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09:25
  北天是扶余六家子人,原名王洪洋,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南通工作,这是我关注他的原因,他和与上演都是我最早网络接触的诗人,北天不是有名分诗人,而他在我看来是一个真正意义的“诗者”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诗人不是发明和创造了什么,他只是刚好抓住了瞬间闪亮的,在众人恰是尘封的东西。那一闪即逝的光亮,我们把它叫做诗。

 

两首好诗!
记得叔本华说过: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倦怠和虚无之间来回摆动,无止无休。(大致这样吧,我没有找原文核对。)《抽烟》呈现的正是这样的倦怠和无聊。我不是虚无主义者,我宁愿将结局导向玄秘和未可知。但是谁能否认人生的无意义呢?我们唯一清晰知道的,就是最后的一篷衰草。尼采早就勇敢地喊出了那句“上帝已死”,一切皆虚妄,一切皆允许。所以,我想诗人在思考这件事:我就是自己的上帝,那个赋予我人生意义的人就是我自己,我该怎样让飘渺的人生更准确而清晰呢?结尾处,非常妙,我仿佛听见滴答滴答钟摆的声音。啊,反复无常的人生,倦怠、无聊暴露无遗!而《蚂蚁》,更多是在表达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挣扎,毕竟活着不容易。诗人的内心是多么的孤独啊,他洞悉生存的真相,却像普通人一样(他就是就是普通人)害怕孤寂,他需要个伴,却不屑在浮躁的人群中寻找,所以仔细观察镜像里的自己(向内,审判自己),给喧嚣的世界(喧嚣的自己)一个安静的理由。

 

当天气从潦倒中退却
当日落迎来了流水
我轻声对自己说
我要活着、活着、活到底

 

最后将柏桦的几句诗送给你。


 

叙述的指向性不是叙述的可能性而是叙述的非可能性,这意思是说诗歌要的是诗意,而不是讲述一个故事。很明显伊就是伊做得很好,这是一组我非常喜爱的诗歌!

 

上岸的鱼的诗歌都很精致,包括之前的那首《共青森林公园》。我不强作解语人,但是那些隐秘的情绪确实让我沉陷其中了。从三月到七月是时间的足迹也是你一路走来的滋味。上岸的鱼的诗歌,底色是灰的,是愁苦的,荒诞矛盾,呈现的是人生在世无告的一面。这大概和你的经历有关吧。

 

小曼的诗歌我总是读得不顺畅,我的意思是我不太习惯你的语言还有节奏。
另外,还没活到那个份上,就别故作深沉。诗歌是表达真实的技艺,不是预设的意境,不是遣兴的一杯红酒,他是开放的,是多元的,从来都没有永恒的制约写作的模式。我的意思是,放开点,别受谁的理论或者写作指导制约,事实上,诗歌没有该怎样写这一说。诗歌是生命向内心的关照,谁离内心越近,谁下潜得越深,在这场游戏中,谁就赢了。
其实我也做得不好。

 

 

这是一首能让人一读再读的好诗!不输于很多所谓的大家。表面平静而缓慢的叙说,掩饰不住澎湃的内心,并且平静的表面和缓慢的叙说甚至加重了那些深爱的符号和对生命焦虑的感受。海的意象在这里具有双重甚至多重身份,是实相世界的海,是她越发深爱的心上人,也许还是生活,这一片无可奈何的汪洋。海的骨头、海的气息以及波涛深处闪烁的渔火,像是轻描淡写,却一下子击中了所有敏感的心灵。是的,天空太空了,即便是鸟儿它也要落下,我们都不能悬空生活。好诗歌从来不是单向度的抒情,它是对生命的深度感悟,不是傲慢无比的哲学本身,却不经意地闪亮着睿智的火花。透过大海看到的锈迹,搁浅在海边眼神空洞的鱼,我们不由自主地用这些句子对照着我们的生活。

另外,“我一直担心不小心就把海写成”这一句中的“就”字可不用。

 

完整的别解是我们的渴望,我们渴望完整。事实上这个世界从来都是残缺的,我们一直在寻找残缺的部分,在试图将不完整的部分拼凑完整。这其实是徒劳的。

 

我讨厌空无一物的说教,诗歌根本就没有可遵循的怎么写的模版,事实上诗歌就是诗人的生命和情感经验,是存在之思对生命本身的深度探究。用名词解释名词之类的玄乎其玄的指手画脚,多么令人生厌。我们都不是披着红斗篷的君主,我们应该在诗歌里找出雷鸣和闪电。

 

诗歌是什么?谁能给到一个准确的定义?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算一首好诗呢?刚开始写诗歌的时候跟昙花说起这个,我们都认为能感动自己的诗歌就是好诗歌,现在我们可以把这意义的范畴进一步拓宽,除了感动,还有撼动、挑动、惊动...... 好诗歌给我的冲击绝不停留在一个声部,总是多个声部的共时冲击,一般来说感动和撼动会并在,它甚至也会让我门的内心蠢蠢欲动。这一组诗歌给了我不同滋味的感受,但是我不能够确切得知诗人在想什么。试图解析一首诗歌是冒险的,谁能保证准确地猜到了诗人的本意?我们只需要在诗意的烟雾中摘取我们想要的花朵,这可能就足够了。风不行水上,水不起波澜。这阵小风很有耐力,刮了这么久,依然兴味盎然,没有停歇的意思。诗人在这里的声调是隐忍的是舒缓的,平静的娓娓道来。而诗意的潮汐涨退不息,此起彼伏。啊,爱情啊,这永恒的主题,你永远都能打动我,况且,你的爱情那么美丽!

 

一首诗写得很眩惑并不难,再难一点的是眩惑且有嚼头,而把诗歌写得简单且丰富,的确不是一件易事。好诗啊,我喜欢极了!

 

诗歌是有技艺的,那些表面的技艺充其量是匠人的手艺,批量生产的工具。与其说诗人有技艺高下之分,不若比较诗人在对生命的探究和质问的过程中,谁下潜得更深,谁看得更仔细。然后她(他们)用天才的语言将这一切,展现出来,那些瞬间打动了你的,就是诗。往往诗人的技艺来自于对生活和生命感悟的深度。伊就是伊,你绝非俗类,好好写,加油!你的诗歌不输于很多大家,要加强的是诗歌以外的东西,比如阅读。当然,我们还必须得活到那个份上。

 

这诗歌乍一看去不打眼,仔细品来却机关重重。那些悖论和反讽的陷阱要仔细辨认,不然一不小心,你就领会得刚好相反了。我们的诗歌要有这种气质,它能够承载悖论、反讽、戏剧独白甚至戏虐等修辞的形式,不是对混乱艰涩生活的厘清,而是与当下生命相对称的一种存在。很显然伊就是伊的诗歌做到了。这诗歌看似平静,貌似劝诫,然而来自另一个声部的发音更悲怆,更无可奈何。对于爱情,对于生活,我们能够怎样呢?无可奈何的接受?还是拼死一搏?这些都不是全部,往往这些情感是纠结在一处的,让人无法分辨,诗人的诗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她只是将纠葛在一处的复杂感受呈现给你,就这样。


 是的,在诗歌,少即是多。可这也只是一种说法而已。你要是跟拜斯或者洛特雷阿蒙说节省,他们大概不太能答应,中国的廖亦武骆一禾估计也不愿意将自己的长诗肢解成无数留白的小段。当然了,从来都没有诗歌该怎么写一说,见仁见智吧。不过我还是喜欢留白的,也讨厌词语过于密集,这是我一直追求的(没有追求到,仍需努力);至于文字上的痕迹,我一直在涂抹,似乎总还是差那么点,这很难说。

 

我想我是理解关于内部空间和完全表达的概念的,其实内部空间的适当空余和词语的不完全表达,都是写作策略,大致上等同于“着点红而知满园春色正在”。面面俱到,不若举一隅而以三隅反,这几乎是常识。但是,何处满溢了,何处应该疏朗,我不承认有统一的标准。金斯堡写得很满,而爱伦.坡很简约。满与不满,留白与否,应该在何处止步而让诗意上升,请潮水先生具体指出则个。

 

 很高兴见到绿意,诗歌毕竟是渴望着对话的,并期望被解读被发现。诗无定法,诗无达沽,那意思是说,你爱咋写就咋写。根本就没有诗歌该怎样写这一说,也没有衡估诗歌高下的永恒的标准,就像真理那样,它是远在天边的地平线,看得见,却永远后移。离了爱和情,诗歌还有什么呢?我们都在写爱和情感经验,只是我们感悟切入的角度不同,所以就产生了不同于惯常的感受,也就是陌生的新奇。加油吧,绿意,为你的诗歌,也为你的爱情!

 

 这诗歌读来让我鼻子一酸。大概是我更了解一刀的缘故(我还是习惯于称呼上岸的鱼为一刀),所以更容易切入他的诗歌,感触也更多。我怎么会突然想起《敕勒歌》呢?“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瞧,平直而浅白,却那么轻易地就攫住了人心。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准确和真实,就像一刀的这首诗歌。而诗歌不是风起云涌诡谲多变的生活,他和生活相关也无关。诗歌是诗人对生命和生存的深度感悟和探究,所以,在诗人,颠沛流离的生活是上苍有意的赏赐,让你更深刻更关注内心。一刀,让它们放马过来吧,我们接着。勇敢的人是这样的,当他面临深渊,不会瑟瑟发抖,他会更坚定地住攀援的枝干,把鄙夷的目光投给畏首畏尾的人群。的确,“在这来来回回的路上”,“它们从来没有因我/而改变过什么”但是在精神层面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我的脸/像是神的恩示”,这还不够吗?好吧,我承认生活一无是处,是一堆臭气熏天的垃圾,我们都必须“红灯停,绿灯行”,循规蹈矩。这是体制本身制定的秩序,是自由的尺度,谁都不能随心所欲。还好,让我们庆幸吧,“那悠扬的马蹄声”可以“从我的记忆里横穿而过”,我们还能够“抚摸着泛黄的日历/泪流不止”。  

 

 


北天 2009-9-15 20:35:26
你看见了吗
草叶上的露珠
凝望着晨晖
当落日迎来黄昏
飞鸟急速划过屋顶
事实上我们只在乎自己
微小的内心
而常常忽略
王朝更替的秩序
上苍遗下青铜的沉郁
陶瓷的残片
让犁尖分出沟壑
同时隆起喜悦
只是 愚钝握不住
倏忽而去的神示
血统的来龙去脉
无从查证
布满星子的眼睛 眩晕
于夜的漩涡
梦魇无助于参悟
半掩的书卷
北半球寒风凛冽的村庄
母亲的白发
镜中似是而非的映像
那些是有限的白天和黑夜
你我
常常并不在意

 


    “ 艺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对事物的感觉即幻象,而不是认识”(什克洛夫斯基)。诗人就是用语言构建一个想象的世界,语言是“人的存在或者人类文化本身”,诗的语言就是一种自我超验性完美的表达,它借助于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来“纯粹的说”,言说方式是以具有内在逻辑和构形功能的情感为基础。


     北天的《时光的幻象》用诗的话语做内在生命的言说,锲入的角度是深层的,“正试图拆解一些词语”“扯动灵魂的发丝”,认同性体验源自内心,姿势是一种解释和探究。当词语与灵魂碰撞,在文本中就是深度表达,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诗无深度,而有的诗直指生命本真。“一切都是生成的,我是在某个焦虑的点上,透视着一切”寻求和探问自我的同时,现实与理想境界的巨大反差,是焦虑性产生根本原因,但焦虑是诗人精神和气质上应该有的。以焦虑“透视着一切”,“在焦虑和无意义之间摆动。等待时间的判决 和,最终追问的声音。”以诗心洞观一切。
      
    “关于流水,关于形而上的话题 无止无休,跋涉从未停歇”“我灵感的手势,被断想为其他的旗语,那些游移不定的字句” ,在时光的幻象中,人的生存是状态性的,终极的追问和形而上的跋涉,是北天诗歌写作的一贯态度。内心独白成为语义的幻象,用诗的话语探求生存价值的创造和生命真谛的领悟。    虽然北天身在南方,但他的诗是北方的,生于黑土地,长于黑土地,如今却是以一个游子的身份来返观这种故乡情结,这种情结是刻骨铭心的,返观产生距离,这样更接近诗的实质,状态是出神的,甚至达到了以心观心,以物观物,审美视境层层递增,诗的意境也不断扩展和延伸。
       诗重要的是诗以外的东西。他的诗歌是传统的,“诗贵在言外”“诗不涉理路”“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他的诗又是现代的,深度意象,在文本结构中跳跃,叠加,变化。词性的变格等等一些技巧的运用使他的诗更富有张力和弹性。
        只见苍狼从远方穿过远方”一句,不管是情景真实再现,还是喻指自身,时间或者其它,诗歌都应避免“指义前”的说明,少用分析性的语言,“只见”二子我认为应该剔除,物象自现,不用过多的说明,读者会进入“瞬间的印象”,进入事物之间,来参与和创造诗的审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