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小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13:39

西关小姐  
演唱:东山少爷   作词/作曲/编曲:黄毅成   高胡:黄江琴   合成:飞机

西关小姐个个娇俏,你那美态犹如像弯弯月儿,白襟衣伴长裙飘飘又回眸一笑,知书识礼佢觉重要,金山不会折其腰。
西关小姐莫怪我轻佻,看你笑意犹如伴轻风送月影摇。我住东山你住龙津动又门当户对,奢想今世岁月里,牵手相对儿女成堆。
看看我,何日能爱上我,白鹅潭畔坐坐,望能开花结果。白天共长夜过,永远像相恋最初。
我爱你然后如你爱我,为梦圆我奋斗,你是家中圣手,让生活悠悠过,永远像相恋最初的我。

西关小姐的旧时生活

  告别“三寸金莲”——从扎脚到放脚的西关小姐

  封建社会,人有“贵贱”之分,贵者常成为主人,贱者则多为奴为仆。西关人家生活在封建社会自然受其影响。作为生活小康以上人家的女子,一般生活无忧,她们自幼受“三从四德”的影响,自小不用参加体力劳动,家长力求女儿成年以后(一般十六岁就出嫁)能嫁得大户人家,享一世福,自几岁起就迫着幼女裹足,以示在家不用从事劳力,是大家闺秀,知书识礼的千金小姐。故裹足(俗称扎脚),三寸金莲四寸腰,成了封建时代风行一时的身份标志。

  到了清末,不少为人母者深感扎脚对女儿生活带来的终身影响,所以在听到女儿呻吟时,一只眼开一只眼闭,让其放松一点。民国初期,政府推行新生活运动,女子扎脚已被废止,开始出现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西关小姐。

  西关小姐行善最乐

  西关大户人家的小姐,由于饱读诗书,心地善良,生活富裕,同情社会上的贫苦人家,一些对做善事、捐款等善举十分热心。据西关大户钟家花园的后人回忆,钟家的大女儿曾捐善款白银千元以上,取回荷兰水(汽水)一支十分高兴,认为是帮助了有困难的人家。早在清代十九世纪,沙面就有一艘基督教的福音船,叫“医光”,船上有两位西关女子,每周有两天上船为水上居民义诊,为水上妇女接生,有些西关小姐还自习中医,熟习“验方新篇”等医书,以民间验方,经常为相熟的人家、同乡同事作家庭保健顾问,至老不悔。在封建社会缺医少药的环境中,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

  西关小姐的社会交往

  西关小姐不是一个社会团体,无固定的联系,她们之间的维系,受历史条件限制,社交圈子有限,女子间互相认识机会不多,主要是邻里间往来,被称为“街坊姐妹”,由于联系与往来方便,故她们的往来一般比较密切。直系或旁系长辈的子女的交往,大家庭称之为“世交”,一般家庭为免于自己的子女过于闲闷,往往乐于让她们互相联系、交往。亲戚间的来往,这里是指同宗同族姐妹间的往来,由于是亲戚,近亲者当天不便回来的还可以在对方家中小住,甚至延至半月的光阴。疏远一点的还可以互结金兰姐妹,亲密交往。另外因为共同爱好,如对古典文学、诗词、琴棋的共同爱好,为互求学问或书画艺术作品而亲密交往。有人把西关小姐的交往比作琴棋书画的交往,不无道理。

 

西关小姐的穿戴

  西关小姐衣服的钮扣结绳艺术

  中国编结艺术有数千年的历史,据说在文字仍未发明之前,已有结绳纪事。古代的结绳艺术多被用于衣锦之上,例如系在腰带的佩件如荷包、玉佩及香囊,作为吉祥的装饰。近代的结艺多见于衣服的钮扣上,清朝的钮子五花八门,朝贵的衣钮有金、银、玉、石、珠、象牙、贝壳和珊瑚等制品,令人目不暇接。但用铜钮、结钮的一般人家亦很普通,亦有浓厚的装饰作用。服饰在清末民初变化最大。西关小姐的服饰因本地区西方贸易与文化的外来影响,又有上海、香港服饰潮流的榜样,故服饰中的结钮艺术的设计也匠心独具,从简单到复杂,从娇小到夸张。有的结钮带有吉祥意味,有的衬托衣料的花纹,有的配合衣领、袖口、衫脚包边的颜色,令人叹为观止。

  西关小姐居所衣锦

  昔日的西关小姐(清末)甚少外出工作,深居简出。除了私孰读书外,闲时在家学习刺绣裁缝,还为家人缝造衣服,间中亦设计一些家居织造的生活用品,这些“居所衣锦”种类繁多,包括有台围、坐垫、被单、枕袋、挂帐等等。
  
  此外,与衣锦装扮相关系的文物不少,在衣服缝制料理方面有衣车、烫斗及裁剪样板等。西关小姐的衣物繁多,化妆台椅及梳箱的装置使她们能更悠闲地施粉画眉。而换季节不穿的衣服,则多用包袱裹起,或把它存放衣柜或木柜内。传统樟木箱密封不透气,尤能防潮防霉及阻止虫蚁蛀蚀衣服。

西关小姐的时尚

 

  去下九路闻香水

  民国三十年代,西关下九路繁华商业街云集五六间香水铺、香粉庄。其中,以七日香香水店、广生行双妹花露水及金凤粉庄最为闻名。七日香店铺的老板,为了招徕顾客,在店门上方设置喷雾器,时不时向两边喷出香雾,令满街满巷充溢着七日香独特的清香。这一招,吸引游人纷至沓来,“去下九路闻香水罗!”

  据采访不少学生哥的回忆,还清晰地记得:西关小姐美丽雅致,气质高昂,打扮入时,大多喜欢穿各款旗袍。她们出入于以上的香水、香粉店,也出入于下九路林立的绸缎庄买衣料,度身订造各款衣服。她们上街,大多有黄包车接送,也有开私家车的,有贴身仆人跟着,或夫君或朋友陪着,花团锦簇,贵气迫人。

  西关小姐偏爱金钟阁 

  西关一带多食肆,名家、名菜、名点心比比皆是,所以有食在广州即是食在西关的俗说。

  民国中后期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十甫路口附近,有一间二十平方左右,装修独特、高雅的小食店,名叫金钟阁。其老板金钟明是当时省港粤剧班的一个班主,经常组织粤剧班省港两地唱大戏,竹管丝弦,清悠粤韵,飘飘扬扬,在小巷里轻送,吸引很多街坊邻里。

  金钟阁小食店倒不是金老板喜欢粤剧而闻名,而是这小店专营的“鸭潤水饺面”,特别鲜美好吃。据老前辈说,西关不少官商、太太,特别是西关小姐,偏爱金钟阁,对“鸭潤水饺面”特感兴趣,很喜欢吃。但他们是很少亲自到店铺去吃的,都是打电话到店里去,随叫随送。只要电话一叫,热腾腾、香喷喷的鸭潤水饺面瞬间就送上门,令西关小姐、阔少和他们的家人感到方便至极。

  服务热情周到,令“鸭潤水饺面”更加闻名,这使金钟阁生意越来越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