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段刻骨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34:39
【转载】一段刻骨记忆 2009-05-03 21:11
分类:追思与怀念
字号:大大 中中  小
一、初识牛田洋
难忘你,
牛田洋。
你不是普通的水,
你不是普通的浪,
你侵吞生命的粗暴,
你骇天动地的疯狂!
——摘自李肇星的诗
1968年8月,心怀虔诚与理想,我和我的同学们来到了中国南海边的解放军牛田洋农场。这是一个神奇而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因为它诞生了足以改变一代人命运的著名的“五七指示”,它导致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导致产生了后来被称为“牛棚”的“五七干校”。
牛田洋并非古已有之的地名,它原是汕头市西郊榕江口及韩江出海口的一个交汇处,无尽的潮汐不知疲倦地在这里舒来卷去,偶尔露出些许咸腥的滩涂。只是到了1962年,为解决全民饥馑问题,林彪亲自下令,派出一万多野战军官兵来这里围海造田,这里的地貌才发生了变化,才有了“牛田洋”这个地名。1963年1月,1公里半长的东围大堤合拢,至1968年7月,中、西围拦海筑堤工程也全面完成,10多平方公里的海面便变成了“桑田”,并且有了收获。于是,以这片土地开发为内容的各类先进典型材料陆续出笼了。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总政治部送上的有关牛田洋农场的事迹材料上批语:“只要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下,军队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即使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很可能也成为这样一个大学校……。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五七指示”。
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68年7月,中国所有高等院校已累计三届大学毕业生(1966、1967、1968)没有分配了。在经历大字报、大辩论、大批判直至血腥武斗的动乱之后,大学生们沉默了,他们或思索、或消沉,或逍遥,或开始关心自己的前途,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196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联合下达通知,规定1966、1967、1968届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包括研究生、回国留学生)必须先当普通农民、普通工人,并选拔一部分毕业生到解放军农场去锻炼。8月,我和当时中联部外训部的几十名学员、外交部系统的大学生、研究生等一道来到了“五七指示”的诞生地——牛田洋农场,编入0492部队校一连,接受“兵”的再教育,“执行、捍卫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来到这里,同学们放下“臭架子”,身着旧军装,每天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口号,烈日下、风雨里,用血汗洗刷“旧教育制度的毒害”,“斗私批修,改造世界观”。
后来,我从有关资料看到,当时来到牛田洋锻炼的大学毕业生共有2183名(男1614,女569),他(她)们主要来自广州、北京、成都、武汉、海南等地,不少是外语专业分到外交部的,如人所共知的外交官李肇星、陈健等人。
头半年,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战斗在第一线。清晨,我们整齐列队,唱着毛主席语录歌下田;黄昏,唱着“打靶归来”收工。主要任务是:筑堤固堤、拉犁拉耙、插秧薅秧、收割打谷。说来也怪,牛田洋水下的泥,软而不稀、不烂。筑堤固堤就是我们把两手往泥里插几下(有时头要扎入水里手才够得着泥),使之成为砖型,然后将其抱出水面,传递到需要的地方。这里所有的农活都用我们的双肩、双手和双腿来完成,没有耕牛,没有机械。几个月下来,“白面书生”都成了“黑脸张飞”,官兵反映,“大学生干活比当兵的还厉害”。这些大学生,身穿破军衣(袄),腰缠水布(广东沿海渔民、农民常用的下水擦澡,上岸遮羞用的布),不修边幅,有时三三两两走进村镇,被村民误以为是从监狱里放出来的,对这些人多了几分警惕,……。
第二年调整工作,我进了炊事班,垒灶、劈柴、烧火,摘菜、做饭、送饭、送茶水,.......。
二、魂惊牛田洋
时间到了1969年7月28日(农历6月15日)。百年一遇的罕见强台风大海潮正面袭击汕头市牛田洋,在中国气象史和围海造田史上,在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记忆里留下了沉重的一笔。历史记住了这一天,当年的牛田洋人记住了这一天。37年过去了,这一天在我心中仍留有一道深深的烙痕,对它的忆想往往超出了农场遭受台风袭击本身。
27日上午,海天一色,艳阳当空,一片寂静。下午,天空飘着白云,云彩越来越多,且渐渐变黄、变红,越来越红,红得很怪,红得吓人,像是一只只张着血盆大口的怪兽。连队正在进行战前誓师动员部署:为捍卫光辉的“五七指示”,誓死保卫大堤,人在堤在!一部分照常下田,一部分上大堤巡检、加固;少数人留守,对营房(楠竹栅房墙、竹篾竹叶房顶)进行打桩拉绳加固、捆绑行李;炊事班保证伙食供给。
28日,天还未亮,大学生们唱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语录歌开赴拦海大堤。我们炊事班抓紧准备往大堤上送的伙食——稀饭、油饼、油条、馒头等。8点以后,台风登陆了,狂风暴雨挟着大海潮向牛田洋扑了过来。10点左右,我们上路,猫着腰,抬着、拖着用大麻袋装好的油饼油条、用大铁桶装好的稀饭菜汤上路了。我们挣扎着到了通往前方大堤的丁字路口,准备拐弯。一股飓风扑来,我们都被摔倒在地,几个人用尽全身力气,手拉手将身体压在麻袋、铁桶上,不让狂风刮走。这时,天昏地暗,雨点如箭,狂风呼啸,我们已经无法动弹,能见度只有三、四米。突然,两个黑影移到我们面前,嘶哑着嗓子向像我们吼:“大堤决口了,海潮已经冲过来了,赶紧撤!”我们这才注意到,滔天浊浪正向我们扑来(第二道大堤)。来不及迟疑,大家扔掉所有东些,身上只剩一条裤衩,挣扎着掉头向后山(莲塘师部)移动。刚踉踉跄跄前行几步,我们就被飓风打进路边的烂泥田里,只得手扶田埂边艰难地移行……一条水渠拦住了去路,必须爬上路面才能过一座一米多宽的石条桥。我用尽全身力气,从田里爬上来,身体紧贴桥面慢慢地、慢慢地爬过去......。我不敢回头,脑子一片空白,耳边只有风雨咆哮、雷电轰鸣,我与战友已被打散,不见了他们的踪影,……。
我终于爬到一个较安全的地方,回头看,来路已是浊流汹涌,巨浪翻腾,一片汪洋。我庆幸海潮慢我一步,没有把我追上,没有被它吞噬,……。
大约下午三、四点钟,我到了莲塘师部,有人让我去领一套旧军服穿上。逃到这里的人,都还没有从惊吓中回过神来,大家面色苍白,表情木然,不说一句话,……。
30多个小时过去了,被惊涛骇浪冲击得精疲力尽而幸存下来的战士和学生陆续回来了,……。
海潮退下去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火辣辣的太阳照在广阔的牛田洋上。我们奉命收拾遇难战友的尸体。放眼被水浸泡后的田野,一片狼藉。倒塌的房屋、泥水粘糊的衣物、禾稻、蔬菜、瓜果,死猪、死鸡、死鸭,还有我们英雄们的尸体,被太阳照晒后产生的恶臭直往人的鼻子里钻。吃过午饭,我们炊事班也去帮助收拾尸体。大家神情严肃、心情沉重,小心翼翼地把尸体往卡车上抬。多数尸体肌肉已经腐败,稍一碰触烂肉便往下掉;大堤决口时,战士、大学生们手挽手组成人墙跳入缺口阻拦洪水,他们牺牲后,有的三、五个(最多有八个)手紧紧地挽在一起,怎麽也分不开,有的还动用了钳子,……。
莲塘附近一个村庄的院坝里堆放着民兵们打捞上来的部份部队官兵和大学生的床上用品、衣物、行李包等,通知我们去认领,能够认得出来的也都不能再用了,……。
我们这些幸存下来的人进行思想总结,我已不记得自己在总结会上说了些什麽,我们炊事班荣立了集体三等功。
广州军区文工团前来慰问,送来罐头、肉食品,表演文艺节目,沉闷的气氛才渐渐有所缓和。
553名烈士(470名官兵、83名大学生)的遗体被安葬在面朝牛田洋的莲塘山坡上,我们列队默哀,静静地从他们的墓碑旁走过……。
三、大灾难之补充简讯
28日中午,当强台风大海潮向牛田洋猛扑过来,大堤不保的时候,有的连队开始组织撤离,官兵和大学生们在撤离途中被洪水打散、吞没;有的连队仍在继续战斗,战士、大学生们或向决口投沙包、石块,或抱着石头跳入洪流,或三五人、七八人手挽手编成“人篱笆”,嘶吼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排排扎进漩涡。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某团学二连一排的34名学生,仅2人得以生还。然而,这一幕幕类似自杀性行为的英雄壮举却丝毫没能改变大堤被毁的命运!
资料显示,这次强台风的风速超过气象测量极限(12级台风32.7米/秒,而当时风速达53.2米/秒,估计为18级以上),测风仪被吹得了无踪影,加上农历6月15的大海潮,数层楼高的海浪向大堤发起冲击,大堤几乎全部被毁,汕头市区平均进水1.2米。
据有关档案资料显示,在这场人与天的较量中,有553名部队官兵和大学生 “光荣牺牲”,其中官兵470名,大学生83名;部队“丢枪551支、火炮32门,报废轻武器308支、火炮28门”,损失的还有大量通讯等军用器材以及衣物、现金和粮票。有人说,一场对越自卫还击战都没有这麽大的损失。
一艘外国轮船从汕头港被抛到山坡上。
某外电报道说:7月28日,中国未来的一批外交家在广东南海的牛田洋遇难。
......。
四、7.28.之后的牛田洋
连队休整一段时间后,我们开始在毁损海堤的原基上重新筑堤,......。
1970年4月,我被分配去西北当兵,离开了牛田洋。
现在的牛田洋是什麽样子呢?我没有机会亲临参观,现在了解到的情况是:
牛田洋的海堤比过去更坚固、更漂亮了。这里已不再种植水稻,而是一个巨大的海产品养殖基地。
汕头莲塘,牛田洋“七·二八”烈士纪念碑耸立,松柏环绕,默默守护着长眠在此的英灵。
这里已被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牛田洋部队也在生产基地内建成了部队史实荣誉陈列室。
每年,不独是清明时节,在纪念碑下,在陈列室中,总会有一批批慕名而来的学生、群众,怀着崇敬和虔诚之心,抚摸烈士丰碑,详读生动史料,难以平复内心的激动,......。
我自惭无能,无法在这里写出更多、更翔实、更生动的文字。
源自yizhuqiucao的博客http://blog.chelder.com.cn/u/yizhuqiucao/11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