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03:12:42
    有很多方法可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如用大拇指或食指的指尖点按穴位,称为“指针法”。当然,您得保持指甲不宜过长,甲缘光滑。或者将食、中指屈曲,用突出的指间关节作点穴工具。为了加强刺激,在点按时可以小幅度的上下震颤用力,如果有酸、麻、沉、胀的感觉,那就对了。还有一种刺激穴位的方法——灸法。买几根艾条(医药器材店有卖),点燃后将火头置于穴位上方,距离以达到温热感为度。可以让艾条作圆弧运动,称“回旋灸”;也可以做上下运动,称“雀啄灸”,15~20分钟后拿开。此法除头面部以外,可用于全身大多部位。

  下面告诉大家一些常用穴位的定位及主要作用:

  百会: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即当头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上。刺激此穴有集中精力、增强记忆力之功效。当您在办公室感到困倦、难以集中注意力时;不妨用拇指指腹点按此穴片刻,会令你神清气爽。

  曲池:曲肘90度,桡侧肘横纹消失处是穴。此穴有良好的降压作用。患有高血压的朋友可以经常点按此穴,防病保健。另外,此皮对皮肤病、肘臂挛痛亦有良好的效果。

  合谷:五指自然并拢,虎口附近肌肉隆起最高处是穴。如果牙痛、流鼻血、感冒头痛时,掐掐此穴可缓痛止血。

  足三里:位于外起膝眼下3寸处。此穴不仅对胃肠不适,如胃痛、呕吐、腹泻、便秘有治疗作用,而且还是人体保健强身一大要穴。有病祛病,无病强身,增强免疫力,延年益寿。用艾灸效果更佳。

  后溪:在小指尺侧第五掌骨后方。微握拳,小鱼际上部突出的尖部即是此穴。可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在刺激穴位的同时,腰或颈部配合向患侧扭转,以打通经脉,松解粘连。

  睛明:内眼角稍内上方凹陷处。近视、用眼疲劳可闭目点按此穴,按摩眼周,可养眼明目,缓解视疲劳。

  委中:腿窝正中凹陷处。如果您腰酸背痛,腿部困乏,用拇指指腹点按几分钟,可感到腰背轻松,腿脚活动自如。流鼻血时,用蘸了凉水的手掌拍打此穴至红,可止血。

  涌泉: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中暑、昏厥病人可用此穴强刺激急救。也可用于头晕、目眩、失眠。此穴亦为保健穴位。

  内关:腕横纹上2寸两肌腱之间。是心血管病首选穴位,对心痛、胸闷、心动过速及过缓、心律不齐、冠心病、心绞痛都有很好效果,还可防止晕车晕船。

  关元:脐下三寸。对男性遗精、阳痿、早泻,女性月经不调、痛经有很好的效果。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水沟:即老百姓常说的“人中”。在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处。可抢救昏迷、呼吸衰竭者。此穴须用大拇指尖强刺激方可奏效。

  阿是穴:实际为身体上的疼痛点,无固定位置。痛则不通,点按阿是穴并按揉其附近肌肉组织,可舒筋活络,达到通则不痛。60个常用穴位定位、主治、操作

1.尺泽 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小儿惊风,急性吐泻,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2.列缺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双手虎口交叉,食指指尖所指处)
主治: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牙痛。
操作:向上斜刺正0.5~0.8寸。

3.少商 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约0.1寸。
主治:咽喉肿痛,高热,昏迷,癫狂,鼻衄。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4.商阳井穴
定位:示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及五官疾患,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5.合谷 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半握拳取穴)
主治: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耳聋,经闭,滞产,无,发热恶寒,无汗,多汗。
操作:直刺0.5~1寸。

6.手三里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肘臂无力,上肢不遂,腹痛,腹泻,腹胀,齿痛,颊肿。操作:直刺0.8~1.2寸。

7.曲池 合穴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手臂痹痛,半身不遂,瘾疹,热病,癫狂,腹痛,吐泻,高血压,咽喉肿痛,齿痛。
操作:直刺0.5~1寸。

8.肩髃
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瘰疬。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9.迎香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微笑当鼻辰沟中正中央,略向上刺)
主治:鼻塞,口歪,鼻衄,胆道蛔虫。
操作:略向内上方刺或平刺0.3~0.5寸。
 
10.四白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润动,头痛,眩晕,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操作:直刺0.3~0.5寸。

11.地仓
定位: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口眼歪斜,齿痛,流涎,三叉神经痛。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12.下关
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主治:牙关不利,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面痛,齿痛,耳鸣,耳聋。
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

13.头维
定位: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头痛,目眩,迎风流泪,视物不明,目痛。
操作:向后平刺0.5~0.8寸或横刺透率谷。

14.天枢大肠募穴
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月经不调等。
操作:直刺1~1.5寸。

15.犊鼻
定位: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主治: 膝痛,屈伸不利。
操作:屈膝90°,向后内斜刺1.~1.5寸。

16.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肠鸣,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乳痈,肠痈,水肿,癫狂,脚气,虚劳羸瘦,心悸,气短。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操作:直刺1.0~2.0寸。

17.丰隆络穴
定位: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主治:痰多,咳嗽,头痛,眩晕,腹胀,便秘,癫狂,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0~1.5寸。

18.内庭荥穴
定位: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胃痛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
操作:直刺或向上斜刺0.5~1寸。

19.三阴交
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肠鸣,泄泻,腹胀,食不化,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阴挺,痛经,难产,心悸失眠,高血压,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0~1.5寸。

20.阴陵泉合穴
定位: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腹胀,泄泻,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阴茎痛,膝痛,黄疸。
操作:直刺1.0~2寸。

21.血海
定位: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降起处。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瘾疹,皮肤瘙痒,丹毒,股内侧痛。
操作:直刺1.0~1.5寸。

22.通里络穴
定位: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心悸、怔忡,舌强不语,腕臂痛。
操作:直刺0.3~0.5寸。

23.神门输穴;原穴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心痛,心烦,健忘,失眠,惊悸,怔忡,高血压,胸胁痛。
操作:直刺0.3~0.5寸。避开尺动脉、静脉。

24.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
定位:微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头项,强痛,耳聋,热病,疟疾,癫狂,盗汗,目赤,咽喉肿痛,腰背痛。
操作:直刺0.5~0.8寸。

25.听宫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外。
主治:耳鸣,耳聋,齿痛。
操作:张口,直刺0.5~1寸。

26.风门
定位: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感冒,咳嗽,发热,头痛,目眩,项强,胸背痛。
操作:斜刺0.5~0.8寸。

27.肺俞
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气喘,潮热,盗汗,骨蒸,咯血,鼻塞。
操作:直刺0.5~0.8寸。

28.胃俞
定位:第12胸椎棘实下,旁开1.5寸。
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完谷不化,肠鸣。
操作:直刺0.5~1寸。

29.肾俞
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遗精,阳痿,早泄,遗尿,腰背酸痛,头晕,耳鸣,耳聋,月经不调,喘咳少气。
操作:直刺0.5~1寸。

30.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
定位: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主治:腰背痛,下肢痿痹,中风昏迷,半身不遂,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丹毒。
操作:直刺1~1.5寸。

31.秩边
定位: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阴痛,痔疾,便秘,小便不利。
操作:直刺1.5~3寸。

32.承山
定位: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中点。
主治:腰腿拘急、疼痛,小腿转筋,痔疾,便秘。
操作:直刺1~2寸。

33.昆仑经穴
定位: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主治:癫痫,后头痛,滞产,眩晕,腰骶疼痛,目赤痛,项强。
操作:直刺0.5~0.8寸。

34.至阴井穴
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主治:胎位不正,头痛,鼻塞,鼻衄,目痛,滞产。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胎位不正用灸法。

35.涌泉井穴
定位: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
主治: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癫证,头痛、头晕,目眩,咽喉肿痛,咯血,便秘,小便难,奔豚气,足心热。
操作:直刺0.5~1寸。

36.太溪输穴;原穴
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月经不调,失眠,健忘,消渴,遗精,阳痿,腰冷痛,。
操作:直刺0.5~0.8寸。

37.内关络穴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小儿惊风,中暑,昏厥。
操作:直刺0.5~1寸。

38.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瘰疬,胁肋痛,上肢痹痛。
操作:直刺0.5~1寸。

39.支沟经穴
定位: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正中间。
主治:便秘,耳鸣,耳聋,暴音,瘰疬,胁肋疼痛,热病。
操作:直刺0.5~1寸。

40.翳风
定位: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主治:耳鸣,耳聋,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瘰疬。
操作:直刺0.8~1.2寸。

41.角孙
定位: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主治:头痛,项强,目赤肿痛,齿痛。
操作:平刺0.3~0.5寸。

42.风池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主治:中风,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赤肿痛,颈项强痛,感冒,癫痫,热病。
操作: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

43.环跳
定位: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主治: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风疹。
操作:直刺2~3寸。

44.阳陵泉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黄疸,胁痛,口苦,呕吐,膝肿痛,下肢痿痹,脚气,小儿惊风,夜盲,近视,胸乳胀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1.5寸。

45.悬钟(绝骨)八会之髓会
定位: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主治:痴呆,项强,胸胁胀痛,下肢痿痹,咽喉肿痛,脚气,半身不遂,痔疾。
操作:直刺0.5~0.8寸。

46.太冲输穴;原穴
定位: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主治:中风,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耳鸣,口眼歪斜,黄疸,胁痛,腹胀,遗尿,癃闭,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癫痫,呕逆,小儿惊风,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1寸。

47.腰阳关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脊相平。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1寸。

48.命门
定位: 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腰脊强痛,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腹冷痛,腹泻。
操作:直刺0.5~1寸。

49.大椎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项强,脊痛,风疹,座疮。
操作:斜刺0.5~1寸。

50.百会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处,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主治:痴呆,头痛,眩晕,中风,失语,耳鸣,癫狂,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健忘,不寐。
操作:平刺0.5~1寸。

51.神庭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主治:头痛,目痛,鼻渊,鼻衄,癫狂,疟疾,热病。
操作:平刺0.3~0.5寸。

52.水沟
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昏迷,晕厥,癫狂病,小儿惊风,鼻衄,口眼歪斜,闪挫腰痛。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

53.中极膀胱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主治:小便不利,遗尿,疝气,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操作:直刺1~1.5寸。

54.关元小肠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主治: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小腹疼痛,疝气,遗尿,小便频数,腹泻,五淋,尿血,尿闭,尿频,月经不调,带下,崩漏。
操作:直刺1~2寸,需排尿后进行针刺。孕妇慎用。

55.气海肓之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主治:虚脱,形体羸瘦,水谷不化,腹泻,痢疾,小便不利,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崩漏。
操作:直刺1~2寸。

56.神阙
定位:脐窝中央。
主治:虚脱,中风脱证,腹痛,腹胀,腹泻,便秘,脱肛,水肿,小便不利。
操作:禁刺,宜灸。

57.中脘胃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
主治:胃痛,纳呆,小儿疳积,呕吐,反酸,泄泻,黄疸,癫痫。
操作:直刺1~1.5寸。

58.印堂
定位: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主治:痴呆,失眠,头痛,眩晕,鼻衄,鼻渊,小儿惊风,子痫。
操作:提捏进针,从上向下平刺,或向左向右透攒竹、睛明等刺0.5~1寸。

59.太阳
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疾,面瘫。
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60.十宣
定位: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约0.1寸处,左右共10穴。
主治: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手指麻木。
操作: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