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宗禹的博客 - 故乡博客|乐亭博客 故乡 乐亭 旅游 论坛 博客 乐亭旅游 故乡论坛 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54:01

些年,杨存邦局长曾抄过这首小诗,过目之后搁置好长时间未作交流。今年新寨酒厂魏树志厂长为增加酒厂文化内涵曾译过此诗。之后,他让我给予润色。遵命对该诗做了注释,兹把它放在我的日志里,以求网友们给予批评指正。 [/font] [font=黑体]乾隆诗(原文)
滦州境内两奇胜,夷齐庙及偏凉汀。肃谒清圣古貌,高台临碧为延停。轻舆向南三十里,横山秀色蔚岌嶬⑶。笑指面前滦水云,急流先我来何驶!兰椒石磴登寅缘,峰容波态相澄鲜。遥思六月松下坐,谡谡涛泛凉来偏。好景多属化人国,文殊问道维摩默。摩挲往迹辨金明,壁上有诗僧不识。倚岩飞阁坐凭流,昔年游兴一晌酬。

癸亥秋过滦河有偏凉汀畔水待我再凭流之句:化民成俗今然不,初心自问多增忧。

游偏凉汀作。

乾隆甲戌孟冬之月上浣御笔

乾隆诗(译文)
滦州境内有两处远近闻名的名胜景观,一处是夷齐庙,另一处是偏凉汀。我怀着无限恭敬的心情去瞻仰伯夷、叔齐二位前贤的风貌,在草木茂密、山峦叠嶂紧傍滦河的一处高台停了下来。由此乘着轻便的车子向南走了三十里,那横山高峻陡险郁郁葱葱的景色尽现眼前。我高兴地指着面前碧波荡漾的滦河水说:“你流的怎么这样快呀!想不到竟然比我还先到了这里。”迎面茂盛的香兰、花椒等草木,沿着上山的台阶攀缘生长,那翁郁的山峰,那清澈的河水,相互映辉显得格外秀丽清新。忆起癸亥年荷花盛开的季节来到这里,坐在苍翠的松树底下乘凉,那肃静峻挺的波涛汩汩汇入偏凉汀多么赏心悦目啊!世上雄伟壮美的景区多是那些度化众生脱离苦难的佛、菩萨、罗汉们居住修行的地方。文殊菩萨问起真理,居士维摩对此却保持缄默。追忆辨识这些历史遗迹究竟出于金代还是出于明代,山崖上虽刻有名人诗作,但僧人对此却知之不多。坐在傍崖而建的亭子里,欣赏着山光水色,多年的游兴没用一天的时间就如愿以偿了。

癸亥年(1742年)的秋天过滦河时,当时曾写下偏凉汀畔水待我再凭流这样的诗句:教化庶民移风易俗形成优良的风俗习惯,这件事直到今天还是不尽人意呀!抚心自问当初的想法与曾经的往事,还真是叫人有些忧心忡忡!

游偏凉汀作

乾隆十九年(1754年)十月上旬弘历撰
注释:清圣:指伯夷、叔齐。

挹:通揖,拱手参拜。

:山势高峻陡险。

驶:快速。

兰椒:泛指兰草、花椒之类的攀缘植物。

寅缘:攀附生长。

谡谡:波纹重叠清澈明快的样子。

化人:指随机应变度化众生的佛、菩萨、罗汉等神灵。

文殊:寺院释迦牟尼佛像前的侍卫菩萨。

维摩:释迦牟尼在世时毗耶离城的居士。

孟冬:冬季三个月的第一个月。

上浣:浣,洗衣。唐制官员十日一休沐,本此,俗以上中下旬为上中下浣,上浣即上旬。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30) |  收藏 2009年09月04日 13:55:50

清·游智开《游石臼坨》(诠释)


清·游智开游石臼坨》诠释

同治十一年至光绪四年,新化游智开曾任永平知府,期间他曾游览石臼坨,并写了一首长诗,令人镌碑,存于岛上。历史原因,石臼坨岛上的历史遗迹所剩无几,此碑也被县管理部门收藏在博物馆内,很少于世人谋面。这首诗见证着往日石臼坨的历史沧桑,具有一定的文物研究价值。兹注释如下,以便世人鉴赏赐教。                                   



[/size]
[size=7]原文:

嘉约屡愆(1期,兹游独长往。兼乘潮落时,风日开清朗。入海一瞬间,尘外觏(2)奇赏。逸兴不可羁,直拟蓬壶(3)上。停桡阻泥淖,恶绪殊养养。舟人指叵罗(本饮器名。北人编桑条为器,深尺许,长圆三四尺,盛诸杂物,亦有此称),谓此如箕仰。置我坐其中,滑澾(4)相磨荡。 推挽登前途,斯御非非想。浩歌行入山,矫(5)首空天地。初疑非人间,稍远见古寺。有僧冠芙蓉(6),合掌临岩迟。荒僻伊古来,太守惊初至。拂苔憩桑阴,纵横杂田器。四月麦正黄,花实复丛缀。平皋被芳草,眠处牛谁食。借问畴比邻,应与三山四(7)。此境移我情,驾言(8)步林麓。短童(9)喜前导,窈窕(10)穷幽谷。径转沙阜高,傍海迭起伏。连蜷(11)若虬(12)龙,首尾蟠(13)其腹。中原广百顷,邱壑隐樵牧。苍波外绕之,仙境分汤沐(14)。异哉奥(15)旷区,修到真仙福。金焦(蕉)(16)峙江介(17),一拳浪花蹙。览胜惧日短,兼虑归路长。洪涛间险恶,阻滞嗟何常。僮仆刺船至,欢语开愁肠。潮长高于山,十丈帆可扬。登舟一回顾,岛树青茫茫。少留兴有余,疾返行自臧(18)。久速惟所适,身世翩翱翔。会当驾螭(19)
首,翼以白凤凰。



石臼坨在乐亭西南海中,余以同治十一年守永平,迄光绪四年。夏有巡海之役,因泛舟往游而以记之。

                                [/font][font=黑体]
新化  游智开




[/size]
[size=7]译文:

约好友去参观石臼坨,一次又一次地改变计划迁延时日,趁着大海落潮风和日丽的大好时机,自己决意作这次长途旅行。刚一进入大海,就遇见了新奇的景象。抑制不住自己放纵的游兴,驾起一叶轻舟直奔石臼坨岛。小船搁浅停在泥淖之中,愁绪袭人。驶船人指着一具叵罗说,这种器具就像是一个仰面朝上的簸箕,坐上去好极了。他们让我坐在其中,顺着泥泞光滑的水路,左摇右晃让人难以站稳脚根,就这样连推带搡地向前行进,驾着这样的水上运输工具上岛,令人不由遐想连翩。一路引吭高歌走进海岛,抬头仰望天空一望无际。使人像置身桃园仙境之中。不远的地方,建有一座古寺院。戴着莲花佛冠的和尚们,双手合什缓步走下山崖。这一偏僻荒凉的岛屿,从来没有到过,今天初次到这儿,处处令人新奇。用手抚开地上的藓类植物,坐在桑荫下稍事休息,在树旁横三竖四的摆放着不少农具。初夏四月小麦泛着一片金黄,扬花结实的麦穗密密实实地随风摇曳。地面高低起伏到处长满了青草,吃饱了青草的牛卧在地上甜睡着。向岛上的同乡们问过石臼坨的名胜景观之后,使人觉得这里就是幻境中的方壶、蓬莱、瀛洲之外的第四座仙山。
这里的景色令人感到心旷神怡处处新奇,兴致使然,大家讲着传说故事走在林荫旁的山坡下。未成年的孩子们又跳又蹦地在前边引路,穿过一处又一处深远幽暗的谷地。路旁高高低低的沙丘起伏层迭紧依海岸,酷似一条头尾盘卷腹部的长龙。宽敞坦阔的海岛中部拓有桑田百顷,丘陵沟渠纵横,海风吹抚着茂密的草木,打柴的樵夫与放牧的牛羊隐蔽其间时隐时现。深蓝色的大海波涛起伏紧围岛外,到在这里就像置身神仙盥洗梳妆的地方。好一个开扩深邃神奇的地方啊!在这深远隐蔽的所在修行而成仙得道真是幸福啊!看着    耸立在海边儿的石臼坨 ,不自主地用拳击水浪花飞溅,水面掀起一层层波纹。游览名胜总嫌时间不够用,再者是顾虑到归途的路程遥远。加之海上天气变化无常,大海惊涛险象环生,游人被阻海上那可是平平常常的事儿啊!正当愁绪扰人之际,书僮和随从驾船而至,海岛相聚大家笑逐颜开特别开心。苍海长满潮水,汹涌澎湃的海浪像小山似的,十丈高樯的大船均可扬帆远航了。登上轻舟,船行大海回头一望,那岛上的黯然树木寺院依稀难见。站在船头眷恋地看了片刻仍是余性盎然。由于船乘风势急驶大海,只好忍性躲进船仓隐藏身行。但在长时间快速前进的船内置身,自己仿佛双生翅膀翩然飞翔在万里海疆。是啊!如有机会再次泛舟海上,我一定要驾驭在船前的龙头上,让自己像一只生有翅膀的白色凤凰那样自由自在地飞翱在海天。



注释:1愆(qiān):错过,耽误。

(2)觏(gù):遇见,看见。


(3)蓬壶:传说海中的蓬莱、方壶
仙山。

(4)(tà):因泥泞而步行不稳。


(5)矫:抬起。


(6)
芙蓉:指和尚戴的莲花冠。

(7)
驾言:传说。

(8)三山四:把石臼坨岛比喻为方壶、蓬莱、瀛洲三山之外的第四座仙山。


(9)
短童:未成年的孩子。

(10)
窈窕:在此指深远貌。

(11)
蜷:身体弯曲。

(12)
虬:传说中一种有角的龙。

(13)
蟠:盘曲卷伏。

(14)
汤沐:沐浴。

(15)
奥:深远隐蔽

(16)
金焦(蕉):酒杯。喻石臼坨形似酒杯。

(17)
江介:江畔。

(18)
臧:通藏。

(19)(chī迟):传说中一种没角的龙。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7) |  收藏 2009年09月03日 16:34:15

致意网友们

    时光匆然,转眼近年没顾日志。和景刚曾过话:一是穷忙;二是身体不适。从现在起有意在“故乡人”和朋友们多做些交流。那么从前的不礼貌,只好请大家谅解了。首先把近来笔端的几篇东西放在日志里,以期向朋友求教、共磋。下面就是我想陆续发表的近期整理尚未见世的一些新文字的第一篇。

清·阴振猷《游石臼坨序》(注释
原    文
坨在县治南七十里,大海环之,然而侧峰横岭泽国有山灵寄焉。余耳食者久,亦心艳之有年矣。岁丁丑自都东归,裹粮径上,坂(1)平坻(2)似,皑皑然如洒玉尘(3)。盖潮汐所经晒而成盐,若是者望之数万亩不尽。自是土益卤,亦渐泥泞,水没踝者五里许,没膝者二里许,又二里许,则膝以上者。既出淤泥,遂达彼岸。时则潮信大发,秋日高晶,水光天光,上下一碧。于焉仰攀高丘,俯瞰木末,见其中起伏复灭之状,与水气相涵漾(4)者,若云流,若雾骞(5),苞孕森秀,远混天碧。惟是家弟抑之,抱幽忧之疾,深肢体之困。游屐所历,胸臆亦豁如余。于是知天地间,无不适志之处。其适不适皆志与天地隔膜之为之,而上蟠下际(6)之故,究如镜无蓄影,水无停流也。抑又叹自有此坨以来,其境之沉郁,景色之幽旷(7),气象之雄奇,使得遇昌黎、柳州诸公,丽藻抽思,点景绘象,即一草一木之精神,当必有千百年尚发越者。惜乎!吾乡之人摈之海隅,而学士大夫之足迹,又终古不及履。遂共指为荒寒寥落之区,寂寞(8)之野。自生自灭,无见无闻,良可慨矣。顾物极则必返,名盛必招尤。古今名迹指不胜屈,当其发山水之精华,蜚声名于词客,凿幽缒(锤)险,莫避雕搜,遂不瞬目间而已,变洁净场成污秽土。则此坨之(9)历落与其洋溢乎庸耳俗目,会不若听蜒()人(10)估客之奇迹,犹未至杀风景。凿混沌(11)其闷肫抑塞(12)之故,安知非地示昭鉴,百灵呵护,绝不著纪录于人世间。而沐日浴月,呼翕((13)乾坤,自抒海外之灵异,以留为终古之胜也。是则重可慨也。

译  文


    石臼坨在乐亭县的西南,距县城七十华里。坨的四周被大海环绕着,坨上峰峦丘陵纵横,因这个海岛有灵性,所以远近闻名。我听说这个岛屿的盛况很久了,多年来一直在心里向往着这里。

    丁丑年(1757年)我从京城回到乐亭,带着干粮择路直往石臼坨海岛,全岛山坡地势平坦,酷似大海中一个可供休息居住的小洲。白花花的地面,就像覆盖着一层积雪。大盖是长潮落潮海水过后经日晒而形成了一层盐。这样的地表远看要有好几万亩。从足下开始,滩涂含得盐分越来越多,所以道路也越来越泥泞了。有五里多水没脚脖,二里多没膝盖骨,再走二里就要没到膝盖以上了。走出这段泥泞的地区,就到了对面的海岸。当时正长大潮,秋季的太阳高悬天穹鲜艳明亮。浩瀚大海,水天一色,光洁如玉。仰望高丘,攀登绝顶,再往下看去,那片片葱林忽隐忽现,与云蒸霞蔚的水气相互辉映,其景象就像那天空随风流动着的白云,熠熠飞舞的彩霞,涵蕴着丛生茂盛的林荫,隐约消逝于远方的碧海蓝天。

    只是临上坨之前,家弟的心情非常郁闷,老是打不起精神头儿来,经过在坨上的一番游历,心情豁然开朗,倏忽变得和我一样怡悦。为此不禁使我感叹人生天地间,并没有什么所谓适合不适合自己的志愿,因为不管适合不适合都是志,只不过是你自己对于世事还没有达到洞悉彻悟的境界罢了。应该说这样的情况充塞天地间,无所不在,其实就像镜子里留不下影子,水不会永远停止流动一样。

    然而更加令人感叹的是,自有这个坨以来,这样茂郁秀美的环境、深奥广阔的景色,新奇壮美的境况,如能使之遇到像韩愈、柳宗元这样的诗文大家,推满腹之经纶、益华丽之词藻,神思遐想、状景写物,那么这里的一草一木的深层蕴涵,必定会有世世代代抒发不尽的诗情画意、描写不完的历史沉迹。可惜的是,我们故乡的人们,随意把它抛弃在海边,因而那些文人、学者、职官的足迹永远到不了这里。于是被说成是荒凉、冷寂不为人知的地方,从而历尽沧桑,默沉隔世,真是令人感慨万千啊!

    不过事物的规律是物极必反,如果它声名过于彰显,必然招至过失。从古至今名胜古迹数不胜数,然而当这些历史遗迹以其灵山秀水的精神和魅力声名昭著之时,文人骚客必将慕名而至。是时,发古之幽情,述今之险奇,竭尽才华,不讳雕琢裒集加以涂饰,就会一眨眼的功夫将把洁净的石臼坨变成脏乱不堪的地方。石臼坨清纯脱俗卓而不凡的风貌与其充斥、传播于平庸的世人,还不如让他们听听渔民商贩们的奇闻逸事会不至于败人清兴。追索天地初开以来的石臼坨之所以如此雍塞荒僻,谁能知这不是天地神灵显照呵护,使之不事张扬,于是才保下历史原貌,从而经受日月之精华,吞吐天地之万灵,自然倾泄挥发沧海之外的灵秀珍奇,用以留作永世长存的名胜古迹。如果真是样,更是令人无限感慨!

注释
(1)坂:山坡。

(2)坻: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3)玉尘:雪。

(4)涵漾:广阔的大泽碧波涌动,与泽面的水气相映照。

(5)骞:飞。

(6)上蟠下际:充塞天地,无所不在。

(7)幽旷:深奥而开朗。

(8)寂寞曶爽:荒凉、冷寂不为人知。

(9)嵚奇:形容高峻的石臼坨品格特异与从不同。

(10)蜑(dàn)
人:船民、渔夫。

(11)混沌:天地初开世无所知的意思。

(12)闷肫抑塞:泛指石臼坨环境雍塞荒僻

(13):呼噏:即呼吸。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47) |  收藏 2009年01月25日 14:20:46

向亲爱的网友们拜年

向亲爱的网友们拜年         冬去春来,牛年到了,乐亭何宗禹向所有网友和远方的朋友们拜年问好!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事业有成,万事如意!望大家多多到咱们的小刊物《读乐亭》做客,并望各位用生花之笔为它多写些文章。欢迎大家常到我的博客里逗留交谈,衷心希望所有的朋友们有机会能用其它方式多多加强联系。
                                                                          乐亭 何宗禹                                                                           写于牛年除夕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92) |  收藏 2009年01月13日 13:13:33

参观曹妃甸的感受及前景瞻望

[/font] [font=times]
乐亭一行与唐海县电视台同志们在曹妃甸灯塔前合影
[/font]
[font=黑体]

在唐海县中心广场
[/font]
[font=黑体]

在曹妃甸国际会议中心前
[/font]
[font=宋体]

唐海县中心广场公园中一景


唐海县中心广场公园中一景


兴建中的大型炼钢厂


30万吨级原油码头


与唐海县电视台专题部主任李国秀同志留影
[/font]


[font=宋体][font=黑体]参观曹妃甸的感受及前景瞻望
[/font]    中央决定开发曹妃甸以来,总想找个机会去看看。几年间慕名而至,来去匆匆者不乏其人,但众人观后口实却大相径庭。直到现在还有人在说:“那儿仍是荒滩一片,没啥看!”而有人却说:“中央下这么大力量,兴建几年,岂能如此?”茫然中度时至今,心里老没个底儿。但我坚信中国那句老话,“百闻不如一见。”怀此心境,在电视局局长赵连城同志的帮助下,2008911,我与乐亭文化研究会的刘庆文、刘文秩、李秀春一行四人驱车去了唐海。

    久违唐海县,从前去那里时,名字还叫柏各庄农场。是时,那街、那路、那域内建筑……,不敢恭维,说真的它还只像个较大的村子。时间跨越二十余年,今日之唐海县需刮目相看。建筑群已具规范,从其城建街道格局透视出远见理念:中心公园设计独具匠心,那山、水、桥涵、亭、台、彩石、通幽曲径,加之各种华灯的映衬,其文化品位之高即令人叹服。笔者以为,用过去的一个老词“换了人间”形容其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会有人提出异议。

    “有朋自远方来”,电视台老友连军、新朋国勇,热情招待自不必说。

    此行参观目的地并非唐海县,一睹“曹妃”才是兴趣儿的聚焦。善解人意的主人们敬茶未罢,去曹妃甸的车子已经备好。

    大家驱车南进,沿新修登岛公路直行,一路上尽情领略路上的如画风光景色。

    入海公路全长10多公里,登海岛缓行约30分钟。目视前方,路面平实坦畅,标线清新整洁;两旁绿化,壮树成荫,花草如带,蜂飞蝶舞,景色怡人,令人毫无置身大海的直感。游人们环视两厢波涛涌动的海域碧波,始知已进入浩瀚的海疆。

    据主人们介绍:只这条新筑进岛路面两旁的绿化带及岛上新增植被,需花费人民币11.5亿元。揣测建设者对绿化肯于投入如此巨资,由此也可窥建设理念之新潮,目光之远大,起点之高宏。

    悠悠大哉!后世荫福,子孙幸甚!

    没等上岛,行前只浏览“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印制的《中国·曹妃甸》一本精制的小册子,便使人耳目一新。册页表述简约,现将部分文字摘录如下:曹妃甸地处唐山南部沿海,原是一座带状的小沙岛,为滦河入海冲击而成,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因岛上原有曹妃殿而得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曹妃甸的建设。近年来,先后有二十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到这里视察,对曹妃甸的开发建设做出重要指示。特别是2006729,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曹妃甸时指出,曹妃甸是一块“黄金宝地”,一定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地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努力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2007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温家宝总理亲切慰问了曹妃甸施工一线的建设工人,要求把曹妃甸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的耀眼明珠。

    中国第一个科学发展示范区,中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区,一座生态、新型、现代化的工业园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将在这里诞生。

    曹妃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渤海沿岸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的“钻石级”港址;毗邻京津冀城市群,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海运航线畅通;腹地煤炭、铁矿石、原油等到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尤其是工业区及周边新探明储量10亿吨的大油田,为石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岛后方浅滩、荒地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为临港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曹妃甸宏伟蓝图初步规划面积为310平方公里,按照“依港促工、重化立城、港城互动”发展思路,将在这里构筑以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四大产业为主导,电力、海水淡化、建材环保等关联产业循环配套,信息、金融、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确定功能定位为:能源、矿石、等大宗能源原材料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到“十一五”末,工业区计划完成开发建设投资2000亿元左右,2010年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建成年吞吐能力超亿吨的大港,港城建成区面积达到88平方公里。

    看过唐海城区,加之上述材料介绍,对曹妃甸的兴建前景振奋、鼓舞。当实地参观过曹妃甸目前按规划实施的各项工程,感到这座滨海新城框架已具雏形。

    在连君与国秀的带领下,我们几乎走遍了所有成型的工程建筑,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如:2007年开工兴建的新首钢最大的炼铁厂、30万吨原油码头(能容300长的大型货轮进出)、渤海国际会议中心有限公司等等骨干项目。

    渤海国际会议中心有限公司是由中国首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和北京首钢房地开发有限公司出资兴建的。该项目占地500亩,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五星级酒店、温泉运动中心、公寓楼、海员俱乐部等设施。这些大型工程建筑理念新,技术含量高,设备齐全,美观、实用、新潮。半天时间,走马看花,只能是看到些外在的形象而已。仅此也可以说是大饱眼福了。参观过曹妃甸后总的感觉是:今日曹妃甸,框架已具,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市将拔地而起。这里的一切不是神话,但胜似神话。过去看乐亭皮影,有一出戏叫《张四姐画房子》,这么浩大宏伟的一座现代化新城的,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成,真像神人下凡画就一般。

    随着国际经济危机的出现,建设项目的变化势在必行。因此人们都在翘首观望,为曹妃甸的后期建设担忧。众说纷纭,有的说停建了,有的说是缓建,也未见各媒体对此有一个准确的说法。最近从唐海县朋友们嘴里倒是得到一些小道消息。他们说:“那里做了那么大的框架,国家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有个朋友则说:“据我所知,2009年,国家对曹妃甸的兴建,将投入1000亿元资金。”上述种种议论,虽属道听途说,并无确证,但按事物常理加以推断,我以为并非空穴来风。

    曹妃甸的兴建与乐亭新区的建设息息相关。唐山湾经济建设中提出的“四点一带”,即坐落在东起乐亭的滦河口,西至临近蓟运河的洒金坨插网铺全长198公里长的海岸线上。其中包括:曹妃甸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芦汉技术开发区与乐亭新区。曹妃甸新区应该说是其中的龙头老大。它的建成对于乐亭新区的建设影响是可以想见的。因此,我们对它的命运不能不给予必要的关注。                             

    总起来说,这次参观给我们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而美好。至于有的同志说曹妃甸那里“没啥看头”,我以的不是“没的看,而是没得看。可能是那些同志没能近前实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而已。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422) |  收藏 2008年12月20日 21:00:10

乐亭骄子杜锡瑞为故乡又添光彩

[size=5][/size] [size=5] [/size] 两方随神舟七号飞船上天的印章 [size=5][/size] [size=5]乐亭骄子杜锡瑞为故乡又添光彩
[/size][/size] [size=4]      老友杜锡瑞的“一倡百和”、“和平”两方印章乘神舟七号飞船于2008年10月12日升空,在太空遨游5日后安全返回地面。这件事儿在世人眼里虽然算不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儿,可是在我的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这可能是因为他是乐亭人民的儿子,是乐亭人民的骄傲,作为一个乐亭人,我为有这样的朋友而引以自豪吧!
    按说不就两方印章嘛!话说起来平常,但它所以能随“神七”上天,其背后的故事却催人心动,令人玩味和赞叹。
      关于锡瑞的事儿,我曾在《读乐亭》发过一篇短文,题为《军旅艺术家杜锡瑞》。内文是这样写的:
   
河北文艺圈儿说起杜锡瑞,众口一词,称他是通才。通音律、善诗文、专书法、精雕刻,巧雕印钮堪称一绝。许多大师级艺术家对于锡瑞的才艺倍加赞赏。
      杜锡瑞,1947年生于河北乐亭杜家小口村,自幼成长于一个有文化的家庭。父亲在乡是个颇有影响的文化人,严于家教,能文善写,书法尤以柳体、赵体见长。杜锡瑞的书法起步于柳、赵,与父亲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
      乐亭──传统文化的摇篮,它孕育了乐亭大鼓、乐亭皮影、评剧、地秧歌、剪纸、泥塑等多种艺术形式。杜锡瑞儿时起就和家乡的传统艺术有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是家乡的传统艺术使他获得了深厚的艺术底蕴。
      1960年,杜锡瑞考入乐亭一中,在校学会了口琴、竹笛、扬琴等乐器。在名画家惠易唐老师的指点下,书法、绘画有了长足进步。
    1963年夏天,由文化馆主办的全县文艺汇演的舞台上我初次结识了杜锡瑞。这位年龄不满17岁文静、秀气的初中学生,一曲笛子独奏《我是一个兵》,征服了台下所有的评委和观众。他的出色表演,众望所归,获得了演奏一等奖。由此,和锡瑞几十个春秋,忘年交往,从未间断。
1966年夏天,天津音乐学院提前招生,他以超俗的艺术天赋展示,顺利通过考试。可惜“文革”开始,高校停止招生,未能进入高等学府深造。
    不久,学校停课“闹革命”,成立文艺宣传队,他成了一名宣传队员。政治气候风起云涌,再次见到锡瑞,他还是那么文静、大气。平日“革命小将”冲出校园去“砸乱”“横扫“,而锡瑞却很少迈出校门,人们常见他留在学校写标语、书会标、练习乐器、阅读文章。他沉稳、宁静、超脱、处惊不变,逆境求进的性格令人赞叹。
      1968年2月,杜锡瑞走进解放军这所大学校。数十年部队生活,当过电影放映员、宣传队员、宣传队创作组长、指导员。他是基层文艺宣传的组织者,同时也是研究者、实践者。他爱好广泛,吹笛、朗诵、写作、书法、篆刻、雕钮均有涉猎。纵横艺苑,邃密群文,诸多艺术门类均有相当造诣。称他笛子演奏家、作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大师、雕刻家都很贴切。但生性谦逊、随和,才华横溢的杜锡瑞,深藏若虚,不事张扬。他从“没奢望过什么名家、大家”。从他把自己的工作室命名为“半瓶斋”便可窥其常人心态。杜锡瑞体会:“为文为艺,轻松自然,既不累心,也不累身”,“我就是我,平常人一个,平常心一颗,正如古人所说‘游于艺’而已。”然而,于细微处见精神,真要是审视一下杜锡瑞的艺术根底儿,人们却会发现,锡瑞不凡!才艺了得!
      杜锡瑞谙练音律,在部队搞演出,口琴、笛子、中阮、洋琴,多种吹奏、弹拨乐器都很专业。宣传队排练清唱《红灯记》没有钢琴伴奏,他异想天开将洋琴改用粗弦,凭其娴熟的演奏技艺,洋琴弹出十足的钢琴韵味,节目演出收到了意想不到好效果。他的笛子独奏,多次在省电视台播映。他的笛子独奏曲,曲调悠扬,音色圆润浑厚,曾被石家庄市有线广播作为开始曲使用多年。
      1977年,锡瑞调省军区文化处工作,分管文学创作,牵头出版《神兵》、《河北革命回忆录》等三本书,军中荣立三等功。1980年被河北省作家协会吸收为第一批会员。他坚持业余创作多年,写作路子较宽,先后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故事等文学作品近40万字。2003年,他的诗文集《野丝瓜》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后,艺术界众多朋友为之惊奇。大家熟知他是书法界的大手笔,书家出文集,奇之一;作品门类全,奇之二;文中有至味,奇称之三。读过锡瑞诗文集,谁都不会把初下枝头的《野丝瓜》视为不起眼的小玩意儿。书中作品,朴素、自然,笔调清馨,自然流畅,文章一层,化外一层,诗意深藏字里行间。散文语言朴素,寓意深远,善于把浅白引向深刻,将自然升华为精神。成文全是作家亲身遭遇,亲身体会,亲身见闻,绝无凭空捏造。其中有牵连人生思考的“野丝瓜”,惨遭时代厄运的“小花猫”、令人敬畏的“河滩上的石头”,魂牵梦绕、永流不息的“故乡河”……篇篇是天然的本色、朴素的情绪、世俗的生活。植根生活,随心所欲。札实、厚重,贵在一个“野”字。想想并不奇绝,品品且不一般,堪称纯粹的感情。
      诗歌追求古典之美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性,融情于景,寓理于象,触景生情,直抒胸臆,于淡雅中见神韵。
      锡瑞涉猎艺术门类较多,最负盛名应称他的书法。他被中国书法家协誉为“德艺双馨”会员,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协省直分会主席。他的书法作品先后参加历届省展,晋冀鲁豫四省联展,北方十四省书法展和中国书协举办的七届国展,全国首届大字展,全国名家邀请展,河北省赴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法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展览。词条收入《中国当代青年作家名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美术家年鉴》等多部辞书,出版《书法与篆刻》、《杜锡瑞作品集》等多部专著。
      锡瑞书法不师一家,不宗一派,古今书圣、名家均在他博观约取的视野之内。追溯渊源,他起步柳、赵,而对“二王”一派感悟、承继缘深。作书严于法度,心正笔正,其散淡的处世态度,与世无争的为人之道,与古人为书之道有着惊人的相似。锡瑞认为:“心正笔正为学书之本,博涉多优是立书之基。”他主张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艺术水平,用“心”去写字,在广泛的爱好中陶冶情操,用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书法拓宽路子。他在《感悟书法》一诗中写道:“书道贵在得天真,帖精碑髓化为魂。金石霸悍添傲骨,诗词高雅去俗尘。修养学识作底蕴,灵感悟性炼精神。宗法百家归自然,不见师承最高深。”
    书家评论“杜锡瑞先生的行、草、隶、篆、楷各种书体作品均不以奇巧炫世,不以粉黛媚人,用笔逆侧并用,得心应手,使转果断,变化自如;结体宽博坦荡,纵横有像;通篇生气勃勃,飘若惊龙;尤其是用墨润燥相间,浓淡适宜,其飞白处,枯而不燥、疾而不浮,颇得‘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之妙。”
      他的书法所以达到如此境界,“与他在创作中,一贯坚持力避局促,追求高雅博大;力避柔滑,追求超迈壮美;力避矫情,追求天真;力避甜俗,追求质朴洒脱的正直心性息息相关。”正是基于上述理念,他才能够广收博取,融碑学帖学于一炉,见贤思齐,温文尔雅,不骄不躁,基于传统又不囿于传统,多流美之巧,而无浮华之气,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锡瑞的雕刻艺术酷似他的书法,朴实、大气、厚重、灵秀。以秦汉为宗,老老实实,不蒙事,不求险怪。走的虽是“无师自通”路子,但“无师”并非“不师”,仅不过不宗一派,不师一家而已。他的作品,更多取法秦汉,尤对小玺印彻悟较深。其白文印,用刀爽利,酣畅淋漓;朱文印多以汉隶汉简入印,更显古朴典雅,端庄秀气。
      锡瑞雕刻艺术中,其巧雕印钮更令人拍岸叫绝。其构思之巧,雕工之妙,为常人难以想见。出自他手下的作品,不拘园景、花卉、鸟、兽、鱼、虫,尊尊玲珑剔透,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看过锡瑞的印钮作品,觉得每一件都是孤品,绝品。
      说起锡瑞的雕钮,其实是他的一项“计划外”项目,起因缘自雕砚。“文革”中外祖父给他一方上好的端砚,不知被谁摔成两截儿。遗憾之余,为圆他的“端砚情”,托人买来一块易水砚原料石。一把木工凿、一把刨刃、一盒刻木雕刀、几张沙纸、一盒上光蜡,加上原来的几把篆刻刀,开始了他的雕砚工程。一个半月过去,随着手上血泡磨成老茧,一方“龙凤呈祥” 砚呱呱坠地。锡瑞端详着自己的“宠儿”,别提多高兴了。紧接着,又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一方“五龙游天”姊妹砚相继问世。单说这两方砚边的龙凤,造型生动,刀工精到,加之着意巧用石料上的天然色块,化腐朽为神奇,使砚上龙盘凤戏,呼之欲出。拿给朋友看,无不交口称赞。特别是河北工艺美术大楼的李成行先生看后,评价杜锡瑞雕刻技艺是“无师自通,非常精彩”,这就更加坚定了他深涉雕刻的信心。
      李成行先生认定杜锡瑞精于雕砚,定能刻章、雕钮,于是硬是塞给他一块寿山石,请他为朋友刻一方章子,并请在章上为之雕钮。杜锡瑞盛情难却,硬着头皮揽下了这桩“瓷器活儿”。他把自己悟出的这套雕刻艺术,巧妙地嫁接到雕钮上。名章刻好,上端雕成坐象。李成行艺术圈内的这位朋友见后,至诚感谢,赞不绝口。由此,“无心插柳柳成荫”,竟引锡瑞走上了雕钮之路。
      锡瑞的雕钮艺术走的完全是自己的路子。他的雕钮艺术与传统印纽及一般工艺钮最大区别在于对石材的选择。一般印钮用材无须过苛,而锡瑞对于雕钮的用材选择那是极其严苛的。为选到一块满意的石料,他宁可跑遍天南地北,所选中的每块石料都必须是千里挑一。他认为,选到一块满意石材的本身,便是选到了一件有待发现的艺术品。他一改传统雕钮的老套数,留心妙用石材上天然色块与纹理作为成型基础,其余工作就是发现、思考、设计、定型,进而用灵感去触摸,剔除多余部分,将石材创制成可遇不可求的艺术珍品。例如他的雕钮作品《补天》中的女娲与五彩石,《戏月》中的猿猴与月亮,《金钱豹》中的金钱豹,《春蚕》中的春蚕,“腊梅”中的梅花,《珠圆玉润》中的葡萄,以及蛐蛐、蛇、蝎、金龟子、蝼蛄、蜗牛、金鱼,件件如是。透视锡瑞的雕钮作品,无一不是大自然的造化、作者丰富想象力与精湛艺术表现力相结合“天人合一”的产物。他的雕钮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早在1998年,杜锡瑞就被河北省轻工业厅破格授予“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中央电视台“中国风”栏目曾为这位军人雕刻家播映了7分钟的专题。2002年,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夕阳红”栏目专门派摄制组拍摄了他的巧雕印钮专题片。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随后在“夕阳红”栏目特别节目、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多次播出。史树青先生见后欣然题词“锡瑞先生雕钮艺术‘巧夺天工’”。著名画家韩羽先生看后,称赞为“真正的艺术”,并欣然命笔题词:“天然之妙,人工之趣,妙趣横生”。他的巧雕印钮曾在亚运艺术节和国外展览中受到行家好评。被省领导作为礼品,赠送给台湾客商尹衍梁先生。尹先生收后高兴地说,他走了不少国家,收到过很多礼品,这件是他最喜欢的。
      巧雕印纽这门年轻艺术,有关专著及创作资料少之又少,而雕钮艺术又有待发展和提升。为不断丰富和完善这门艺术的内涵,锡瑞将自己的创作体会和百余幅作品照片汇集成册,编成了《印钮巧雕艺术》一书,即将付梓印行,以求与国内外同道相互交流切磋,使雕钮艺术尽快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锡瑞退休后的生活,安适、丰富而充实;孜孜艺术,精深博涉,依然故我。即将退休前,曾撰写如下一幅对联:“仕途已冬至,艺术正春分”。永不知疲倦的杜锡瑞,随心艺苑,志在千里,“半瓶斋”春光正灿烂,那么,硕果累累的艺术秋天还会远吗?
      大家读过这篇文章,对于杜锡瑞其人就有了一个初步了解。正如文章结尾所说的那样,自上文发表后,锡瑞在不长的两年时间内,再创佳绩,硕果累累。
      据媒体报导。2006年4月 23日上午,锡瑞艺术作品展开幕式及《巧雕印钮艺术》一书首发式在省博物馆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世居、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杨炳延等有关领导和艺术界人士出席。这次艺术展汇集了杜锡瑞的书法、篆刻和巧雕印钮作品一百多件。参观展览的人们赞叹杜锡瑞的书法作品功力深厚,风格多样,小楷、大篆、隶书、行书、草书、巨幅榜书,均得心应手。篆刻作品宗法秦、汉,又以汉印风格为主调,清新雅丽而不俗。细朱文、满白文、小印、大印等,都能游刃有余。展出的巧雕印钮共56方,件件堪称精品。印石上的一切色彩都是大自然的造化,显色、石形及至对石中杂色的利用,都恰到好处,独具匠心,令人叫绝。《巧雕印钮艺术》一书,由河北教育出版社精心印刷,可以认为,此书是杜锡瑞先生对自己20年雕钮生涯的总结。书中不仅展示了杜锡瑞先生巧夺天工的雕刻才艺,还系统介绍了雕钮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形制、种类、材质、功用与明代以后的制钮名家、流派、风格等。
    “神七”成就了杜锡瑞的两方印章,它们必将被载入中华民族艺术殿堂的光辉史册,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优秀作品选录:
[/size] 印钮:
[size=4] [/size] [size=4] [/size] [size=4] (待续)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2) |  浏览(411) |  收藏 2008年11月13日 17:02:15

深切悼念李运昌同志

                      1997年8月胡锦涛同志在李大钊纪念馆落成典礼会议期间接见冀东老于部代表
                            左起第二人胡锦涛 左起第一人李葆华  右起第一人  李运昌
 
      知道李运昌同志住进医院,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期间,曾有意向家人及树屏大姐打听过多次,一直说病情平稳,神智还比较清楚。
      近日,得到李老逝世的消息,已经晚于他离开我们五天了;心理上虽有预感和准备,但心情仍然十分的沉重。
    忆及李老对我所从事工作的帮助与支持“天高地厚”,十分感动,有乡里的情谊,有老一辈的关爱,更有父执般的呵护。
                                            一、感北戴河求《序》
    回想过去的岁月,少年时期,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这个传奇式的名字就深深地刻在了心上。建国后,他工作在铁路、司法等部门曾多次回乡,在县内的活动都曾留意。运昌热爱家乡的民间艺术,特别喜欢“老呔影”,他和大家一起看皮影戏、评戏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那时,在我印象里,他是一位高官,接近他自然伴有一种敬重与陌生感。在事后的岁月里虽有多次接触,但真正走近运昌和他在一起深谈,那已经是1989年夏我去北戴河请他为我写的《李大钊传说故事集》一书作序。
    沿着刘任英同志的指点,到北戴河去找他,费尽周折,总算进入了李老所住的公寓。时不凑巧,紧赶慢赶还是赶到一个晌午头儿上。进门,周秘书从外间卧铺上起身和我轻声交谈,当我说明来意,他歉意地对我说:“对不起,李老正在午休,最近他应酬较多,很少得到一个平静的午休,真不好打扰他。” 周秘书说着把卧铺指给我:“就请在这儿先休息一下,等李老醒后,见他好不好?”此前,我见过身位较高的首长不在少数,但身边工作人员能够如此平易随和地接待一位陌生人,却很少见过。再热再累,夺人所需,勉为其难。当我起身告辞,婉言再至,周秘书一再热情挽留。言语间,我们虽莺语轻声还是被内室的李老发觉。他把周秘书叫入室内,当知道我是来自乐亭的乡亲时,他立即让周秘书把我叫进卧室。
    那时的李老虽说不是当年叱咤疆场的将军,但红光满面,神采奕奕,说话嗓音洪亮,谈吐爽直,诚然一副忠厚长者的仪态,见后似觉比起当年在乐亭又多一层亲切。切入话不到十分钟,所有的陌生感,被无拘无束的交谈驱赶得一干二净。当我审势提出请他作序的要求,他慨然应允,事后,很快玉成此事。
                                  二、在洛阳的李大钊研究学术讨论会上
    1992年4月,在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的李大钊研究学术讨论会上,是我与李运昌、李葆华、田映萱和刘树屏等老同志接触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李老在会上作了长篇讲话,大家听后,都说李老讲得很实在,听来很受教育,他对于李大钊的了解比起与会的专家学者另有一番意境。几天里,一起出席会议,一起参观名胜古迹,一起在全国著名的洛阳牡丹节盛会上观赏了各种名花。参观回来,85岁高龄的李运昌同志上楼休息,我怕他体力不支,想从旁帮扶一下,李运昌一边健步登着楼梯,一边微笑着说:“不用扶,我能上!”再看田映萱大姐比起李老来就显得吃力的多。我扶着她上楼,她没有拒绝,一边走着说:“运昌同志身子骨儿好着呢!李老虽大葆华一岁,但葆华的体力却不如李老那么强壮。”会议结束前,大会秘书组组织照相,和李老碰到一起,问起回京时间,他热情地招呼:“到北京后有时间到家去!”话虽不多,听后心里热扑扑的。
                                                  三、海滨留下的瞬间
    记得和李老第三次谋面是一次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的会议期间。那次会上时间安排虽然紧张,但曾有多次接触交谈。一天下午,全体与会人员去沿海参观孙中山拟定兴建的北方大港港址。海风轻抚站在海边沙滩上远望的人群,李老站在平坦的沙地上,极目远眺,海风不时舔起他那深褐色的风衣下摆,使人不禁忆及当年李老的将军风采。     
           
李运昌在乐亭海边与作者在一起
    我见他和夫人与田映萱同志在一起谈话,便径直走了过去。李老见我过去,移步向我靠近,我便加快脚步,迅速进入几位老人的群落。谈话中李老乘兴讲起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的一些事情。他说:“这里是孙中山拟在中国北方建筑最大海港的优良港址,建成后可与美国的纽约比美!这个港口建成,对于中国对于咱们乐亭经济的发展作用可就大了,下去十年二十年再看咱们乐亭……” 李老说完,人们会心地笑着,一位热心摄影记者被这其乐融融的场面感动了,还兴致勃勃地给大家拍下了这珍贵的瞬间。
                                             
                                              与运昌在海边合影
                                                左一  田映萱 左二李运昌
               
                                              四、兴建李大钊纪念馆

      李大钊纪念馆的兴建,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工程,它的建成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河北省委省政府给予了巨大支持,市委市政府并列为了重大工程,乐亭县四十九万人民与党政领导对此更是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做出了巨大牺牲。
      一件事情的促成,总要有一个发端,总得有一个启动这件事的人。据我所知,在城关兴建李大钊纪念馆的启动,在高层领导中, 1984年8月胡耀邦总书记来乐亭视察时提出过,后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实现。1994年9月,李运昌同志从秦皇岛来乐亭,县委领导再次向他提出启动建馆的想法,立即得到了李老的首肯。这个表态,对于事后建成李大钊纪念馆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筹建过程中,事无巨细,李老亲自运作,直至纪念馆落成,事事挂在心上。我认为,李大钊纪念馆的兴建,李运昌同志不仅是倡导者,他对建馆做出的特殊贡献,乐亭的后世子孙应当永远记在心上。
      关于这件事我不揣文笔,曾写过一篇题名《情系纪念馆》副题为“记李运昌等四位老同志对兴建李大钊纪念馆的特殊贡献”的文章放在了我的书中。文中对于以李老为首的冀东四位老同志在建馆中所起的作用,写的比较详细,对于李老的作为也有较详的叙述。文中部分文字是这样记述的:
      “1994年运昌再次来到了故乡乐亭县视察工作。县委领导同志在陪同他参观期间,向他提出被搁置十年停建的李大钊纪念馆应当提到国家的议事日程,这一提议和李运昌同志牵怀已久的意愿不谋而合,当即得到了他的肯定。他让县委首先拿出自己的计划,经他过目,再找机会上报中央。县委领导立即做出决定,连夜编写文字材料,成文后,星夜赶送北京,交由李运昌同志审阅。当李运昌看到县委拿出的计划,工程造价仅仅300万元时,他认为,为李大钊同志建馆,首先应考虑到要与其历史地位相称,否则必将事与愿违。他当即指出按目前的市场情况,纪念馆工程造价,最低不能少于千万。计划经过重新运作,经各级领导协商共识,拿出了一个1350万元的计划,这一计划最后形成了统一的意见。”
      “1994年10月,中国人民迎来李大钊同志诞辰105周年纪念日,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在唐山市召开了‘纪念李大钊诞辰105周年全国学术讨论会’。拟议中为李大钊修建纪念馆的计划在会上一经披露,立即引起了全体与会专家学者的重视。特别是当全体与会同志到乐亭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参观之后,大家一致感到故居纪念馆限于场地和室内容量,对于宣传李大钊受到了难以克服的制约。与当前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也是极不相称的。会上多数同志请求李运昌、李葆华、张明远和于明涛等四老出面向中央呼吁此事。”
      “在与会专家和学者的强烈要求下,李运昌等四老11月份回到北京后,立即着手联名写成了全称为:‘关于急需在乐亭县李大钊故居修建李大钊纪念馆的意见’的报告,以机密文件形式呈送了主持中央党史领导小组工作的杨尚昆和薄一波同志。杨尚昆和薄一波同志接到报告后,立即做出批示:‘即送000。’000同志于12月8批示给胡锦涛同志后,胡锦涛同志于9日立即批给中宣部‘请中宣部商有关部门提出意见。”    “在中宣部各部门对报告的议决过程中,李运昌同志对于报告的运作,始终牵挂于心,他请夫人刘树屏出面,多次询问报告的批示情况。报告得以批准后,李运昌同志立即把消息通知乐亭县委。”
      “纪念馆破土动工,在乐亭举行盛大的奠基兴建仪式,李运昌等四老不顾年事已高和夏季的炎热,风尘仆仆赶赴乐亭参加会议。
                             
                            1996年8月李运昌在李大钊纪念馆奠基仪式上讲话
      工程开始后,老同志们身在北京,心系乐亭,他们把工程的进展情况,时时刻刻挂在心上。他们主动帮助纪念馆搜集文物资料。李运昌同志还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珍贵照片和图书资料主动献给了纪念馆。”
      “纪念馆兴建后期,李运昌等四老亲自出面筹划找000总书记为李大钊纪念馆题写馆名。在很短的时间内,李大钊纪念馆能够及时得到江总书记题写馆名和李鹏、乔石、李瑞环、刘华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题词,与李运昌等四老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纪念馆按预期的进度,提前竣工,在乐亭按时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开馆典礼,李运昌、李葆华等老同志,协同家人前来参加了隆重的落成开馆仪式。 
        1997年8月16日李大钊纪念馆落成开馆仪式会场
                      右起第四人  李运昌 
会上,李运昌同志代表老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满怀深情地回顾了李大钊同志的光辉业绩,表达了对李大钊同志无比深厚的敬仰之情。”
“李大钊纪念馆建成了,李运昌等老同志多年的夙愿实现了。作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李大钊纪念馆,在今后的岁月里必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出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可以预言,李运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为李大钊同志兴建纪念馆过程中所作的特殊贡献,必将彪炳青史、永照后人!”
      李大钊纪念馆的落成,全国的有志之士,在纪念馆的兴建中所做贡献永垂后世。我认为,对于那些凡是热心参预此项工作、对工程做过有益事情的人,纪念馆落成之后,总该向大家有个交待。但事隔三年却无人问及。无奈我用了近四年时间写出了一本题名为《历史的丰碑》的小册子。书中以写史之笔,散记的形式,把那些在建馆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及应该记录下来的事情都予以一一作了记录。2001年书稿写成后,我主动找到主管领导审定,找到有关朋友们征求意见,但对此无人敢于表态。
      在此“山穷水尽”之际,我只好进京找到李运昌等老领导老同志讨教。令我喜出望外的是,李运昌、王学珍、张静如与古平等同志对于这件事却给予了百分之百的支持,令人心动的鼓励。书稿送交李老后,老人家对于这本书倍加珍视,扶案一篇一篇地审阅稿件,并亲自为这本书撰写序言与题词。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会长王学珍同志也为此书题了词、北京师范大学张静如教授热情为此书撰写了序二,他在序中话说得非常实在,激动人心。   
    事情已经过去了十一个年头,今天回过头来再细想想这件事,当时要是没有李运昌等老领导、老同志的支持与鼓励,这本书的面世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这本书不是一本平平常常的书,它不只在乐亭的人文历史上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它肩负着兑现乐亭党政的诺言与信誉,它承载着乐亭四十九万人的脸面。话说重点儿,这本书能在李老等老领导、老朋友的支持下出版,对于李大钊纪念馆的兴建,为乐亭人、为李大钊纪念馆向世人偿还了一笔良心账。
              五、为编《乐亭史话》的采访
    2002年3月18日,为协助乐亭电视台专题部办《乐亭史话》专题,我和电视台的刘淑兰、王海勇同志对李运昌同志作了专题采访。
      那是一天的上午,和煦的阳光为东总布胡同34号院涂上了一层金黄色。车子到在门前,地域熟悉,由我引路径直进入李老的二楼会客厅。事前有约,刘树屏大姐知道我们来到楼上,很快从室内走了出来热情地和大家吁寒问温,并叫阿姨为我们倒上热茶。之后转身走出客厅,不大功夫,李运昌在她的陪同下进入客厅。淑兰、海勇同志在记者群里也应算是门里老手了。尽管如此,和李老初次谋面,多少还是存有拘谨。李老落座让茶,问过乡情和乐亭电视台的工作情况,谈话间气氛变得越来越随和了。话题切入采访正题后,刘淑兰同志把所列提纲一股脑儿端给李老。内容之详,范围之广,为我始料未及。我生怕李老对于我们的直率生厌。但事情却和我所想相左,李老稍思片刻,便沿着我们所提顺序,言简意赅,意蕴隽永,娓娓道来,如小河流水。大家对于94岁高龄的李老思维如此清晰敏捷,无不惊叹得五体投地。
      这次对李老的采访,对于乐亭电视台可谓机会难得,因此大家十分珍惜。谈话中,王海勇同志把每个细节,每个重要话题都精心做了记录。采访圆满结束前,我提议大家和李老合个影。大家围拢在李老身边站好位置,就等按下快门,相机不给作脸,因电池断电没能拍下这组历史性镜头。如今想起这件事,每个人心里仍沉甸甸地留下了一件历史性的憾事。
                    六、睹物思人情更切
2003年8月,为请李运昌同志为《历史的丰碑》撰写序言,我专程进京去了李老的公寓。这下午天气比较热,进门后刘树屏大姐指着桌上水果,让大家随便用。因有事在心,对水果没有发生兴趣。李老听过我的汇报,对书稿稍事浏览,见我言语恳切,态度焦虑,当场表态答应为《历史的丰碑》写序。大事已成定局,心绪顿时开朗,享用水果的欲望自然大增。在李老和树屏大姐的恭让下,大家尽情吃着水果。
    每次到在李老的家里,总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爱书是我的一种嗜好,索书脸皮更厚。一提要书刘树屏大姐总是格外宽容为我找出藏书,诸如《李大钊》画册、《中共党史人物传》、《李运昌传》等书刊都是经刘大姐交送的。这次没容我开口,刘大姐从室内拿出2002年版的大型画册《李运昌》,正郑重其事地对我说:“这本画册,容量比较大,属于李老个人出书,印数不多,这是专给你留的一册。由我代李老签字,他让我在书上加上了他的印章。相册比较珍贵,希望注意珍藏。”从刘树屏大姐手中接过画册,心里升起一股无名状的感慨,是幸福,是荣誉,还是乡胞深情,心绪万种,怎么也理不清。李老过世了,今天再次拿出画册,睹物思人,我的眼睛湿润了。
                                 
                              李运昌、刘树屏同志赠给作者的书与画册
李老走了,一世英雄的李老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人品、作为,他那坎坷的人生之路,他那铮铮铁骨,他那闪光的脚印,却牢牢地刻在了我们的心上,乐亭的后世子孙将世世代代怀念他!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787) |  收藏 2008年10月23日 07:17:44

桂月沿海行

[size=3][/size]



      金秋八月的乐亭。内陆:在高速路、公路、乡间柏油路格子里那碧玉般的果菜大棚、那两腮含笑硕果压弯枝头的浓荫果园、那绿叶遮掩半裸酥胸的红薯地;沿海:那稻浪滚滚的金色地毯、游弋万顷碧涛间的点点白帆……处处漾起笑脸,迎接着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

      今年是《读乐亭》杂志五岁华诞。为迎接、欢庆这一美好日子,编辑部一行六人驱车去了唐山港管理区。此行目的,一是探访新调港口的党委副书记、《读乐亭》杂志顾问000同志;二是商议一下如何为《读乐亭》过好生日及今后刊物的发展意向。

      途中,我们有意识绕道观赏了旅游集散地——北港三岛码头。盛夏过后,这里游人虽然不多,却仍给人留下了一些难以忘却的事情。譬如,呼景山同志采访七旬老人,诚然有留连忘返之意;秀春同志觅踪游子泛海的遗迹,回味盛夏喧闹,闲情难禁。大家乘兴拍下几帧海趣儿镜头。之后,到沿海人工湖大堤驻足,近观了湖光水色。

      为走近路去海港,面包车直向东行,顺着旧公路颠簸缓进,失修的路面上,那沟沟坎坎,将车子时而扬起,时而摔下,车上诸位诚然有进入汤圆簸箕的感觉。身体虽说受到了考验,但丝毫没觉察出大家的倦意,途中雅兴不减,顺便还拍下了一些沿海稻田收获前的壮观景色。

      上午十一时半,车子到了管理区门前。门卫森严,几经周旋,予以放行。进入大厦始知管理区正在开着重要会议。

      时间过午,周书记手拿文件夹匆匆进入我们久待的办公室。想到昔日进进出出他的办公室,此次见面,另有一番滋味在其中。虽说周书记接待热情,却总觉得不如在县委大院更觉随和。

      饭前切入话题,直到席间,大家就《读乐亭》的方方面面谈资不衰。通过这次交谈叙旧,大家对于办好《读乐亭》这个小刊物,眼界更宽了,信心更足了,方向也更加明确了。共同的感觉是:《读乐亭》所走过的五个年头,是有着历史意义的五年。1825天,对于年轻人来说并非多大的数目,然而对于文化研究会参预编辑工作的六位同志来说,平均年龄65岁有余,在这些人中,对于那些所剩时日有限的多数同志来说,应该算是较为漫长而富诗意的一个数目字了。

      五年汗水和心血的浇灌,《读乐亭》满年出版20集,近300万字,它把乐亭先人留下的人文历史、光辉足迹,内容尽其详,文字尽其精,用心记录了下来。同时寄送给远方乐亭籍的仁人志士,精英骄子;亲手送交县内的党政领导,一般干部和较有名气的文化人。

      从事后来自方方面面的声音可鉴,多数人满含深情,赞誉有加。那流淌于心底的滚烫话语,激起编辑部全体同仁心扉的层层波澜。

      笔者有意用安海同志送别合影时的赠言和广大读者的心声作为这篇短文的结束语:祝我们的《读乐亭》,永葆青春,越办越好!


乐亭文化研究会一行与周书记(左二)合影
周书记(左一)与乐亭文化研究会会长、《读乐亭》主编徐兴信(左二)席前议事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359) |  收藏 2008年10月15日 20:07:30

盛夏山东行

                                                      盛夏山东行

    赴山东考察团
      2007年,唐山乐亭菩提岛梦之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建义先生托人找到我,让组织一些有写作能力的同志,为菩提岛写一本展示人文历史、自然风貌的书,我愉快地接受了他的要求。因书中内容涉及计划兴建的“儒士院”,建义先生提议让大家到孔子的老家曲阜去看一下,对于兴建儒士院或许有所借鉴,并嘱让带写作组各位作家顺便到齐鲁名胜大明湖、趵突泉、泰山等地一游。
      2008年7月11日,汶川地震发生后,考虑到外出不便未能成行。震后再次启动去山东,几经曲折,终于成行。写作组一行九人在公司经理高怀勇同志的带领下,去了山东。
当日在济南参观了大明湖、趵突泉等景观;第二天游览了东岳泰山;第三天专程去曲阜参观了孔府、孔庙和孔林。
      临行前,家人、亲友和同事们多有劝诫:七十多岁高龄,冒盛夏酷暑,乘车八个小时,一旦……
说实在话,天下第一名山,世人心驰神往!但更多想到的却是这些写书人的殷情意愿。为满足大家的希望,作为牵头人,再难再险,只有努力,岂能言他!因此硬着头皮,乐呵呵去了山东。
      到在那里,一切的一切,身临其境,惊艳叹奇,收获非小。所幸三天过后,依然故我。亲朋好友,骨肉至亲,庆幸之余,更添一番羡叹。对此,促我捉笔,拼成如下短句,以抒情怀:

                                                          走近岱宗①

                                                        华龄七六登泰山,
                                                        遂令群贤作笑谈。
                                                        难堪童心风流事,
                                                        惟天在上②梦儿圆。





注:①岱宗:泰山的别称。
      ②“惟天在上”:泰山极顶玉皇庙内刻有一块石碑,高105厘米,宽60厘米,中间大字25×25厘米。碑面中间镌有“惟天在上”四个行书大字。上额:顺治捌年(1651年)捌月仲秋初伍日吉日;下额:钦差巡按长卢等处盐政监察御使杨义立石。

涂鸭拍下的几张照片附后,供大家欣赏。


济南大明湖

济南趵突泉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344) |  收藏 2008年10月03日 22:37:52

邢家三兄弟的革命岁月

                                              邢家三兄弟的革命岁月

      解放前,乐亭县大罗庄村经商发家的老邢家,是全村数一数二的富门大户。坐北朝南,高墙壁垒,铁筒似的一座宅院,雄踞村中,门墙紧对罗庄小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全县知名的罗庄战斗,就是以邢家大院、罗庄小学为中心激烈展开的。邢家不仅生活富有,并且从这座宅院走出了邢秉谦、邢秉和与邢秉顺三个读书人,且每个人在革命阵营都有所作为,使全村人引为光荣。
      我和邢家三兄弟是同村人,和秉顺不单同龄,而且在抗日战争中我但任村专职通讯员,他任儿童团长,长年朝夕相处,分享着抗日斗争胜利的豪情与欢乐。祖国黎明前夕,我目睹邢秉谦、邢秉和与邢秉顺三兄弟,在民族战争的冶炼磨励下,在路南党组织的启迪教育下,先后勇敢地走上了革命大道。
                                              一、稚子遗踪

  1954年工作在39军军部的邢秉谦   
      邢家弟兄中,大哥邢秉谦,自幼聪明灵俐,英俊帅气,是全村有名品学兼优的漂亮男孩儿。16岁进入乐亭县中读书,任四班班长。
    1938年,乐亭城关被日军占领后,日本人为对中国青少年进行奴化教育,在中小学强制推行日语课程,邢秉谦对此非常反感。日本人小林玲一的顾问郝子杰从东北金州给县中派来了一位叫宋鸿新的日语教员。宋鸿新进校后,以征服者的姿态动辄打骂学生。邢秉谦对宋深恶痛绝,他朝思暮想,组织班内同学,欲图把他赶走。
      宋鸿新不爱吃当地的豆酱,厨房每次用酱做菜,他必大声疾呼:“又是臭酱!”因之,邢秉谦给宋起了一个“臭酱”的外号。
      一天,    上课之前,邢秉谦和同学们商量好一个整治宋的办法:宋鸿新刚走进教室,邢秉谦先喊“起立”,后喊“鞠躬”,接着同学们齐声呐喊:“臭酱!”
      平日不可一世的宋鸿新遭受羞辱后,气急败坏地找到警察局,局长立即派人把邢秉谦抓走,并以“反日”的罪名,非要把邢秉谦开除治罪不可。后经校长康精新从中斡旋,才将邢秉谦保释回来。
      为了防止敌人报复,邢秉谦无奈离开中学回到罗庄。到家后,父亲对邢秉谦的举动非常生气,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为由,给他说了一门亲事,并坚持立即给他完婚,省得在外惹事生非。
      仇日的火种,在胸内燃烧。邢秉谦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在家守着媳妇当亡国奴”向父亲申明大义,劝服了父亲后,第二天,骑上自行车,找到女方家,说服了对方全家人,终于平和地退了这门亲事。
      父亲见儿子一不能在乡读书,又不能在家种地,便把他带回长春,通过商界头面人物马祝三,安排他到刘家的益通银行做会计员工作。
      日本人统治下的长春市,民族工商业遭受外国资本的残酷挤压,金融业的日子更为难过。上进好学的邢秉谦,很快熟悉了银行情况,他审时度势,针对益通银行日益萎缩的窘境,向董事会积极提出了“在扩大存放额方面寻找出路”的建议,并取得较好的效益。从而得到了董事们的赏识,行内的同事们刮目相看,都称他“小诸葛”。
      邢秉谦的初露锋芒,给襄理(会计主任)刘金镖带来不快。一贯刻苦欺辱下属的刘金镖,几度寻隙给邢秉谦难堪。邢秉谦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当众骂了刘金镖。刘金镖深恨邢秉谦“胆大放肆”给他定了个“行为不轨,不服管教”的罪名,决定要把他开除出益通银行。面对社会现状与不利的工作环境,邢秉谦毅然决然带着二弟投奔解放区去了九台县表舅家。
      “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这里的一切深深地吸引着他,感染着他。特别是日本投降后,国民党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挑起全面内战占据长春后,贪污腐败,横征暴敛,大发国难财。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与共产党八路军在解放区为国为民一心建设新中国的所作所为两厢对照,使邢秉谦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他认定:跟着共产党走,在党的旗帜下前进才有出路。
      一次,表舅带他参加了九台县工商界召开的座谈会,会上他直抒胸臆,把自己的在敌占区和解放区所见所闻,以商界晚辈的身份,作了一次精彩的发言。邢秉谦的发言,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称赞,并得到了军代表的赏识,从而和军代表建立了革命友谊。1948年长春解放后,邢秉谦跟随军代表回到长春,在军代表的帮助下,不久参加了解放军。
      二弟邢秉和,在邢家弟兄中从小就是个老诚持重非常听话的孩子。1937年冬,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侵略华北,邢家大院住满了日本大兵。侵华日军在邢家的兽行,给邢秉和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在罗庄小学读书时,一位体育教员在学校挑选了邢秉和等几个大个同学,教他们练拳习武,并给他讲述日本人侵略东北所犯罪行,号召同学们努力学习本领,“做一个正直的中国人,长大了好报效祖国”。 听了老师的讲话,目睹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在家乡的狂妄肆虐,一颗抗日的种子深深埋在心里。一天中午,敌人包围了学校,把这位老师抓走后,大家才知道这位老师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
      最使邢秉和终生难忘的是,1944年他在乐亭县城关上中学的暑假期间,他和八十多名学生被召集到新寨镇去开会。会上八路军的一位首长给他们作了一次激动人心报告。这位首长讲了很多日本人侵略中国烧杀抢掠的事情,告诉大家只有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去,中国人民才有出路。他号召热血青年在共产党的红旗下组织起来团结抗日。并告诉大家人民政权在解放区何新庄成立了抗日中学,希望同学们到那里去学习抗日的本领。也是会后才知道,这位部队首长就是冀东军分区的司令员李运昌同志。时隔不久,邢秉和和罗庄村李玉山、王殿璧等几名同学,报名参加了抗日中学,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三弟邢秉顺,天赋素质,机警聪明。小学读书,学业突出,加之爱说爱唱,亲昵同伴,在大罗庄村从小就是孩子堆里的“领头羊”。抗日战争年代八路军进村后,他顺理成章地当上儿童团长。
      我在村当通信员,负责号房,一次,把八路军三连的连部号在邢家大院。饭后,邢秉顺在大门前正带着儿童团拉着战士们唱歌。三连的同志们得知小房东邢秉顺是儿童团的团长,当他指挥孩子们唱完歌,连长高兴地拍着他的脑袋说:“我们的小团长,将来准有大出息哩!”同志们取笑问他长大了干什么,他脱口而出:“去当八路军!”庄里的老少爷们儿都夸:“三儿(邢秉顺乳名),真机灵!”这件事儿,至今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锣鼓刚刚进入尾声,蒋介石便挑起了全面内战。国民党的中央军大举进攻路南解放区,乐亭城南的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敌人到处抓村干部,连儿童团长也不放过。学校停课,工商停业,环境变得万分险恶。为避风险,邢秉顺和二哥一起去了东北长春,才躲过了此劫。
                                                  二、峥嵘岁月
      在中华民族危难时刻,在如荼如火解放战争中,邢家三兄弟先后投入党的怀抱。他们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下,解放战争的烽火中,和平建设的岁月里,每个人都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为共和国的诞生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写下如歌的人生。
      1948年,长春和平解放后,大哥邢秉谦带二弟回到长春,他帮二弟秉和考进了东北军区工程工程兵学校。从关内来到长春的三弟秉顺,也进入学校学习。1949年9月,建国前夕,邢秉谦离开妻子、爱女,参军随部队南下,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39军政治部工作。
邢秉谦在朝鲜战场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随部队挥师北上,改编为志愿军出国去了朝鲜。途经长春,他用痴情目光,望了一眼爱妻、女儿住所的方位,满载军人的火车,一声长啸驰过鸭绿江,来到了灾难深重的朝鲜。
      赴朝战争中,专啃硬骨头的39军,在友军配合下,首战告捷,一举全歼了气焰嚣张的美国王牌陆军第一师,戳穿了美帝纸老虎的画皮。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乘胜追击,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以南,迫使敌人不得不坐下来,与我方进行和平谈判。

  邢秉谦与朝鲜小朋友合影          在震魂撼魄的朝鲜战争中,特别是在与美21师气壮山河的艰苦战斗中,广大指战员浴血奋的壮烈场面与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无时无刻不在激动着青年干事邢秉谦那颗滚烫的心。他饱含激情,用生花之笔把前线战士们的英雄事迹,写成一篇篇战地快讯进行广泛发表。 为此受到军部表扬,并立功受奖。
      战争艰苦岁月的煎熬,邢秉谦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部队首长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不宜继续在部队工作,动员他转业到地方。他服从组织上的安排,于1954年离开了生死与共的战友,返回家乡后,被安排到滦南中学做语文教员工作。
      勤奋好学的邢秉谦,很快适应了学校生活。他把浓荫校院作为谱写人生的平台,以平实深厚的文化功底,躬身为学生们撰写教材,释疑解惑,谆谆启蒙。为活跃学校文艺生活,他亲自编写剧本,参加演出。他谦虚谨慎,才华横溢,服从领导,尊重同仁。因此,得到了全校师生的敬重和爱戴,被学校誉为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心直口快的邢秉谦,坦言给学校领导提了一些是时不宜提的意见,他的一片好心却遭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他的发言被定为“右派言论”。从此,一只无形的魔杖,时刻悬在他的头上,使之陷入了一生中最为困难与难奈的时刻。
      接踵而至的文化大革命中,他的肉体与精神再次受到了严重摧残与折磨:蹲牛棚,审查批斗,游街示众,无所不用其极。但所有这些莫须有的羞辱与罪名,始终未能动摇这位经过抗日、反顽、援朝抗美战争洗礼的革命军人那颗拳拳报国之心与刚毅坚强的革命意志。
1966年秋,受尽文化大革命冲击,心力交瘁的邢秉谦,心脏病突然发作,病魔终于夺走了他的壮心和生命,抱憾离开了人世,逝世那年他仅有42岁。
      邢秉谦逝世后,原单位给他的家属发来平反文字,撤掉了一切不实之词,予以正式恢复了名誉。
  8648  1948年时在军政大学时的邢秉和
      1948年,二弟秉和,在大哥秉谦与军代表的带领下从九台县回到长春后,先是报考了东北军政大学,后被分配到吉林市“东北军区工兵学校”学习。军队的大熔炉,为邢秉和铺就了一展抱负的新天地。因他在校品行端正,成绩优秀,曾立小功一次,并被吸收为共青团员。
      他进入军校不久,便迎来了共和国诞生的日子。当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草坪上等待这一庄严时刻降临的邢秉和欣喜若狂,热泪盈眶。
学校领导把学校参加全市军民庆祝活动,搞水上游行组装门船(即平台)的任务交给邢秉和等同学完成。他们积极行动,集中船只和购置装饰材料,连夜完成了组装任务。
      五彩缤纷的水上船队,每只船上都有一只演出队伍,在门船的引领下顺流前进,在五光十色的探照灯照耀下,显得格外宏伟壮观、绚丽夺目。当船队沿淞花江两岸沿江大道进入参观人群的视线时,岸上顿时发出“毛主席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山呼海哮般的欢呼声。
      游行活动进入高潮后,两艘船不慎近岸搁浅。为保证船上演出活动的顺利进行,邢秉和与几个同学挺身跳入水中,在他们的带动下同志们纷纷跳下船。邢秉和等人的英勇行为,感动船上的演职人员,不少人也跳入水中帮着推船。游船被推入深处,时间已是午夜12点。待两岸观众相继散去,邢秉和等人才上了岸。十月江夜,10度以下水温,邢秉和等人回到学校已是凌晨两点。饥饿寒冷的侵袭,迫使他们钻进被窝,但浑身仍在瑟瑟发抖缩作一团。
      1949年春节将近,校领导接到上级命令,要从工程兵学校挑一批学员随军南下。邢秉和以品学兼优被选中后,跟着部队来到长沙市。因没有营房,先是住在郊区群众家里,春节后才住进“周南女中”。组建“中南军区工兵学校”后,学校接收了“革命大学”的两个大队,七八百名学员。邢秉和被任命为区队长。全校师生凭着一副肩膀,将近两年的时间,硬是挑出了一所新学校。1950年,军委下令改工程兵学校为“军委高级工程兵学校”,朱德同志并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54年,为支援地方建设,从军队挑选一批干部转业去基层,到最难若的岗位去煅炼。邢秉和踊跃报名,被批准去湘西老区苗族土家族自治区首府吉首交通局工作,一干就是五十个年头。
经受革命岁月的严峻考验,和平建设年代的艰苦煅炼,邢秉和的端正人品和工作业绩,得到了党组织和所在单位同志们的充分肯定。1957年7月,在庆祝党的生日的光辉日子里,邢秉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地处湖南、湖北、贵州等四省市交界山区,地势险峻,层岩叠嶂,这里是中国历史上匪情最严重的地方。在支援47军114师湘西剿匪的战斗中,州政府给邢秉和等几个从部队转到地方的同志发了枪,帮助军队歼灭了西南有名的土匪头子龙云飞匪帮。这次战斗的事迹被电影制片厂拍成了轰动全国的《乌龙山剿匪记》在全国热播。
      为发展生产,改变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自治州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交通事业。工兵学校优秀毕业生邢秉和所学专业,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从此他和大山打起交道。在参预修筑公路的战斗中,他用汗水和智慧,使山区“天堑变通途”,首先打通了吉首至凤凰县的路段。接着完成了永顺县至龙山县、桑植县等地的公路。他以五个秋冬的宝贵年华,吃在工地,住在山洞,有时悬在海海拔500米的悬崖峭壁作业,终于胜利完成了修路任务,结束了当地“山间铃响马帮来”的贫困面貌。据不完全统计,经邢秉和参预修筑的公路,计达五千多公里。
 
  邢秉和近照            1987年9月,湘西中共自治州委、州政府对邢秉和在自治州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他做出较高的评价,特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1991年2月,湖南省交通厅,表彰他从事交通科技工作三十年,为发展湖南省交通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他颁发了积极贡献奖荣誉证书。从1986至1988年,邢秉和连续三年立功,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政府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并给予上浮一级工资的奖励。
      邢秉和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中国对外援建项目中,以专家组长的身份,带领4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来到非洲坦桑尼亚。在国外工作期间,他们不拘食饮,克服着重重困难,冒着50度以上赤道高温,随时与疟疾做着顽强博斗,先后把周恩来总理访非确定的援助坦桑尼亚20多项援建项目,逐一完满完成,并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赏。
      2001年10月的邢秉顺
      三弟邢秉顺,194 7年为躲避国民党军21师对路南的残酷扫荡,从家乡去东北长春父亲那里暂居,后考入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学习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中央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工作。不久,被派送到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深造波斯语言文学专业,1960年毕业后,长期在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外文局、文化部对外联络局工作。
      邢秉顺是一名优秀的外事工作官员,1980至1984年,曾任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二秘、一秘。1984年出任中央文化部对外联络局副局长、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理事。1990至1995年初任中国驻苏联、俄罗斯大使馆文化参赞。 与列宁的亲侄女乌里扬诺娃(右二)及其女儿在莫斯科合影
      他熟悉掌握俄语、英语、波斯语、日语等多国语言。任职期间曾因公务被派出到世界几十个国家近二百个城市,出色地完成了中央交给的对外联络交流任务。
      邢秉顺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对祖国的文学有着特殊爱好,特别是对中国的诗歌情有独钟。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诗人。他在国内国外任职期间,笔耕不辍,撰写出大量诗歌及其它文学作品先后在《文汇报》、《中外文化交流》、《中国文化报》、《黄河诗报》、《吉林文艺》等刊物发表。
1991年邢秉顺及夫人晓阳与苏联红军老战士在莫斯科合影   
      1991年2月,苏联中央电视台举办“北京电视周”播放了《李大钊》等十部电视片。特别是电视连续剧《李大钊》在黄金时段播映后,在苏联广大观众中,尤其是在中老年知识分子中反映强烈。作为李大钊故乡人,情之所系,他在莫斯科连夜赋诗,发表在《中国文化报》上。
诗的题目是:《李大钊》在苏联。
文为:
                                                      一股浩然正气,
                                                      一种威严雄风;
                                                      一身铮铮铁骨,
                                                      一腔热血沸腾。

                                                      风雨如磐中的闪电,
                                                      烽火连天时的雷鸣;
                                                      沉睡了千年的神州,
                                                      唤来新世界的黎明。

                                                      老一辈熟知你的名字,
                                                      你曾沐浴这里的春风;
                                                      年轻的人们对你陌生,
                                                      结识一个伟大的生命。

    邢秉顺是中国杰出的外文翻译家。他在从事对外工作的同时,翻译出版了波斯文学名著《哈菲兹抒情诗选》、《巴哈尔诗选》、《鲁拜集》。与人合译的《波斯古代诗选》荣获1998年全国第三届优秀外国文学翻译图书奖。《哈菲兹抒情诗选》出版后,花城、北岳、重庆、北师大、春风、长江、上海等出版单位,都从中作了选录,并载入多种世界名家诗歌选集。
为表彰翻译波斯文学有突出贡献的中方人员,2000年6月,伊朗总统哈塔米访华时,在北京大学为邢秉顺等翻译家亲自颁发了总统奖。
 
                                                                                                            三、晚年风采
      大哥邢秉谦英年早逝,使故乡的亲友、同学与家人为之惋惜多多。直到现在,他在故乡的音容笑貌,仍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脑海里。
      1991年,二哥邢秉和离开工作岗位后,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虽步入耄耋之年,但对本单位的工作,总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余生。2008年是邢秉和八十岁生日,单位为他专门举办了庆祝活动。过生日那天,全市友好,全局的主要领导和同志都应邀参加了他的寿宴。
      他时时刻刻以一个部队军人、革命干部、共产主义战士要求自己、教育后代。他的二儿子邢小仕,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硕士毕业留校任教,后去美加洲大学攻读博士。出国前,他教教育儿子:“今后不管你们多么富有,或居何高位,总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时刻警示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中国人!”现在邢小仕在华盛顿一个环保单位任职,每年应国内之邀总要回国两三次讲学。1933年深秋,留在国内读书的小孙子,要去美国的父母身边。临行前,他对孙子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的祖宗是乐亭人。不管以后到了哪里,即使洋装在身,也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在爷爷的言传身教下,儿子们遵照父亲的意愿,从未忘对对孩子们进行热爱祖国的传统教育。2002年,小仕一家人回国探望父母,姑姑们和出生在美国小侄女开玩笑说:“呶,我们的小美佬回来了!”小孙女很不高兴地说:“NO!我是中国人!”大家高兴地鼓掌喊起OK!她的小脸露出了惬意的微笑。
      1995年,邢秉顺晚于退修两年时限离开工作岗位后,部领导珍视他多年的外事工作经验与深藏的知识才干,要求他继续关心部里的对外交流,并明确提出请他参预对进口影像制品的审查工作。盛情难却,他身退心不退,躬身文苑与部里的工作。他以自己的特长和精力,争分夺秒地努力完成着部领导交给他的审查任务。在离开岗位后的十多年里,他参预审定的进口电影、电视剧片达4700多部。与此同时,他在多年翻译中东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完成了多部伊朗古典诗词的译著工作。2001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18卷本的《波斯文库》,他的译著《哈菲兹抒情诗全集》,收入了诗人各时期的抒情诗作570余首,诗文两万多行。
      邢秉顺如此执著于哈菲兹,主要是因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春天、爱情、夜莺、玫瑰、自由与美好的讴歌与向往;对于社会黑暗、腐朽、不公、虚伪以及对于人性的压抑与摧残无情的批评与鞭挞。特别是书中对于中华大地的歌颂,对于中国的绘画、美女、和田的麝香多有赞美,诗中随处可见诗人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全集出版发行第二年4月000主席访问伊朗时,江主席与伊朗总统哈塔米同时在两套《波斯经典文库》上签名,分别由两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邢秉顺的游子情怀,深深感动着故乡的亲人。多年来,不管他漂泊在天涯海角,寄身于异国他乡,乐亭这片热土时时刻刻在牵动着他那颗拳拳赤子之心。他热爱故乡的人民,他钟情于乐亭淳厚的民风,他时刻关心着乐亭的建设事业。他对乐亭传统文化更是倍加珍视。十几年来他对乐亭影的发展及在世界文苑争得一席立身之地付出了心血与汗水。他在离开工作岗位后十多年,节省每一个铜板,为家乡的图书馆赠送了价值数万元的各种珍贵书籍。一次,为给乐亭图书馆带书,身为厅局级干部七十多岁高龄的邢秉顺,手提满满两大箱图书,汗喘吁吁,亲自送上了去乐亭的汽车。他笃信与实践着哈菲兹诗中那句名言:“人的本质在于纯洁质朴,能给他人带来幸福。”他谦虚谨慎,淡薄名利,始终把自已当做泥土,当做沧海中的一滴水。
      邢家三兄弟的人生之路,是平实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也是为中华民族的革命事业有所作为的一生。他们那闪光的脚印,清晰地留在了祖国和世界的大地上。他们的模范事迹将为故乡,为家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397) |  收藏 2008年09月10日 19:30:41

喜有新人荣桑梓


乐亭文化研究会全体同仁与诗人王玉祥合影
左三王玉祥
诗人王玉祥与夫人张淑珍在承德避暑山庄

      作为乐亭人,我常以乐亭籍的在外游子中出了像与共和国同龄发表作品的著名女作家葛翠琳而引以为荣;出了像“中国诗坛第一判官”、“中国作协的首席诗歌评论家”张同吾这样的文坛巨子而欢欣鼓舞;出了八岁走出乐亭随父亲在北京读书,十八岁高中毕业,学生时代收藏文物,被业师张鸿来先生赞为“书画常教老眼花,鉴藏年少独名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毕生工作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鉴定国宝的国宝史树青而感到自豪;出了像中国电子学奠基人孟昭英、机械工程专家石志仁等十名中科院、工程院两院院士、出了全国青联常委、中国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二十余年工作在九泉卫星发射基地把神州五号等五艘飞船,国内外120多颗卫星送入太空的张庆伟、出了29届奥运会“鸟巢” 设计者中方主要代表李兴纲等优秀的科技工作者而感到骄傲……
      乐亭名人的星光璀灿神洲大地、闪耀浩翰苍穹。近日发现,在众多星座的户籍中,又一颗文坛新星在原政协主席徐兴信同志的指引下与县人迟迟谋面。此人就是承德日报资深报人、全国著名的诗词作家王玉祥。
      近期网上发现当代著名诗人邵燕祥先生曾赠诗王玉祥,全文为:
                                        万人如海一身藏,知有承德王玉祥。
                                        都为民瘼成义愤,每从曲笔现苍茫。
                                        热河风雪寻驴背,绝塞云霞入锦囊。
                                        闲倚宫墙观魏阙,朝晖夕照换兴亡。
      通过对此诗的赏析,抒怀寄情,对于王玉的文苑生活,可窥见其文化人生之蛛丝马迹。
王玉祥,1948年11月生于河北乐亭县。原为《承德日报》主任编辑、文艺部副主任。十六岁学诗,启蒙于伯父作恭先生,曾受荒芜、夏承焘、《当代诗词》主编李汝伦等前辈名家指点。其诗自成一格:显性灵,见学识,绝无填书塞典之弊,更少见其应景粉饰之篇什。作品曾在全国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出版有诗词集《天雨花集》,另
有多部书稿付诸梨枣。曾获海峡两岸迎春诗赛奖、首届中华诗词大赛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等重大奖项。                         
      继清代侯官举人黄佾撰写《石臼坨赋》之后,乐亭近期又有人试墨《乐亭赋》。古赋文体,讲究辞采、体物铺陈,其四六句式,对仗格律,不容漫不经心。鉴为古诗词者,需有深厚文学功底,与习作旧体诗词之老道笔力。通观近作和前人相较,均觉尚无超前之势头。
读过王玉祥近期为某公司所撰如下碑文,似觉文墨简洁靓丽,高雅不俗。文为:
山海关碑文
    山海雄关,名闻天下。古城兴废,人倍牵情。惟沧桑变易,风火劫磨,门巷光华,十不存二。复其故韵,可谓宜哉。况盛世招邀,奥运将届,重张福地,恰值良辰。于是我公司乃荷重任,排万难,择吉开工,夜以继日,殚精竭力,上下同心。奋战两年,遂使工程如期告竣。此固团队之功,然亦当地领导及协作各方之助矣。而今,登城心之钟鼓楼四眺,但见楼台比并,呼应关城,廊榭参差,徘徊花月,杰阁穿云,飞檐焕彩,壮美风情,自非畴昔,纷来游客,正好流连。至若集万商于灯火春宵,致四海于笙歌夏日,其繁荣前景,更何疑耶!
志庆勒石,爰为是记。
      欣赏是赋,耳目一新。
      乐亭,文明古县,李大钊的故乡。索溯人文历史长河,像李兰、史香崖、葛毓芝、赵祖铭、阴振猷、李中淑、王好问等文苑先贤,难以数记。时至今日,叙著文章事,本应彰显“一代新人超旧人”之蔚蔚雄风。奈就目前所闻所见,尚待时日。乐亭今日之政治、经济、文化、计划生育、卫生等等层面都跻身全国前例。歌之,咏之,县域文人责无旁贷。鉴于此,徐兴信主席书来信往,以三顾茅庐、周公请钓之精神敦请玉祥出山为乐亭写赋,可谓用心良苦。
和玉祥相识,缘自60年代,在文化馆与之接触时,尚仰可畏后生;今日同酌文羹,诚自刮目。
玉祥深沉谦虚,求真务实,平人心态,可亲可近。从他为熟人奉书题词,也见其高洁人品之一斑。


      2008年8月29日,电力宾馆宴前惜别,其情依依,溢于言表。无才以旧人老友之心情,殷殷企盼玉祥的大作早日赏眼。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1) |  浏览(617) |  收藏 2008年08月27日 11:53:38

印象张同吾

印象张同吾


左张同吾
      最近,张同吾先生携夫人回到乐亭老家讲学,与文艺界的朋友和老乡多有交往。张同吾是乐亭三合庄人,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秘书长。
      知道张同吾先生要来乐亭讲学的消息,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2005年4月12日,张同吾先生应乐亭文联、故乡友好之邀,上午九时在电力宾馆大厦讲课,慕名参加会议在他们的所住房间见了他们夫妇。虽然是首次见面,同吾平易近人的大家风范却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前不久他为袁建军所著《血脉家园》作序更加印深了这种感受。
      张同吾先生是全国著名诗歌评论家,在中国诗坛享有盛誉。他的诗歌理论著作阐释诗的本质和审美特征,引领了中国诗歌的方向。
      他的人品、学识、文学造诣早有耳闻。老诗人阿红对于他的为人为文说过这样一段话:“读同吾的评论,我常常觉得是一种享受,有感情,有色彩,有形象,通篇散文,许多段落又像诗,但终究是评论,寻脉究络,又有严密的思辨逻辑。”“最近,我才知道同吾写作任何文章都不起草,纵然洋洋万言,也是一挥而就,文不加点且字体优美。我常与他共同参加一些会议,每次他发言,都是缓缓走上台去,或坐,坐成佛,或站,站成树,然后便娓娓道来,行云流水,记下来,就是文章。”阿红所感,诗界同仁多数有此感受。
      我和同吾晤谈时间不长,交言不多,但从他的谈话,举止,随处可见他是个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人。他把我当成老乡,礼贤下士,当场赠送他的近作《青铜与星光的守望》并和我合影留念。他的神行更加使我理解了什么叫做深藏若虚、才望高雅。张先生和那些我所接触过的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文人比较起来,真是另有一番感慨在心扉。
      张同吾是乐亭人的骄傲,我常以中国文坛有这样一位乐亭血脉的儒子而引以为荣。因此事过135天,我老是情牵梦绕,久久不释。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373) |  收藏 2008年06月17日 22:58:43

李黎夫妇自北京来

                                                                 
                          左一:李京生、左二:李黎
      年近花甲的李黎到乐亭来省亲,事未毕,匆匆从亲戚家给我打来电话,说响午过来看我。欣喜之余,我激活了记忆的神经:七十年代乐亭商业战线,一副高挑身材,白晰面容,端庄大方,模样俊俏漂亮的年轻姑娘的映像立即浮在我的眼际。这已经是三十年多年前的印象了,如今她变得怎么样了?
     
她爱人叫李京生,二十年前我也曾见过。他可不是外人,此公是老著名电影演员李壬林的长子。
      李壬林同志在乐亭人心目中,是大家,特别是乐亭文化圈的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位老艺术家。文革后期的七十年代,他曾来乐亭给影调剧团排过《渤海春潮》,因他在电影中扮演过一个口头禅“火儿”的人物,人们都爱以“火儿”称谓这位老电影艺术家。李京生和她的父亲长相酷似,看见斯人,李老的音容笑貌婉然眼前。
      和他们沟通三次终于来到交通楼,故人相见,别样一种心情。难怪,我都已是七十多岁老人了,她们还能怎样?如今他们年近花甲,双双已经是五十七岁的一对老夫妻了。见面后,欣喜之余,细细端详了他们的风貌,都并非像我想象的那般老,一个风韵犹如从前的李黎,一个宛若昔日的京生。相形之下,使我也找回了七十年代的自我,正茂年华,一曲《赞歌》曾博得过多少人的欢欣?
      大家吃着西瓜,打开话匣子,朗朗笑声中,多少往事涌上心头。当然更多的还是李黎的父亲李晓光的话题。
      李晓光是乐亭开辟地区时的一位县委组织部长,现为正部级干部。如今他已经是一位九十二岁高龄的老革命家了。
                                   
                                [font=黑体]
九十一岁的李晓光近照
十八期的《读乐亭》将要发表他写得专题文章《记忆三八年冀东大暴动》,并有他近日的照片。看过老人的相片,保养之好令一般人为之一振。难怪如今的李黎还那么貌美文雅。说句笑话,遗传基因使然,这就叫有其父必有其女嘛!
      因了李晓光文章事,李黎夫妇有意和文化研究会的同志们见个面。在我的安排之下,我们在李大钊纪念馆门前见了面,大家并兴致勃勃地留了影。因他们急于回京只好在纪念馆前依依惜别。李黎深情地说:“何大哥,再见了!欢迎你们到北京去,你看小妹和京生都会开车,到时我们去接你!”。之后,我很不得体的作答:“再见了李黎妹!欢迎你们再来老家作客!”



[/font]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278) |  收藏 2008年06月04日 12:32:40

乐亭民歌手史会霞的艺术人生

  附件:1212.gif (48 K)    [url=javascript:;]删除[/url] | [url=javascript:;]插入到内容[/url][size=2]
在大连市的民歌大赛中获民族唱法金奖
[/size]

[/font] [font=黑体][/size] [size=6] 乐亭民歌手史会霞的艺术人生


      史会霞, 乐亭县青坨王庄子人,一九五八年由乐亭县第一中学被选入乐亭县艺术学校学习声乐、戏剧,是我在乐亭县艺校教授声乐课期间成绩比较突出的一个学生。由于她生性颖慧、聪明,天赋艺术素质,因此在校学习期间,进步很快。她是乐亭县继韩功贤、王桂芝之后,第三个唱进北京城的乐亭民歌手。1963年被选为唐山地区最优秀的民歌手,参加了河北省民歌录音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中央首长作汇报演出,受到了中央首长的接见。1973年冬,举家迁往东北,后在盘锦市大洼县文化馆做辅导工作。退休后,为大连市的文化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脱颖故土
      1958年10月,史会霞由乐亭第一中学进入乐亭县艺校,当时她还是一个只有15岁的小姑娘。艺校分戏剧队、舞蹈队、乐队等。她被分配到戏剧队。经过三年较系统的学习和演出实践,加上良好的艺术素质,唱歌、演戏等各方面均崭露头角。她演过皮影调传统戏《茶瓶计》,剧中扮演丫环春红;话剧《谁是姑爷》,剧中扮演女主角;歌剧《嫦娥思乡》,和韩功贤、薛存霞合演,她在剧中扮演玉兔。因她嗓音脆亮、甜润,演唱表演娴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因此,当时在艺校的同学、老师中都叫她“小白兔”。我给她们写过一个名字叫《婚期》的小剧本,也是用皮影调演出的。史会霞在剧中扮演一个调皮、风趣的小姑娘,这个剧目在唐山地区文艺汇演中得到了观众的首肯,并获得了优秀剧目奖。

      1963
年,史会霞被评为唐山地区最优秀的民歌手之一。当时唐山地区只有四名民歌手参加。她们代表唐地区出席了“河北省民歌录音大会”,会期月余。录音大会上,史会霞演唱的乐亭民歌《放风筝》、《小放风筝》、《捡棉花》、《光荣榜》取得了很大成功。令史会霞终生难忘的是录音结束后,全体演职人员,大约70多人去北京向中央领导作汇报演出。地点在“人民大会堂”。演出那天,部分中央领导、北京市领导及各个宣传部门、新闻部门的领导观看了这次汇报演出。演出结束后,中央领导亲切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汇报演出结束后,中央主管部门组织代表团到“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艺术学院”等院校作了示范演出。史会霞的民歌受到了各院校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她演唱的歌曲“社员都是向阳花”,在当时的《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报纸上不仅作了报道,中央电视台还拍成了电视专题片。

      在中央领导的关怀下,史会霞等人有幸参观、游览了天安门、故宫、北海、颐和园、天坛、十三陵多处名胜古迹,及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十大建筑。

      1964
年,史会霞以民歌演唱的优秀素质,被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破格录取。学院声乐系主任历生教授曾亲自来乐亭来接她入校。但因史会霞的家庭成份问题,经当时县有关部门政审不合格,以“不是培养对象”为由没能去成。

二、异乡辉煌
      1973年一个寒冷的冬天,由于历史的原因,史会霞举家“闯了关东”,来到了辽宁省被称之为“南大荒”的地方——盘锦市大洼县田庄台镇。那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地势紧靠辽河,有水旱码头,有甲午战争的古战场遗址,有清军陵。当时全镇有一万多人口,居民大部分经商。镇内设有大洼县文化馆分馆、文化站、电影院、文艺宣传队等,文化生活很丰富。

      偶然性机遇,在一次全镇演唱样板戏的活动中,史会霞上台演唱了一段京剧《红灯记》选段《做人要做这样的人》。她的演唱非常成功,轰动全镇。演出后,镇长、文化站长几次来家访问,并请求史会霞出去工作。就这样,史会霞去了田台镇文化站工作,任文艺队导演。三年后,就是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个春天,史会霞首演了京剧《打渔杀家》
史会霞演出京剧《打渔杀家》
,剧中扮演肖桂英,在演出的传统剧评剧《茶瓶计》中扮演了丫环春红。演出那几天,市、县文化部门的领导纷纷前来观看。容纳一千人的小剧场,场场暴满。一时间,史会霞成了田台镇家喻户晓的名人。

      “文革”后期,随着党的政策的改变,史会霞的工作、生活很有了很大的转机,不久她被调入大洼县文化馆工作,任文艺辅导员。自此,她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先后取得了两个大专文凭,很快被转为国家正式干部,评上了中级职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经以后,群众文化工作再度兴起。辅导工作日趋繁忙。史会霞得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她不辞劳苦,深入基层,跑遍了大洼县十六个场、社、镇,发挥了一专多能的特长。宣传辅导工作中,无论是戏剧、舞蹈、声乐,还是拉场戏二人转等样样受到当地群众和业余文艺爱好者的欢迎。辅导活动,硕果累累,史会霞的学生遍及大洼县的十六个场、社、镇及企事业单位。由于她工作的出色,被提升为文化馆文艺辅导组组长。

      1990
年,参加“大洼县水乡金秋演唱会”获优秀导演奖。同年,参加盘锦市艺术馆举办的“盘锦市民歌演唱会”获一等奖。1991年6月,参加县“纪念建党七十周年演唱会”获优秀编导奖。同年8月27日,在县区文化馆文艺辅导干部观摩交流会上,发表的讲座文章《扎根群文沃土,盛开艺术鲜花》获优秀奖。独唱《献给祖国的歌》、《故乡是北京》获演唱一等奖。论文《谈民歌的传统与创新》获优秀奖。1992年9月,参加县“城乡文艺演唱会”获优秀导演奖。同年参加了“辽宁省民族、民间歌手大赛”,演唱了《谁不说俺家乡好》、《我的家乡沂蒙山》获优秀奖。嗣后,《盘锦日报》及其它刊物上发表的作品有:《自信—女性崛起的灵光》、《议民歌的传统与创新》、《我做文艺辅导员的体会与感受》、《气概群文沃土,绽开艺术鲜花》、《小议乐感》、《震撼心扉的艺术—合唱》等。

1993
年,参加省文联研讨会,史会霞的学术论文《谈民歌的传统》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1988
年,大洼地、县成立了第一所业余艺术学校,史会霞众望所归,担任了该校的声乐教师。三年中,她培养了三十多位歌手。学生刘杰在辽宁省中小学音乐教师业务大赛中,获一等奖。柳继阳(盘锦市第一幼儿园园长)、张唱(盘锦市优秀歌手)、于海霞、孙玉华、王春丽等人,有的考上了专业艺术院校,有的成了各条战线的文艺骨干。其中,最出色的学生是2005年被国家评为“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之一的著名歌手丛飞。追溯他的歌韵根基,无处不渗透着启蒙教师史会霞的心血。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深圳电视台为报道从飞的英雄事迹。多名记者来到大连找到他的启蒙老师史会霞进行采访。史会霞把丛飞的成长过程向各家媒体做了翔实的介绍。采访中她介绍的音像资料,被编辑成了专题片——《沿着丛飞的足迹》,多家电视台向全国进行了播映。
[size=3]史会霞送丛飞夫妇去机场(左一丛飞、左二史会霞) 

[/size] 三、夕照余情
      史会霞退休后,来到了大连市这座充满青春魅力的城市,退休后的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她参加了大连市最好的合唱团、舞蹈队。节假日常到各区去演出。在老年大学学习国画、书法,现在也小有成就。她经常帮助社区、街道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她创编的各种双扇舞、单扇舞、手绸舞、迪斯科健身舞等,吸引了广大离退休人员。为此,在市委的支持下,社区组建了一个60人的演出队,由她出任总导演。她编导的50人的长绸舞、60人的新秧歌舞,均在大连开发区健身舞大赛中获奖。

      2006
年7月,史会霞参加了大连市首届“枫叶下红”中老年艺术风采大赛,她积终生歌唱之长,自身才艺得以充分展示,在这次大赛中获得了声乐组民族唱法金奖、她编导的舞蹈《红梅赞》,荣获优秀奖。

      岁月如流,转眼半个世纪已成既往,如今的史会霞已步入老年。她在写给我的信中,介绍了她在离开工作岗位前的一些往事,她满怀深情地说:“在我退休离开文化馆的时候,我们馆长送我一幅装裱好的对联:‘怀情故旧思辽水,如歌岁月荡芦花。’看了这幅对联,不由我热泪双流,我所做的一切,本该是在乐亭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可历史剥夺了我这个权利,命运让盘锦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假如有来生,我还会回到那个曾经让我遗恨而又割舍不下的地方。” “明天越来越少,我愿在学习和奉献中度过每个明天。这样,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就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无颜面对家乡父老。”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3) |  浏览(2790) |  收藏 2008年05月29日 07:54:17

在中国民协专家组考核乐亭影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在中国民协专家组考核乐亭影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在今天的座谈会上,能得到这次发言的机会,感到十分荣幸。
      自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县委郑重提出“工业强县、农业富县、海洋兴县、文化立县”的发展战略,并对我县建设四个一流做出了新的规划、部署之后,我虽然已是一个七十多的岁老人,我总觉得,二十一世纪对于自己是一个最具吸引力的年代。今天中国民协和省民协及各位专家学者来我县检查工作,特别是考察在乐亭建立中国皮影艺术研究中心的事情,我感到这是中央省市有关领导部门对于乐亭建设文化名县的最大支持。这件事从2003年蔚县剪纸专项会议之后,对我来说是一件始终悬在心上的大事情。
      从1958年算起,到今年我从事民间艺术研究与管理整整50个年头。在这半个世纪里,我亲眼目睹了乐亭县文化工作的发展历程。用中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观点审视我们的工作,应该说我们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比如我们县被国家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我们的乐亭大鼓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乐亭地区的皮影雕刻荣获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品评比最高奖项“山花奖”等等。但我感到,距县委提出的“全国一流文化名县”的目标和要求,特别是用中央“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衡量我们的工作,应该说还有大量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努力去做。今天,我想就乐亭皮影的有关历史渊源及其发展的问题,谈谈我的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
      日前,我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第4期《中外文化交流》杂志,发表了《百代传唱“乐亭影”》专题文章。“乐亭影”作为“中国北方的戏曲剧种”,被介绍到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而使全世界知道了“乐亭影”的名字,进而赏析、领略了“乐亭影”的历史渊源及其艺术风采。
      在《百代传唱“乐亭影”》这篇文章的前言部分我写了这样一段界定性的文字:“‘乐亭影’是中国北方的戏曲剧种,因诞生于乐亭而得名,为乐亭先民创造。乐亭县地处冀东,历史上先后隶属滦州、唐山,因此也被人称‘滦州影’、‘唐山皮影’和‘冀东皮影’。‘乐亭影’的影人、道具,由驴皮雕镂而成,因而又有‘驴皮影’的称谓。其显著特点是唱腔、道白,均是地道的乐亭方言语音。因人称乐亭人‘老呔’,称乐亭的方言语音为‘呔话’,因此‘乐亭影’又被称作‘老呔影’”。
      我认为这段文字基本说清了“乐亭影”的渊源及其本质属性。
      追索“乐亭影”这个古老的戏曲剧种的历史足迹,自宋、明她在乐亭得天独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地理环境中生根、发芽、开花,至中晚清已步入鼎盛。我所说的乐亭历史背景和人文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它内涵是多方面的。乐亭土沃民丰、教育发达、人才辈出,明、清时代的乐亭经济就比较昌盛。清乾隆直至民初,随着乐亭商帮的东进(俗称闯关东)乐亭经济在冀东的崛起,应该说已经引领着冀东经济的发展。说到教育发达,这与明代六次大规模的移民不无关系。据我所知,乐亭的豪门富户比如刘家、张家、史家等,大部分是这一时期迁居乐亭的。那时的乐亭的学塾遍及全县,人才辈出,我统计了一下从金代建乐亭县到清末废除科举,乐亭就出了两名状元、57名近士、169举人、446名贡生。加在一起就有650多名。革命先驱李大钊就诞生于乐亭的大黑坨。一个不足50万人口县只两院院士就出了9名,还有其它称谓的院士不在其内。据我研究会统计,仅授衔的将军就有24名。这还不包括和林彪同时代像李运昌等已够将军资格的人。奥运鸟巢的主要设计者就是乐亭的李兴纲。乐亭人张庆伟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为“两弹一星”“神州五号”的升空为共和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远溯乐亭的文化根脉,从盛唐时期应该说民间艺术就比较兴盛了。关于这一立论从《永平府志》和《乐亭县志》所记龙兴寺的一段文字,便可见端倪。这些志书上是这样记写的:《乐亭县志》载:“石臼坨朝阳庵自唐称为胜地。”《永平府志》载:“明,张国瑞《记略》曰:邑西南祥云岛中,有寺曰“龙兴”,创建于唐。殿宇恢宏,最胜地也。维时僧虽不满千,约以五百计……”
      我们从这段文字中可见,远在唐代乐亭沿海的祥云岛上,就曾居住着至少“约以五百计”的僧人。是时建庙时的佛像雕塑,壁画彩绘工艺;僧人们每天的讲经说法(包括“俗讲”佛经),加之僧笳、佛号、暮鼓、晨钟等佛事活动中的说唱弹奏等艺术演练,仅此也能折射出内陆文化活动之一斑。这些民间艺术在乐亭大地上的存在,对于乐亭皮影的生成,不能说没有影响。乐亭的皮影的诞生与发展,自唐之后,最晚从宋代的梁州皮影传入乐亭后,与乐亭地域文化的结合,新的皮影戏种应运而生,应该说本情理中的事。明代己卯年(1579年)从发现传抄的影卷《薄命图》可知,此时的乐亭影生、旦、净、丑行当俱全,且有别具一格的“三顶七”曲牌,已经是相当成熟了。到了盛清,乐亭影发展可以说到了它的极致。
      自乾隆初新寨杨家 “侍卫府班”(后称杨寡妇班)建立,崔、刘、张、史四大影班相继成立,随之县内富裕之家养影成为风气,影班如雨后春笋般地生于乐亭大地。兴盛时期的乐亭影,仅县内超级影班与中小型影班多达百余个。在乐亭的带动影响下,周边各县如滦县、昌黎、丰润等地的影班也繁荣起来,相继走出唐山,传至京、津,进而传到东北各地。影界翘楚数不胜数。出自影戏写作高手尚能具名和流传于世的影卷数以万计。远在三十年代,外国在华的昆仑、胜利、百代、荣立、宝利、高亭等唱片公司,为“乐亭影”著名演唱家录制了大量影盘。如今尚保存着唱盘的大部分模版260多张,这些唱盘清楚地记录下了乐亭影艺术家们的个人姓名及社会给予的他们的荣誉头衔。我们现在还可以清楚地鉴赏到这些影盘的每一张上面,全部清楚标有“乐亭影”的剧种名称。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和清宣统二年(1910年),乐亭史家的翠荫堂影班两次出关到沈阳等地演出。乐亭的王华班及昌黎马家的乾利堂等影班相继到东北各地演出,乐亭影很快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各大、中城市打开局面,站稳了脚根。为当地皮影注入了新的血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乐亭影戏风格的东北影。
“乐亭影”从民国七年(1918年),乐亭翠荫堂班首次进入冀东重镇唐山演出,很快出现了几个专演皮影戏的小剧场。唐山市区只是从这时起才有了以乐亭影为代表的皮影戏。相继又有多个乐亭影班先后到唐山演出。正是由于乐亭影的引领,从而带来了皮影这门艺术在唐山市的繁荣。
      远在六十年代,乐亭县皮影团作为唐山地区民间艺术的代表,被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盛情邀请进京演出七场,期间受到周扬、郭沫若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所演《柳毅传书》、《火焰山》、《刘胡兰》等剧目,在京受到了首都文学的充分肯定。演出结束后,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中宣部副部长周扬等领导同志与全团演职人员亲切会面,并到后台看了当场操作。郭沫若看后非常高兴,他手拿着影人兴奋地说:“好,好!没想到在大钊的家乡有这么好的影戏,腔调优美、雕刻精细、操纵也很逼真……。”
      周扬同志对乐亭皮影给予了很高评价,他称赞乐亭影是“非常成熟的民间戏曲艺术”,并说:“乐亭有这么好的影戏,不愧为皮影的故乡。”他对影人武打场面宝刀脱手,接刀准确很感兴趣,并叫拿线的演员在窗幕上再次表演了接刀动作。当他看到宝刀原是固定在手条上,操作人员将刀随心所欲、轻而易举地在影人手中传来传去时,不禁开心地大笑起来。
      演出期间中国文联为乐亭影召开学术座谈会,首都艺术界近百名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大家对于乐亭影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杨涵生、钟敬文等领导同志和专家们的发言,令人感动。他们说:乐亭影这门艺术的发展相当成熟,未想到它不仅能演出传统剧目,还能演像《刘胡兰》这样的现代剧目。专家们一致认为,在中国皮影戏当中,乐亭影不论唱腔、道白还是雕刻操纵,可以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北师大教授、民俗学家钟敬文同志对于乐亭影抱有浓厚的兴趣,连续两个晚上看了演出。事后,在《民间文学》刊物上发表了题为《看了乐亭皮影戏以后》7000多字的长文。他在文章中写道:“今年灯节,为了联欢,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邀请乐亭县皮影社来京演出,我一连看了两个夜晚。从看的剧目的性质说,有历史传奇故事的《乾坤带》,有神话小说的《盘丝洞》,有传奇故事的《五峰会》(节演)和现代革命斗争故事的《刘胡兰》。它差不多包括了一般剧目上的重要种类。这次皮影戏的演出,是相当成功的。在那并不怎样宽大的文联大楼的礼堂里,我和数百位男女老少的观众,始终聚精会神,注视着舞台前那张雪白的布幕。那布幕所反映出来的人物形象和动作,那些从幕后发出的乐音、歌唱和说白,始终强力地吸引着、支配着我们。我们时而闯进幻乡奇境,时而走入现实生活之中,时而激起壮烈无比的感情,时而涌起欢乐的或悲伤的情绪,……当剧情发展到最沉痛或演技表现得最美妙时,几百人的戏座上真是渊默无声,连老婆婆们的咳嗽都听不见。几天过去了,我一合上眼还分明看见那灵活的、色彩鲜丽的种种形象,同时耳朵边还荡漾着那些优美的歌唱和乐音;稍一回想,还不免为剧中那些悲苦的情状蹙眉头,为那些滑稽风趣的动作、说话愉快地一笑……”
      1987年 9月,中国文化部在唐山市举办的皮影艺术邀请赛上,乐亭皮影团和唐山皮影团同台演出,均取得了好成绩。比赛中,乐亭皮影剧团演出的《洞庭湖》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赞誉。事后,作为评委之一的皮影专家关俊哲先生,1988年10月11日,他在致秦振安先生的信中有如下一段记述:“去年,即一九八七年,中国皮影艺术邀请赛九月份在唐山举行。文化部邀请五名领导干部与专家出任评比委员,我以专家的名义出任评比委员。乐亭、唐山、北京、西安、陕西、湖南和哈尔滨七个皮影团参加演出。显然以乐亭皮影戏团演出水平为最好。但唐山是大型皮影戏团,最后干脆不以评比为基础,给以唐山一等奖其他各班为二等奖。重要意义不在于演出质量,而在于唤起全国各界人士的重视。”
      我之所以用较多的笔墨对上述历史加以追述,目的在于想请在座的领导和各位专家注意到乐亭影在中国皮影戏发展的史册上所留下足迹,使大家从中得出这样的共识:“乐亭影”是一门根基很深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在中国影坛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前人的艺术实践,它在中国的皮影的发展史上,铸造下了自己的辉煌与历史业绩。由于它的引领,对于中国皮影戏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北部皮影的发展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它的诞生与发展,便不会有中国北部皮影今日的辉煌。
                                                  二
      鉴于目前的“乐亭影”昔日风采不再,八十年代唐山皮影异军突起,许多研究中国皮影戏的农家学者对于“乐亭影”这个剧种的态度十分暧昧。前段有人提出“乐亭影源自滦州影”,也有人说今后乐亭影这个剧种的名称已经被唐山皮影代替了。
针对这一现象客观存在,这虽已近就木之年,但为有颜以对乐亭先人,近些年,我拚着个人能力发表了一些东西。继我在《读乐亭》发表的有关乐亭影、乐亭大鼓的十来篇文章之后,2005年我在中国唐山国际皮影展演的学术讨论会上,宣讲了我写的一篇学术论文。大家看了最近我发表在《中外文化交流》上题目叫“百代传唱乐亭影”的那篇文章预计六月份我写〈乐亭影造型艺术〉由中国音乐出版社出版后,乐亭县委县政府将在北京举行首发式。在这些文章和著作中我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关于乐亭影与冀东皮影、滦州皮影、唐山皮影的源流关系问题。我个人以为,我的观点是有历史依据的,是以理服人。
      关于滦州影与乐亭影的源流问题,应该说已经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这个问题,结铃还需系铃人,顾颉刚教授本人以学者的严肃态度,用他自己的文章否定了他自己作为滦州影为黄素志所创造,以及“乐亭影源自滦州皮影”的理论依据。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的《文史》第十九期刊发的顾颉刚遗稿《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才知,顾先生对他本人早期所发《滦州影戏》一文早已进行了更正,这才更加清晰地现出了黄素志创造滦州皮影说的庐山真面目。实际情况是,据顾先生在《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文中所述,《滦州影戏》一文并非顾本人亲笔所写,只是“予时苦忙,嘱石兆原君记其言为是编,其后郑振铎君编《文学》索稿,遂以此应”。说到滦州影和乐亭影的关系,顾先生说:“据滦州本土人士言,在当地不曰‘滦州影’,而曰‘乐亭影’.想其独盛于乐亭,然在远方人则以滦州地域较广,故以其大者名之。” 顾先生对于黄素志创造滦州影戏说,直言不讳地谈了个人观点:“其戏只可谓之改造,不能称之创造。”
      论及唐山的皮影戏,我们不能追溯一下唐山市建市的历史。1925年6月24日,段祺瑞用以抵制孙中山在广东领导建立的国民政府的主张,下令设唐山市,因段政府的短命而未能实现。后殷汝耕伪政府“于1938年1月28日明令设市”,至今仅有七十年的历史。
      在唐山市建市前的民国七年(1918年),“乐亭影”首次进入冀东重镇唐山演出,受到工人的欢迎,从而站稳了脚跟,很快出现了几个专演皮影戏的小剧场。由此“乐亭影”在唐山扎根,名家荟萃,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根本还没有唐山皮影这个名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唐山市皮影剧团的艺术家们,在团长齐永衡、副团长丁振耀先生的带领下,对乐亭影不断进行革新,创编了《三打白骨精》、《鹤与龟》、《熊猫咪咪》等一批优秀剧目,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从而唐山市皮影团以新的面貌经常到国内各地进行演出,参加各种赛事,唐山市皮影剧团演出的唐山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特别是1982年8月齐永衡先生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曾冠以“唐山皮影”之地域名称走出国门,赴法国为九个国家的影戏学员讲学、传授操纵技艺。之后,随河北省艺术团出访美国,在佛罗里达州迪斯尼乐园“中国馆”举办的中国节目中演出了唐山的皮影戏,之后受法国邀请,出访了西欧三个国家。在法国为第七届国际木偶节演出,在摩纳哥为第八届世界戏曲节演出,在荷兰进行友谊礼节性的演出。齐永衡先生演出的唐山皮影,受到各国爱好皮影的朋友们及各大报刊的称赞,访问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此“唐山皮影”这个名字享誉海内外,它的足迹留在世界十几个国家,并取得较大影响。应该说,齐永衡先生对于“乐亭影”的发展所做贡献功不可没。
      尽管唐山市皮影剧团对于“乐亭影”有了长足发展与进步,但由唐山建市的历史可鉴,在还没有唐山市名称之前的二十年,“乐亭影”已经在唐山扎根,之后无数乐亭影团进唐演出,高手云集,争芳斗艳,长盛不衰,为唐山影坛带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因此我们认为,绝不能因为国内外有了“唐山皮影”的这个名称、齐永衡和唐山皮影团在世界争得了荣誉,作为“中国北方的戏曲剧种”的“乐亭影”就不复存在了。
      对于戏剧的产生,最基本的常识戏曲常识人人都清楚,一个剧种的形成,绝非是像有人说的那样,仅凭一个人就创造了一切,之后一蹴而就。仅以京剧为例,它起源于南方徽调,从1790年起,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班社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结合,接受昆曲、秦腔剧目、曲调及表演程式,在此基础上并吸收了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而成。那么就唐山皮影的发展过程而论,从八十年代的1981年算起,到现在,它也只有27年的历史,就历史演变过程而言,它还谈不上什么“逐渐融合、演变、发展”的时间过渡。它的影卷剧目、音乐唱腔、著名演员、操纵雕刻、班规习俗等等艺术特征,无一异于其源乐亭皮影。直到现在顶着胎毛就唱“乐亭影”的齐永衡、丁振耀,在唐山市皮影的艺术发展上还在起着引领、指挥的旗手作用。那么这些唱了一辈子乐亭影的人,他们所运用的各个艺术门类,无一不是“乐亭影”所沿用的艺术类项。比如陈奎章、高荣杰等影界翘楚,昨天唱的还叫“乐亭影”,怎么到了今天,登台唱影、录制唱盘就变成唐山皮影了呢?上文可见,如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正本清源,翻翻唐山皮影的发展史,它没有与任何剧种融化结合的记录,更没用过任何剧种的曲调和表演程式。严格地说,它和目前的“乐亭影”并没有任何根本意义上的改变。如果硬是这样说,只能证明这些人在艺术态度上的轻率,与缺乏戏剧理论方面的常识。
      我是乐亭人,这方水土养育了我,我从心眼儿里热爱这片热土。世人都说乐亭县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杰地灵,我觉着并不过誉。我认为这并非是我在个人感情上的流露。单从民间文艺的角度审视乐亭博大精深的文化现象,一个不足五十万人口的县份,就产生了乐亭大鼓、乐亭影、评剧(前身叫莲花落)三个地方曲艺、戏曲剧种,这在全中国也是不多见的。我认为中国民协、省民协把中国皮影艺术研究中心放在俗有文化大县之称的乐亭,在全国民众的心目中也应该说是一件众望所归的英明之举。
      目前的乐亭,在新一届县委领导下,在“工业强县、农业富县、海洋兴县、文化立县”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正在抢抓新机遇、打造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加快全国一流文化名县建设。根据唐山市委发展唐山经济“四点一带”新格局的设想,做为其中四点之一的“乐亭新区”,它的发展步伐将会在全市率先崛起。我是一介文人,但我想,中国皮影艺术中心如果设在乐亭,到时我们也将会有能力尽其地主之谊。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4084) |  收藏 2008年05月21日 19:53:58

说说咱们的"乐亭影"

                  说说咱们的“乐亭影”[font=verdana][size=2]

们的"乐亭影"[/size][/font]  前年,市委书记赵勇同志来我县调研时,对乐亭提出建设“四个全国一流”名县的要求。为落实赵勇同志的指示意见,和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县委根据我县具体情况,全面展开落实,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县委郑重提出“工业强县、农业富县、海洋兴县、文化立县”的发展战略,并对建设全国“四个一流”做出了新的规划部署之后,自己虽然是个七十多的岁老人,但我总觉得,当今的时代对于自己是一个最具吸引力的年代。
      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县委提出的“全国四个一流”从宏观到微观涉及方方面面。我是一个从文化工作岗位退下来的人。从1958年算起,到今年整整50个年头。在这半个世纪里,我亲眼目睹了乐亭县文化工作发展的历程。用中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审视我们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比如我们县被国家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我们的乐亭大鼓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乐亭地区的皮影雕刻荣获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品评比最高奖项“山花奖”等等。但距县委提出的要把乐亭建成“全国一流文化名县”的目标和要求,应该说还有大量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努力去做。我想单就我们县的传统文化中,作为发展乐亭经济 “软实力”(即文化影响力)的乐亭皮影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肤浅的看法。

                 
                    [size=3][/size]一、我们的“乐亭影”有着辉煌的历史。
     
    “乐亭影”这个古老的戏曲剧种,自宋、明她在乐亭得天独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地理环境中生根、发芽、开花,至中晚清已步入鼎盛。自乾隆初新寨杨家建立“侍卫府班”(后称杨寡妇班),崔、刘、张、史四大影班相继成立,随之县内富裕之家养影成为风气,影班如雨后春笋般地诞生于乐亭大地。兴盛时期的“乐亭影”,仅县内比较有名的超级影班与中小型影班多达百余个。在乐亭的带动影响下,周边各县如滦县、昌黎、丰润等地的影班也繁荣起来,相继走出唐山,传至京、津,进而传到东北各地。影界翘楚数不胜数。出自影戏写作高手尚能具名和流传于世的影卷数以万计。远在三十年代,外国在华的昆仑、胜利、百代、荣立、宝利、高亭等唱片公司,为“乐亭影”著名演唱家录制了大量影盘。如今尚保存着唱盘的大部分模版,约260多张。这些唱盘清楚地记录下了乐亭影艺术家们的姓名及社会给予的他们的荣誉头衔。现在还可以清楚地鉴赏到这些影盘的照片,上面全部清楚标有“乐亭影”的剧种名称。
      乐亭影从民国七年(1918年),乐亭翠荫堂班首次进入冀东重镇唐山演出,很快出现了几个专演皮影戏的小剧场。相继又有多个乐亭影班先后到唐山演出。使极富乡土气息的“乐亭影”在唐山这块土地上繁荣昌盛起来。
      远在六十年代,乐亭县皮影团作为唐山地区民间艺术的代表,被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盛情邀请进京演出七场,期间受到周扬、郭沫若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所演《柳毅传书》、《火焰山》、《刘胡兰》等剧目,得到了首都文艺界的充分肯定。
  记得六七十年代我们的乐亭影去东北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演出时,全厂的职工干部连看七场兴致不衰,合同期满说啥也不叫出来,只好又续演三场。十场影演完,影团离厂,职工列队欢送。
      1987年 9月,中国文化部在唐山市举办的皮影艺术邀请赛上,乐亭皮影团和唐山皮影团同台演出,均取得了好成绩。比赛中,乐亭皮影剧团演出的《洞庭湖》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赞誉。事后,作为评委之一的皮影专家关俊哲先生,在致秦振安先生的信中有如下一段记述:“去年,即一九八七年,中国皮影艺术邀请赛九月份在唐山举行。文化部邀请五名领导干部与专家出任评比委员,我以专家的名义出任评比委员。乐亭、唐山、北京、西安、陕西、湖南和哈尔滨七个皮影团参加演出。显然以乐亭皮影戏团演出水平为最好。但唐山是大型皮影戏团,最后干脆不以评比为基础,给以唐山一等奖,其他各班为二等奖。重要意义不在于演出质量,而在于唤起全国各界人士的重视。”是时的“乐亭影”以中国北方皮影之正宗独盛华北、东北。
   
                          二、谈谈目前的乐亭影与唐山皮影的崛起。
   
    目前的“乐亭影”不够景气,唐山皮影八十年代异军突起,许多研究中国皮影戏的学者对于“乐亭影”的态度变得十分暧昧。前段有人提出“乐亭影源自滦州影”,还有人说“唐山皮影已经取代乐亭影”。关于滦州影与乐亭影的源流问题,通过魏力群、韩溪等专家的文章辨明,已经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而说到唐山皮影,不能不追溯到唐山市建市的历史。1925年6月24日,段祺瑞用以抵制孙中山在广东领导建立的国民政府的主张,下令设唐山市,因段政府的短命而未能实现。后殷汝耕伪政府“于1938年1月28日明令设市”,至今仅有七十年的历史。在唐山市建市前的民国七年(1918年),“乐亭影”首次进入冀东重镇唐山演出,受到工人的欢迎,从而站稳了脚跟,由此“乐亭影”在唐山扎根,名家荟萃,薪火相传,与时俱进。那时的皮影都叫“乐亭影”,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还未曾出现“唐山皮影”这个名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唐山市皮影剧团的艺术家们,在团长齐永衡、副团长丁振耀先生的带领下,对乐亭影不断进行革新,创编了《三打白骨精》、《鹤与龟》、《熊猫咪咪》等一批优秀剧目,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从而唐山市皮影团以新的面貌经常到国内各地进行演出,参加各种赛事。唐山市皮影剧团演出的唐山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特别是1982年8月齐永衡先生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曾冠以“唐山皮影”之地域名称走出国门,赴法国为九个国家的影戏学员讲学、传授操纵技艺。之后,随河北省艺术团出访美国,在佛罗里达州迪斯尼乐园“中国馆”举办的中国节目中演出了唐山的皮影戏,之后受法国邀请,出访了西欧三个国家。在法国为第七届国际木偶节演出,在摩纳哥为第八届世界戏曲节演出,在荷兰进行友谊礼节性的演出。齐永衡先生演出的唐山皮影,受到各国爱好皮影的朋友们及各大报刊的称赞,访问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此“唐山皮影”这个名字享誉海内外,它的足迹留在世界十几个国家,并取得较大影响。应该说,齐永衡先生对于“乐亭影”的发展所做贡献功不可没。
      尽管唐山市皮影剧团对于“乐亭影”有了长足发展与进步,但由唐山建市的历史可鉴,在还没有唐山市名称之前的二十年,“乐亭影”已经在唐山扎根,进而为唐山影坛带来了皮影戏的春天。因此我们认为,绝不能因为国内外有了“唐山皮影”的这个名称、齐永衡和唐山皮影团在世界争得了荣誉,作为“中国北方的戏曲剧种”的“乐亭影”就不复存在了。
      对于戏剧的产生,最基本的戏曲常识人人都清楚,一个剧种的形成,绝非是像有人说的那样,仅凭一个人就创造了一切,之后一蹴而就。仅以京剧为例,它起源于南方徽调,从1790年起,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班社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结合,接受昆曲、秦腔剧目、曲调及表演程式,在此基础上并吸收了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而成。那么就唐山皮影的发展过程而论,从八十年代的1981年算起,到现在也只有27年的历史,就历史演变过程而言,它还谈不上什么“逐渐融合、演变、发展”的时间过渡。它所具有的影卷剧目、音乐唱腔、著名演员、操纵雕刻、班规习俗等等艺术特征,无一异于其源乐亭皮影。直到现在顶着胎毛就唱“乐亭影”的齐永衡、丁振耀,在唐山市皮影的艺术发展上还在起着引领、指挥的旗手作用。那么这些唱了一辈子乐亭影的人,他们所运用的各个艺术门类,包括唱、念、做、打,无一不是“乐亭影”所沿用的艺术类项。又比如陈奎章、高荣杰等影界翘楚,昨天唱的还叫“乐亭影”,怎么到了今天,登台唱影、录制唱盘就变成唐山皮影了呢?综上所述,如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正本清源,翻翻唐山皮影的发展史,它没有与任何剧种融化、结合的记录,更没用过任何剧种的曲调和表演程式。严格地说,它和目前的“乐亭影”并没有任何根本意义上的改变。如果硬是这样说,只能证明某些研究者对于“乐亭影”这门源远流长的古老艺术态度上的轻率,与缺乏戏剧理论方面的常识。
      前年,唐山皮影被国家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这绝不能说,乐亭影已失去了它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资质。5月7日,我给齐永衡同志打电话,了解有关乐亭影历史渊源的问题时,他在电话上说了这样两句话,他说:“奥运圣火古希腊,皮影(当指北方皮影)之源乐亭流”。“乐亭影”作为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其史证有目共睹;唐山皮影源于“乐亭影”世人皆知。尽管乐亭皮影的目前现状远不及唐山市团景气,但由于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底蕴深厚,“乐亭影”应该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

                 
                                      、机遇与挑战
[size=3][/size]
[size=3]    最近,中国民协组成专家小组,来我县对乐亭县被命名为“中国皮影艺术之乡”在乐亭建立“中国皮影艺术研究中心”进行了考察和论证,经批准后,并准备为之挂牌。在论证会上,个人很受教育和鼓舞。会后写成了这篇短文先放在我的日记里,以期求教于县内外的专家学者;并望社会各界对于乐亭影应兴应革的事情献计献策,提出宝贵意见。经广泛征求意见后,我准备写成一份向县委县政府献言献策的文字,希望县内外的同志们,对此给予关注和支持。我们乐亭县被命名为“中国皮影艺术之乡”、“中国皮影艺术研究中心”,并给予挂上这两块牌子之后,这对于我们乐亭来说对于乐亭影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记得在会上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一民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乐亭挂上这两块牌子之后,“乐亭就不再是乐亭,乐亭就是世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四办室”主任杨吉星同志,听过我们县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员的汇报之后,对我们的乐亭影有着辉煌的历史,兴旺发达,艺术成熟,名家荟萃,班社遍于城乡,多有过誉。但他在会上提出要我们乐亭县在申报“中国皮影艺术之乡”、“中国皮影艺术研究中心”之前,首先要做好摸清家底的工作,他要求我一定要摸清乐亭还有多少皮影班社,多少专职从业艺人,历史上从事过这门艺术的各位名艺人们的师承关系,我们县现存多少影卷和影人……。还有其他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中央、省、市领导及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言简意赅,字字千金,极为重要。句句都流露着对于我们乐亭县的无限深情,和殷切期望。生于夷齐故里的乐亭炎黄子孙向来以诚实守信为重。因此才在国人面前树立起大钊故里人的高洁形象,铸造下乐亭人闯关东经商史的辉煌。目前我们乐亭许多领域走在了国人前面,我常引以为荣。而我们县对于乐亭影、乐亭大鼓的继承发展来说,我不敢认同,对于这两个作为乐亭品牌的文化瑰宝的传承与保护,我敢于负责地说,我们在历史上欠债太多,愧对我们的前人。我们的家底儿,可以说是太薄了。因此我们对此必须有个清醒的认识。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肩上的任务也很重,绝不能掉以轻心,更要严戒沾沾自喜。如果通过这次排查摸底,能够严肃面对现实,做出长远规划,从实际出发,加以补救,认认真真地做一次调整、充实和改造的工作,可以说,这对于我们的乐亭影将是一大幸事,一大喜事,对于它的发展也可以说是遇到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乐亭人民期盼着。[/size]                                                      四、如何振兴我们的"乐亭影"
     
    我们的乐亭影昔日风光不再,从宏观审视,历史在发展,文化在延伸,作为某一种艺术形式,它不可能停留在某一阶段而踏步不前。继承是基础,发展创新是关键。要想振兴乐亭皮影,积个人之经验,总结起来不外要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要努力做到领导重视,政策到位,肯于投入,多做实事,不图虚名;   
    2、要不惜花费大气力,建立健全研究组织机构,凝聚各方面的人才,建起一个名符其实的乐亭传统文化研究会。它的任务重点在于对影戏的诸如:影卷创作、唱腔音乐、操纵雕刻、演艺创新等课题,深入细致地进行研究。这是皮影事业兴旺发达的奠基石和生命活力的支点;
    3、有了正确的政策之后,剧团的管理工作就成了当务之急。管理人员使用得当,也就成了关键的关键。有了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选准一个得力的领导人,就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振兴一个艺术团体,救活一个剧种,并使其永葆青春活力;
    4、乐亭是冀东皮影的发源地,作为发源地的乐亭县,如果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皮影团,到任何时候说话也没有底气。对外竞争更无实力可言,对于向国内外展示、宣传我们自己,都将成为一句空话。东拼西凑,应付差事的演出,无异于官样文章,画饼充饥;
    5、鉴于乐亭是冀东皮影的故乡,不久我们县将成为“中国皮影艺术之乡”及“中国皮影艺术研究中心”。鉴于我们的“乐亭影”在中国皮影界的历史地位,面对我县影团从业人员断档的现况,应该在能够应对演出工作的同时,必须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要以人才为本,以卧薪尝胆的精神,从基础抓起,从儿童抓起,采取老鸡孵小鸡的模式,力争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培养出一个能够承续传统、勇于奋进开拓,善于改革创新,面貌全新的皮影剧团和专业人才队伍。
    6、目前我们县正在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乐亭影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乐亭影这个古老的戏曲剧种,本来就应该是国家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根据它的资质,我们的乐亭影早就应该得到国家和县的扶植和保护,因此被批准列入保护项目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在当前尚未被列入的情况下,乐亭县委县政府应当依照县委制定的“一事一策”的发展策略,借鉴国家保护京剧的模式,采取有效措施,适当提高从事皮影事业人员的荣誉、待遇和地位。从而使那些有志于从事乐亭传统文化工作的后来人,敬业进取,没有后顾之忧。
    7、乐亭影是群众的艺术,它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群众基础是其兴旺发达的根基。要想葆其艺术青春,对于它在基层,在群众中的普及绝不可等闲视之。鉴于我们县的特殊地位,扶植辅导好基层皮影活动的开展也就成了重要课题。因此,我们的文化主管与业务管理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做出相应的、全体的,可操作的规划,与实施办法,投入一定领导精力和业务辅导力量,逐条逐项的予以落实。     8、历史的原因,我们的乐亭影还没有被中央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唐山皮影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乐亭县的乐亭影这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榜上无名,这是个很不正常的现象。具有悠久历史的“乐亭影”,被国家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但要想保护与发展乐亭的传统文化艺术,(主要是乐亭影、乐亭大鼓)我还是像在我的博客日志《无题 》那篇文章说的那样:单就目前国家进行的保护包括乐亭的两枝花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巨大工程而言,不能仅仅是为了给它们划句号。国家提出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保护”绝非“保存”,谈及保护我们的两门艺术,就应该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去发展它们。做到进中求存,如果不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呵护它们,使它们在新形式下有所作为,而是消极被动的把它们死猫当作活猫养,这样做对于乐亭大鼓、皮影为代表的传统艺术来说,就难以说是什么保护,我认为连“保存”也将成为一句空话。积五十年管理乐亭文化之经验,要想使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这两枝花,薪火相传、与时俱进,有所作为,不会有什么别的灵丹妙药,只有从目前我的实际情况出发,广开言路,多听听那些有过管理经验同志们的意见,借鉴一下他们在艺术管理实践中所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找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选准方向,索定目标,从头开始,锲而不舍,下笨功夫,采取一秆子扎到底的做法,争取在两三年的时间内,使我们县以大鼓、皮影为代表的文化艺术,能够在营造乐亭是“全国一流文化名县”的构建过程中,逐步成为令世人信服的丰富内涵,这就是全县人民,全体文化工作者的心声与期待。
                                                                (待续修草稿)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1) |  浏览(2300) |  收藏 2008年04月26日 21:21:03

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领略到“乐亭影”的神采

     





2008年4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第4期《中外文化交流》杂志,发表了《百代传唱“乐亭影”》专题文章。“乐亭影”作为“中国北方的戏曲剧种”,被介绍到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而使全世界知道了“乐亭影”的名字,进而赏析、领略了“乐亭影”的历史渊源及其艺术风采。
    《百代传唱“乐亭影”》序言部分有这样一段文字:“‘乐亭影’是中国北方的戏曲剧种,因诞生于乐亭而得名,为乐亭先民创造。乐亭县地处冀东,历史上先后隶属滦州、唐山,因此也被人称‘滦州影’、‘唐山皮影’和‘冀东皮影’。‘乐亭影’的影人、道具,由驴皮雕镂而成,因而又有‘驴皮影’的称谓。其显著特点是唱腔、道白,均是地道的乐亭方言语音。因人称乐亭人‘老呔’,称乐亭的方言语音为‘呔话’,因此‘乐亭影’又被称作‘老呔影’”。
    这段文字基本廓清了“乐亭影”的渊源、概貌及其本质属性。
    追索“乐亭影”的历史足迹,自宋、明她在乐亭得天独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地理环境中生根、发芽、开花,至中晚清已步入鼎盛。
    早期的“乐亭影”影班规模较小,设备简单,灵活精悍,演出便利,民间对此曾留有很好的口碑。
    自乾隆初新寨杨家建立“侍卫府班”(后称杨寡妇班),崔、刘、张、史四大影班相继成立,随之县内富裕之家养影成为风气,影班如雨后春笋般地生于乐亭大地。在乐亭的带动影响下,周
边各县如滦县、昌黎、丰润、等地的影班也繁荣起来,相继走出唐山,传至京、津,进而传到东北各地。
     兴盛时期的乐亭影,仅县内超级影班与中小型影班多达百余个。在乐亭从业唱影、正口(学习方言语音)学影的诸如乐亭影界泰斗齐怀、曼声感人的名小孙品卿、皮影大王张绳武、黑头大王历景阳等影界翘楚数不胜数。县内满腹经纶的文人如影戏写作高手齐二黑、高述尧、高可亭等,出于对家乡皮影艺术的热爱,著述等身,现传于世的如《五锋会》、《二度梅》、《洞庭湖》等经典影作,世代相传,脍炙人口。出自乐亭文人之手尚能具名和流传于世的影卷数以万计。远在三十年代,外国在华的昆仑、胜利、百代、荣立、宝利、高亭等唱片公司,为“乐亭影”著名演唱家录制了大量影盘。如今尚保存着唱盘的大部分模版,清楚地记录下了这些艺术家们所灌制的名段名称、个人姓名及社会给予的他们的荣誉头衔。我们现在还可以清楚地鉴赏到这些影盘的照片,上面全部清楚标有“乐亭影”剧种的名称。
    远在六十年代,乐亭县皮影团作为唐山地区民间艺术的代表,被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盛情邀请进京演出七场,期间受到周扬、郭沫若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所演《柳毅传书》、《火焰山》、《刘胡兰》等剧目,在京受到了首都文学艺术界的充分肯定。
    1987年 9月,中国文化部在唐山市举办的皮影艺术邀请赛上,乐亭皮影团和唐山皮影团同台演出,均取得了好成绩。比赛中,乐亭皮影剧团演出的《白蛇传》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赞誉。事后,作为评委之一的皮影专家关俊哲先生,1988年10月11日他在致秦振安先生的信中有如下一段记述:“去年,即一九八七年,中国皮影艺术邀请赛九月份在唐山举行。文化部邀请五名领导干部与专家出任评比委员,我以专家的名义出任评比委员。乐亭、唐山、北京、西安、陕西、湖南和哈尔滨七个皮影团参加演出。显然以乐亭皮影戏团演出水平为最好。但唐山是大型皮影戏团,最后干脆不以评比为基础,给以唐山一等奖其他各班为二等奖。重要意义不在于演出质量,而在于唤起全国各界人士的重视。”
     论及唐山的皮影戏,不能追溯唐山市建市的历史。1925年6月24日,段祺瑞用以抵制孙中山在广东领导建立的国民政府的主张,下令设唐山市,因段政府的短命而未能实现。后殷汝耕伪政府“于1938年1月28日明令设市”,至今仅有七十年的?贰?
    在唐山市建市前的民国七年(1918年),“乐亭影”首次进入冀东重镇唐山演出,受到工人的欢迎,从而站稳了脚跟,很快出现了几个专演皮影戏的小剧场。由此“乐亭影”在唐山扎根,名家荟萃,薪火相传,与时俱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唐山市皮影剧团的艺术家们,在团长齐永衡、副团长丁振耀先生的带领下,对乐亭影不断进行革新,创编了《三打白骨精》、《鹤与龟》、《熊猫咪咪》等一批优秀剧目,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从而唐山市皮影团以新的面貌经常到国内各地进行演出,参加各种赛事,唐山市皮影剧团演出的唐山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特别是1982年8月齐永衡先生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曾冠以“唐山皮影”之地域名称走出国门,赴法国为九个国家的影戏学员讲学、传授操纵技艺。之后,随河北省艺术团出访美国,在佛罗里达州迪斯尼乐园“中国馆”举办的中国节目中演出了唐山的皮影戏,之后受法国邀请,出访了西欧三个国家。在法国为第七届国际木偶节演出,在摩纳哥为第八届世界戏曲节演出,在荷兰进行友谊礼节性的演出。齐永衡先生演出的唐山皮影,受到各国爱好皮影的朋友们及各大报刊的称赞,访问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此“唐山皮影”这个名字享誉海内外,它的足迹留在世界十几个国家,并取得较大影响。应该说,齐永衡先生对于“乐亭影”的发展所做贡献功不可没。
    尽管唐山市皮影剧团对于“乐亭影”有了长足发展与进步,但由唐山建市的历史可鉴,在还没有唐山市名称之前的二十年,“乐亭影”已经在唐山扎根,之后无数乐亭影团进唐演出,高手云集,争芳斗艳,长盛不衰,为唐山影坛带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因此我们认为,绝不能因为国内外有了“唐山皮影”的这个名称、齐永衡和唐山皮影团在世界争得了荣誉,作为“中国北方的戏曲剧种”的“乐亭影”就不复存在了。
    《百代传唱“乐亭影”》一文在《中外文化交流》杂志的发表,不仅以雄辩的史证说清了乐亭影的历史渊源,并把多年来学术界对于“乐亭影”与“滦州影”、“唐山皮影”的源流关系所产生的种种疑团基本理清。文章精彩之处还在于,它不仅就“乐亭影”的艺术特征、及内涵向世人做了介绍它对于“乐亭影”的文学创作、语音魅力、音乐唱腔、操纵雕刻以及班规习俗等等方面,向世界简明扼要地作了展示。使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皮影爱好者,通过对乐亭影的分析与欣赏,对它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2233) |  收藏 2008年04月21日 08:37:33

大潮中的呼唤声

      这是我在博客日志里发的第五十二篇短文。写篇东西总该有些意义,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写了《大潮中的呼唤声》这个题目。

    近来,通过网上观察,社会调查与亲身感受,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繁荣有目共睹。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它给我们的福荫。然而,伴随社会大潮泥石俱下,由此带来的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也着实令我们这些白头发的人瞋目而视。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先哲为社会创下比如:道义、责任、良心、理性等等词汇,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本文重点谈谈道义这两个字,连带谈及其它。道义,旧指道德和义理,今指道德和正义。我理解也就是人们要在共同生活中,用社会道德和法纪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公利社会。李大钊曾以明人杨继盛的对联为基础为其仁兄杨子惠撰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联中,“道义”深涵伟人为国为民的理想和远大志向,亦即对于社会的责任感,以期与之共勉,担起共荣中华之大任。由此可以看出大钊同志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与一颗拳拳赤子报国之心。求寻李大钊同志人生轨迹,他不仅对于民族大业怀有如此深厚的赤子之情,即使是个人的生活作风也堪称炎黄子孙的楷模。

    旧时,男婚女嫁时兴父母包办。李大钊十一岁那年家里过日子等人手使,爷爷便从同村给他找了一个大他六岁名叫赵纫兰的姑娘结了婚。赵纫兰料理农家院是把好手,和李大钊结婚后立即帮年迈的爷爷撑起了家务。特别是爷爷过世后,在李大钊上学期间,并不富裕的日子,难以供大钊在校读书,是赵纫兰东挪西借,帮助大钊完成了学业。大钊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在北京办报、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教书期间,1918年,把赵纫兰和孩子们接到北京共同生活。一个是授业几个大学月薪二百多元的教授,一个是来自乐亭偏僻海隅农村庄家院的家庭妇女。两相径庭使赵纫兰不能不生有自惭形秽之感。据他的族姪女李纹锦介绍:“我大叔(指大钊)把我大婶接到北京去后,家里客人不断线,都是些识文断字有身份的人。我大婶是双小脚儿,总觉着自个儿土里土气,和我大叔不般配。一次俩人唠喀,我大婶就对我大叔说咧,她说:‘星子(星华乳名)爹,咱家来人不断,你看我土里土气,待人接物,真上不了台面,你……’还没容我大婶把话说完,我大叔把她狠狠地说了一顿。他说:“葆华妈,看你想到那儿去了!咱们是抓髻夫妻,从小一块长大,没有你的作为,就没有李大钊的今天,你可不能置我于不义。”李大钊和夫人赵纫兰终生相处,相敬如宾,形影相随。每当客至,他总是先把夫人赵纫兰找来,露面前,先替纫兰将衣襟整理好,然后郑重其事地将夫人介绍给客人。
    为消除赵纫兰的心理障碍,他宁可自己生活在北京,同意夫人请求,让赵纫兰回乐亭老家的私塾补习文化。

    笔者是一常人,不应与伟人相比较。但有一点,即个人所谓婚姻大事却与大钊有些相似处。比如,旧社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八岁那年,父母就从同村为我找了一个穷人家大我三岁的姑娘定了婚,她就是我现在的老伴儿蒋秀英。我十二岁,秀英十五岁那年,她们九口之家已经有六个人外出讨饭吃。岳父蒋洪升是个理发匠,他父亲蒋东鲁就是为庙上崔家崔八厮理了一辇子发的“蒋飞刀”。岳父即使是出外耍手艺,也常是向富人讨些剩饭回来为全家糊口。旧社会提起“要饭的”,那可是令人羞于启齿的字眼儿。鉴于我爱人是有婆家的人了,左腾右腾也没叫她出去要饭。就在这一年,岳母出于无奈,找到我母亲说:“亲家母,有件事真是叫人难于张嘴呀!因为荣头(我老伴儿的乳名)是有婆婆家的人了,总也没敢叫她出去要饭。眼前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你老看是把她送到这头来,还是叫她在东头(岳父家在我家东边儿,相隔十一个门口)?在东头就只好叫她出去要饭了。”秀英就这样儿被她母亲送到我们家。

    从前,童养媳也是个被人瞧不起的字眼儿,我母亲避讳就给她上了上头,开了开脸,借了床褥子被,给我们拜了天地。俩孩子入洞房,住在一起害怕,第二天就搬开了。

    时光如流,转眼六十多年已成过去。其间,有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与老年。就立身处世而言,小时候给人做小工,八路军来了给我们这边当地下交通员,在组织的安排下上了二年小学,终断学业后,四六年分青苗,生活有所好转又跟父亲杀猪当了二年屠户。从四八年我再次进入罗庄学校后进入速成师范的大门,从而走上了教书、从事文化工作之路,一直到今天。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曾任过艺校教师、文化馆长、剧团团长、创作组长、文联副主席等职。期间,文化行政管理、登台演出、捉笔著述,多有涉猎。做起事来,人们都说我执著认真,颇有建树。文艺创作,先为人梯,后身临其境,见诸出版物的文字不下几百万字,荣获党政部门各种奖项达几十次。最近我为“乐亭影”所撰正名之作《百代传唱“乐亭影”》一文,已由文化部主管的《中外文化交流》用中、英两种文字发至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老同事们提起我,都羡慕我的“文人生活”,朋友们说起来我的“宝石婚”更多溢美之词。回忆往事,像我这样的包办婚姻,从一而终,常相厮守,在旧社会司空见惯,在新中国虽不是很多,但不泛前人;而那些抛弃结发,另寻新欢者也有不少先例。七尺血肉之躯的我,所以能如此度过人生,一是中华民族传统理念中“道义”二字的正义力量,而党对于自己的教育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记得五十年代新婚姻法颁布,社会形成离婚热潮,当时我已步入教育事业,亲戚劝我离异的声音不少于耳。面对家庭现实,先哲“一个人为谁活着”注入骨髓的几句话对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老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尽管头上光环一大圈儿,自己究竟四两半斤,自己最清楚。世人说自己“风光”也好,“风采”也罢,做为一个文人,道义使然,一生谨忌陷入忘义人群。只此,我曾以旧式伦理现身说法,警示过我最要好的朋友和同事,要求他们对于家庭问题要持审慎态度,所谓“糟糠之妻不下堂”。常言,劝赎不劝嫖,最后和这些人弄了个分道扬镳的下场。当然,个人有个人的活法,但我直言不讳地说,我鄙视那种见异思迁,稍有建树就只图自己感情上一时的愉悦,背信弃义,抛弃结发,婚变再变,直到就木无颜以对亲戚朋友、妻儿老小的风流人物。

    随着时代的大潮,两性婚事与时俱进,这有好的一面,它能给予青年人以更宽松的择偶空间。但与时俱来的视婚姻如儿戏的负面影响,也不能不令人望而生畏。我有一个忘年交的朋友,从他打工做装潢开始,就和一个在校上学的女孩子热恋,毕业后开了一家装潢广告公司,俩人结婚后,生下一个姣儿子,婚纱色温未褪,我那个朋友就离开家庭,抛却事业,一走了之。最近我做过一些社会调查,如今离婚率之高,令世人震惊。可以说,像我朋友这样的事例司空见惯,比比皆是。

    近一年的时间,我在博客上结识不少网友,其中从文笔言词可知,有两个自称“剩女”的女孩儿,个人婚姻肯定遇有麻烦。那种难以割舍,茫然若失,神舍难守的复杂言状,让人看后内心忐忑,眼睛发湿。

    止此,我不禁要问,这到底是谁的责任?诚然,论责任,当事者首当其冲,难辞其咎,然而这种社会风气的形成,执政者不应负其社会舆论导向之责吗?中国有句古语:“上之所好,下必从之”,如果党政领导对于“道义、责任、良心、理性”有个明确的态度,有所褒贬,提倡正面的东西,鞭挞邪恶的行为,进而全社会对其有所约束,总会比听之任之强的多。对于这样一个带有深层意义的社会问题,一介文人无能为力,我只能对那些陷入社会大潮浊流中的失魂者,发出心底的呼唤:“魂去归来兮!”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5918) |  收藏 2008年04月05日 10:16:08

悼韩志学兄

   

          遥献天堂乐亭大鼓曲艺家韩志学
          乐亭大鼓曲艺家韩志学逝世,吟句书挽以表心意:

              承传大鼓终身艺,修身立德示范先。
              驰骋曲坛唱古今,奇葩更添一瓣香。
                                         
心语
              敬献  曲艺家韩志学先生
                                         
桂人兴信
                                       
00八年四月四日
                                        悼韩志学兄

            志学兄仙逝,步兴信诗《遥献天堂乐亭大鼓曲艺家韩志学》,拼句吟挽。
                 
                              九天驾鹤魂西游,
                              曲坛平添一段愁。
                              伟业更望重昂首,
                              韩公未竟共承谋。

                                      何宗禹
                                  2008年4月5日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8) |  浏览(6841) |  收藏 2008年04月04日 16:02:20

网络更需清道夫

长时间以来,网页博客的评论栏内,老是出现中外文垃圾,删又删不去,看又不想看,无可奈何,瞪着眼睛干着急。想到前在网上出现“办证”垃圾后,赶紧给站长打去电话,很快得到了处理。办“故乡人”这个网站,站长所担分量我深有体会,让他一个人完成如此一件难负其重的事情,于心何忍?但又不知如何才能解决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恕我无知无能,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请站长、版主们沟通一下。网络更需清道夫,把堂院打扫的越干净越好!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0) |  浏览(4468) |  收藏 2008年03月22日 22:43:37

深切缅怀肖春霖兄

    八旬的肖春霖夫妇在庭院

    肖春霖是我县著名的老一辈乐亭大鼓表演艺术家,他的为人及艺术造诣为县内学人所景仰。他与世长辞,最近才得到消息,但后事已办月余。按理,像这样一位老艺术家,对于他的逝世,起码文化界应有所表示。我去马头营他的老家探望了他的家人,且想在《读乐亭》上为他发篇短文,已示纪念。但17期已经赶不上了。怀念之情长久难释,权在网上先行发表,以讣告世人。


深切缅怀肖春霖兄
    2008年元宵节期间,我去广场观灯,无意间到艺术团作短暂逗留。闲话间得知肖春霖老兄去世的消息,说他于129日已经病逝。

    这一噩耗,犹如睛天霹雳。2006年为偿夙愿他去北京观光,还在天安门前兴致勃勃地留影纪念 ;
九十三岁的肖春霖在天安门前 [/font]
[font=times]2007
年,来人说他身体非常好,媒体采访他时,还能乘兴唱上几口,怎么这么快就走了呢?回想过往岁月,斯人音容笑貌、举止谈吐、艺人风采,宛如昨天。

    肖春霖1913121日(旧十一月初四),生于乐亭县马头营镇,他是我县德高望重著名老一辈乐亭大鼓表演艺术家。他那忠于人民,执著事业,对乐亭大鼓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十分感人。新中国诞生后,在韩香圃、肖春霖的带领下,乐亭曲艺队曾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

    肖春霖自幼生于贫家,只读过二年私塾。父亲肖锡亭毕业于昌黎汇文中学,深悉英语,酷爱水墨丹青,曾在奉天(今沈阳)侍德中学任英语教员。后经大帅府供职的宋军(字益臣,乐亭人)介绍,被于凤至聘为帅府学馆英语教师。

    肖锡亭生性好乐,因病回家后,与著名乐亭大鼓艺人商秀安、邵玉增等人关系至密。商秀安经常到肖家做客,常与肖锡亭切磋大鼓艺术。长时间耳濡目染,肖锡亭跟商习熟了《拷红》等书段,并能登场演唱。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肖春霖在私塾读书时,就与乐亭大鼓结缘。儿时的肖春霖长相帅气,嗓音亮,记忆超凡,深受商的喜爱。父亲见商欣赏儿子的艺术天赋,便请求商先生对于肖春霖学习乐亭大鼓给予更多的指导。在商先生的教授下,肖春霖对乐亭大鼓的学习进步很快,学塾念书期间就掌握了一些书段。教堂过礼拜,牧师为肖春霖编写成以教义为内容的大鼓段子,让肖春霖在教堂用大鼓形式宣传教义。后因父病家贫,终止学业后,18岁去东北谋生,在东北哈尔滨乐亭人郑立民开的群益洋袜子工厂学徒二年,吃劳金三年。23岁回到乐亭老家,自己买了机器,在家乡干起本行,下庄织洋袜子。在下乡织袜子的过程中,乡亲们熟知肖春霖曾跟商秀安学过乐亭大鼓,每到一地人们都盛情请他唱段乐亭大鼓。肖春霖怕耽误买卖,没曾想织袜子的乡亲们为听肖春霖的乐亭大鼓,常是有意识的多织上两双。

    共产党来到马头营一带开辟地区,土改前分青苗,肖春霖有了自己的土地,家庭生活有所好转。对乐亭大鼓情有独钟的肖春霖,便想以演唱乐亭大鼓为业。此时商秀安先生已谢世,弦师盲艺人邵玉增经常来肖家看望有病的肖锡亭。邵先生长时间给商先生伴奏,对于商先生的高超的乐亭大鼓技艺有着特殊的熟悉。他认为肖春霖应重温商先生所授乐亭大鼓这门艺术,以展示自身艺术素质与演唱特长。这就更加坚定了肖春霖学好乐亭大鼓的信心。邵玉增把熟稔在胸的商秀安的全部技艺对肖春霖进行了悉心传授,由此肖春霖和乐亭大鼓结下了终生之缘。

    1949年,新中国诞生的号角,更加鼓起了肖春霖为曲艺事业献身的风帆。肖春霖加入乐亭县曲艺组后,全身心地投入了乐亭大鼓事业。他的艺术生涯中,随处可以看到一个新型文艺工作者的风范。他在学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注意发挥自身善演新书目的特长。他以军区给他的《董存瑞》等书段为范本,先后创作出了数十个新段子,用以配合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肖春霖不会骑自行车。平日下乡,肩背书鼓,手牵弦师,常是步行几十里。一次,为完成汀流河水利工地的慰问演出任务,上午和弦师从马头营出发,盲艺人行路艰难,七八十里路程,走走停停,歇脚打尖,整整走到天黑才赶到滦河边上的演出现场。背鼓磨肿了双肩,脚上打出血泡。到在工地,二话没有,支起小鼓,立即进行演出。站场演出过程中,晚上登台表演,白天采访工地发生的好人好事,就地编写成鼓词,当晚进行演唱。发生在工地的那些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被他创作成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书段演唱中,他以真挚的感情把每个段子表演的惟妙惟肖,常是引得观众掌声不断,赞不绝口。

    在工地,肖春霖和工友吃在一起,睡在一起,演出结束后,分文不取。肖春霖的敬业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县委、县政府领导。高航舟副县长多次对曲艺队进行表彰,并对肖春霖本人进行物质奖励,奖给他一床红缎子被。他认为这是全组的光荣,他把这床被放到组里,说啥也不肯贴身盖上一回。

    1957乐亭县曲艺队成立,韩香圃、肖春霖被选为正、副队长。肖春霖和韩香圃先生对曲艺队的组织领导、业务建设配合默契,他们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曲艺队的建设与发展上。由河北省文化厅拨款,相继在张仙庙旧址建起能容百人的书馆。书馆的建立,不单有了说书人学习交流的场地,同时成了乐亭大鼓的演出授徒活动中心,有力地促进了乐亭曲艺事业的发展。

    身为副队长的肖春霖,认为把自己选派在副队长的位置,这是党和同志们对于自己的信任。他担任这一职务后,精勤艺术,虚怀若谷,更加焕发出他献身乐亭大鼓的力量和热情。他注意乐亭大鼓事业的后继有人,对于艺术新秀的培养,倾注了毕生心血。为培养艺术人才,肖春霖在家曾开过学馆,同时入馆的徒弟即有朱光存、毛向奎、刘春青、李宏志、白庆民等。后收外甥女赵静霞、高玉才为徒,关门弟子刘凤来学书有成,后改弹弦兼男声独唱。

    肖春霖对于精深业务,肯于下苦功夫、笨功夫。创作乐亭大鼓作品,极富进取精神。特别是他能博采众家之长,打造出自身的艺术风格。他体魄健壮,身材魁梧,加之他嗓音洪亮、运腔华脆、口齿伶俐、吐字清楚,唱念激情到家,有扎实的架子功夫,刻画人物活灵活现。因善演三国段子,世人对他有“活张飞”之誉。他的上述艺术特点为乐亭同道所首肯,在唐山地区也是一名富有名气的曲坛将才。

    1960年,他被选为出席唐山地区文化工作表彰会议的代表,出席了在唐山市召开的群英会。会议期间,他虚心向兄弟团代表和名家学习。著名乐亭大鼓表演艺术家靳文然来乐亭团看望出席会议的各位代表,他虚心请教,切磋技艺。他诚恳地对靳先生说:“我来出席这次会议,主要是取经来了!”靳先生风趣地说:“光取经不行,还要献宝啊!”肖春霖当众为靳文然和同室的代表演唱了他的拿手新段子《董存瑞》,传统三国段子《芦花荡》。演唱后受到靳先生的好评,靳先生深情地说:“乐亭不愧是乐亭大鼓之乡,真是传承有人,群星济济。肖先生演唱的段子很有特点,唐山在这方面远不如乐亭。今后唐山市曲艺团要鼓足干劲,学乐亭,赶乐亭,超乐亭,还得帮乐亭啊!”

    唐山群英会的召开,为乐亭曲艺队与唐山市曲艺团架起金桥,会后在县委政府的同意下,乐亭艺术学校派肖云霞去唐山市学习西路乐亭大鼓。肖云霞学有所成回县后,肖春霖与韩先生主动派出学员魏晓荣去唐山曲艺团进行学习。

[/font]

[font=times]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13) |  浏览(7753) |  收藏 2008年03月07日 22:16:11

荣誉、责任、拚搏

      2008年3月6日,我有幸出席了县委、县政府在文化中心大会堂召开的2007年度表彰、奖励大会。会后,欣喜之余,自己也想了很多。总言之,无非荣誉、责任、拚搏六字。
      我常是这样想:一个人一生,时日有限,总该做些事情,有所作为。每个人的能力虽然有大小,收获有多寡,但只要尽力做了,不管成绩是大是小,党和人民总会给予你应有的肯定。比如自己,平庸度日中,对于属于自己的时间看得就比较重,努力中粗粗写出了一些不怎么像样的东西,领导就对你做出较高的评价,给予更多鼓励。2005年在建设全国先进文化县中被授予先进个人;2006年、2007年,在建设文化名县活动中,又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个人。又是资奖金,又是证书,特别是领导鼓励的话语,真是让人脸上发烧。当然个人也深知这是领导给予的荣誉。
    不知为什么,事过之后,心里老是忐忑不安,总觉肩上沉甸甸的。做为一个乐亭文化人,半个世纪躬身文苑,更多的是坦途,也经历过不少坎坷和崎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迎来了文化的春天。总想在这霓虹多彩的日子里,对于乐亭文化有更多的建树。从爬格子到敲键盘的漫长岁月,悚然有食不甘味,夜难安席之感。但孜孜做起,却又总觉着行单影只,力不从心。忆及在搞民间文学和研究李大钊的日子里,对于民间文学与李大钊的研究是那般执著,但对乐亭的皮影、大鼓等民间艺术从未敢有过半点倦怠,即使是在无情棒喝下过日子,对于乐亭老祖宗留下的这两朵花也从没敢有过些许的掉以轻心。特别是乐亭影被唐山皮影的名字即将湮没的日子里,更感觉到了自己肩上的分量与历史责任。对于这件事,曾有过那般多的彷徨、迷惘,连我自己都不敢说能够把握住自己。在平日的学术研究论争中,不知费了多少心血,也不知伤害过多少领导、同行和朋友的自尊。凭心而论,对于这件事,我没有任何的私心和个人成见。一些领导和朋友,也许因此事会对自己产生某种误解,我都不会在意。我可以这样自白:到任何时候我决不会以原则是非问题率作清谈。我觉得这就是责任。
      另是,就我所从事过的民间文艺创作、李大钊研究、乐亭大鼓、乐亭影研究等项,在建设文化名县中应该说都占有着重要位置。对于这些与乐亭文化事业成败有关的大事,自己会一如既往地投入前进人群的行列,力争在自己有生之年,奋力拼搏,在乐亭文化五彩缤纷的日子里,能做更多的事情。但让人担心的是,目前在我们县,不管是领导层还是一般同志当中,对于乐亭先贤为我们留下的以乐亭影为代表的这些精神财富如何“理财”,在认识上还不够明确,应该说,有的人尚存有很大差距。做为一名文化战线上的老兵,面对这样一种复杂而严峻的现实,别无选择,只有鞠躬尽力,引经说法,耐心做好方方面面的疏通和引导工作,拚尽全力也要为保护好乐亭这些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3) |  浏览(2836) |  收藏 2008年03月04日 21:50:04

加籍华人女作家葛逸凡梦圆故土


左一葛逸凡、右一她的小姑王桂芝
左起第三人葛逸凡
葛逸凡赠书

    2008年3月3日晚上,我的学生王桂芝打来电话,说她和嫂子葛逸凡从加拿大回国后由北京来到了乐亭电力宾馆,想和我见面谈谈。我在为葛翰林写传记文章时,为资料的事情曾与葛逸凡有过书信交往。她为我提供的材料十分宝贵。为尽乡谊答谢之情遵邀来到电力宾馆,在一个客房和客人见了面。出于礼节,我主动献上拙作《乐亭历代名人选》。逸凡热情赠予大作《金山华工沧桑录》。

    在乐亭的文人中,提起翰林葛毓芝(葛养田),详知其人的不在少数。知其族中的著名作家葛翠琳、中科院院士葛墨林、葛宝丰的人也不少。但熟悉他孙字辈中亲孙女葛逸凡的人就不是太多了。近日,这位少小离家,鬓发染霜的女作家行履匆匆从加拿大来到生她养她的乐亭,了却她的思乡之情。

    葛逸凡,今年七十五岁,十六岁去了台湾,毕业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在台执教期间,醉心文艺创作,她创作的长篇史实小说《金山华工沧桑录》曾获台湾文坛杂志社首届文学奖第一名。

    乐亭城关王庄上王维仁1948年在北平考取了国民党在北平招生的“上海国防医学院”, 蒋介石的军队撤离大陆,随校去了台湾。葛逸凡在台与同乡王维仁结识后,结为夫妻。1965年他们与丈夫女儿移民加拿大,1968年在卑诗省克罗那市定居,生活在主流社会,为根植于加拿大本土的华文作家。著有《欣欣向荣》、《金山华工沧桑录》、《时代﹒命运﹒人生》等。

    葛逸凡离开乐亭几十年,儿时记忆历历萦怀,这里的一切无不使她魂牵梦绕。这次她毅然决然回到乐亭,看了葛庄村她的老家,看了她的母校城隍庙小学旧址,参观了李大钊纪念馆,看了欣欣向荣的乐亭城区,参观了开拓中的唐山港,领略了北港三岛码头新姿。她钟情冀东明珠——乐亭,她想亲吻这片土地的每个角落。2008年3月4日下午,她圆了重温故土之梦,依依惜别乐亭亲人,和她的随行亲人们去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