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54:28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6月1日科学时评(作者:丁玖)    儿童节到了,首先祝孩子们节日快乐。孩子作为民族和家庭的未来,其早期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关注。近日,上海《文汇报》刊登北京理工大学教育专家杨东平的文章《奥数热、择校热是不治之症吗?》。当中批评了在中国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笔者完全同意杨教授的看法。   上世纪90年代,笔者有次回国,正好看到中央电视台崔永元《实话实说》刚开播时的一期节目,话题就是关于早期教育的。所请嘉宾是数学家杨乐。杨乐教授用长跑的例子形象地告诫大家,起跑线上的冲刺是得不偿失的,是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的。可是,他的科学建议却未能在大部分现场观众中引起共鸣。望子成龙的他们都说他自己已功成名就,就不顾别人子女的“死活”了。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信念已深深扎根于祖国人民的心坎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君不见,奥数、音乐考级、强化班、辅导班等五花八门,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家长疲于奔命,孩子苦不堪言。再加上成堆的课外作业,真把他们柔弱的身体压得喘不过气来。正如杨东平教授引述一位网友所言:“孩子们的苦难远远超过奥数的难题——他们没有自由、没有空间、没有自我、没有尊重、没有爱。”这位母亲仰天长叹,“大学里那么多教育专家们,为什么没有人站起来为孩子们说一句话?”   笔者也是一位大学教授,在中国读到硕士学位,又去美国读了博士学位,后留美教书至今。笔者想通过中美两国教育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思考来说明自己为什么不赞成“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笔者从小学直到高中基本上以玩为主,兼学别样。因课余时间充沛,打乒乓、拉二胡、像猴子一样玩单杠,兴趣广泛,什么书都翻。1977年,笔者成为南大数学系学生。同窗们也都没受过什么“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早期训练,个个身心健康、头脑清晰、志向远大。我们这一代学生,尽管在少年求学初期没有被强迫争第一,没有被抛进题海里淹死,在人生教育的起跑线上从容散步,自然风光尽收眼底,童年乐趣应有尽有,岂不快哉?本质上,笔者上大学才开始从“ABC”起学英文,在“起跑线上”已经“输光了”,可和同学一样,进步神速,还修了三个学期的德文。当笔者多年后在母校高三教室门口目睹铺天盖地的高考复习资料无情地挡住了窗外明媚的阳光,多么庆幸我们曾是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   笔者的女儿只在中国念过小学一年级,是受美国教育长大的。初中时,有一次她随笔者回国,在扬州爷爷奶奶处住了一个多月,因十分困惑于找不到同龄孩子玩,有感而发,在《中国教育报》上登了一文《我在美国读初中》。   她叹息道:“这次回国满一个月时,我才与比我大一岁的江都表姐见面。由于功课多,她无法抽身和我相见。也上初二的她,连周末都不休息。早上5点起床做作业,晚上11点才睡觉。太辛苦了!就拿我扬州的堂弟来说,才二年级就很少有娱乐的时间。前几天,我去南京外婆家,另一个上初二的表姐也很难有空和我玩。”   这让她想起自己的初中生活:“在美国,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初中生早上8点15分上课,下午3点半放学。每天回家后,我做完作业还有充足时间学学中文、数学教科书、看小说和弹钢琴。像一般的美国学生那样,还有很多时间可以玩。”   最后,她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中国,每个学生都被逼着好好念书。在美国,个人的前途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   人人都说美国是“儿童的乐园、青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老年人的坟墓”失之偏颇,“青年人的战场”大概如此,“儿童的乐园”比较正确。在教育的起跑线上,这个国家注重爱的教育、快乐的教育。它教孩子们基本的知识、做人的道理。它尊重个人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它从不鼓励超前教育、死记硬背,更不提倡“起点论英雄”。   笔者的女儿上高中前有大量的时间培养兴趣和爱好,包括阅读中文作品,尤其是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让她看得津津有味、乐不可支。高中后,她除必修课外,选修了许多既有用又感兴趣的课程,轻而易举地拿到全额奖学金进了大学,刻苦求学四年后又以双学士学位顺理成章地成为另一所好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事实是,在“兴趣大于一切”的教育理念下,美国的教育制度培养的学生对自己定位清楚,对人生目标明确,基本上成为不同层次的社会有用之才。如果他热爱某门学科,在那个领域成为杰出人才的概率就很大。我们的报纸每年报道中国队又在国际奥数竞赛中拿了团体冠军,比美国队强多了,但这些金牌选手又有几人像我的大学同学,据我所知大概从未学过“奥数”、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田刚那样终身献给数学?而在美国,这样的人大都像田刚那样成了知名的数学教授。   毋庸置疑,天下没有哪一对父母不希望子女成材、不希望子女拥有幸福的未来?问题是怎样才能成材?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中国父母常告诫子女“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旦孩子在不堪重负之下丧失学习的动力,他们依然苦口婆心地再送上一句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他们的最初用意也许是好的,但一旦缺乏科学的态度就会物极必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正如一句老话所说:“好的动机不一定有好的效果。”在高压下痛苦地学习反而容易没学会怎样读书,长大后倘若感到“一事无成”时就会怨恨父母、埋怨教师,就像旧中国包办婚姻缺乏感情的夫妇那样怨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辈子。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信条难以打破的另一原因,就是当今社会分配不公的教育资源和民众心中深深扎根的“名校情结”。中学要进“重点中学”,大学要上“北大清华”。拥上这条“独木桥”,考分是唯一的指挥棒。于是小小年纪就被赶着在起跑线上狂奔,大汗淋漓,刚刚启蒙就被“奥数”蒙得团团转。力图“赢在起跑线上”,其结果是让绝大部分孩子丧失自信心,心灵在攀比中扭曲,心理在挤压下失衡。按笔者在中美两国的体验,小学、初中真没必要花那么多时间“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高中阶段可以用功一点,进了大学再刻苦一些,如果选择读博士,那就必须全力以赴。这种“递增函数”式的学习方式比目前“大学前递增、大学后递减”的抛物线函数现状不知要好多少。我们在保持重教育文化传统的同时,要多吸收现代西方文明中的人人平等思想,逐步减少“重点学校”的比例,让每个公民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我们的校长和教师要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珍爱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勿把成绩看得比天还高,勿把排名看得比地还大。   友人告诉我,《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云:“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国各省状元全军覆没,没有发现一个在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的杰出人才。被人羡慕的‘高考状元’在社会的发展中,最终被大浪淘沙,成了平庸者。这是中国应试教育苦果极典型的代表,也说明‘好学生’并不等于‘好人才’。”在美国,“高考状元”也许会拒绝“哈佛耶鲁”,就进家乡名不见经传的人文学院,并不影响日后成为伟大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企业家。很多伟大人物并不早慧,“起跑线上”也许跌跌撞撞,进了大学也未脱颖而出。美国第一位本土出生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密立根,大学本科并非在名校度过,而只是在Oberlin学院,并且一待就是六年,直到获得奖学金去了还未成为美国物理学研究重镇的哥伦比亚大学。   让我们记住西方的一句谚语:“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我们不应追求“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应鼓励“让孩子的未来赢在终点线上!”   (作者系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