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阿扁还有一点“功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22:49
亲绿学者上周三发动第二波倒扁民主运动,记者会上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有“抗议天王”之称的柯赐海现身会场,在开放记者提问时突然发作,走到讲台一端,使出屡试不爽的“做秀”手段,在主讲人背后举起抗议大字报抢镜头。
主持大局的台大社会系助理教授范云先是请他把牌子拿下,抗议天王坚持不退让。公众开始鼓噪,有人动手抢牌子,混乱中牌子被撕毁,肢体冲突一触即发,媒体镜头麦克风此时纷纷转移焦点,一场民主记者会转眼又要以胡闹收场。
野百合学运出身的范云教授临危不乱,沉着坚定掌控全场:“这是个室内记者会、不是街头抗争活动,所以我们没有安排警力维持秩序。现在主导场子的是主持人,只有主持人可以说话,也请大家只听主持人说话;谁都不要发作,把焦点都集中在这里。”强压场内公众鼓噪情绪、呼吁媒体各就各位,请记者继续发问。
此时场内出现极度突兀的画面:一边,抗议天王不甘大字报被撕毁,拉高声量毫无理性狂喊:“司法不公!陈水扁下台!马英九还我党产!撕毁我的大字报,谈什么民主自由!!”一边,范云一字一句与台下媒体和公众对话,连眉头都没皱一下,虽然她说什么不是完全听得清楚,但全场的注意力确实又集中到了台上,而且连记者也非常配合地继续抬高声量发问,几乎是凝聚了在场每一个人的所有注意力,共同抗衡讲台边静不下来的高分贝噪音。这个两股势力相互对抗的场面,一直持续到记者会结束,但场内没再发声混乱,闹场的人终究也没达到闹场的效果。
会场的这一幕,吊诡地映照了台湾整个社会的现状。这些年来,任何尝试冷静说理的声音,总会让激情的做秀、政治的噪音、毫无理性的情绪宣泄,一次又一次干扰,乃至渐渐地完全被淹没噤声。但不同的是,理性的声音如今开始找到立足点,虽然距离积蓄足够能力发挥作用也许还远,起码重新找到发声的空间,并且开始凝聚足够注意力,把焦点摆回正轨。
隔天,所有媒体对学界记者会广泛报道,却出乎意料地只字未提抗议天王闹场的消息;原本是新闻炒作中最“珍贵”的冲突元素,此刻让媒体选择了放弃;带出的,又是另一个将焦点摆正的微小却重要的起步。
龙应台说,因为扁政权的贪弊,让台湾全民上了“品格”的宝贵一课,将政治人物的品质和弄权暴露在阳光下接收检验,让台湾人民重新思考政治人物的品格,重新积累对权力本质的认识,提高对公共政策被操弄的警惕。
同样的,因为扁政权的彻底溃败,让长久以来受蓝绿意识形态牢牢钳住喉咙的清醒声音、道德理想,似乎重新找到了呼吸的透气口。因为扁政权超越所有道德底线的无限贪腐,让这些绿色民运出身的学者有了足够基础去超越蓝绿禁锢,挺身指证这个社会“未来仍然深深为过去所牵绊”,才会将反对党对政府的监督视为敌我对抗而非民主竞争,将民主过程中可能的政党轮替定位为旧势力复辟,而丧失了所有辨别是非黑白的能力。
无论是狼狈下台或者狼狈撑到任满,阿扁如果在历史上还有任何一丝功德,也就只在此了。他污化了民主进步理念的所谓清新绿色,染上了代表滥权黑金的所谓威权蓝色,好比一支大画笔在台湾调色板上尽情挥舞翻搅,模糊了颜色分界,反倒促成了鲜明的黑白。
有媒体在记者会上问学者,可认同媒体将他们称为“亲绿学者”,既然他们现在已经无法认同陈水扁和民进党?学者回答,从他们过去参加民运学运的经历,创党的历程、党外的斗争,背景和经历出自绿,并不回避“亲绿学者”的定位。但如果有朝一日,学者无须再以“亲绿”或“亲蓝”二分法,那才是台湾社会真正进步的时候。到时候,这将是阿扁留给历史的唯一功德,无论代价有多么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