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有多少干部是非“请”不可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18:36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很重要,有些岗位离开某个干部就玩不转,所以非“请”人家出山才行。这倒不是这样的干部自恃清高,主要是要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过不少这方面很好的例子值得借鉴。

在中央苏区,红四军内部出现毛泽东和朱德的争论,陈毅对朱毛二人“各打五十大板”,接替了毛泽东的军权。毛泽东离开红军,结果红军受到很大损失,最后陈毅不得不去请毛泽东复职。

同样,在长征途中,毛泽东一度赋闲。而红军在博古、李德的指挥下,连吃败仗,损失严重,红军将士很有意见,周恩来等人顺势在遵义会议上果断请毛泽东回到领导岗位,负责军事指挥。

建国后的三年“困难时期”,为请陈云出山,毛泽东曾不无感慨地说:“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陈云同志对经济工作是比较有研究的,让陈云同志来主管计划工作、财经工作比较好。”

粉碎“四人帮”以后,经过华国锋的过渡,需要改选中央领导集体,这个时候,有人提议德高望重、功勋卓著的叶剑英,但他婉言谢绝了。他说还是请小平同志主持大局,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这些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请毛泽东、请陈云、请邓小平,在那些个时候,在那样的局面下,是“非请不可”的。不请,就要失掉民心,遭受更大损失;请了,就能赢得民心,扭转局面。

同时,这些历史也清楚地告诉我们,那个时候之所以非得请毛泽东、陈云、邓小平等人,是因为这些人的才能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和证明了的,是得到了多数人认可的。人有其才,才立其位。

现实中,一个领导岗位或专业要害职位的空缺,会引来无数人的猜想,这个也争,那个也抢,到底谁最适合?有没有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非请他不行?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现在多数情况是干部的志愿,甚至一厢情愿,而未必是岗位和组织的迫切需要。这其中要么是岗位或职位的设置有问题,至少是意义不大,要么就是人才都是“半斤八两”,没有出类拔萃的人选。

近期重庆打黑引起高度关注和强烈凡响,其中的焦点就是重庆有个铁腕书记,也有个打黑英雄。有人质疑重庆经验不可复制,这样两个人太重要了,没有他们就不会有那样的局面,甚至难以维持。

薄熙来为什么非得不远千里“请”来王立军,他的打黑好戏才能正式开场?自然打黑就得请一个得力的人,甚至是一个干净的人。现实中这样的一个人也不容易请到,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重问题。

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么些年我们培养干部,培养人才,可真到了关键的时候,却不能痛痛快快地站出一个来,这对于一个地方的干部培养工作无疑是极大的讽刺,也是严肃的警示。

总之,历史的经验,现实的教训,无不启示我们,必须抓紧而且要科学地设置每一个岗位或职位,也必须根据每一个岗位或职位的特点和要求去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干部和人才。这两方面的工作,也不妨用干部非“请”不可来衡量,这或许比其他的方法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