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才在毫无知觉中被浪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3:47:38
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指出,我国人才浪费严重。2005年,我国人才浪费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七成知识分子处在“过劳死”的边缘。蓝皮书指出,中国的人才竞争力较弱,在世界属第三层次,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法制晚报》7月14日) 人才是第一资源,而我国人才浪费的程度却是比较严重的。上述蓝皮书中《中国人才浪费问题研究》一文的作者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调查指出,我国人才资源能力发挥程度偏低,总体能力发挥程度的平均数为61.9%,与充分发挥的差距为28.1%。至于造成人才浪费的原因,无需过多举例,仅从人才评价和人才教育便可见一斑。
“不让猴子爬树,叫它游泳;不让鸭子游泳,叫它爬树。按一种标准要求所有的人,只会浪费人才。”人大代表于金明用美国小说《动物学校》里的讽刺故事,来批评我国现行人才评价体系的弊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们评价人才,沿用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暴露出的是重“形式”轻“实用”的思维方式。据报道,近几年各省区市、部委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局、处级干部及公务员,从中不难发现一个通病:要求什么什么学历。新闻报道也着重宣传有多少多少博士报名、多少多少硕士报名,无形中影响了录用标准,就是至少要硕士、博士才有资格报名。这里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培养这些博士、硕士,要让他们做什么?我们的国家机构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整个社会的用人观念被扭曲了,现在很多机关倾向于引进博士研究生,另外还有本该搞科研的院士纷纷去做了行政主管,造成了很多人才浪费。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而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培养人,也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浪费。怎样看待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结构不合理”和“人才浪费”?全国有多少高校在重复着“不求回报”的无效教育,还在不计成本地重复生产着不为社会所需的“产品”?不是说我们培养出来的不是人才,而是说没有塑造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眼下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毕业生就业遭遇尴尬,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学科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没有致力于完善人格的塑造,未能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比浪费更可怕的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何谓浪费,根本不知道究竟是谁在浪费,根本不知道浪费了多少。当前能够真正做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地方其实并不很多,追求高学历、高职称不过是为了哗众取宠。在某些地方和单位,一方面喊没有人才,吸引不了人才,留不住人才;另一方面真正有了人才,又不好好珍惜、爱护、使用。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可以说人力资源相当丰富,全社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