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亮:老汉砸车发泄的是斑马线之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06:42
李晓亮:老汉砸车发泄的是斑马线之怒2009年07月13日 07:31重庆时报【 】 【打印】 220位网友发表评论

作者:李晓亮

古有“冲冠一怒为红颜”,今有“冲冠一怒为红灯”:7月9日晚,兰州一老人手拿砖块站在斑马线上,只要有车辆闯红灯经过,便用砖块砸向违章车辆。直到目前,警方尚未追究老人责任,车主们也没有找老人赔偿。(7月12日《兰州晨报》)

“拍砖”老人,年过七旬,“一砸成名”。网站就此的调查结果,呈现出令人尴尬的景象:33万人中26万人支持砸车,仅6万多人反对。说这个结果尴尬,是因为面对那飞舞的愤怒而暴力的板砖,大部分网民竟与事发时围观民众发出了一样的“叫好声”。难道他们不知砸车违法?

可这就是现实,坚硬、晦涩而残酷的现实。看似毫无道理,只见瞬间迸射出的郁结已久的愤怒激情。激情扼杀了理性,但这种激情也脱胎于现实。一块捍卫斑马线尊严的板砖,为何能蕴藉如此之重的愤恨?砸车与叫好声所发泄的“斑马线之怒”,究竟如何发酵而成?新闻中“警方尚未追究老人责任,车主们也没有找老人赔偿”或是点睛之笔。

这是怎样一种悖论:理想情境中,作为执法主体的交警理应比民众更加笃信法律,可专业执法者面对飞舞的“罪恶”板砖,竟不知如何论处;作为利益受损甚至人身安全受到瞬间威胁的车主,也应理直气壮找老头理论,可他们也无一出面。

除非他们都“理亏心虚”违法于前,老汉板砖惩治于后,而民意又为老汉摇旗助威。好像也只剩这一种解释了。揆诸现实,你会发现这不是臆测而是“生活的真实”。事发地“许多车辆看见斑马线不但不减速礼让,反而加速闯红灯”。而从网络支持也可反推出各地网民所在城市的街道上,一定也郁积着这种“斑马线之怒”。前不久过斑马线的杭州谭卓不就殒命于狂飙的车轮下吗?本月初,北京一男子回家也命丧人行横道。“斑马线冤魂清单”仿佛可以无限开列下去。当斑马线几成死亡线,而却有调查显示,很多城市交警从未有过因车辆不为斑马线上的行人让行而开罚单的行为。如此语境下,就不难理解为何“警方尚未追究老人责任,车主也没找老人赔偿”了。

人行道不是炫耀机器文明的地方,交通法规赋予斑马线上行人优先的权利。在一个可以诗意地栖居的城市,街道上的人应该受到人的尊重,更应受到机器的尊重,而在斑马线上尤需如此。去年贵州某县让小学生向汽车敬礼,曾引起口诛笔伐,现在“老汉砸车”其实揭示出一个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痛苦事实:城市中我们也不得不像乡下小学生一样被迫忍受斑马线上汽车狂飙的蹂躏。

公共管理者、执法者若不能恪尽职守,蛮横危险的汽车就会撕裂公众感情。当法规因被执法者漠视,而致使公众在斑马线的权利长期被虚置,那么忍无可忍之时,飞向违规汽车的愤怒板砖只会越来越多。这块板砖里寄寓了对执法者不作为的控诉。公力救济不抵之处,私力救济必然繁盛。而更尴尬的是,因为执法者自己失职,所以面对这些明显违法的“私力救济”时,进退维谷茫然失措。这宛如一幅现实版讽刺漫画,可悲哀的是我们竟生活于此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