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试卷评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48:38
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试卷评析
   发布日期:2009-06-15    字体(大 中 小) 语文——体现课改理念,引发多元构思   2009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卷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在阅读材料选择上,覆盖不同文体,有利于更全面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试题设计上,注重阅读目标的指向性和阅读材料本身特点的结合,进一步落实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检测;在材料作文要求上,提供平实而又内涵丰富的材料,使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1.选文特色   就选文的文体而言,现代文阅读材料第一篇是议论文,第二篇是侧重于写景与抒情的文学散文;文言文阅读材料第一篇是记人的叙事性文章,第二篇是说明文。选文避免了在体裁上的重复。   就选文的内容而言,现代文阅读理解的第一篇,选入了历史学家雷海宗的议论文《专家与通人》。该文要求培养“通人”的观点,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既贴近“二期”课改提出的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也符合近年来大学提出的通识教育的主张。   第二篇选取的是当代著名作家林斤澜的散文《春声和春深》。学生阅读这类文章,有利于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提升他们的欣赏趣味。而作品思想感情的丰富和艺术成就的精湛,也有利于我们由浅入深、从各个层次来检测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区分出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更好地为高校选拔合适的人才。   在“二期”课改的课程标准中,“读懂、理解浅显的文言诗文”,是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选择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基本依据。正是紧扣“浅显”这一关键词,对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难易度作了适当调整。文言文阅读材料一,选入的是记人的史传文《明史·沈周》;文言文阅读材料二,把往年的文论类替换成了说明类。除了紧扣“浅显”的特点外,也保持了整张试卷的文体平衡。   2.阅读题特色   阅读部分的试题强调整体把握与局部分析的联系,如第8题至第10题分别从句意、文意、写作特点等角度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强调课外文本与课堂教学的联系,如第12题要求将《春声和春深》与新教材第四册《故都的秋》进行比较,评析二文在南北景象描写中的不同用意,引导对教材和课堂教学的重视;强调内容分析与语言品味的联系,如第27题 “简要说明本文科学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即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赏析语言形式。   整张试卷在难易程度上保持了中等偏易的特点。   3.作文题特色   2009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卷采用了材料作文的题型,可以有效地遏制愈演愈烈的套题风气,对中学作文教学起积极的引导作用。考虑到学生多年来习惯于写命题作文,对材料作文会感觉陌生,今年选择了有关郑板桥书法的材料,因为高中语文教材中有郑板桥绘画题记的课文,学生对郑板桥其人其文相对熟悉,使考生阅读陌生题型时有了心理的缓冲。   从材料内容看,郑板桥书法体现出强烈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与“二期”课改的理念紧密相关。材料更深层体现出了文化多元性要求、评价的整体性原则等,对整个社会也有借鉴意义。材料的篇幅虽然短小,但让考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的开放性,使他们有充分的施展余地。考生既可以把材料视为一个整体,把郑板桥书法艺术创新性的来由、艺术的独特体现以及评价连成一气予以分析,也能根据材料的多极层次任选一个角度来深入剖析,达到“浅者浅得,深者深得”的效果。   考生可以多角度解读,提炼出众多观点。比如观点可以是“创新源自嫁接,活力来自兼容”。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说,文学的发展不是父子相继而是叔侄相承,当本门领域的文学、艺术等发展已经登峰造极时,我们常常可以通过与别门别派乃至不同学科的嫁接,开出一片新天地。这一解读蕴含着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观点也可以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评价须从整体着眼,从个体看出来的缺陷也许正是整体意义上的美。当然,个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不是自然形成的,是需要郑板桥这样的高手在设计中予以通盘考虑,再加以落实的。这提醒我们,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是有条件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个体与整体得以联系起来的那些因素。   我们也可以直接从“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角度来拟题。如果没有郑板桥的创新给书法艺术带来独特的“板桥体”,对整个艺术天地来说是种遗憾;别人如果“师其迹”而未能“师其心”,书家自身的独特性就会因此而丧失。考生可以通过认识“创新意识”的重要作用和培养“创新意识”的必要性来展开文章。 写作的角度,远不止我们列出的几种,它可以引发我们许多的联想和思考。   这则材料给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既涉及到开放和保守、传承和创新、循古与通变等概念的思辨,也涉及到对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现实问题的思考,有着普遍的借鉴意义。如何引导学生自觉树立问题意识,如何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加以深入思考,并推动学生向个性化、多元化、全面化的道路健康发展,这是“二期”课改赋予语文教学的艰巨任务,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数学——基础与能力是立足点   2009年上海秋季高考数学卷立足于科学性,鼓励中学数学教学围绕基本内容,提高对数学概念的本质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试卷考查考生对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数学方法的掌握程度。   1.源于教材,注重过程   试卷没有一道题目直接来自教材,但从教材改编的题目很多。这些源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的题目,目的在于鼓励师生钻研教材,不远离课本,减轻学生负担。例如理科第13题,源于高三的“统计案例”一章,教材分析了在一维条件下到有限点距离最短的结论,试题在此基础上,利用它的思想方法考查学生在二维条件下的结论是什么。由于这里横坐标、纵坐标可以独立考虑,因此并不需除教材例题之外的方法。又如理科第17题,源于高三统计基本方法一章,教材对具体数学对象中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值作了详尽的说明,试题结合社会实际现象,设计的问题落在考查准确把握上述统计内容中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解释它的实际意义上。再如理科第20题,源于高一(二)对数函数例3“学习曲线”的描述,第(2)题的问题是要验证参数的区间,相当于对模型的应用和检验。由于每年的应用题得分率都不高,失分大多是因为未能建立数学模型,今年的应用题(理科第20题)改编自课本,题目给出了数学模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扫清了“拦路虎”。 由上述3题考试目标的阐述可见数学教学应注重学习过程,准确把握基本概念内涵,要从“教题”转化到“教书”,而不是从“题型”出发,把学生淹没在题海中。有些试题考生可能第一眼看上去像新面孔, 但分析一下会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2.提倡理性思维   数学科学的特点之一就是理性思维,在高考考试目标中对理科考生尤其如此。理性思维要求考生在问题解决中,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会进行演绎、归纳和类比推理,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会正确而简明地表述推理过程,而不是都以算为手段,用算解决问题。例如理科第17、20题,依据统计中的有关基本概念、函数单调性的概念等对问题作出判断。如果只是用计算器将所有情形算一遍,虽然得分不低,但可能损失时间,不利于考生的整体发挥。又如理科第21(2)题,将含有点 的方程代入双曲线方程,由演绎推理得到所设方程不成立即可,如果用判别式和韦达定理则要大算一通。   3.体现“二期”课改理念和要求   今年在全面推行“二期”课改的前提下,试卷体现了“二期”课改的理念和要求:一,注重过程与方法;二,体现新增内容的基本要求,如代数余子式、框图、球、独立事件等均要考查知识和基本技能,立体几何以向量为工具解决问题。   4.夯实基础,着眼能力   从理科试卷的几个能力型问题考查目标分析,尽管试题体现了一定的能力要求,但落脚点都在基础知识上。如理科第14题,将一个函数图像旋转以后仍然是函数的图像,关键是对函数基本定义的理解,即对任何自变量,函数值必须是唯一的。又如第22(3)题,虽然是一个自主学习能力的试题,但是考查的重点还是反函数的概念和互为反函数的图像是关于 对称的基本要求。再如第23(3)题,它有一定深度的探究能力,然而从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入手,可以从具体到一般地层层深入,对p的开始几个值上的试探,即可获得这小题的部分分值是我们对不少考生的期望。   对比往年的数学试题,今年的知识点较多,没有“挖陷阱”的题目。但拿到题目时不要计算器当家,应有所分析,让大脑指挥手。只要对题目给出的提示信息获取充分,试题本身并不难。   英语——以语言测试理论为指导,考查语言运用能力   2009年上海秋季高考英语卷体现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试题内容均在“二期”课改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科内容领域范围内,试题设计均按照考试手册所定义的测量目标,在测试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注重命题过程的科学性,力求科学准确地测试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听、阅读、写三项技能,并给中学的英语教学以积极的引导作用。   1.选材和任务设计   根据语言测试的特点,试卷的选材和任务的设计能做到新颖和真实。   选材注意到信息的时代性,注重选材的多角度和多侧面,广泛的题材包括:对动物园是否还需要存在的看法、纽约的废物再利用、加拿大著名景点介绍、最新的手提电脑防盗软件、对造就天才主要因素的研究、如何能发挥想象力等。材料内容基本取材于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书报杂志和真实的演讲内容,不仅内容新颖,信息量大,而且语言地道,使考试的过程成为一个学习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今年的写作题要求考生写信申请参加某海外学校举办的英语夏令营课程,并就其中一门课程谈谈自己所感兴趣的具体内容,阐明原因,所写内容既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但对课程具体内容的想法,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见解,都可以有自己的发挥余地。   2.试题设计   每道题目的设计均有明确的考查目标,并考虑到分布的合理性。   在听力理解部分中,不仅有要求听懂和获取事实信息的题目,也有要求听懂隐含意思,从而推断言下之意,填补“信息差”的题目,还有要求听懂语篇大意、归纳主旨的题目。长对话之一则以真实生活中的租车为背景,体现了交际法语言测试真实性的原则,要求考生边听边填写订车单,完成交际任务,此部分的重点还是看考生是否听懂了对话的内容,要求考生填写的词均为常用词,是高中毕业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词汇。 语法是考查基础知识的重点,考点均为考试手册中规定的语法项目,覆盖面较广,并且基础、常见、不偏不怪,题干简洁明了,测试目标明确。试题同时也体现了语法并不是静止的语言知识,而是一种语言技能和动态应用的过程,包括形式、意义和运用三个方面,只有真正看懂了句子的意思,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词汇部分沿用去年新题型,通过语篇形式考核学生对词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都是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试题,问题的设计都是围绕测试目标所定义的阅读能力要求,并根据不同阅读材料的题材和语言难度设问,只要读懂文章,就能正确回答问题,不会因为对问题及选项的理解困难而产生答题困难。应用文阅读的选材是有关一个加拿大著名旅游景点的介绍,配上文中所介绍的户外活动的三幅照片及用词,使卷面耳目一新,图文并茂可帮助考生理解,试题基本设计为通过快速浏览可获取信息的要求,与真实生活中此类情景的阅读方法类似。   翻译题主要考查对词汇、语法和句型结构的综合运用能力。除了考查对所学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对中、英两种语言表达差异的敏感性,考查是否能将汉语的意思用符合英语习惯的句子表达出来,而不是只会按字面顺序将中英文字字对译,因此体现了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3.试题和试卷的难度     今年试卷的难度总体与近年持平,保持中等偏易。除语法题测试基础、常见的语法现象外,其他大题的难度分布基本为先易后难。   政治——在新课程标准框架下夯实学科基础   一、基本稳定与有所创新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适应高考“三个有利”以及“二期”课改“三维”目标的要求,2009年上海秋季高考政治卷在题型、题量、布分等方面与往年基本一致,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创新,使试卷呈现出5个方面的新变化。   1.按照《考试手册》要求,哲学试题比重由去年的10%提高到了20%,并用简答题与分析说明题考查考生从哲学与政治、哲学与经济不同学科角度理解、分析、说明同一材料的能力。第一次为今后此类哲学试题确定了答题要求,即先明确表述相关的哲学原理,再联系材料展开分析说明。   2.更符合“二期”课改关于“三维”目标的要求,强化了对考生各种能力的考查与导向。第一次要求考生结合试题所提供的情境开放式地“谈谈自己的感受”,对“态度”、“评价”能力的考查试题分值由去年的5分增加到了9分;第一次要求考生参照试题所提供的有关概念的涵义,谈谈对另一概念的理解,考查了考生知识迁移、触类旁通的能力;第一次要求考生为消费者维权设计一个“简要方案”,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次要求考生较为深入地读出两幅经济统计图表中的多层次信息、两图表间的联系,加大了考查读图并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力度;第一次在论述题中要求考生紧扣论题,将教材中分布各处的相关知识加以有机整合,形成合乎逻辑的答题思路,而不是照搬教材中一个或几个现成段落,考查了考生在理解基础上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以上对能力考查的多个“第一次”,是在往年基础上有所提升,旨在引导未来的发展取向。   3.试卷进一步从情境、设问等方面区分与突出了简答题与分析说明题的不同特点与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这两类试题界限模糊的弊端。   4.调整了不定项选择题的评分标准,部分选项正确(无错选)能获得该题的部分分数;在主观题评分标准方面,开发了多个等级评分标准。   5.将整张试卷的阅读量由去年的5300字减少至4900字,保证考生有较为充裕的答题时间。   二、时政与知识、能力相结合   为了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使命与导向功能,激励学生既要夯实学科基础,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要关注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注重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理解分析实际的能力,更加重视时政热点、政治导向、知识能力以及三者的关联度。   历史——化知识为方法,融知识为价值   今天的历史学在重新思考一些旧有的问题,并且得出了一些富有影响力的成果。2009年上海秋季高考历史卷体现了在新的研究视野下理解与处理知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的指导思想,跳出简单地复制知识或者重现知识的传统命题模式,做到化知识为方法,融知识为价值,使试卷既贴近目前的教学实际,又能够引领中学的历史教学。   具体到历史的试卷来说,我们力图站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和“全球史”的视角上,重新思考中国与西方世界,思考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态度,思考外部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和态度;重新思考近代以来以西方为主体所构建起来的文明的概念、文明的模式以及基于“文明”与“野蛮”这种独特的两分法的“文明观”。这样的“文明”研究或者说“文明观”研究既是符合目前国际历史学研究的取向,也是目前我们在教学中非常重视的历史观。同时,在中国成长、融入世界过程中,“文明”问题更是每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所必须面对、思考的基本问题。例如在中国成长的背景下去理解世界历史上的权力体系转换,理解世界历史进程中英、德、美之间的权力更替,了解文明交往过程中的冲突、差异。总之,历史的考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意识和现代公民意识,使他们能理解中国,理解世界,在全球化背景下思考文明交往模式和重建起新的文明交往模式。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试题体现了如下特点:   1.“学术性”与“普及性”并重,实现从“史学”到“学史”的无缝衔接   “学术性”,即指试题要富含学术底蕴,其背后有深厚的研究功力和恢弘的学科视野做支撑; “普及性”,即指在试题必须找到合适载体和路径,使试题的“学术性”有效地转换为学生可接受、也乐意接受的形式,并最终落实在教材中的“知识点”上,实现由“史学”到“学史”的无缝衔接,达到“学术性”和“普及性”的平稳。以往考查历史知识基本上是以“事件”为中心而加以提炼和梳理的,今年的试题努力从新的、更高的学术维度即“历史研究方法”来对历史知识加以提炼和梳理,以“方法”带动“知识”,以“方法”激活“知识”,以“方法”聚合“知识”。例如第32、35题,利用“以图证史”和“私人生活史”这两种方兴未艾的史学研究新方法,以这两种史学研究新方法为中介和载体,学生有效地激活并聚合了他们关于英国清教革命和中国当代社会变迁的历史知识。虽然考查的知识点并没有变化,但是统领这些知识点的学术维度大大提高了,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历史研究中的一些新概念、新潮流,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思维品质和研究能力。   2.历史就在身边   近年来,西方史学界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即“人人都是历史学家”。在过去以“政治军事史”为历史研究主轴的时代,只有王侯将相才能成为历史研究的主角,才能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和书写者,但“人人都是历史学家”这一口号的提出,意味着对传统的王侯将相史观的颠覆,意味着研究视野的下移,意味着社会文化史和微观史学的兴起,意味着一花一木、一草一石都能成为历史研究的有意义的对象,它们都能以某种独特的方式折射并反映出宏大的社会历史变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在身边”,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试题大量使用了身边的“新史料”,如第23题公私合营公司的股权证,第18、22题的竹枝词和童谣、第25题的香港警察的话、第35题下岬村的田野调查等等。这些试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历史感和历史意识,引导他们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身边的事态体悟历史变迁。   3.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作为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的一个支点,历史教育具有培养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大功能,今年历史试题凸显了历史教育的这一特点。虽然有人提出“历史学就是史料学”,虽然历史学是一门基于严格的史料考证的科学,但是史料不仅蕴含着客观的史实和知识,同时也蕴含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在这种意义上,史料不是死的,冷冰冰的,而是活的,饱含温情的,这就意味着史料的取舍并不是价值中立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选取材料的过程中尽量实现史料的社会评判功能。因此,试题不仅着眼于考查、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要着眼于培养和熔铸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例如第31题对于儒家文化的探讨、第33题对于19世纪中叶佳士得拍卖品清单的使用、第37题对于上海会审公廨的评价,不仅考查了书本上的知识点,而且在做题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提升了他们的爱国情操,涵养了他们的民族情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在这样内容的理解中,加深了对中外文明交往模式的理解。   4.凸显上海特色   上海在近代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试卷同时也努力塑造上海的地区认同。如选择题第20题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凸显上海在近代中国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领风气之先的特点;第29题以近代改良思想家郑观应“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的观点,凸显了上海自近代以来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潜力和特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必须培养上海公民的世界眼光和世界意识,第34题以“英国世纪”向“美国世纪”的转换为切入点,重点考查世界范围内权力格局的变迁的认识 ,引导学生从全球化的视野来观察一个国家的兴衰变迁。   5.改善评分方法,强调分层评分,引导教学   在考试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尽量考查最基础的知识,以核心知识为基础,在历史视野和能力目标的纬度上进行深度挖掘以区分学生,而不是简章地通过考一些冷僻生疏的知识点来拉开区分。就某一个具体问题而言,各个知识要点之间是存在等级差异的,有些属于与问题关联度大的“核心知识”,有些则是与问题关联并不直接的“边缘知识”,如果按照传统的采点给分的方法,则无法体现学生对历史内容把握能力的差异。今年对简答题采用了分层评分的方式,答到核心知识的给高分,答到边缘知识的给低分,一方面使评分方式更趋合理,同时引领中学历史教学突破那种面面俱到、浮于表面的教学模式,而更注重对知识的分层和对内容的差异化理解,把握那些在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影响的核心知识。   地理——凸显地理学魅力,突出地理思维考查   1.在“不变”中坚持地理高考改革方向   2009年上海秋季高考地理卷有“三个不变”:   一是联系生活实际与国内外“热点”的原则不变。这一原则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拓展视野,关注社会。试卷中有8题涉及生活与社会“热点”:今年是我国建国60周年,有两道选择题联系地理事物的变化,考查考生对基本国情的了解;联系世博会场馆设计、上海青草沙边滩水库与东海大桥风电场建设等事实,考查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所蕴涵的地理知识;应用一则“浙江农民应对金融风暴到巴西从事农业创业”的新闻,考查考生对世界地理与农业区位条件知识的掌握程度;今年7月即将出现的日食壮观成为考查日月地关系的试题素材;世界文学名著《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的探险、搜救与遭遇等情节成为考查自然带知识的生动情境。   二是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不变。试卷涉及这一主题的试题占了25分之多。比如,反映长江三角洲热岛效应、咸潮侵袭、滩涂冲刷等环境问题的3道选择题,考查了考生对区域发展中环境问题的认识与应对策略的理解。试卷中要求考生对苏州等地“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提出建议、对桂林旅游业发展作出评价等等,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解决地理问题上的重要意义。   三是源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的理念不变。试卷既重视课本中对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表述,但又不受课本的束缚,大部分试题的素材均不是直接来自课本的。例如,湿地模拟实验、中英城市化水平比较、苏州与徐州在区域发展及耕地使用方面的比较,都是超出课本范围的,但解答问题所需的知识却是课本所涵盖的。与往年试卷相同的是,设计1-2道“过程型”试题,即试题中的部分新知识是刚接触的,例如“中英城市化水平比较”一题中出现的“经济城市化”是考生没有学过的新概念,试题给出了界定与解释,并提供了有关的统计图,要求考生通过理解与分析,对城市化发展问题作出解答,考查考生在一个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学习能力。   2.在“渐变”中凸显地理学科的魅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地理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并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科学探究产生重大作用。通过高考,希望能引导教师学习地理新知识、新技能,创新地理教学。今年试卷在“三个结合”中体现了这一变化趋势:   一是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有机结合起来。第12题巧妙地把两方面的知识进行“嫁接”,要求考生联系地形、季风、降水的知识回答日本不同地域径流量与补给差异的问题,联系工业、城市、人口分布的地理事实分析太平洋沿岸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联系流域综合开发原则描述日本水资源管理机构的工作等。第14题将瑞士的区域地理知识与系统地理中的工业区位分析、逆城市化现象的判断相结合,展现了该国的自然地理风光与人文地理特色。   二是将多种地理思维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试卷突出了对地理思维的考查,相比往年试卷:试题的思维“含金量”更高了,全卷中简答题比重明显增加而填空题相应减少。试卷中考查的地理思维类型更加丰富多样,包括列举、分类、说明、归纳、解释、分析、判断、比较、建议、评价等。其中列举、说明地理事物的有2小题,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的许多设计展示了瑞士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色,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比较、归纳地理特征的有7小题,例如 “比较1990年至2006年苏州和徐州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分析、解释地理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地理规律的有9小题,例如“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评价地理资料、对解决地理问题提出建议的有8小题,例如对徐州、苏州两地经济发展的建议等等。这些试题的解答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考生地理思维的实际水平,对加强地理原理性知识的教学也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是将一般表述与计量模型结合起来。试卷更加重视对考生表述能力的考查,同时也引进了一定的计量方法。现代地理学研究往往用计量模型揭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关系、预测地理现象的发展趋势。第15题“中英两国城市化水平比较”,提供了4幅地理计量图,要求考生从中发现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之间、产业发展对人口城市化贡献的量化关系,并作出逻辑严密、条理清楚、文字准确的表述。这一思路将成为今后地理学科高考的趋势之一。   物理——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思想方法   2009年上海秋季高考物理卷注重对学科的重点内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注意覆盖面,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均衡各部分内容的分值分布,其中牛顿运动定律、理想气体实验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功和能、电磁感应等一些主要知识点在试卷中占有足够的比例。   1.体现课改理念   试卷体现“二期”课改新教材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把考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试卷中。如有关伏打电池及电源电动势的概念,老教材虽然也有阐述,但在“二期”课改的新教材中对电源电动势概念的形成从本质上给予了全新、深入的介绍,并配以“小孩乘电梯升降”的实例给予形象生动的描述,以期学生对电源电动势这一重要物理概念有一深入浅出的认识与理解,第16题本着体现新教材的意图,考查了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如第8题,考查“牛顿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史实,这一内容虽然在以往的教材上有相关的叙述,但在“二期”课改新教材上对牛顿创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方法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的科学思想都作了详细的阐述,其目的是希望学生不仅要学到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更要了解牛顿在20年的漫长研究过程中体现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体现新教材希望达到的教学目标。试卷中与新教材课本及练习册内容有密切相关的内容占全卷近30%。   2.重视能力考查   如第19题“光强传感器”,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进而运用获取的信息来处理与解决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问题。试卷中其他不少题目考查学生多方面能力要求:如第10 题、第15题、第17题考查学生观察实验能力;第7题、第14题、第24题考查学生理解判断能力;第9题、第13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第24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8题、第19题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等。   3.引导重视教材   试卷传递了回归教材、重视课堂的的理念。我们在试卷中设置了很多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试题,这些试题有的直接取材于教材,如第1、2、4、6等题;有的反映了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实验的要求,如第10、15、16、17题等。这类题目分值约占试卷总分的29%。   化学——落实课改“三维”目标 配合“二期”课改推进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描述了课程的目标。2009年上海秋季高考化学卷体现了这一目标。   一、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化学试题的取材大部分是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试题的知识点不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及理解熟练程度,计算题也是基于对概念、原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   1.学科的主干知识依然是重点考查的内容。如:第7题,以三种含氮化合物的反应为背景材料,考查对氧化还原知识的理解;第8题,对物质的熔点、水溶性、沸点和热稳定性这些物质常见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综合考查;第23题,以海洋中蕴藏着的化学元素为背景,考查了化学用语、原子的半径、周期表的结构、卤素单质的活泼性、氢化物的稳定性和卤族单质的键能与键长的关系。   2.试题的选材回归教材,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扭转仅仅依靠单一的反复做习题来应付考试的怪圈,同时也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如第11、26题。   3.考查考生应掌握但比较薄弱的知识点,以引导高中学校加强对这些基本知识和内容的教学。   二、加强对科学思维方法的考查   通过对考生科学思维方法的考查,体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经历的过程和采用方法的能力,要求考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化学现象、事实进行加工处理,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   1.能将知识综合整理,使之网络化。考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知识积累和独立思考,将表面看似无直接联系的知识进行整理,找出其中的规律,使知识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28题,考生须将两条生产流程的共同点与差异点进行分析对比,与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准确无误地解题。   2.能将实际问题分解,找出应答的关键。如:第13、15题,都需要分解问题,多角度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3.考查考生通过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选择解决问题最佳方案的评价能力。如第21题,必须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分析处理,对每个问题进行比较,最后作出相应的评价。第26题最后一问,解题时首先需计算出硫化氢气体与氧气的体积比,然后将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合硫化氢与氧气在不同比值条件下反应产物的差异,得出结论。   三、充分考虑试题设计人性化   1.以学科的主干知识与学生熟悉的事物为载体,力求揭示科学的人文性,将科学和人文有机地融合起来,以考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为背景来命制试题,使大部分考生易上手解题。如第1题,采用当前社会热点“节能减排”为背景来编制试题;第5题分析对化学反应特点的认识;第25题对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理解等。   2.注意整卷试题类型的合理分配,既要满足常模参照考试的基本要求,又必须考虑到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际,考虑基础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各种类型试题的分配,力求达到一种平衡。传统改进型的有:第9、12、17、18、20题等;属于创新型的有:第4、6、13、26、29题等。   四、重视实验能力的考查   1.观察与识记。如第6题,通过对四幅实验装置图的观察,将得到的信息与记忆的内容相结合,就能正确解题。   2.操作与运用。考查考生掌握实验仪器的构造、原理,正确选择、使用仪器装置和药品,正确运用实验操作完成实验的能力。如:第26题第1、2问。   3.分析与表述。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与基本操作,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以及实验操作过程进行解释说明,如第26题第3、4问,第27题第6问,第11题等。   4.设计与评价。要求考生将所学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实验知识、设计、评价实验方案。如第16题,,第27题第1问,第27题第5问等。   生命科学——突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2009年上海秋季高考生命科学试卷的特点是:基于“二期”课改教材的知识构架,突出对过程与方法的测量;兼顾对“双基”和创新性学力的考查。力求达到全卷难度中等偏易,力求与其他学科保持均衡,力求平稳过渡、稳中有变。   1.严格遵守考试说明,对学科“双基”进行考查   “双基”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基础,是分析、判断、解答问题的依据,离开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任何有关提高学生能力的理论都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试题仍然强调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的掌握。如选择题中绝大部分1分题,第20、21、26、29、34题,都是测量学生“双基”能力的题目。   2.对过程与方法进行测量,体现“二期”课改的“三维”目标   “二期”课改强调探究的过程,强调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强调“三维”目标的达成。部分试题,一反过去静态呈现情境和设问的做法,将探究的路线和思路动态呈现或针对过程进行设问,开创性地实现了对过程与方法的测量。如第39、41题。同时此类题目分值较去年有所增加,以保证试卷的整体难度比去年略有提高,达到与其他学科的均衡。   3.试题情境新颖,测量创造性学力   生命科学“二期”课改的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为了能在试卷中对学生的创新力进行测量,试题着力选择同时具备科学性、新颖性、易读性的情境。新颖性确保试题能对学生的创新性学力进行测量,提高试卷的区分度;易读性保证题干通俗易懂,不因学生阅读能力差异产生答题差异,从而确保测量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如第34题的第4小题,第36、37题,第38题第3小题,第40题第3小题。   4.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力求平稳过渡   今年是全面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第一年,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新增了不少知识点。试卷新增内容的试题多以教材上的图、表和内容为素材组织试题。如:第3、9、10、11题,34题图1和34题第1至3小题,以保证本试卷既能知识覆盖面达标,又能实现新增内容部分的平稳过渡。 综合能力测试——跨越学科,关注热点,体现上海特色   1. 跨越学科,体现综合   2009年上海秋季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卷凸显“跨越学科,体现综合”的特点。试卷第Ⅱ卷6道大题分别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文明的社会整体性、“长江论坛”、自行车、环境中的铅污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为主题组织试题,做到了相关学科的自然融合。比如政治学科提到的“航运中心”与地理学科相关、地理学科提到的“长江口自然保护区”与生命科学学科相关、物理学科提到的“碳足迹”与化学学科相关、化学学科提到的“植物的铅含量”与生命科学学科相关,以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抓住热点,关注社会   在试题题干材料的选择方面,继续保持“抓住热点,关心社会”的传统。比如文理科卷的第1题取材于抗震救灾,文科卷第2题取材于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第3题取材于上海居民使用自来水的两种调价方案、第13题取材于上海世博会场馆、第14题取材于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理科卷第14题取材于生活中的灾难逃生自救、第Ⅱ卷第28题取材于“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等,都是当前的热点问题,这些试题对学生“关心社会”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3.依据教材,紧扣课改   在试题的设计方面,进一步落实“依据教材,紧扣课改”的思想。比如理科卷第4题的考点宇宙学、第5题的考点简单逻辑电路、第8题的考点DIS实验都是“二期”课改的新内容;第Ⅱ卷第29题“中国秦俑头像”、第45题“自行车图”等均直接取材于教材;第Ⅱ卷第45题“快速测量自行车的骑行速度”,整个第五大题“环境中的铅污染”等,均考查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这也是“二期”课改所倡导的。以上这些对于引导教师和学生重视“二期”课改的教材,加强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对减轻学生负担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4.体现上海特色   试题秉承上海高考要体现上海特色的传统。比如第Ⅱ卷第一大题的主题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第二大题的主题“长江论坛”均与上海有着密切关系。第Ⅱ卷第23题提到的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特有的有利条件、第27题提到的改革开放30年上海产业结构变化的统计图、第42题提到的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等,向考生传达了“活力上海”、“腾飞上海”的信息,很好地实现了考试中的教育功能。   5.整体难度中等偏易   今年的试题,在知识点的分布上力求各学科间以及学科内的均衡;在具体能力目标方面,适当增加对“假设和论证的能力”以及“评价和决策的能力”的考查,但力求四大能力的考核基本均衡;注意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在整合过程中,进一步调节难度,从而达到整卷难度“中等偏易”的目标。(来源: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试卷评析 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日语试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日语试卷 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 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B卷(英语) 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湖南卷) 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四川卷(英语)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拟考试)(英语)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 考试(辽宁卷) 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 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B卷(英语) 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湖南卷) 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四川卷(英语) 四川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分段人数统计表(理)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普通高校招生全国文化统一考试考生守则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英语试卷(上海卷)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2卷(模拟考试)(英语)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2卷(模拟考试)(英语)123 2010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时间安排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卷(北京卷) 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第二批本科各校投档分数线(文科) 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第二批本科各校投档分数线(理科) 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一本批次各校投档分数线(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