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钰:“中国性格”代表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4:08:23

裴钰:“中国性格”代表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7月02日 17:14  新浪读书

  在13日的一场名为2009上海文化论坛“中华元素:诠释、演绎和现代表达”的研讨会上,探讨了中华元素在未来的可能性。并对中国风格的概念进行了讨论。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blog)并不赞同“中国风格”这样笼统的概念,对此,学者裴钰(blog)谈了自己的看法。

  新浪读书:最近,葛剑雄先生在接受采访中,提到了“中国风格”,这是一个新概念吗?你怎么评价?这与你前段时间提到的“中国性格”是不是同一概念?

  裴钰:我们说中国风格,还是中国性格,其实,它们的核心应该是这样的:经历了历史性的流变和沉淀,中国和其他国家差异化的核心价值观,并且这种核心价值观是有助于中国现代化转型和发展的,是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发动机。我们讲国家的性格,可不是国人的性格,而是一个国家的意志、思想方式、价值体系的综合,那是穿越了历史,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凝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沉淀和腾起,落下和升华,成为一种群体的无意识。

  现在,很多知识分子、作家,也包括网友、读者,纷纷反思中国的性格(风格),就是从各自不同的视野和角度,提出自己的理解和分析,百家争鸣,但是根本的目的却是殊途同归,即重塑中国的传统核心价值观,我也写了一篇叫《3000年的中国,30岁的心》,也是从我个人的分析和角度,对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给予了梳理和总结。

  相对于“中国性格”来讲,探讨“中华元素”是比较低层次的,汉字、中国结、水墨画、印章、功夫……,这些,你可以说是元素,也可以说是“标签”,我们讲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可不是传播这些标签,一个美国人会写汉字,会功夫,这只是低层次的文化传播,海外传播的最核心内容应该是中国的价值观,我们现在,在大国和平崛起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关注中国核心价值观的重塑,所以,我们要提升到中国性格的层面上来探讨,这才是中国思想界、文化界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公关公司、会展公司、文化公司要做的事情。

  我们不对“性格”和“风格”做语法上的比较,否则,就会容易滑入文字游戏,离思想层面的探讨太远,也显得滑稽。

  新浪读书:你认为中国性格是否存在?什么是中国性格?

  裴钰:存在与否的关键是“中国”在历史上是否存在,是不是只有秦汉帝国才是“中国”?我们从现代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角度来讲,中国,作为“国家形态”来说,应该是诞生于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公元前1900—前1500年),距今3000多年前,在二里头出现了最早的“中国”。那是一个具有大型政治中心的单一政体的国家,中心城区有300万平方米,人口达到1.8万—3万人。在二里头,我们的先民坚持集体价值的取向(group oriented),坚持公众利益高于贵族的利益,不兴厚葬,兴建城墙,以集体价值作为至高无上的国家意志。

  很多人由于对现代历史学和考古学不熟悉,误以为秦汉之前的中国,只是地理概念,中国不是“国”。这种错误的史观,或者缺乏现代历史学足够的基础,就会感到怎么会有中国性格呢?中国在历史上是个地理概念啊。实际上,现代考古学已经确定了二里头出现的国家,就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中国不是地理概念。

  既然作为国家意义的中国是存在的,我们有实实在在的考古学遗址作为实证,那么,从国家的角度,我们可以来探讨这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只是用“性格”做一个生动化的比喻,她的内核还是在重塑中国3000多年来在演变中不断沉淀和坚持的核心价值观,因此,中国性格是存在的,是需要我们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给予极大的努力重新发现,重新反思,重新塑造的。

  思考“中国性格”,这其实是一个文化重建和反思的过程,过程本身比答案更加可贵,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视野和分析,有自己的科学思考,我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出“说起中国性格,最根本的一点,是一句话:道天下所不敢道,为天下之不敢为。道,指的是在思想和创新层面上,中国的探索力和思想力;为,指的是在社会和制度层面上,中国的实践力和创造力。”,而其他朋友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多样化的思想成果,这是很好的,因为,多样化的答案本身就是积极的,有人说为什么没有一个答案?我们是在做初中数学题吗?不!“中国性格是什么”,这是一道人文思考的母题,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整个过程,从这个母题出发的人文思考,多样化的答案,就是人文思想的活力,思想重塑的生命力,我们这一代,包括下一代,都会处于现代化中国的转型期中,解读的多样化,就是最大的思想成果。

  新浪读书:我们反思“中国风格”,或者“中国性格”,意义在哪里?

  裴钰:我们讨论“中国风格”或者“中国性格”,这是基于“国家形态”的文化讨论,即中国作为一个国家,这里不是在讨论中国文化的风格(性格),也不是在讨论中国人的风格(性格),过去,我们用司马迁的公元前848年作为信史的开端,而现代考古学的遗址发现,表明中国作为国家体,已经在二里头遗址出现,并且发展到“世界体系”(world system,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美国)。至于二里头遗址的中国,是不是夏朝,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作为国家体,中国已经在二里头诞生,这是毫无疑问的历史事实。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葛剑雄先生,还有陈蓉霞先生,先后否定存在“中国性格”、“中国风格”,这种无视学术基本事实的态度,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否从纯粹的文化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反思这个问题,实质上,是从思想层面上,在探讨中国在现代化转型和发展中,如何重塑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在启发着人们,站在思想的高度,对中国的现在和中国的未来,结合历史的经验,去做有意义、有价值的思想探索,这个现代人文主义的视野,就不是中国元素(标签)那般的低层次。

  这种思想的探索,现在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即使是知识分子也是书斋文化,在思想方面陷入巨大的尴尬,就像葛先生、陈先生,论学问很棒,但是,思想领域的突破则很少,他们否定中国性格(风格),也就从根本上拒绝了在思想层面上,对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重新反思和重新塑造,不是学问少,而是思想深度浅,不是书本读得少,而是人文思考的视野太窄,独立思考的呼吸空间太局促。

  中国性格(风格)的反思,是用人文母题的方式,激活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思考,它不是唯一的,但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对这个问题的反思、讨论,乃至争论,将会贯穿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我在上面讲了,将起到思想发动机的作用,通过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通人,都在积极地进行思考,这份思考既启发了别人,又提升了自己;通过这个问题,催化着中国当代思想界、文化界的更新和演变,既是人文领域的新陈代谢,又是人文领域的话语更新,不要小看了这个问题的讨论,让思想界和文化界,有了可喜的变化——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编辑:李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