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Out》:伦敦指南圣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33:47
70英镑起家 市长给它做广告 伦敦人的“声音” 始终坚持独立性 杂志和网站一起赚钱
创办时间:1968年
出版商:Tony Elliott
现任主编:Gordon Thomson
 
发行量:8.8万/周
受访人:Gordon Thomson

《Time Out》办公室大门
“如果你想过伦敦式的生活,《Time Out》是必不可少的杂志,购买《Time Out》,证明了你对伦敦生活的激情,《Time Out》的读者,乘坐地铁或者公交车赶赴新开业的餐厅,观看新上映的话剧,电影,证明了伦敦生活的个性……”2005年7月,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后,伦敦市长Ken Livingstone在《Time Out》伦敦周刊发表了鼓励市民重新融入伦敦正常生活的刊首语,当然也为号称“伦敦指南圣经”的《Time Out》杂志做了不小的广告。
1968年,21岁的Tony Elliott在暑假创办《Time Out》的时候,口袋里只有70英镑,那时候的他顽皮淘气,脑袋里却有个很“狂妄”的想法——之后,Tony Elliott再也没能完成他的学业,也没有被任何人雇用,他手把手建立起《Time Out》集团,如今《Time Out》出版集团的价值已经超过三千万英镑。
《Time Out》集团陆续登陆美国,中国等12个国家,在芝加哥,纽约,北京,上海等35个城市办起了《Time Out》周刊,出版了48个城市的《Time Out》旅游读本……做为《Time Out》集团的主人,今年59岁的Tony Elliot依旧“野心勃勃”。
从伦敦的地铁图来看,《Time Out》所处的Tottenham Court Road正位于伦敦城的中心。《Time Out》主编Gordon Thomson抽午饭时间接受了我的采访,他边吃三明治,边畅谈着他上任18个月以来的改版进展……
他提出要带我参观《Time Out》的办公楼,从豪华的会议室,到堆满《Time Out》的储藏室,从紧张的设计区域到《Time Out》图书出版小组……
最后,Gordon Thomson把我带到《Time Out》办公楼7层,站在阳台上,我发现《Time Out》办公楼竟与大英博物馆遥遥相望,不远处是“伦敦眼”……伦敦城的美色尽收眼底。

办公室外的窗景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Time Out》一直是赚钱的,但是Tony Elliott却未雨绸缪,他认为,“《卫报》(The Guardian)增加了城市指南对《Time Out》影响不小,加上《泰晤时报》(The Times),《独立报》(The Independent),《旗帜晚报》(Evening Standard)等报纸城市指南版块儿的围攻……” 2004年,Tony Elliott决定对《Time Out》进行改版。他请《Loaded》的创办者James Brown帮他介绍了一位新主编,曾任《观察家报·体育月刊》(The Observer Sport monthly)副主编的Gordon Thomson,他还从可口可乐公司挖来John Luck做《Time Out》的市场总监。
Tony Elliott的严谨是出了名的,他会半夜打电话告诉主编,杂志上的某个餐厅电话号码少了位数字……在聘请Gordon Thomson之前,他已经解雇了12个主编。

《Time Out》主编Gordon Thomson
记者:可以谈谈你的工作经历吗?
Gordon Thomson:我任《Time Out》的主编有18个月了,在那之前,我当过《观察家报·体育月刊》的副主编,那本杂志在圈内评价很高,内容很新鲜,很有活力,我在男性杂志《箴言》(Maxim)工作过两年,做人物编辑,在电视周刊做过体育版块儿编辑……我在伦敦的第一份工作是IPC(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Company,英国最大的出版集团,办有《What’s on TV》, 《Now》, 《嘉人》(Marie Claire)等100多种杂志)足球杂志《Goal》的编辑,体育是我最大的爱好,但是我对艺术也很感兴趣。当机会来的时候(被人“挖”,做《Time Out》的主编),我觉得是个不错的机会,就过来了。
记者:刚才聊天,你说你是苏格兰人,是在爱丁堡读的大学吗?
Gordon Thomson:格拉斯哥,我上的是格拉斯哥大学,我学的是历史,在格拉斯哥生活了5,6年。
记者:但是听不出你的苏格兰口音……
Gordon Thomson:我15岁的时候,我家从格拉斯哥搬到英国南部的布里斯托,5、6年后,我回到格拉斯哥上学,我今年34岁,已经在伦敦生活了10年。如果你听我和苏格兰的朋友谈话,我的苏格兰口音会重一些。
记者:Tony Elliot在你之前曾经解雇过12位主编,是不是因为他对别人要求太苛刻?
Gordon Thomson:哈哈,Tony Elliot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老板,1968年,他就靠着70英镑开始办杂志,经过这么多年,他还兴趣不减。他很会鼓舞人,一点不苛刻。他想把杂志办得更好,我知道他对我很满意,他不干涉我,让我按照我的想法去做这本杂志。在这里工作,心情也很好,因为《Time Out》是家独立出版公司,没有一层层的官僚程序,你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做。我就是个例子。很多年来,《Time Out》都是从内部选主编,外来人很难介入。Tony让我当主编,打破了这个惯例。来之前,我对要做什么样的杂志非常清楚,Tony签字同意我的改版方案后,说“我相信你,大胆去做吧!”有这样一位能够完全信任你的老板,简直太棒了!我不知道他过去是什么样,但他总是很鼓励我。
记者:你们之间有争论吗?
Gordon Thomson:我们会有一些争论,那很自然,但是最后,他还是同意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他从来没有说过,“我不喜欢那个,不要这样做”,他会说,“我喜欢这个封面,但是更喜欢上次那个”。我就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他说,“好吧,你是主编,你说了算。”
记者:那你有没有感到一些压力?
Gordon Thomson:压力很大。伦敦是英国最大的城市,那么多的报纸,那么多的杂志……
记者:可是在伦敦,没有第二份类似《Time Out》的杂志,是不是很奇怪的现象?
Gordon Thomson:我不觉得奇怪啊,我们有竞争者,不是杂志,是报纸,报纸可以随意刊登各种各样的消费指南信息,它们是《Time Out》最大的竞争对手。
 
城市主题出奇制胜
万圣节前夕,《Time Out》策划的主题是“Hunted London”,封面是蒙着白纱,没有眼睛的一张女人的脸,Gordon Thomson在主编的话中写道,“伦敦,除了人群如流,还存在着无数的幽灵,在剧院,在酒吧,在某条小巷……”随后,《Time Out》介绍了伦敦著名的鬼故事,给读者提供了一张“寻鬼地图”……

《Time Out》在地铁站内的宣传广告
记者:在你任《Time Out》主编的这两年里,你对《Time Out》的内容都做了很大的调整?
Gordon Thomson:我对《Time Out》的看法是,《Time Out》是非常强大的世界品牌,但是当我加入的时候,《Time Out》内容和设计都比较迟钝,老化。当时的封面俗套的使用明星,内容也是关注明星在干什么。《Time Out》里面没有可以让人能够争论的话题,没有辩论者,没有观点,是一本很平的杂志。我觉得我们应该重新召回我们的读者。《Time Out》是关于伦敦的杂志,是由伦敦人办给伦敦人看的杂志,认识不到这一点,也是当时的《Time Out》“迷路”的原因之一。我首先给编辑部鼓劲儿,我们的编采人员很强大,有50人。我告诉他们,“我们有这么难得的机会去做其他人都做不了的事情,我们要办这样一本杂志,全是关于伦敦的,伦敦的历史,文化,伦敦人……”我们做的话题也很广泛,从伦敦的交通,到伦敦的公共浴池,从公共场合的吸烟到伦敦最佳拍摄场景……并且,我们办的杂志,除了能吸引读者读,还要对读者有用。
记者:杂志的设计呢?
Gordon Thomson: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我们不得不重新改变设计风格。在过去的20多年里,《Time Out》的设计风格一直没有变过,看起来很陈旧也很难承载新的内容。我们有一个设计师叫Misha Reichman,他把《Time Out》设计的更时尚,更现代,色彩更丰富,更容易阅读。
记者:我注意到,《Time Out》的封面经常使用白色调?
Gordon Thomson:白色有利于销售。人们喜欢白色调。像这样的风格,除了《Time Out》,你肯定在伦敦书报架上看不到。我们就是要做与众不同。比如这一期就是白色封面,封面故事主题是“How to make London even better”(如何把伦敦建设得更好),我们把单词“Better”由小到大反复罗列……设计师Misha Reichman没有设计杂志的工作背景,但是他有很多设计广告的经验。
记者:所以封面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艺术作品?
Gordon Thomson:封面是什么?除了做广告?它就是杂志内容的广告。就像Tony信任我一样,我很信任Misha,相信他会把杂志设计的与书报摊上的其他杂志都不同。我们努力去做的就是在拥挤的杂志市场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已经有那么多杂志了,它们几乎都用名人,电影明星做封面,我们不那样做。我们用话题,用思想,用艺术……我们与众不同,我们脱颖而出。
记者:给办了这么久的《Time Out》注入新活力,一定很难,比如一些城市主题,在之前做过了很多,很难再有选择的空间。
Gordon Thomson:说得好!是的,非常难。不过,Misha和我仍旧充满激情。从事别人已经做过很久的东西是个挑战,你不得不提出新的概念,新的内容……不过,你得记着,读者也在变化,当然也有一些忠实的读者,一直阅读《Time Out》10年或者15年,但大多数读者已经变化了。我们可以用一部分旧主题,但是必须加入新东西。这也是个挑战,但是所有的杂志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最关键的是你要有好主意。在这一点上,我并不怎么担心,因为我们有很多聪明的员工,他们能让老故事同样险象环生(a new spin on an old story),当然,你要充分信任你的员工。
记者:《Time Out》城市主题策划做得很吸引人。
Gordon Thomson:有些主题会比其他主题成功,有这样三,三个主题我们计划每年都做,因为读者喜欢。但总体来说,我们一直都在做新的主题。比如,关于“在伦敦找鬼”的策划,关于“伦敦的阴暗处——间谍”的策划,以及Soho(牛津街附近区域)的变迁的策划等都很吸引人。这个城市存在无数的可能性,总有让你意想不到的东西在产生。
杂志内容“复古”
最近一期《Time Out》封面标题是“如何将伦敦建设的更好”,杂志对伦敦市民进行采访调查,刊登他们的呼声,比如“对游客收取进城税”,“增开24小时超市”,“停止散发街头广告传单”…… 《Time Out》关注影响伦敦人生活的社会现象,发现、挖掘对伦敦人生活有意义的内容,主编Gordon Thomson说,“这其实是在‘复古’。”
记者:你谈到《Time Out》倡导保护伦敦公共游泳池“运动”,改革伦敦交通……《Time Out》为何参与这些社会问题?
Gordon Thomson:我们对社会问题感兴趣,因为这些问题会影响读者的生活。如果你看60,70年代《Time Out》,你会发现,《Time Out》是伦敦最激进的“声音”,它不仅仅是消费指南杂志,它总是和社会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的。《Time Out》改版的内容之一也是要重新挖掘《Time Out》的“社会性”。我们探讨伦敦的文化现象,探讨少数民族的问题,当伦敦有什么不正确或者不公正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会站出来评论。我们不怎么发动“运动”,但是我们发现在伦敦,有上百个公共游泳池闲置在那儿,水变臭变绿,而没有人采取任何措施,我们觉得有必要让大家意识到这一点,发动了“保护伦敦公共游泳池”的运动。
记者:那么,《Time Out》和那些新闻性的报纸,杂志,对于社会问题报道的处理一样吗?
Gordon Thomson:我必须强调一下,我们不报道新闻,我们关心的是伦敦人,我们关心那些影响他们生活的事件,无论是游泳池,持刀抢劫,还是绑架……我们也谈伦敦的交通,谈伦敦的地铁,但是我们做得与报纸不同,我们不报道,我们会像讲故事一样把这个事实呈现在读者面前……你还记得“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后出版的那期《Time Out》吗?伦敦市长给我们写了刊首语——我们没有写20页的现场新闻,派20个记者去采访,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方式处理。新闻很重要,但是新闻如何和文化,和伦敦人的生活相结合,才是《Time Out》的内容。所以我们谈伦敦的城市精神,伦敦人的家园建设……我们不仅仅是城市消费指南杂志,我们是伦敦人的生活观念,生活态度的倡导者,我们希望我们的读者觉得《Time Out》是他们的“俱乐部”,读者是杂志的一部分。所有的好的杂志都应该成为某一类读者的“俱乐部”。
记者:《Time Out》对发生在伦敦的政治事件关注多吗?
Gordon Thomson:《Time Out》的另一个重要的传统是它的政治性,我们曾经有自己的记者,他们调查报道发生在伦敦的暴乱,也很有意思,但是时代变了,我不认为《Time Out》的读者会继续喜欢那样的新闻。
最权威的消费指南
《Time Out》的编辑原则强烈排斥“电话薄似的罗列”,他们希望在提供给读者丰富的咨询信息的同时,要带着《Time Out》的观点,《Time Out》的权威——《Time Out》的消费指南评选在伦敦独一无二,乃至有媒体直接援引,“据《Time Out》评选出的伦敦十家最好的酒吧……”
记者:这些年来,《Time Out》的读者有什么变化吗?
Gordon Thomson:目前,《Time Out》的发行量为每周8.8万,但《Time Out》拥有37万左右的读者群。读者的年龄跨度为18岁到40岁。上世纪90年代,因为《卫报》(The Guardian)、《独立报》(The Independent)等报纸相继刊登免费的城市指南信息,许多年轻的读者停止购买《Time Out》而转向报纸,但是不久,一些读者又重新选择阅读《Time Out》。《Time Out》的读者大都比较年轻,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对电影、艺术感兴趣,他们热爱生活。
记者:《Time Out》会不会针对伦敦游客专门做些话题,以吸引这部分读者?
Gordon Thomson:游客知道《Time Out》,主要是因为《Time Out》集团出版了一系列城市旅游介绍的图书。旅游旺季时,我们会增加一些额外的小册子,比如介绍泰晤士河的,比如关于某某艺术节的……但是我们面向的核心读者还是伦敦本地人,如果单纯为了吸引游客而改变杂志的编辑方针,这很危险,这会疏远你原有的读者。读者是不分游客和本地人的,杂志对他们有用,他们会购买,才是问题的关键。
记者:所以,与一般的城市消费指南不同,《Time Out》的餐厅,戏院,电影等的介绍就要做得更细,更深?
Gordon Thomson:我们每周都要推荐伦敦最好的50家餐厅,我自己就用这个。我们有最有经验的编辑团队,我们的餐饮评论员大都在这个领域工作了20多年,他们对伦敦了如指掌,他们熟悉餐厅,熟悉厨师,他们从来不会上网找餐厅,他们差不多用自己的一生在找餐厅,找酒吧……这些人是《Time Out》的最大财富,假想一下,让个20岁的小伙子列举餐厅名单,那将是多大的灾难啊,让我从哪里做起啊…………
记者:那不会出现“腐败”,比如有人给钱,把他们的餐厅列为本周最佳餐厅等?
Gordon Thomson:不会,给钱的话,就上广告,但这与杂志内容不同。《Time Out》的广告和编辑是完全分开的,保持编辑内容的独立对杂志来说太重要了。我们每天都收到很多餐厅的邮件,电话,他们邀请我们到他们的餐厅去看看……我们的餐饮评论员知道到底好不好,能不能进入我们的推荐名单,这完全靠事实,不会“腐败”。要知道,我们这些评论员差不多一辈子靠此为生。
记者:对于《Time Out》来讲,权威性比其他杂志都重要。
Gordon Thomson:《Time Out》已经创办了38年,我们已经代表伦敦的声音38年,读者信任我们也是如此。如果他们不再信任我们,他们就不会再买我们的杂志了。这就是底线。读者不希望我们报道——这里有200家餐厅,自己去吃吧,祝好运!他们希望我们说,有200家店,但这10家最好!如果读者对我们对意见,说他们不喜欢哪家餐厅,不认可哪个影评,好吧,我们就把他们的意见刊登在杂志上,读者有话语权。
不会出售《Time Out》
有着38年历史的《Time Out》,也曾一度步履维艰,甚至有公司放风,表示想要收购《Time Out》,Tony Elliott勃然大怒,“卖《Time Out》,别想!我现在干的正起劲儿呢,我是一个长线建筑师,我喜欢《Time Out》的独立性,读者也会认可它的独立性。”
记者:我听说,有很多公司想购买《Time Out》杂志,但是都被Tony拒绝了。
Gordon Thomson:是啊,想买的人已经想了好多年了,《Time Out》是这么棒,这么有力的品牌,当然会有人愿意买……当Tony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开始办这份杂志了,杂志卖再多的钱也抵不上他的心血,Tony在用自己的一生办《Time Out》。
记者:《Time Out》目前有多少城市版本?
Gordon Thomson:目前《Time Out》集团在伦敦,芝加哥,纽约,巴黎,北京,上海等35个城市创办了《Time Out》周刊。周刊以当地语言为主,比如在雅典,《Time Out》周刊使用希腊语出版,在中国,《Time Out》用汉语出版。
记者:《Time Out》在向外扩展的时候,为什么只向国际,而很少在英国内扩展呢?比如《Time Out》不会在爱丁堡等城市出版?
Gordon Thomson:这是Tony 的决定,他觉得《Time Out》在国际的品牌扩展比国内更重要吧——不过,我们已经有计划明年2月在英国的利物浦和曼彻斯特同时办《Time Out》杂志。
 
记者:是不是办国际版本只需要卖版权,《Time Out》集团不必承担很大的风险?
Gordon Thomson:目前,《Time Out》集团直管的杂志包括伦敦的,纽约的和芝加哥的《Time Out》城市周刊。其它城市的《Time Out》多采取双方合作,或者投资商者使用《Time Out》刊号付费的方式。但是创办者也不可以随心所欲,他们必须在我们规定的条件下办刊。比如,我们曾经收回罗马的刊号,因为他们改变了《Time Out》的内容……各地的《Time Out》之间是有联系的,如同一个大家族。
记者:《Time Out》品牌下的产品有哪些?
Gordon Thomson:《Time Out》集团已经出版了48个城市的消费指南图书,这些图书包括不同的主题,给减肥者的,给大学生的,给同性恋的……《Time Out》已经出过14册电影年历,介绍当年柏林,威尼斯,戛纳电影节的所有获奖电影等……
记者:《Time Out》会不会考虑其他的附属产品,比如创建《Time Out》旅行社?
Gordon Thomson:我们不是“飞机”,哈哈……我们没有那些资源。如果把摊子铺得太大,回报不一定会大。这个问题应该问生意人,做为杂志主编,我的擅长是,提供最新最棒的关于伦敦的内容给读者。如果有人说他擅长一切,那是很冒险的一件事情。
记者:你当主编后,对杂志的价格做了怎样的调整?
Gordon Thomson:调整过一次,杂志从2.3镑提高到2.5镑。做为周刊来讲,这样的定价的确有点高,但是读者得到最准确,最可信,最权威,最广泛的消费指导,他们会觉得这个价格值。我们的信息都是我们的记者,编辑手把手自己整理出来的,不会像《卫报》、《独立报》等,要从调查公司买。
记者:你怎样进行读者调查呢?
Gordon Thomson:我们委托调查公司来做这件事情。
记者:你对《Time Out》下一步发展,有哪些计划?
Gordon Thomson:这是个渐进的过程,目前,《Time Out》发展趋向很好,并不需要怎样彻底的颠覆。我们目前最需要做的工作是《Time Out》的网站,我们有很多潜在的在线读者,而且这个数字是巨大的。在下半年乃至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会加强网站的工作,实现杂志内容和网站的互补。
记者:是怎样一个网站?
Gordon Thomson:当然不会是杂志的印刷版本,那样太散了。我们会把所有的餐厅排名,旅游景点,乐队等都放在网上,我们会建立我们自己的搜索引擎,读者可以免费搜索,免费看。
记者:为什么免费?
Gordon Thomson:不得不免费,我们曾经办过收费的电影指南网站,效果不好……有了读者,才会吸引广告。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