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高考:精彩各不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3:16:15
高考分数的揭晓,本科达线率的比较,大街小巷有关高考的话题四处弥漫着。
今天,我们向大家展示数位优秀学子形象,可以从中体会学生成长中的甜酸苦辣,解读他们成功的经验和诀窍。
懂得坚持,学会放弃
毫无疑问,市一中完全可以挑出分数高得多的学生,但学校推出的是两匹“黑马”。
骆学轩,这个名字像男孩吧?错了,是个女生。今年高考582分,对于她所在的教改2班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对骆学轩来说,可谓异常艰难,在一模二模中她考的是相同的成绩:495分。“那时候我差点就不想参加高考了。”她回忆着不远的曾经。
非典那年,骆学轩考进了教改2班,但高中成绩落后的沮丧从此就一直伴随着她。但是老师从来没有放弃,原来的班主任阮航卫常常找她谈话,后来接班的陈宝祥老师也反复给她鼓劲,在她不想参加高考的时候,任欣伟校长找她谈话鼓劲。骆学轩提得最多的就是物理老师陶兆宝。“我的物理常常考出低分,陶老师上课时常用关切的眼神和我交流,似乎在问我听懂了吗,从这种真诚的眼神中我提升了自信,学会了坚持。”
王丹萍的故事不同于骆学轩。高三才从“物化”班改到“化地”组合班的她,在一模中刚达到二本线,二模中达到一本线,高考考了619分。
“我考得不好或者紧张有压力时就主动找老师谈,考试前喜欢听古典音乐,使我心态平静又让我充满斗志。”大考前几天,王丹萍几乎天天要把听音乐作为必修课,《命运交响曲》是她的最爱。
生源有差异,办学有差异,市一中认为老师对学生的爱不能有差异。每年高考总有人爆冷也有人考砸,而这两个看似偶然的故事,或许能给更多的孩子带来些启迪,人生的选择题可不只是高考。
春晖,挺起了三中的脊梁
谁都知道,这届高三是市三中办学史上最差的生源。谁都想不到,这届学生创造了三中办学史上最闪亮的辉煌。一个名叫张春晖的男孩,以市区第二672的高分书写历史,不仅让自己握住了清华的橄榄枝,而且挺起了三中人的脊梁。
张春晖父母亲双双下岗,父亲因幼时生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脚跛脚,维持生计替人打工,母亲谋求了两份家政工作。“有一件事对我影响特别大。高二那年,妈妈买断了工龄失业下岗,为了找份工作,她先参加了一个饭店的岗位培训,在培训结束后的10天试用期内,做的都是既苦又累的擦洗活,报酬还最低。等到试用期满,妈妈满怀信心准备正式工作时,饭店却找了个理由清退了她。从那时我就意识到,要有所为只能靠自己。”
张春晖展示了同龄人鲜见的成熟稳重,从不向父母亲索要零花钱,有时父母亲主动要为他添置一两件新衣服,都被他断然拒绝。而时常挂在脸上的微笑,成了张春晖的标志。“靠自己”的同时他懂得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与重要。有一次物理老师引入微积分解一道题,同桌面色茫然,张春晖就给同伴讲解了另一种方法。此次同桌也考出了622分的好成绩。“不要吝惜与同学交流,这是提高自己最好的方法。”他对记者强调。
让张春晖十分感动的是一次李培校长与优秀学生的座谈,校长对他提出了“立足常州,着眼江苏”的希望,这样的鼓励令其有了不仅做三中优秀学生、而且要做全市、全省优秀学生的渴望。
彰显个性, 放飞梦想
这两天,五中的周蕴奇在上海,要在上海交大与同济大学之间作出选择。
地理老师陈秩这样评价周蕴奇:一个机智、能力很强、具有艺术气质的阳光男孩。作为五中的一名艺术高考生,周蕴奇选的是物理与地理,与常见的政史选择可谓背道而驰。此次高考他的艺术专业分数364,在江苏省五万多名美术考生中,排名615名,文化成绩545分,在江苏省文化成绩排名是1000名左右。
“与美术结缘,大概要从我的父辈说起,他们对文化事业的热爱、执著,使我从小就耳濡目染。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在纸上涂鸦。我觉得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倾诉我内心的感受,将我的感触,倾注于笔端,流淌于笔下。” 周蕴奇富有激情地回忆着。
这样的心境,让他选择五中没有犹豫,充满欣喜。而周蕴奇的个性不仅是富有艺术气质,还在于他对文化知识的重视,尤其是对理科思维的注重。“这个孩子艺术与文化并重,目标明确,脚步踏实。文化课的学习充满机智。印像最深的一次是我用文字描述了一个有关光照下影子的方向问题,部分同学理解不了,结果课后他画了几组图,清晰明了,令我佩服有加。这就是他的艺术功底与理科思维的最佳结合啊。” 陈秩老师感慨地说。
系统而正规的美术培训,从中考后的暑假就开始了,虽然有时训练到夜幕降临,但周蕴奇从不觉得苦。“在白纸上勾勒出自己的色彩,描摹出自己的心境,展示出自己的视角——这是我从小就喜欢的表达方式,三年的血汗怎会白流?”周蕴奇对梦想的追逐是如此坚定。
北郊的段振中同是阳光男孩,“我的爱好是天文,不过当天文学家不现实,我一心想学应用物理,将来的工作不乏味,最好能跟天文沾点边。”
这个高考626分的男生用“乐观”介绍自己。“我今天要是考试考砸了,明天准没事儿。我虽乐观,关键时候也挺有意志力的,比方说中考之后就从不玩电脑游戏了,高三上半学期开始,每天我都事先写好第二天的自习内容,再对照检查,一直坚持到高考呢。我之所以强调要乐观,是想说不要让学习变得太沉重,父母也不要施加太多压力。”他停了一下。
“我妈是大学教师,她从来没给我施加过一回压力,我爸是媒体从业人员,更是如此。每次我考不好,家里只有我妈说一句:这次作业没做好啊。我妈唯一没如我愿的是高考送我到考点,我们宿舍有一哥们,特想自己骑车去高考,可他们家组成了一个亲友团,不想要的关心挡都挡不住啊。”段振中有喜有忧地表述着。“照我看凡是高考考得好的家里都不施压。”
一位“新市民”的快乐成长
“我是三年前从徐州过来的,爸爸在武进一家民企找到工作,买房定居,妈妈下岗,家境一般吧。”闵庆豪很轻松地介绍了自己的过去,表示自已其实是常州的“新市民”,而武高是他热爱的校园。
这位高考662分的男生,满足了无数家长对高分学生学习方法的好奇心与借鉴欲。
“学习方法只有3点是可以借鉴,对每个人都适用,一是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上课的效率高低是决定成绩好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不要课内损失课外补,再好的家教也抵不上课堂的高效率;第二是学习要认真刻苦,在现在的大环境下要想不吃苦学得好是不可能的,不要认为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是出于是学科的热爱才那么认真的,其实优秀学生比一般同学更懂得有些苦是必须吃的,吃过苦才有资格去选择自己内心喜爱的东西;第三是操作技巧方面,比如订好阶段学习计划,最实用的是备本错题集,复习起来特别便当。”
三点之外,闵庆豪认为属于个性范畴,借鉴不来。“我的特点是记忆力很好,比如到高三第二学期我突击了不少诗词,在这次的作文考试中派了大用。我的学习方法是把每天作业做完后,针对薄弱科目下功夫。”当记者问他有没有“提优”时,他回答说:“比较少,我的最强项是化学,应对高考基本没问题,只要不掉下来就行了。从应试技巧而言,高考是5门计分,只有全面发展才可能得到高分。”
闵庆豪接着谈了高中生涯的感受。“武高给我们提供的不仅是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给了同学们真诚交流共同成长的机会,从中感受到城市的开放与包容,传统与时尚的冲击与对流。而这些也许才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与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