发音器官肌肉运动受累,常伴构音障碍,吞咽障碍碍等。单纯手足徐动型腱反射不亢进,不表现巴氏征阳性。肌张力可呈齿轮状增高。往往喂养困难,经常作张嘴伸舌状。

3.强直型

此型很少见,为锥体外系受损所致,表现为全身肌张力显著增高,肢体僵硬,活动减少。肌张力呈铅管状或齿轮状,被动活动肢体时,主动肌和拮抗肌都有持续的阻力。腱反射不亢进,常伴严重智力低下。

4.共济失调型

此型临床较少见,病变主要累及小脑,表现为共济失调,步态不稳,走路时两足间距增宽,四肢动作不协调,指鼻不稳,肌张力低下。

5.震颤型

表现为四肢震颤,多为静止性震颤。临床极少见。

6.肌张力低下型

肌张力低下,四肢呈软瘫状,自主运动很少,仰卧位时四肢呈外展外旋位,状似仰翻的青蛙,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常为婴幼儿脑瘫的暂时阶段,以后大多转为痉挛型或手足徐动型。此型易与肌肉疾病所致的肌弛缓相混淆,但肌张力低下型者可引出腱反射,而肌病者不能引出。

7.混合型

两种或以上类型同时存在于一个患儿身上,称为混合型。临床多见痉挛型与手足徐动型同时存在。

8.无法分类型

表现复杂,不易按以上各型分类。

    根据受累部位,脑瘫又可分为单瘫、截瘫、偏瘫和双瘫等。

 

 

(二)根据受累部位分型

1.单瘫   单个肢体受累,临床少见。

2.截瘫  双下肢受累明显,躯干及双上肢正常。

3.偏瘫  一侧肢体及躯干受累明显,有时上肢损害明显。

4.双瘫  四肢受累,但两下肢受累较重,上肢及躯干较轻。

5.三肢瘫 三个肢体受累,此型较少见。

6.四肢瘫 四肢及躯干均受累,上下肢严重程度类似。

7.双偏瘫 四肢均受累,双上肢重,下肢轻。

    脑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运动系统功能障碍。

 

 

五、脑瘫临床表现

(一)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

运动发育落后表现在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两方面。脑瘫儿童在各年龄阶段一般都不能达到正常儿童水平。如正常小儿3个月时能抬头,4~5月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能在胸前相握玩弄双手,6~7月能独自坐在较硬的床面,8~10个月会爬,双上肢或下肢交替向前移动,1岁能独站,1岁~1岁半能走,脑瘫患儿一般都不能达到正常小儿水平。在新生儿时期常表现为动作减少,吸吮能力及觅食反应差。正常小儿3月时在仰卧位常有踢腿、蹬踏动作,而且为交替的蹬踢,但脑瘫小儿踢蹬动作明显减少,且很少出现交替动作。正常小儿4-5月上肢活动很灵活,脑瘫患儿累及上肢时可出现活动减少、笨拙。1岁以内小儿尚未形成利手,而偏瘫患儿可表现为一侧手使用较多,一侧手活动较少。

(二)肌张力异常

安静状态下肌肉的紧张度为肌张力。通过触摸、被动屈伸、摆动、旋转肢体以了肌张力情况。脑瘫小儿不同年龄及不同类型肌张力表现有所不同,痉挛型脑瘫在新生儿时期除个别严重的者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外,大多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以后肌张力逐渐增高,1岁以内可以检查关节活动范围以了解肌张力。手足徐动型1岁以内往往无肌张力增高,随年龄增长而肌张力增高,表现为齿轮状或铅管状肌张力增高。肌张力低下型多是其他类型的过渡形式,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但腱反射活跃或亢进。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不高。强直型表现为铅管状肌张力增高。

(三)姿势异常

脑瘫患儿在俯卧位、仰卧位、直立位、由仰卧位牵成坐位等表现出各种异常姿势,这与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有关。如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延缓消失,表现为在俯卧时屈肌张力增高,四肢屈曲,臀部高于头部;仰卧位时伸肌张力增高,头后仰,下肢伸直,甚至成角弓反张。四肢肌张力低下时,仰卧时腕、肘、肩、髋、踝等外旋外展平置于床面,呈青蛙仰翻状。痉挛型患儿扶站时,下肢伸直内旋,双足下垂,内翻,足尖着地,呈尖足站立,走路时呈剪刀步态。

(四)反射异常

脑瘫患儿神经反射表现为原始反射延缓消失,保护性反射延缓出现或减弱。痉挛型深反射活跃或亢进,有时可引出踝阵挛及病理征阳性。

(五)可伴或不伴癫痫、智力低下、行为及感知觉障碍、言语功能障碍。

(六)继发障碍

如果脑瘫患儿不能早诊断、早治疗,可出现由于长期肌张力增高痉挛、肌张力低下,或肌张力不足造成的脊柱侧弯、前 、后 畸形,关节挛缩畸形,关节活动范围缩小,肩、髋等部位脱 。骨质疏松及病理性骨折等继发障碍。

六、脑瘫诊断

主要依靠病史和体格检查,根据各种危险因素的存在,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残存原始反射,合并障碍及继发障碍等,典型脑瘫的诊断不困难。CT、MRI对脑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T异常率为44%~92%,MRI异常率可达96%。EVP 诱发电位、EEG(脑电图)有不同的异常。

七、康复治疗

脑瘫治疗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虽然损伤是非进行性的,但是如果不早期治疗,异常的运动模式会被反复强化,最终导致软组织的挛缩,关节畸形,造成治疗的困难。尽管脑部损伤不能治愈,但综合应用各种治疗方法,患儿的功能障碍可以得到改善,常用方法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矫形器的应用、言语疗法、心理疗法、传统康复疗法、物理因子及手术治疗等,根据患儿病情及发育阶段,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脑瘫的康复目标不仅要提高患儿躯体功能,如减轻痉挛、改善姿势、提高平衡协调能力、矫正畸形,提高步行能力等,同时应最大程度使患儿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接受教育能力及独立生存于社会的能力,使脑瘫患儿尽可能象正常人一样生活。

  运动疗法主要是各部位的控制训练。

 

 

(一)运动疗法

根据神经生理学、神经发育的规律,以及生物力学和运动学的原理,应用运动康复技术,抑制脑瘫患儿异常的肌张力、姿势和运动模式,改善肌张力、提高关节活动范围、提高平衡协调能力、促进正确的运动模式。主要技术有神经促通术,如Bobath神经发育疗法、Brunstrom疗法、Rood疗法、Vojta疗法和本体感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等。另外还包括牵张技术、关节活动及松动技术等。临床常根据患儿不同的发育阶段、病情特点,综合应用各种技术,对患儿进行抬头、翻身、坐、爬行、跪、站立、步行等功能训练。

1.头部控制训练

头部控制能力是小儿运动发育的基础。

(1)转头训练  将色彩鲜艳或会发声的玩具在患儿眼前晃动,吸引他追视玩具,然后将玩具移向两侧,以达到头向两侧转动的目的。若患儿仰卧时受紧张性迷路反射(TLR)影响呈头后仰,应避免患儿仰卧,而经常取侧卧位。若受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影响,头经常转向一侧,可握住患儿面部朝向侧的上肢向对侧斜上方向反复提拉,以促进头部转向中线位。

(2)俯卧抬头  训练患儿在俯卧时抬头并保持头部竖直、稳定的能力。让患儿俯卧在楔形垫、棉垫上或扒在治疗师双腿上,用玩具等吸引他抬头。若患儿颈肌无力或受TLR影响不能抬起头,可有双手托住患儿下颌,帮他竖头,或让患儿俯卧在垫上,帮他用双肘臂或双手支撑在垫上促进抬头。在俯卧位时,将小儿两臂向身后外上方伸展并反复提位,可抑制TLR姿势,促使小儿抬头。另外,捏脊疗法也是促进俯卧抬头的有效方法。

(3)仰卧抬头  训练患儿仰卧抬头能力,握住小儿双手或肩臂慢慢将他拉起至半卧位或坐位,然后再慢慢将他放回原位,或仰卧于充气球上训练抬头能力。若小儿头和身体后仰明显,可先将他头颈、躯干、四肢充分屈曲,双手交叉于胸前,然后扶持其髋部,将身体前后反复摇晃。

(4)坐位头控  患儿坐位头不能竖直稳定时,可适当给予头部支持,支持面积愈小、愈好。双手能活动的小儿,可让他两手支撑在桌上或手肘伸直抓住面前物件、木棒以协助头控训练。

2.翻身训练

仰卧位是引起伸肌痉挛最强的体位,原有TLR姿势反射的患儿,仰卧时可加重肩胛骨后突和下肢伸肌痉挛,因此不能让患儿经常躺着不动,应使小儿尽早学会翻身和侧卧,以及床上移动。

训练时,先用棉垫、枕头等物帮助患儿保持和习惯于侧卧姿势。侧卧时以抗痉挛模式,使患臂前伸,肘手伸展,着床侧的患肩外旋,避免患肩后缩和受压。翻身训练开始阶段,先帮助小儿转头,扶持肩、髋帮助患儿侧转身,完成翻身动作,以后逐渐减少帮助至独立翻身,分别训练患儿由俯卧位翻身到仰卧位,再由仰卧位翻身到俯卧位。也可用双手分别握住患儿两臂上举过头,将两臂左右交叉,从而带动小儿身体向两边侧转身,或握住小儿两膝,将两腿左右交叉带动身体侧转。在两边床架上悬挂玩具,以吸引小儿主动侧转身去抓取,诱导完成翻身。在翻身训练中,应随时纠正异常的翻身模式 。

3.坐位训练

坐位训练中要随时纠正异常的坐位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坐姿通常可以改善肌张力,使用恰当的座椅系统可防止剪刀姿态的形成,让孩子保持长腿坐姿,尽量保持内收肌和腘绳肌伸展。坐在垫上的正确姿势是头竖正,胸部挺起,身体对称,髋部屈曲,两腿屈曲或伸展成长腿坐位。椅子上的正确姿势是头竖正,胸部挺起,身体对称,髋、膝、踝关节屈曲90度左右,双脚底踩平。当小儿能保持端坐姿势不动时,称为静态坐位平衡。若坐着时上身和双侧手臂可轻松、自由活动,称为动态坐位平衡。

坐位训练开始时可由治疗师扶持患儿两则腋下或髋部,保持正确坐姿。或让患儿腰背部靠在枕头、棉垫、床架、墙角等处,或用安全带将患儿躯干适当固定以便坐稳。以后逐渐减少对他的扶持和依靠,减小支撑面积,训练患儿独坐能力,在患儿座位前放些玩具供他玩耍。在床上或地垫上坐稳后,可在椅子上进行坐位训练。患儿能保持静态坐位平衡后,可进行动态平衡训练,治疗师扶住患儿腋下或髋部,让他跨坐在治疗师腿上,治疗师向上下、左右方向摇晃双腿,使患儿体验身体重心转移的感觉。也可扶持患儿坐在摇椅、木马、Bobath球、平衡板上训练,或诱发他迅速作出伸臂、弯腰、转头等保护性反应,达到训练动态平衡的目的。

4.坐起训练

患儿转头、转体翻身呈侧卧位,面向侧肘臂用力支撑,对侧手掌跟随支撑起上身到坐位。患儿能独立从卧位坐起后,训练患儿独立从坐位躺下的动作。

5.爬行训练

大多数脑瘫患儿不会爬行,先进行四肢趴位支撑练习,双膝屈曲跪下,双肘屈曲前臂支撑负重。然后训练两手平放垫上与两膝跪地负重,治疗师帮患儿手肘伸直,或扶持其两髋。然后练习三肢趴位支撑,令患儿抬起某一肢体以另三肢支撑负重,四肢交替轮换短时间抬起。取得四肢或三肢支撑负重平衡后,进行爬行训练,用双手控制患儿的髋部或踝部,帮他交替移动两腿练习四肢协调爬行动作。

6.跪位训练

跪是站立的基础。跪位训练有助于牵拉痉挛肌,达到伸髋、屈膝,阻断下肢负重时伸肌痉挛的异常模式。躯干和髋部肌力较差时,在站立训练同时可进行跪位训练

(1)直跪(双膝跪) 正确的跪立姿势是两侧膝关节屈曲90度跪地,髋关节充分伸展,治疗师可扶持髋部,帮他保持正确的直跪姿势。

(2)半跪(单膝跪) 一侧膝关节屈曲90度跪直,另一条腿胎起,足底踩平,两腿交替训练,逐渐由扶持到独立完成。

7.站起训练

训练从地垫坐位站起,以双臂和手掌伸展、支撑起上身,上身前倾并向—侧转体,然后双足相继回收负重,屈髋屈膝、抬臀,最后伸展髋、膝、躯干到站位。也可由俯卧位至膝立位站起。或由治疗师握住患儿双膝,帮助其从地垫坐位变成蹲位,站起时患儿前伸上肢,治疗师下压患儿双膝,双足放平,从蹲位站起。训练从椅子坐位站起时,先将患儿双脚平放地上,治疗师双手按住膝部,患儿身体前倾,屈髋屈膝、抬臀,然后伸展髋、膝、躯干到站位。

患儿学会从坐位站起动作后,可进行从站位坐下的训练。正常的动作程序是屈髋,躯干前倾,屈膝,双臀坐落到座位上。训练时可先使患儿在臀部稍抬起后即坐下,逐渐增大臀部抬离座位的距离,令患儿控制在坐位与站位转移过程中某一中间位的短暂时间。先从较高的座位练习,然后在比较低矮的椅子上训练,直到能独立完成站起。

8.站立训练

站立是行走的基础,静态站立姿势是两腿站直、脚底踩平,头居中,躯干伸展,双肩与双髋分别处于水平位。动态的站立姿势是站立时头、躯干、四肢各部可任意进行适当的活动而仍保持平衡。患儿能保持坐位平衡后,可进行站立训练。开始治疗师可扶住患儿腋下或握住其双手练习站立动作,或背靠墙或前胸倚着椅子站立,并随时督促和矫正站立姿势。有条件者可利用站立台训练。以后逐渐减少扶持,直至能独立站立。训练时要做好保护措施,以免因跌倒造成恐惧心理,影响训练的顺利进行。开始训练独立站立时,两腿分开,双足与两肩同宽,两臂伸展,抬起,易取得站立平衡。患儿在平地上站稳后,教他一腿跨前或横跨半步踩在砖块或木板上,练习分腿站立。由双腿站立到单腿站立,由扶持到独立。

患儿能保持静态站立平衡后,进行动态站立平衡训练。如让患儿站立时身体向前后、左右摇晃,使身体重心向两侧髋、膝部转移,然后让患儿两腿在一前一后情况下,摇晃身体,使患儿在一足负重的情况下提起另腿向前、后作小幅度跨步。训练时给患儿玩具,逗引他做游戏,利用平衡板、翘翘板等练习平衡能力。

9.行走训练

当脑瘫患儿能扶站时,就可以进行行走训练,小儿能够独立站立,行走训练会更容易。当患儿能用双腿站立持重和单腿短暂站立持重并保持静态平衡,跨步时身体重心能转移到两腿上并保持站立动态平衡,能自动屈髋、屈膝和充分足背屈,说明其已经具备独立行走的条件。

训练中要随时矫正异常的走路姿势,对完全不会跨步的患儿,治疗师可站在患儿身后,握住其双臂,用双腿推动患儿的腿跨步,也可扶住患儿腋部或牵他双手鼓励患儿走步,或站在患儿面前,用双手牵引患儿向前走步。然后让患儿抓住木棒或圆环学习走步,自己扶持栏杆、平行杠、床沿、家具等物行走,或使用学步车、助行器等物学步,以后逐渐减少对患儿的扶持,直至独立行走。能独立行走后,训练患儿行走速度和耐力,及走斜坡、跨越地上的障碍物、上下楼梯等。

    作业疗法的重点是对上肢和手的灵活性进行训练。

 

 

(二)作业疗法

1.上肢和手功能训练 上肢和手的训练是作业疗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1)上肢各关节活动训练。对患儿上肢各关节进行被动活动,从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逐个训练。对肌张力高的患儿应抑制痉挛,采用牵张技术,治疗时一手握住患儿肘关节附近,另一手握住手心,使手、腕、肘伸展、上举、外旋、欲使手超过头顶。使患儿的肩、肘、腕、指关节痉挛症状获得缓解并处于充分伸展位,反复作被动牵张活动。仰卧位和站立位容易完成上述抗痉挛模式,对痉挛肌的牵张要缓慢、轻柔、逐渐达到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进行较长时间的、温和的牵张运动。然后诱发患儿进行主动活动。

(2)手的活动训练 手的训练包括伸手、抓取、握住、放松,指点、拍打、叩锤、挤压、推拉、揉捏、托起等,以及二指摘、三指拿、四指抓等。然后进行双手节律性、协调性、快速或快慢调速活动训练,以及训练眼—手协调能力如套圈、插棒等。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是人们维持生活最根本的活动,是作业疗法的重要内容,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对脑瘫患儿作业训练内容主要包括进食训练、大小便训练、穿脱衣服训练、卫生梳洗训练、书写训练等。

    正确合理的使用矫形器是脑瘫患者的训练内容之一。

 

 

(三)矫形器的应用

脑瘫治疗中,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提供适当的矫形器协助改善功能障碍,是患儿康复效果的最要影响因素之一。临床以下肢矫形器应用最多,如踝足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等,对有上肢功能障碍者也应用上肢矫形器预防腕、手、肘的痉挛、挛缩。

矫形器在脑瘫治疗中能保持正确的肢位,维持或增大关节活动范围,增加局部的稳定性,抑制痉挛,预防肢体挛缩变形以及术后矫正位的保持。矫形器在抑制脑瘫痉挛,控制肌张力方面已经得到广泛使用(无论患儿是否可以步行)。合适的矫形器,可降低双下肢各关节,包括骨盆周围的肌肉紧张度,改善固化了的运动模式,增强代偿和辅助失去的功能,维持对体重的支撑与稳定,控制不随意运动和不自主的关节运动,抑制足的原始反射,这些原始反射在脑瘫儿中长期存在,导致异常姿势和不良平衡,阻碍正常运动功能的发展。使用这类抑制性装置有利于发展比较正常的运动模式,矫形器不仅能抑制痉挛,还预防挛缩,这种挛缩会影响将来的直立活动,所以患儿应该早期使用矫形器,其目的不仅是帮助患者站立,而是预防挛缩,避免将来由于挛缩而限制站立。

(四)物理因子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对脑瘫患儿起辅助作用,主要包括电疗、温热疗法、水疗法等。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可提高肌力、改善运动范围、易化运动学习,或功能性电刺激,促进协调运动和随意活动控制能力。痉挛肌电刺激疗法通过交互抑制可降低痉挛肌的张力。生物反馈疗法可以减低痉挛,增强拮抗肌的活动,增强运动控制。

(五)言语治疗

对合并有言语功能障碍的患儿,如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等应积极进行言语治疗。

(六)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主要适合痉挛型脑瘫,以补充非手术康复治疗的不足,或为康复训练创造条件。通过手术,解除肢体严重的痉挛和过高的肌张力,恢复改善肌力平衡,矫正骨、关节及软组织挛缩畸形,为功能训练创造条件。手术方法主要包括神经切断术和矫形手术。神经切断术是部分切断神经以减弱严重的肌肉痉挛,如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SPR),10年前美国非常流行这种方式,但现在已经不太使用。在矫形手术中,肌腱延长和缩短(肌腱转移)是首选方法,通过切断肌腱、修复延长肌腱或将肌腱从原来位置上切除,在更接近起始点的地方重新连接,以改变肌肉肌腱结构的整体长度,从而削弱不正常的肌张力。其他矫形术还包括截骨术、关节融合术等。

(七)肉毒素局部注射

对双下肢瘫或偏瘫肌肉痉挛严重的患儿,可先局部注射肉毒素,然后使用矫形器或系列石膏。肉毒素能减弱肌肉痉挛,然后使用系列石膏来牵伸挛缩组织,特别是小腿三头肌。随着挛缩牵伸,可每周换一次石膏,通常持续六周。肉毒素在患儿明显肌张力增高时使用,如果患儿只是挛缩,并不伴有显著的肌张力增高,也可以直接打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