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泽远:当“维稳”碰上“反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19:48
 当“维稳”碰上“反腐” 于泽远        继中共总书记胡锦涛8月26日在新疆重提“稳定压倒一切”后,主管政法工作的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9月12日在北京强调“首都稳定压倒一切”,凸显维护稳定(维稳)再度成为官方施政中的首要任务。

  而在中国民间,反腐倡廉多年来一直是最大的民意之一。近些年“两会(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年会)”前各类网站的民意调查显示,反腐败基本都高居榜首;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不久前推出的网民有哪些期待的网上调查中,“打击腐败,下手要狠一些”,远远超过其他选项,位于得票数第一位。可以说,反腐败仍是中国民众最关注、最希望看到进展的主要话题。

  当维稳碰上反腐,二者是相互龃龉还是相辅相成,主要取决于官方的政治勇气和执政能力。在多数情况下,腐败都是社会不稳定的主要诱因。

  近年来各地发生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生产事故,几乎都与当地官员以权谋私、官商勾结有关。加上很多地方官员缺乏基本的现代管理能力,一味暗箱操作,出事后要么不作为、要么乱作为,直至怨声载道,难以收拾。

  从这个角度说,在反腐问题上动真格的,尤其是建立预防权力腐败的长效制度,用制度反腐逐步取代权力反腐,从根源上减少腐败发生的几率,不仅顺应民意,符合潮流,而且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然而,近些年来腐败蔓延的势头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谓“越反越腐”、“前腐后继”等等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舆论声讨腐败的呐喊也一浪高过一浪。

  人民网下属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日前发表署名文章,痛斥“近些年来腐败官员呈现出“钱多、房多、女人多”的趋势,呈现出官商勾结、官官勾结、官黑勾结的趋势,呈现出大案、要案、官场沦陷的趋势”。文章说:“腐败问题牵涉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社会公平与正义,已经成为人们最深恶痛绝的政治弊端,最容易激起民愤。”   舆论用如此激烈的语言抨击腐败,表明腐败已经成为执政党合法性流失的最大乱源。相信中国高层对此也有同感。近些年来,从承认少数干部腐败到部分干部腐败,从反腐败形势仍然严峻到反腐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中共的生死存亡,中共高层将反腐败的调子越拔越高。        9月18日闭幕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更强调:“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会同时提出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但全会没有点明如何推进反腐制度创新,对舆论呼吁的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全会也未置可否。四中全会后举行的中纪委全会发布公报说,将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领导干部必须报告的个人事项,不过这种“报告”只指向上级机关报告,并不是公众期待的财产申报公示制度。

  事实上,中共党内早就规定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收入、配偶子女就业、出国等情况,但由于报告不向外界公开,内部监督又基本失灵,极少有贪官因报告而受到查处。事实证明,依靠传统的权力反腐无法遏制腐败的蔓延。尽管高层认识到反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缺乏可操作的权力监督和反腐制度越来越难以满足公众对反腐的预期。

  与腐败和官僚作风密切相关的上访事件层出不穷,群体性事件也屡见不鲜,给维稳带来巨大压力。这说明反腐不仅没有成为社会稳定的解压阀,有时还可能是引发公众不满的导火线。

      “稳定压倒一切”反映了维稳形势的严峻和无奈。有关学者指出,与维稳有关的部门和地方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产业,在维稳的大旗下,一些地方出现了下级要挟上级、甚至地方裹挟中央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或许相当复杂,但归根结底还是与缺乏制度或制度失灵而造成的官员腐败有关。   在社会阶层矛盾显性化、边疆又逢多事之秋的大背景下,官方需要拿出政治决心和勇气,尽快找到符合公众期待、重获公众信任的突破口。反腐败显然有足够的分量承担这一角色。当然,这里所说的突破并不仅是惩处一批贪官,更是扎扎实实的限制和监督腐败的制度,例如真正的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