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社区网站,纽约竟有524栋大楼已采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6:35:42
 邻居社区网站,纽约竟有524栋大楼已采用!   [折叠]

     《纽约时报》这周末出现一篇「They are connected」的冗长文章,介绍了「邻居社区网站」的成功案例,这种新网站类型让人振奋!

  怎么说呢?当前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网站都是仿硅谷的,但硅谷是个天大、地大、人大、钱大的地方,和亚洲城市很不一样。对硅谷人来说,可以透过 Amazon买到一本哈利波特是一种享受,但在亚洲城市里,只要到楼下的便利商店就买得到──不过,虽然大部份的生活机能已在7-Eleven全数解决,再远的东西也不怎么远,倒是,太近的地方也「没有多近」,譬如「邻居」。

  应该说,住在城市里,邻居真的靠得太近了。邻居们挂着是同一个门牌号码,分享着同一位管理员与同一个出路通道,对外面的人来说,这几户人家根本就形同是「住在同一屋檐下」。既然住得这么近,家中小孩同样都是二~三岁,比方说,为何不能将你的英文家教老师介绍给我,我的钢琴家教老师给你,她们两位老师以后跑一趟就教两个人,请两位老师都算我们便宜一点呢?我有一位朋友在教钢琴,就是碰到一个好心的热心邻居,原本只教一个学生,后来在那位家长的推荐下,二楼、三楼、四楼通通都变成她的学生,每次只要跑一处,就教全栋楼的学生,好是方便!

  而且,既然都住这么近,表示一定有缘份。你单身我也单身,男未婚女未嫁,为何不能认识一下交往看看呢?为何不能聊聊彼此的事业,说不定有个照应呢?至少,大家集合起来也是一个力量,可以集购,要求商家打折,一起订比萨?

  邻居的社群,或许还真的蛮好玩的!只是这需要教育一下,今天除非是吃饱闲闲的才会去参加所谓的管理委员会,偶尔出现一个「争议法案」,为了决定骑楼下的垃圾桶要七点收还是八点收,征召全栋住户投票,这时候才发现,大家若能交流也是好事!《纽约时报》这篇文章,一开始就举出几个例子,都是用Google Groups来交流。用Google Groups的好处是,不必记任何网站,反正人人都有email,只要将每个邻居的email住址添加这个group,以后寄什么大家都可以收得到。只要没有哪个邻居特别爱转寄一些有的没的,基本上这个方式会一直持续下去,只是我住的大楼还没有此功能罢了。

  不过,一直没有一个「网站」,成功的打出「邻居的社群」。

  也就是,一个社区,透过一个网站彼此交流?这个点子已经不新了。我曾开玩笑说,有三种网站不敢碰,一种是餐馆网站,一种是叫车网站,第三种大概就是住宅大楼网站,我在旧金山曾努力想过前两种,还实作了第一种;第三种则是在创投期间听过太多这样的BP,看起来推广皆不顺。住宅大楼的社区网站,大概是最多人想碰、也最多人没做起来、充满创业家尸体的网站类型。

  扯了这么久,《纽约时报》这篇文章一新耳目!它提到两个去年才创立的网站,LifeAtBuildingLink,已经成功的打出这个梦想,给邻居使用的社区网站。

  文章指出,去年十月才开站的LifeAt,今年已在纽约曼哈顿的149栋住宅大楼中使用,它的价钱一栋付6000美元,也就是说从曼哈顿这个网站就收到了89万美元(2937万台币)当管理费。他们基本上是查找,大家用LifeAt做什么?它说,每个住户可以有个个人介绍(profile),讨论区,大楼住户间的交易市集,还有一些附近商店的折价券服务,主要也让大楼的管理中心与住户可以作紧急的公告等等。听起来没什么,却已经有这么多会员!赞!

  文章也提到另一个网站叫BuildingLink,当前已被纽约市高达375栋住宅所采用,它对住宅收到年费为一年一户13美元,所以一栋楼平均若有100户,则在纽约一年可收47万美元(1500万台币)。不过,厉害的是, BuildingLink还包含了邮寄服务、修理服务,而这些大楼也很喜欢这些网站所提供的服务,一年一户让他们的住客多了一些很先进的服务。

  这些网站,究竟是怎么成功的?创业家要怎参考一下?

  答案是,先慎选大楼形态,然后从大楼方面着手,并向他们收费!

  文章形容的这些公寓,不约而同的,都是纽约市的高级公寓,看看这栋Eleven80,它的设施包括半场篮球场、私人保龄球场、24小时小弟泊车服务…疯了!你说,这些公寓给谁住?纽约市有太多人在金融区工作,有些公寓很是高档,里面住的都是高收入、懂网络、雅痞型的单身贵族,这些人,或许可堪为亚洲创业家想做起这类点子的基本使用者模型!

  但这些人平时忙于工作,也不会去理这些新的网站,实在需要有「某个人」,把网站好端端的做好后,再端到他们的面前!这时候,这些雅痞公寓的开发商,反正正打算为他们自己添加一些「加分题」,网站创业家的优势就来了!

  LifeAt、BuildingLink显然都去找那些公寓的办公室,尤其有些甚至是还在兴建中的,由于网站在人们眼中本就带着「先进」的形象,这形象是可以为房子加分的,这分数一加,就是让它多了一个客户,多了一个客户就是多了500万元的收入……所以对这些人来说,网站很适合拿来当作「打开钱包的最后一根稻草」,打入客户的的心。网站创业家跑来找这些公寓,一拍即合,马上让它加值!

  现在,除了将纽约市的524栋住宅大楼的网站成功经验复制回到亚洲以外,邻居之间还有哪些点子可以做?

  还有哪些网站,是可以搭着这些想为自己硬件加值的建商,透过他们号称的光纤到府,顺势提供给这些「未来的邻居」的?

  我也想问问看呢。当前各位有没有已经在大楼中、巷弄的邻居间,自行设置了mailing list的,可以互相连络的呢?已经在运作且有内容的社区网站的?我问了一下身边附近,好像仍找不到这么先进的社区,由邻居之间自发性的发起一些线上交互的工具的。我好奇,大家有没有在做这样的事情?若您的社区有某种线上沟通管道,且都有在运作,可否写封信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