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苏联的真实面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52:42

苏联过去号称社会主义,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然而,我们只要仔细研究一下它的所作所为,就会发现事实上,它做的和它说的并不一样,货不对板。倒是相反,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它或明或暗地挑起战争,从中渔利。
    就拿二次大战来说吧。战争之初,苏联并没有站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边。而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利益,采取隔岸观火,甚至火中取栗的策略;美起名曰,为了防止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并打击苏联,以有效支援世界人民革命而暂时与德国友好以赢得备战的时间。这只是文过饰非的一面之词。事实是,只要战略上有利于自己,不要说和法西斯友好,就是出卖和损害别国的利益,也是斯大林的首选。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希特勒默契的斯大林,趁波兰西线吃紧,无力东顾之际,于第二天出兵西部乌克兰。占领了这块自沙皇时期就不属于俄国的波兰领土。并一次于卡赞森林活埋了六千名被俘的波兰中下级军官,使波兰失去了抵御法西斯的军队中坚。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进攻波兰为标志的话,苏联也应是战争的发动者之一。
      与此同时,为了改善列宁格勒军区的战略态势,以免德国军队利用卡累利阿地峡集中火力和突击部队,假道芬兰突袭列宁格勒,从而丧失了这个西北部俄罗斯的战略支撑点和波罗地海舰队的大本营,而使整个北部俄罗斯暴露在德军长驱直入的军队铁蹄下的危险局面,斯大林和前苏联先是故作友好,提出以高于地峡数倍的土地(湖沼冰冻地带),把地峡附近的苏芬边境,推进到芬兰境内有利于苏军战略防御的地带。这一貌似有理,实则以势压人的不合国际领土条约的要求,理所应当地遭到捍卫主权的芬兰的拒绝。于是苏军借口芬兰军队挑衅,不惜以二十万机械化军队对芬兰发动了侵略战争。战争初期,遭遇了芬兰滑雪部队和阻击兵的顽强抵抗,在损失惨重之后,不惜以举国之力,如泰山压顶,压向这个只有四百万人口的弹丸小国,最终达到了战略目的。但为了利己的目的不惜损伤邻邦人民的感情,无论怎样自圆其说,都没有正义可言。
      就拿苏联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有限支援来说,也是建筑在阻遏日军从西伯利亚进攻苏联,以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危机的战略目的上。早在“九一八”事件之时,在东北有中东铁路利益的前苏联,就基本上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只是在德、日、意三国签订《反共协定》,成立轴心国联盟已成事实,苏联的东西国境安全受到威胁的前提下,为了拉住中国,作为战略伙伴,以牵制大量的日本军力,苏联才开始改变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态度。包括释放被监视居住在西伯利亚的蒋经国,交好蒋介石,并示意蒋介石政府与中共和谈,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并同时派王明等回到延安,最初是以取代现有领导为目的。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为统一战线领导,承认蒋介石是中国的唯一领袖,都是这一策略的具体实施。
      更为让人不齿的是,苏联竟利用出兵东北的机会,压迫中方承认外蒙独立,分裂盟国。1945年2月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和外长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会晤,背着中国签订了一年后才公开发表的《雅尔塔协定》。其侵犯中国主权条约如下:一,蒙古人民共和国之现状应以维持。二,苏联应恢复以前俄罗斯帝国之权利:1、南库页岛及毗连各岛应归还苏联。2、大连商港,应辟为国际港,苏联在该港之优越权利,应获保障;旅顺仍复为苏联之租用的海军基地。3、中东铁路以及通向大连的南满铁路,应有中苏双方共组公司联合经营。三,千岛群岛应割于苏联(包括千岛群岛之南的择捉等北方四岛)。英美以牺牲中国利益为条件,才换来了苏联在战胜德国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的许诺。所以苏军出兵东北,并不是无私奉献,而是中国国家利益的交换结果。
      外蒙是中国固有的领土,只是因为辛亥革命以后,军阀混战,蒙古人民革命党在苏军的援助下,才趁隙立国,在苏联的羽翼下脱离祖国。迫于二战后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实际处境,中国政府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第二条之所列款项只有到1954年,中苏友好协定签订之后,中国的外交一边倒向苏联,成为其重要的战略伙伴之后,才得以完全交付主权。第三条,中国的领土,如今成了日俄外交争执的焦点,中国人中的智者,只有哑巴吃黄连的份。
    至于战后,苏联也不是什么和平力量。譬如,战后最大规模的朝鲜战争,事实上,也是由苏联一手挑动的。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国际上目前有两种说法:1,是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备旅向韩国的陆军第十七团发动进攻;2,是韩国率先向朝鲜发动进攻。中国和朝鲜方面的教科书倾向于第二种说法,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则倾向于第一种说法(联合国开放式资料馆也是倾向于第一种说法)。那么,究竟到底是谁发动了朝鲜战争?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当时朝鲜半岛的军事实力对比::北方:一共有10个师和2个独立团(约12.1万人);一个105装甲旅(配备120辆苏制T-34坦克); 一个独立装甲团(配备30辆苏制T-34坦克);火炮600门;飞机310架(220架战斗机,80架轰炸机,10架侦察机) 总兵力约15.7万人。南方:一共有9个师(约6.9万人);装甲车27辆;火炮129门;飞机30架(10架战斗机,10架联络机,10架教练机,无轰炸机);火箭筒1900具。 总兵力约8.1万人 在朝鲜战争爆发前,朝鲜和韩国方面的军事力量对比为:兵力1.5—1,火炮5—1,机枪7—1,半自动步枪13—1,机动装甲6.5—1,飞机10—1,。在人员配备上更加无可比拟,1949年2月,金日成命朴一禹赶赴刚刚解放的北平找毛泽东“借”来了两个解放军朝鲜族师(164、166师),并且在得到毛泽东的批准后,大批曾经在中国东北于馆内参加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官兵被充实到朝鲜军队中,这其中就包括让美军微风丧胆的方虎山将军。因此,在战斗力上,朝鲜人民军的实力是同时期南方部队难以抗衡的。在南北军事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自己位置尚且不保的李承晚政府会贸然挑衅北朝鲜人民军吗?显然,从道理上是讲不通的。 1950年1月以来,在苏联和美国相继撤出在朝鲜和韩国的驻军后,朝鲜政府与苏联领导人密切协商,并使斯大林同意“朝鲜领导人对局势的分析和准备以军事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设想”。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声称,李承晚在美国操纵下突然向三八线以北地区进行了全面的武装侵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外国文出版社1958年)。苏联解体后,随着前苏联档案的公开,目前广泛流行的观点认为1950年6月25日凌晨,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之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兼朝鲜人民军司令官金日成下令军队越过三八线,发动了对大韩民国的突然进攻。当时大韩民国国防军三分之二的军队尚未进入战备状态,根本没有招架之力,三天之后汉城(今汉城)就失守了。在撤退时,韩高层惊慌失措,将汉江大桥给炸了,把大批军队送给了朝鲜,更快瓦解了韩军抵御能力。 
       总而言之,苏联这个所谓“社会主义老大哥”对战争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不仅自己喜动枪动炮,大展宏图;而且喜欢挑弄小兄弟大打出手,为自己火中取栗。所以,根本不是什么和平力量。

 

 

文章推荐:

为什么要抛弃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