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教会下一代如何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0:19:25

应教会下一代如何思考   ——夏志方教授从“总理挑错”谈教育理念转变
日期:2009-09-15 作者:袁祺 来源:文汇报

  甘肃、陕西的部分地区是否该算入华北地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学一堂旁听课上的这个提问,引起了众说纷纭。随着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图社)的正式回复(见本报9月12日报道),对于教材对错的争论,算是暂时告一段落。而记者昨天从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夏志方处获悉,变一元化的背诵、记忆式教学为多元化的理解式教学,正是近年来国家课程改革的重点。而围绕提问所引发的一连串反应,都折射出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对于这一新的教育理念,还并未完全适应。

  夏志方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对于我国地理区域划分的方法,至少有六七种。正像中图社此前对本报作出的解释一样,按自然条件、经济、政治等不同的原则来区分,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而温总理在课本上看到的内容,确实是按照自然条件划分的、国内目前最为通行的划分方法。事实上,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一个省跨越多个地理区域的情况是很常见的,甘肃省、陕西省,乃至山西省,都是如此。教材之所以设立这部分内容,正是希望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来探讨问题。

  “2001年,国家课程改革启动以前,教材编写工作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就是没有唯一确定结论的内容,一般不收入教材。”夏志方介绍道,这种“一元论”的指导思想,不仅让相当一部分课程的内容显得陈旧、与时代脱节,另一个严重的直接后果就是迫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机械化地死抠、硬记教材上的内容。而课程改革的目标,正是希望改变这种现实,尽最大可能地拓宽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知识面,乃至于更进一步推进学生自主思考和理解的能力。但与此同时,新的教学理念也对师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温总理之所以会提出这个问题,其实从侧面反映了这堂课的教师在上课时,可能忽略了对学生应尽的解释义务。”夏志方说,在获取新知识时,帮助学生避免可能因日常生活经验而带来的干扰,是如今新教材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可以想象,假如教师在之前上课时,对学生说明了当前讲述的地理分界概念是按自然气候划分,并且提醒大家不要与自己平时所了解的行政区域概念的华北相混淆,那么类似的疑问就不可能出现。”

  而总理提问之后,部分媒体不假思索的“一边倒”式报道,就更不是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下所应当产生的局面了——提问引发的,本该是讨论而非批判。对于我国的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如何学会真正地去领会和理解教材中的知识,乃至在此前提下,主动地存疑、释疑,正是急需培养的新能力。

  夏志方表示,简单地归纳一下,2001年以来的国家课程改革,其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从原先的“把教材当作真理”,到如今告诉大家:“教材未必是真理”。温总理的行为,可说是对这种理念的最佳演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下一代如何思考。这种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