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59:25
张之洞死在白米斜街11号院
11/16/2004/14:43 华夏经纬网

  北京青年报的“风俗地理”版,最近连续刊发文章,介绍张之洞在白米斜街的故居及有关情况,引起不少人的关注。这恐怕与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有些关系,因为该剧用了不少的笔墨,相当客观并正面地表现张之洞在晚清中国政坛上发挥的作用,所以引起人们对张之洞这个人物重新认识和探究的兴趣。

  张之洞是河北人,1836年生,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进京会试,27岁中进士。但在殿试写策论时,张之洞的答卷有违程式,读卷官已将其打入三甲末尾,本没有点翰林之望了。在殿廷最后集议时,慈禧皇太后特别识拔,将他提升为一甲第三名,由传胪而改为探花。这是十分罕见的殊荣,而且也打破了多少年沿袭不替的惯例,即探花郎与状元、榜眼还不同,不仅才学见地文字都要好,还得是年轻英俊、相貌漂亮、风流倜傥之人。而张之洞的身材、长相与此标准相差很远,这就更是一个异数了,所以张之洞成为绝无仅有的“太后门生”,他本人亦沾沾自喜。由此造就了张之洞与慈禧太后和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君臣际遇。

  就因了这重特殊关系,张之洞的仕途一直非常顺遂,从清流名士、词臣领袖而外任封疆,在两广、湖广、两江总督任上都干得有声有色。与比他名声还要大的清流名士张佩伦、吴大澄等或者获罪或者寥落的际遇相比,几有天壤之别。到1907年(光绪三十年)奉旨入京,任大学士、军机大臣,并以调护皇太后和皇帝的关系为己任。

  张之洞此番入京,就住在白米斜街的这所大宅院中。房子并非新置,却是新修。由于他是从湖广总督任上进京就职,所以由湖北善后总局拨款二万两白银,对宅院进行了修缮。按照有关记载和一些知情者的回忆,府邸部分有很大的两进院落,每进院落都由抄手回廊将东西南北四面的房屋连在一起。临街则是朱漆大门,大门两侧悬挂着张之洞自己集句的楹联:朝廷有道青春好,门馆无私白日闲。大门对面是一座颇具气派的青砖照壁。

  张之洞府邸的东侧是连带的花园,当年也颇富园林之胜,曾有假山、凉亭、水池等,园中广植古柏高松、繁华茂草,树下摆放石桌石椅,用卵石铺就图案别致的甬路。因为紧临什刹海,所以还在花园起建了一座二层的砖木结构的观景楼,从楼上前廊可眺望地安门一带的市井百象,打开后窗即可俯视什刹海的红荷绿柳。现在这栋楼还立在什刹海边上,从外表看,已经非常残旧破败,但里边似乎仍住有居民。

  张之洞这次入京直至病逝,一共只有两年多时间,白米斜街的府园使用的还不长。但这里地处什刹海,本就风光旖旎;张之洞身居高位,往来酬酢也多;张府的厨子还在什刹海边开了一家会贤堂饭庄,经常有文酒之会,所以白米斜街在当时很是热闹了一阵。

  张之洞死于宣统元年(1909年)八月二十一晚九时许,就病逝在白米斜街的府邸。据有关史料和文学作品记载、描绘,张之洞的得病,起因是与被封为摄政王的宣统生父载沣的一次口角,那是争论对徐世昌的一项任命,张之洞认为“舆情不洽”,怕因此而“激出变故”。没想到载沣却毫不在乎地表示,“怕什么,有兵在。”张之洞闻言大惊,口吐鲜血,就此病倒。他把摄政王“有兵在”的话看做是亡国之言,认为当国执政者,明见民变将起,却悍然不顾地勒兵观变,是真正的自绝于民,不亡何待。从这次得病至死,张之洞缠绵病榻两个多月,再未出过白米斜街的院子。可能也是因为此事引起的心中歉疚,摄政王载沣于八月二十一中午亲临张府视疾,杏黄大轿就通过现今11号院的两扇大门抬进大厅,那恐怕也是张之洞府邸最风光也最凄凉的一刻了。(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