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磨亮了平凡的市井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59:38
记得还是春节前磨的刀吧。 菜刀实在很钝,切菜太费力。 “磨刀不误砍柴工”,今天我下定决心,宁可暂停做饭,也要把刀磨快了再说。以前,象大多人家一样,自家备有磨刀石,随时可以拿出来应急。现在生活好了,人也懒了,谁还自己磨刀啊?我两手各提着一把菜刀,到小区常有磨刀师傅的地方寻找,很另类地转了几圈,竟踏破“拖鞋”无觅处。生活就是这样的作弄人,平时常见磨刀师傅,想起磨刀,又懒得上楼回家取刀;今天决心磨刀,又找不到磨刀人。我很沮丧地准备回家,一位老大娘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好心地说:  "想磨刀是吧?每个星期六上午,菜场大门口,有个郭师傅,肯定来。"

我连忙感谢老大娘,为我指点了迷津。是啊,诸如磨刀之类的琐事,老大娘们都是百事通。

我牢记磨刀日期。到了星期五晚上,就把菜刀、剪刀等该磨的刀全都装在提兜里,放在门口,确保次日能按计划实施。年龄大了,老忘。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菜场,果然见郭师傅已经开始“磨刀霍霍”了。一条宽20厘米左右的长条凳,一头绑着砂轮、油石和细磨石,吊着一个装满水的雪碧塑料瓶以及一把小毛刷,还有一个破旧的敞开的塑料包,里面放着锤子、钳子之类的助用小工具。

只见他跨骑在条凳上,卷起袖子,紧咬牙关,腮帮子肌肉一鼓一鼓。不停地倒上一些水,全神贯注地熟练地磨着菜刀。几分钟后,他右手拿刀,左手小心地在刀刃上试锋,似乎不太满意,又反来复去地轻轻细磨。然后又用刀刃试割布条,势如破竹,锋利无比。

“郭师傅,请帮我磨几把刀!”我是新顾客,叫他郭师傅,显然让他很惊奇,他抬起头,笑着说: “好吧!让我看看。”

我这才见到他的庐山真面目:花白的胡须杂乱无章;古铜色的脸上布满了刀刻一般的皱纹,让人立刻想到深秋季节的核桃;我估计他已年逾古稀。他粗糙的双手沾满了黄黑的锈水,酷热的天气使他汗如雨下。也许是长年磨刀的缘故,他的背腰自然地弯成一张弓,已经无法挺直。我心头油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怜悯之心,便递给他一支香烟,他边说“谢谢!”边趁势放在右耳朵上,显然还没有工夫抽,抑或舍不得抽。

郭师傅将我的3 把菜刀一一过目后说:

“老板,这把是不锈铁制作的,中看不中用;这把虽有钢,但含量不高;这把嘛,还凑合,算是质量比较好的了。磨起来倒都不费劲,但用不了多久,就钝了。”我惊叹他的专业眼光和实诚品格,这3把刀的质量确实就如他所说。

他先铲去菜刀上的斑斑锈迹,然后眯起眼睛仔细端详正反两面刀刃。头道工序是在手摇砂轮上打磨,接着在油石上粗磨,最后又换一块刀石细磨。大约5分钟光景,原先黑黝粗笨的菜刀便变得雪亮如新。

我突然来了兴趣,便请教他如何磨刀才能又快又好。郭师傅边磨边笑着告诉我,别小看这磨刀,大有讲究了,关键要掌握刀口和磨石之间的角度,角度小了磨的时间太长,刀刃太薄;角度大了不耐用,还可能卷口;最佳角度是3---5度,当然全靠经验来掌握啦。另外,磨的时候要重按轻推,均匀用力,平行使劲,劲在手腕。还有,刀的品种、规格、形状、材质不一样,磨法也大不相同。例如半圆形的大剁骨刀、一尺长的杀猪杀牛刀,与小剪刀、修鞋刀,磨法能一样吗?要说真正的好刀,还是以前老铁匠打制的钢刀,现在超市卖的菜刀,看起来很漂亮,不管用!另外,刀要经常磨,不能象您这样,半年多才磨一次。家里还是要备一块磨石,常常磨几下,用着省力。磨前先把刀在盐水里浸几分钟,好磨又锋利。需要大磨,找我!

他慢悠悠的滔滔不绝的讲述,使我大开眼界、大长见识,也对他刮目相看。真的是“行行出状元”啊!

反正我要磨好几把刀,得几十分钟,我又点了一根烟,直接放到他嘴上,饶有兴味地与他拉起了家常。

原来,郭师傅老家在苏北农村,年轻时以打铁为生,随着时代变化,铁匠铺被淘汰。为了生活,只好凭自己的磨刀技能,先在村镇、后到城市,走街穿巷,日晒雨淋,惨淡经营,瓢饮箪食,勉强度日。这一干,就是近40年!

“磨剪子罗——戗菜刀!”他原本嘹亮的长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低沉、嘶哑,如今,他已经吆喝不动了,毕竟郭师傅已72岁了。好在他几十年的磨刀生涯和信得过的技术,不需要他吆喝走街了。他每天上午固定在一个菜场,干半天。一周7个菜场轮流转,风雨无阻,雷打不动。老百姓都认识他、认可他。每天辛辛苦苦,差不多能挣40多元。

郭师傅终生未娶,孓然一身。他在大都市的缝隙里挣扎了一辈子,政府从来没有、也不会过问他的生老病死,总有一天,会永远看不到他的身影。可是他担心的并不是自己最后的归宿。他不无担心地告诉我,现在的年轻人,谁愿意走街穿巷地吆喝着磨刀啊,都是我们这样的老头子在干着,想找个接班的都没有。我这把年纪了,磨一天算一天。指不定哪一天就磨不动了。世界上缺了哪一行都不行,哪一行都得有人干。往后没有了磨刀人,老百姓生活会不方便的。

是啊,敬爱的郭师傅,您磨亮了无数把刀,也磨亮了平凡的市井生活,更磨亮了我们对待生活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