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的股票,不平常的股民(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58:20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这个意识,估计极少。也许我孤陋寡闻,我也还没看到过这方面的探讨,中文的或英文的。少数人也许已经无意识中找到这个点,但对大多数投资交易者来说,有意识的寻找这个平衡点可能是达到稳定而较为理想的投资收益的起点。一个判别标准是:你能不能在较短的时间适应一个市场中各种不同的阶段或者不同的市场。

 

以我进中国市场这一年的经历为例。开始建仓中国A股时,我是从上证50ETF起步的。为什么?因为我知道并信任自己对中国股市总体的研究和判断,同时,我也知道,如果过于关注个股(细节),并不是我当时的所长,我还需要时间来找到那个平衡点。实践证明,这个步骤是正确的,我现在离那个平衡点也非常近了。为什么?自己的评估。和和。。。在这个论坛上,到目前为止,我基本上只讨论大市,方法论,操作系统,理念等大局方面的东东,等哪一天我在这个论坛开始大量谈论个股,就是我评估自己已经找到那个平衡点的时候了。

绝大多数投资交易者在缺乏这种提高自己内在素质和状态的意识的情形下,眼睛只盯着外界,或者市场,或者上市公司企业。岂不知,如果你连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状态的最佳平衡组合都不清楚,又怎么能保证对企业经营投资组合的分析是那么清晰,全面,和理性呢?

从这个意义上讲,认识和投资自己是提高并稳定投资业绩的起点。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更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前面说的,将自己当成一个投资对象,不断学习积累提高,才是真正的投资之道。

东方的东东谈多了,再加上我签名档中有‘民族主义’ 这个词,可能有人会以为我是个‘国粹主义’ 者。其实不然。

西方思维中有些东东还是不错的。比如说,东方文化中相对缺乏探险风险意识,保险有余,有计划的冒风险的意识较弱。我刚进公司转为职业时,由于以前有经验,作得偏保守,因此,基本上刚开始超短线就能每天赚些,甚至少数交易日,笔笔都赚。当我还自我感觉良好时,某一天被老板叫过去。被告知,过于平稳,虽然成功率高,但利润绝对值仍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需要增加交易量,适当降低成功率,以提高利润绝对值。因为进行一些有一定风险的,以前不愿进入的交易后,虽然有些会有损失,但如果控制好成功和损失的比例,是有可能成功率稍微降低一些,但总利润却提高的。这个原理与信用卡公司发行信用卡时,总要保持一定的坏帐率,如2%,以提高总收益是相似的道理。所以,我后来的交易目标总是将赚赔比例尽量控制在7:3左右。

这儿说句题外话,时不时看到有人宣传自己极高的交易成功率,一些报道中吹捧起‘牛人’ 时,也经常以其不出错而大书特书。不管真假,也不知道那些人是不是有上面我们提到的,有计划的冒风险的意识,我是不太以为然的。不是说,我们一定要找法子亏钱,而是作为一个投资者,从长远看,是不可能做到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如有,那是真的股神,索螺丝巴非特做不到) ,没有上述主动的风险参与和控制意识,潜在风险其实是非常大的。

所以说,我不是什么‘国粹主义’ 者,我自己也从多年西方基金公司从业经验中获益匪浅,又由于这些经历,对美国业界知道得稍微多一点,天下乌鸦一般黑,因此,对西方投资界及其名人,不会为舆论宣传的一些光环所眩眼。少一份仰视,多一种审视。好的东东是需要我们自己去选取学习的,对西方主流媒体大肆宣扬推销的,多考虑考虑是没有太多害处的。

作为投资交易者,不能离开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相对特长,一味推崇西方,有选择,有目的的学习两种文化中的一部分,加以整合,充实自己,这是认识和投资自己的必要底线。

明白自己背靠什么,然后再去学习,尝试各种方法,即便找到一些技巧和规律,也不以为圣杯在手,仍然要不停的尝试新的方法,这就是从前面所述底线出发后的路径。

就我自己个人而言,经过许多年的历练,我自己也经历过以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心理分析等为主的阶段,一个切身的体会就是:信谁的,都得先信自己。信什么,也别信有圣杯。投资市场不如先投资自己,投资企业也不如先投资自己。

在开这个博客时,我就希望以我身处与经历过中美两国股市起起伏伏的经验教训和感悟达到融汇中西,争取合璧的结果。其实,去年回来进入中国股市是我本人第二次参与中国股市的历程。当年学校出来后,出国前,我曾经工作过几年,94年那阵子也曾经炒作了一阵中国股市,直到95年败下来,伤痕累累,虽然损失的绝对直现在看起来很小,但对当时的我来说,还是很痛的。我买的第一只股是长虹,当时什么都不懂,只凭感觉,听到别人说市场在涨就冲了进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是在94年国庆前以接近15块的价钱买的,当时上证应该在1000点多一些。我买后,上证指数一路下滑,最低应该到过300多点,长虹曾经在95年跌到6块多,我是在后来反弹到9块左右的时候割掉的。这期间还买过别的,象江苏春兰,南京新百,外高桥等等,由于时机很差,基本上都是站着进去,挂彩出来。

虽然那时结果很差,但这个过程中,我至少保持了一个东东:独立思考。显然,我现在不是价值投资法的信徒,但我对企业业绩的敏感却是从一接触股票开始就有的,这个可以从我当时买长虹和春兰这两个当时市场数一数二的绩优就可见一斑,而中国股市将绩优股作为一个概念炒作,则是96,97年的事了。而且,不管买还是卖,即便是割肉,只要想清楚了,我出手都比较果断。回过头来看,这些对后来的成长是大有帮助的。只可惜当时太嫩了一点,缺乏现在的功底和耐心,否则,再多等上一两年,持有到96,97年时长虹和春兰风光的日子,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在中国市场上我铩羽而归,出国后进入美国股市,却顺风顺水,可能与正好碰到大牛市有关,也可能与保持自己的特质相关。特别是后者,在99年底,00年初,市场一片叫嚣‘NAZ赶超道琼斯’ 声中,在4500多点以上开始大幅减仓退出,这样,并没拉掉大牛市,基本跑在顶部,剩的个别股,象KEI的还是超级牛股。后来虽然也有过次把短期阶段亏损,但总体上仍然很好,特别是与大跌的市场比。由于职业便利(当然仍然是经过自己思考后的行动) ,还基本抄到02,03年美国股市的底,更别提一年前进入中国股市的时机之好,持仓之坚决了。

独立思考并不能保证你每次都对,但能让你养成干什么事,建什么仓位,都能想清楚的习惯。再加上不断的试验,使自己不局限于一时,一势,一方(法) ,从而动态的生存成长。【交易之路www.irich.com.cn 收集整理】

举个例子,去年11月底,12月初我为一批新资金建仓时,我就专门做了个实验。过去一年的大牛市,经常被价值投资者们当成价值投资取得巨大成功的例子,什么上涨都要扯上什么‘价值回归’ ,‘价值挖掘’ 之类的贴金,‘优质资产’ 之类的不绝于耳。因此,当时我专门避开著名的‘优质资产’ 茅台600519,选了一个冷门行业的,P/E比不低的,也基本上没有所谓‘价值投资者’ 们关心的股(为什么我以这些为选股标准?)葛州坝600068,我的总进价在3元不到一点,如果当时我进茅台,成本应该在70不到一点。我就要看着两个股,在未来市场上涨时(为什么我如此有信心?请参见本博客前面,当时我写的一些帖子),增幅的比较是如何的。到现在为止的结果是:茅台涨幅领先一个半月,最近的一个月,葛州坝逐渐赶上并超过,到节前收盘为止,葛州坝涨幅领先大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