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图剧变苏宁难受 国美 永乐>苏宁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9:17:00
新国美“婚礼”新闻发布会,黄光裕和陈晓联手启动按钮,会场主背景板冉冉上升:“国美+永乐=无穷大”。合并之后的国美王国到底有多大?机构和市场都在猜测。家电界昨日已传出永乐店长集体“出走”的消息。大家真的很看好这桩婚姻吗?
门店:新国美>苏宁×4;
销售收入:新国美>苏宁×2
“婚礼”上情节颇多,原定下午5时30分开始的新闻发布会因为等待香港联交所最后批复,一直拖到7时30分才开始,机构研究员电话会议是等到9时30分才开始。
不过,昨日,即“婚礼”第二天,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等机构便已发出重磅报告,显然对此事十分关注。
中金公司有关国美永乐合并案的分析报告认为,国美收购永乐将打破“三国演义”局面,形成更加明显的“规模领先者”,有望向“一头独大”过渡。
该报告还列举数据对比称,合并后,国美销售收入有望接近500亿元人民币,门店总数将超过650家。而第二名的苏宁只有160亿元和224家,均未达到国美的一半。
不过,这份报告只是按照“2005年年底数据”计算的。数据也许还保守了一点。据本报记者了解,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数据,2005年国美销售收入为498亿元、苏宁为397亿元、永乐为151亿元。门店数则分别为426家、363家和199家。
如此算来,合并以后,新国美(不含大中)的销售收入至少将接近700亿元,门店数近700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正式合并后,新国美的销售收入将超过800亿元,门店将超过800家。新国美销售收入超过苏宁规模的两倍,门店超过苏宁规模的4倍。
新时代证券分析师郝晓辉对本报说,这项交易将巩固国美在市场的龙头第一位置,并加强它在全国布点的建设。合并之后国美不仅仍将保持目前在家电连锁企业的领导地位,同时其合并后零售店铺数目将达到697家,接近苏宁(363家)的2倍,而销售规模将超过苏宁与百思买之和。
正如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日前对媒体的坦言:中国家电连锁行业从此进入双寡头竞争时代。“家电连锁行业已从‘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进入‘大鱼吃大鱼’时期。”孙为民特意说。
国泰君安研究员徐晓芳对本报说:“零售商业领域的‘并购年’形势进一步明朗,未来大中与国美之间也存在较大的整合可能。”
国美:寡头垄断之路漫长
的确,此次并购不仅打造出一个超级家电连锁航母,而且大大拉开与目前家电连锁老二苏宁电器和刚刚进入中国的百思买的差距,中国家电零售业格局也将因此彻底改变。
不过,并购专家冀书鹏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这并不是简单的1+1的问题,双方内部整合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说形象一点,未来将是国美这个‘空降兵’和永乐这个‘地头蛇’的磨合过程,这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在他看来,刚刚开始的整合离完成还很远。
“也可以说国美的区域定价权还远未拿到。”冀书鹏说。
就在昨天,苏宁电器发布公告称,此前募集的资金已经用于开发连锁店。今年6月,苏宁利用增发融资12亿元,这些钱计划在6到9个月内完成全国100个连锁店的开发,借此与对手抗衡。很显然,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能与之抗衡的,只有国美一家。
此外,财富证券分析师王磊表示,由于国美收购永乐打破了现有的市场结构,苏宁电器肯定会采取相应的收购或其他行动。
当然,阻碍着国美“独霸天下”的还有外来压力。世界家电连锁老大百思买已经将原第四大家电连锁企业——五星电器收入麾下。而百思买无论是销售收入还是盈利能力,都是国美无法比的。
“不过,国美的确有逐步从区域垄断到全国垄断的可能。”冀书鹏说。
苏宁:基金看高 行业看低
国美永乐“婚礼”第二天,苏宁电器(002024)股价大跌4.4%;第三日收盘价仍然维持前日48.5元水平,较近期高点58元已相去甚远。
苏宁电器本季度正为基金重仓股热门,对于国美消息造成的打压,公司和相关基金这两天都特别低调。苏宁电器市场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则是频频联系媒体,表示希望大家不要“关照”太多。
华夏基金、银华基金等数家机构近日刚刚认购苏宁定向增发股份共12亿元。这些机构的负责人和基金经理接到本报电话采访,或避而不答,或纷纷表示看好苏宁,但看好原因也不愿多谈。
即使一季度减持苏宁的广发基金投资负责人也向本报表示,“这不代表该基金经理不看好该行业。”中信证券前日抢先发出并购评估报告《国美永乐合并对家电连锁行业格局影响》,认为“新国美的销售规模也超过苏宁两倍”,给出的评级建议是“增持”。
但是在研究家电行业的诸多研究人士看来,国美收购永乐对苏宁短期是利好的,长期却是利空。
“随着家电连锁行业加速合并,其销售价格战可能一定程度趋向缓和,整个行业的恶性竞争会因为此次并购而消停一阵。这也让苏宁有了足够的‘喘息’时间。此外,接下来的整合工作可能让国美无暇拓展其他市场,苏宁也可以趁机完善之前的薄弱环节。但长期来看,如果苏宁未来没有达到与国美相抗衡的规模,它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冀书鹏分析说。
他认为,财务利益是零售商盈利的最关键因素,新国美的整合有利于分摊财务成本和广告费用。此外,随着合作的加深,逐渐控制区域定价权的国美将让苏宁在供应商面前没有回旋余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国美并购永乐后要达到理想发展效果目前还存在难度。双方经营模式、发展取向等都有所不同,这包括门店、采购、仓储、信息流及物流等各个方面。
“国美在并购后,肯定存在一些低效率的门店,这可能会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负担。”陆刃波说。
苏宁大中似难“结婚”
苏宁一向与国美竞争行业老大,其扩张策略被媒体称为“近身肉搏战”。现在对方通过一招棋遥遥领先,苏宁下一步该怎么走呢?
家电业近期有不少看法认为苏宁可能与大中合并。但研究人士分析认为,目前来看,苏宁收购大中的可能性不大。冀书鹏指出,由于国美收购永乐的溢价过高,这无形增加了今后收购的成本。
“个人来看,苏宁寻求与外资的合作可能性更大。”冀书鹏预测。
商报记者 刘杰/文
暴帆/摄
老周侃股
新国美误苏宁 基金偏硬扛
国美收购永乐,苏宁肯定郁闷,但好在刚刚48元增发了新股,手里有钱心不慌,再开他100家分店,倒也不至于输给了国美。所以资深分析人士顾中曙表示,国美收购永乐,对苏宁倒不一定是坏事,但也不能认为是好事,今后的演变,谁也说不好,只能静观其变。
仅从市盈率角度来看,苏宁电器的股价已经明显高估,本就虚无缥缈的成长性在国美做大做强后更加成为了水中月,对于苏宁的股价,顾中曙直言:“成熟的投资者都明白,一只股票短线涨幅过大后,是绝对不要买入的,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不会被市场淘汰。”
从苏宁电器的流通股格局来看,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基金投资者共持有7332.78万股,占流通股总数的65.18%,而在2006年3月31日,基金投资者共持有6195.72万股,占流通股总数的55.07%;2006年4月到6月这3个月,继续留守的基金投资者和17家新进入的基金投资者共增持了1462.89万股,也有7家基金退出苏宁电器。可以发现,是基金的买入推动了苏宁电器股价的上涨,在基金已经吃下了65%的流通股的时候,投资者已经没办法分辨是因为苏宁电器具有投资价值而受到基金的追捧还是基金追捧本身创造了苏宁电器的投资价值。
是什么动力让基金死扛苏宁股价呢?两点原因促成了基金的疯狂,一方面,基金管理公司按照基金净值提取管理费用,按照每年2.5%的管理费率计算,苏宁电器股价在50元时要比在25元时基金管理公司要多提取25×73327800×2.5%=4584万元,多收入近4600万元可不是小数字,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如果某基金持有665万股苏宁股票,还按25元的持股成本计算(这个估价明显偏高),该基金将能够提升665×25=16625万元净值,这对于新基金的发行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才是基金得到的最大好处。
所以有人认为,苏宁的业绩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连锁经营这种经营模式本身就模模糊糊,能有多少盈利谁也说不好,既然说不清楚就有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股价涨多高都能说出道理,所以只要基金的资金链不出问题,苏宁的股价就不会下跌,这种说法正确与否,只能留待时间来检验了。
商报记者 周科竞
新国美面临整合挑战
中国家电连锁业的头牌老大“国美电器”,如今真的合并了他的三弟“永乐电器”,以前的大哥“国美”,成了“国永牌”。
在很多人的心中,告别了单纯的“国美”时代,进入合并后的“国永”时代的“国美电器”将从此成为一个在家电行业所向披靡的王者形象。但是,在国美和永乐合并后,公司将面临更为庞大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更加复杂的物流层面上的商品流通渠道,而这二者对一个触角广布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家电销售行业的连锁企业来说,无疑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合并行动的成败。那么,“国永牌”的家电连锁业巨头能不能成功完成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资源整合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认为,国美并购永乐后要达到理想发展效果目前还存在难度。双方经营模式、发展取向等都有所不同,这包括门店、采购、仓储、信息流及物流等各个方面。另外,陆认为合并后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以及加强监管力度都是企业所必须面对和有待加强的重要问题。同时,国美在并购后,肯定存在一些低效率的门店,这可能会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负担。
与此类似,招商证券行业研究员胡文科也表达了相同观点。他认为,双方在资源整合上将面临来自细节上的挑战,主要的整合成本也主要来自于物流、配送和信息传递等方面。“家电连锁企业是注重细节的行业,成败与否全在于细节”,他分析说:“比如门店的调整、售后服务的对接还有店面信息系统的整合,这些事看起来很琐碎,但对大局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在他看来,由于国美和永乐属于家电销售企业,而这种企业的并购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整合案例,所以尤其不能取一个简单相加的法则。有意思的是,这番言论正好回应了刘步尘的观点。
不过,业内也有持谨慎看好的观点。中国家电行业的资深专家、广州上兵伐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策略总监刘步尘在谈及此事时表示,国美和永乐整合的难度应该不会太大。他分析说,判断两个企业合并后会否顺利应该采用两个判断标准。
第一是参与合并的两个企业是否存在较大差距。如果并购方的实力远远大于被并购方,那么两企业的整合将比较顺利;反之,如果双方实力相当,那么在合并过程中摩擦一般会很大。“永乐去年的销售收入为150亿元,而国美销售收入495亿元,3倍于永乐。与永乐相比,具有竞争优势的国美比较容易将永乐消化”,他分析说。
此外,企业文化差异是他设立的第二个评判标准。文化差异越小的企业整合越容易,而“国美和永乐既属同一行业又同属中国内地企业,所以不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而且,刘认为从国美以往的表现看,其在资源整合方面是较为优秀的。最后,刘步尘总结道:“双方虽然在细节上存在差异,但并无本质上的区分。”他预计国美与永乐的整合期快则3月,短则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