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9:33:00
杨东平
主持人: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市民文化大讲堂。可以说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每一个家庭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全社会共同来关注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在每个家庭当中,每一个父母都倾注一生所有的心血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给了他们无数的规划,比如说在孩子的出生一直到他们成年,这些规划都是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来给孩子非常美好的未来。于是这个孩子所谓人生的最初,也就是起跑线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如果输在起跑线上是否就输了人生?那赢在起跑线上是否就赢得了未来,我们怎么来看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有请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东平老师来给我们讲解这个问题。
在杨老师开场之前有几个小小的问题问一下杨老师,我也是第一次见到杨老师,在网上看到您很多的研究和学术心得,您能不能在这之前简单的和我们说一下所谓的起跑线,,以及我们中国人对起跑线的关注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
杨东平:这个问题是关注度非常高、非常敏感、非常尖端、非常得罪人的话题。因为很多培训机构很不愿意听我说这些话。我的基本观点就是孩子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上的争分夺妙只有对刘翔是重要的。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起跑早几秒、晚几秒,早几圈、晚几圈都不是问题,马拉松最初的领跑者一定不是最终的优胜者,我们对孩子过早的透支了他的体力、健康、智慧等,造成的结果就是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主持人:您这种观点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是最近几年还是之前几年?
杨东平:我是很早就关心这个问题,但是我本人并不是专门做儿童教育的,我是做高等教育、教育理论、教育政策研究的。但是我一直注意到这个问题,因为从80年代以来,社会上就有日益高涨的神童热和少年天才热,这种教育有着非常正面的口号。就是要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培养优秀人才,但是它对社会其实是有非常大的误导。
主持人:我很想知道这个话题,我希望我妈妈坐在下面,如果我妈妈听到你说这样的话,我小时候也不会被打。接下来请杨老师给我们演讲,大家欢迎!
杨东平:其实我的主要观点刚才已经说明了,我跟现在的主流价值是唱反调的,反其道而行之。我主张在教育领域要打一场反恐战争,关于儿童成才的问题,消除家长的集体恐慌。因为很多家长等到孩子到了三岁、五岁,惶惶不可终日,每年的四五月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深圳的家长可能好一点,北京的家长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小升初的竞争好像比高考的竞争还要激烈。我们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学习负担越来越重。我前两个月在我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声讨小学奥数的文章,变成了社会话题,引起了很多人的批判、声讨。应该说是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但是这个问题实在是比较严重,我收到了一个留言。一个小学生的家长说:她的女儿说最大的愿望就是睡觉,感觉到睡眠不足,她女儿又和她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不把自己当成个人,就不会感到痛苦了。她妈妈非常震惊,一个小学生说这种话,但是是相当普遍的现实。
我们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理想的教育?因为我们今天已经从整体上摆脱了前些年那种极端贫困、极端匮乏的状态,就好像我们的物质生活一样,其实我们是能够选择的,能够选择一种健康的、文明的、比较理性的生活方式,在儿童的教育问题上也是如此。但是我一直觉得,在这个领域,我们很大程度上,或者说过多的被商业化的力量所引导。就像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一个最成功的商业忽悠,从而造成了全社会的教育价值、教育理念的一种失衡,造成了对青少年、对少年儿童实际的伤害。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令人非常痛心的现象,中国的孩子是非常聪明、可爱的,每个家庭都很清楚这一点。他们勤奋好学,可惜有很多孩子在我们的教育过程当中,逐渐的被我们毁掉了。一半是被学校毁掉的,一半是被家长毁掉的。主要的原因是操之过急、过于恐慌、拔苗助长等等。所以这种过强的功利心,希望早出人才、快出人才,造成了儿童教育领域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现在的少女作家、儿童作家越来越年轻,像刘海霞(谐音)这样的儿童也越来越多,对儿童的压力和负担越来越重。八岁横渡琼州海峡,五岁做一万个俯卧撑,三岁能识多少个字,冲击吉尼斯记录。甚至有一个家长为了让他的儿子快速成名,做了一个惊人的策划,让他上街裸奔;还有一个家长有一本畅销书《400个耳光打出一个钢琴才女》,无所不用其极,家长的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提出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已经到了令人恐怖的程度。
当然大多数的家长还没有那么残酷,逼着孩子三岁就要做俯卧撑,五岁就要拿大奖,八岁就要游琼州海峡。但是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整体性的现象,小孩子不堪其苦、不堪其累。学奥数、学英语、学电脑,各种各样的证书、各种各样的考试。
前两年新华社有一个报道,南京有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女生,考了44个各种证书,我们要把这些证书说全都是很困难的。现在北京小升初学生的推荐材料100多页,比大学生求职的材料还要厚,都是各种获奖证书、证明等等。关键就在于这是好的教育吗?这能够帮助孩子成才吗?很多情况恰恰相反。
我有一个朋友,她送她女儿到加拿大去读高中,在机场上她母亲设想肯定有一场难分难舍的告别,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结果没想到她女儿说出了非常令她震惊的话:我总算告别了这17年地狱般的生活了,非常高兴,毫无伤感,这位母亲感到非常失败,含辛茹苦把她养得那么大,没有一点感恩之心。这的确是一种失败,后来这个女儿在加拿大学习了几年,回来以后她的人格状态完全改变了,非常善待她的母亲。什么叫好的教育?人格养成、身体健康恐怕是第一位的,当然我不清楚这对母女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至少这位母亲在培养她女儿的人格上是有问题的。
我前两年还看到一个故事,也是令人非常沉痛。一个知识分子的家长,非要让他的女儿上重点中学,花了很多钱、找了很多关系,女儿进去了,跟不上,在全班最后,压力很大,她和她妈妈说能不能让她转学,到一所普通小学,或者是学一点职业教育。她爸爸坚决不同意,花了那么多精力、花了那么多的钱怎么能够转出来?他爸爸的选择很简单,别人能行,你为什么不能行?继续努力。这个孩子提出了两次转学的愿望,都被她爸爸拒绝了,最后这个孩子选择了自杀,因为她没法适应这种学习,每个人的禀赋是不一样的,你非要逼着山羊去爬树是没办法的。这么一个幸福的家庭就陷入了灾难,她母亲就不断的抱怨她的丈夫,认为整个不幸都是她丈夫造成的,她就把她的丈夫也杀了,最后法院把她母亲也杀了,三口之家消灭了。当然这是一种极端的故事,但我们知道,很多家庭因为教育造成的骨肉分离,或者说亲子关系的破裂是非常普遍的。
我们今天的教育的确到了需要反思、需要清理的时候了。什么是最重要的?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是好的教育?当然我们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说起跑线理论是错误的?我写过另外一篇文章叫做《有多少状元可以成才?》,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人的学历、学业成就、功名和成才到底是什么关系?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我们注意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国和西方的儿童教育理念是非常不同的,中国从古到今非常崇尚神童教育。中国关于流传于世的故事往往都是神童的故事,比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等,而西方的教育故事当中都是少年愚钝、大器晚成的故事。无论是林肯还是爱迪生,爱迪生就上过三个月的小学,爱因斯坦15岁的时候被他的老师认为一事无成,失学了,没有拿到初中文凭。他妈妈当时也对他感觉非常失望,生的这个孩子真的是一个笨蛋,他爸爸对他怀有信心,我们的孩子一点都没有问题,只不过他不适合学校机械的教育罢了,最后他的儿子最终还是成才了。
达尔文的爸爸和祖父都是医生,他们一心一意想把他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但是达尔文志不在此,不务正业,然后又送他去读神学院,希望他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牧师,他还是志不在此,研究自己的自然科学,最后他神学院毕业,放弃了神学,成为了一个自然科学家,到大西洋去考察生物演化。为什么西方国家更强调大器晚成的故事?道理很简单,实际上从我们的生活经历当中也可以知道,大器晚成的人要比少年早慧的多得多,或者说在各行各业有所成就的人都是普通人、正常人,甚至是履遭挫折、大器晚成的人。
毛泽东、孙中山、鲁迅、齐白石都是如此,齐白石的故事很有代表性,他父亲一心一意想把他培养成为好的木匠,如果他当时的家教非常严格的话,齐白石可能一辈子就是一个优秀的木匠,就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
事实上,生活当中当然是有这么两种人:一类是少年早慧,春风得意,少年得智,但是应该看到,这毕竟是少数人的故事,人群当中还有很少数量的,也就是说1%—3%属于超常儿童、神童、天才,这些人的精力和故事是不可复制的,也就是说他不是常人,我们普通人没有必要去追求他,这是不可模仿的。我们还是从我们身边的伟人当中来汲取一些智慧,更具有可比性、更为合理。
我们来看看鲁迅的情况,鲁迅他在中小学的学习成绩我们不得而知,没有记录,但是1905年他在日本留学时的成绩单完整的保留着。他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大概是三等的院校,高职高专之类的。他的春季升学考试成绩:解剖59.3分、组织72.7分、生理63.3分、伦理83分、德文60分、化学60分、物理60分、平均分数65.5分。基本上是个差生,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
有人说鲁迅他改行了,他没有从事医生。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成绩单里面来认识这个问题。就是上海南洋模范中学,从50年代以来培养出了23位院士,是上海的一个优秀中学,这里完整保留了这些学生高三的学习成绩,最后他们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在这23个人里面,作为年级前十名的只有5人。从分数上看,居于前30%的有15人,居于中间40%的人有2人,居于居住后30%的有6人。总体来看并没有很显著的规律,他们在高中毕业的时候都是成绩最优秀的,他们平均分布在三个梯队当中,有一部分是第一梯队的,有一部分是中间的,有一部分是比较差的。但是几十年以后,他们成为了院士。
这个数字是非常具有意义的,可惜我们很不注重定量的研究,我们没有更大范围的定量研究来支撑这个数字,如果要做一个研究大师,可以更进一步的验证这个现象,我们绝大多数的成功人士都不是由重点学校培养出来的,他们的中小学教育都是非常普通、非常一般的,甚至他们很多人在中小学的时候也没有优秀的学业表现。
这个现象在教育界有一个说法,有人称之为第十名现象,如果我们离开学校十年、二十年以后,再回头看,当年班级里的学习尖子、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不见踪影了,而在各行各业能够崭露头角的、能够有所成就的,当时在学校、在班级有的是中间偏上的,有的是不太受“待见”的,当时学校学习最好的那一批学生,最后往往表现平平。反而是那些中间偏上的学生好像成才的机会更多。第十名现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怎么来解释这件事情呢?恐怕就是因为学习尖子为了在学校保持优秀,透支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没有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兴趣等。而走上社会以后,真正产生影响的并不是你中学的考试成绩,还是你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个概念其实挺重要的,可是现在大家都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考60分、70分、80分没有什么区别,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学习就可以了,保持他的学习兴趣,远远比考试成绩更为重要。
所以我们绝对不能认为中小学的学习成绩和他今后的社会成就有直接的关系,基本上可以说不存在这种关系。或者说中等偏上的,学习比较悠着点的学生以后会走得更远,就像刚才讲的马拉松一样,你在前五圈、前十圈跑得精疲力尽了,最后你跑不到终点,前十圈、前二十圈,我悠着点慢慢跑,我后面还有后劲,就是这个道理。
文革时期的教育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一种检验。文革时期基本上是非常宽松的、没有权威的教育,没有考试,老师也不敢管学生,家长也被下放了,这个教育应该是非常糟糕的教育荒废和文明倒退,但是它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检验。在文革结束之后,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的这些人,比如张艺谋、濮存昕、陈丹青等等,真正有本事、有学习能力的,在社会的自然选择当中,就把这些人选出来了,而不是文革前的那些三好学生、高分学生、学习尖子。这一点我们在同学聚会的时候感觉特点明显,有时候感觉非常的不解,为什么当年的那些学习尖子现在都很平庸,这个道理是很深刻的,最重要的教育究竟是什么?
如果我们再把目光放得远一点,看看我们历史上的状元究竟如何?也是很有意思的。伴随着科举制的兴衰,尤其是废科举,这种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大家都对科举制度到底能不能选拔出优秀人才,通过高分进行全国性的选拔到底好不好?大家都有这么一个好奇心。有人说从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正式开科举试,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止科举,一共是1300年的时间,有案可查、有名有姓的状元一共是552人,但是我们知道,这552人当中,真正青史留名的,我们能够说得出来的区区几人而已。有人说比较知名的一个是唐代的武状元郭子仪;另一个是宋代的文状元文天祥,其他的就说不出名了,已经被历史所淹没了。当然清代还是有一些名状元,因为清代离我们比较近,大家还能够记住几个人,包括一代帝师翁同和;包括状元资本家,在南通建新学的张謇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是绝大部分的状元在历史中逐渐被淹没了。
在安徽的休宁县,在安徽的皖南(在黄山附近),被称之为中国的第一状元县,历史上这个县一共产生了19名状元。为了弘扬状元文化,修了很大的状元楼来发展旅游,这是这19位状元对休宁经济做得最大贡献了,因为这19名状元我们没有一个人说得出他们的名字,这是略微遗憾的。留下了一些状元基地的皖南民居,还是有价值的,可以发展旅游。这说明一个人青少年时期的学习成绩和他的成长、成才没有直接的作用。
并不是说这些状元都是笨蛋,他仍然是同时代当中的优胜者,但是获取功名和成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像考上清华、北大,真正的为人类文化作出贡献是不同的概念,比较而言,拿到功名还是比较低的目标。并不是说这些状元都一无是处,应该说他们主要是一种规范型的人才,也就是说中规中矩的,基本上从传统的教育和知识当中产生出来的,但是他们基本不是改天换地,能够建立惊世伟业的人才。这本身说明了教育的局限性,也说明了人才培养或者成才的复杂性。
为什么说人的成才比一场体育比赛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它不完全是个人努力可以左右的,你生在不同的时代,它给你提供不同的舞台。尤其是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所谓时事造英雄,英雄不是时时都有的,而是一个时代需要才产生的。那么在这种社会变革或者社会进步的现实当中,真正能够顺应社会的需要,出类拔萃、应运而生的往往是另外一些人,这些人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具有一些抱负、理想、胸襟、勇气、意志、知人论世、审时度势等等这些东西。而不一定是非常规范的、严格的知识训练。
我们在今天的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当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点。为什么我们说中国的很多亿万富翁,包括香港人都是非常低学历的,因为它需要的是另外一种素质,不是考试的能力,也不是狭义的学科知识,这就是通常我们说的非智力因素,无论在政治生活当中、职业生活当中,这种非智力因素实际上都要比纯粹的智商要重要得多。
上海人算是比较聪明的,但是新中国以后的上海人,可以当总会计师、总经济师,但是他自己当不了企业家,他们缺少另外一种素质,就是冒险、拼搏、勇气、判断力等等,这些东西绝不是狭义的学科知识可以训练出来的。
我们要回答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第十名更容易成才?或者说什么样的人能够成才?这个问题其实现代科学理论的研究已经是比较充分了,已经有很好的理论解释。这里面最重要的两个理论:一个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关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因为早期西方的教育也是非常强调智力因素,花了非常多的精力研究智商、测量智商,根据智商来选拔、评价学生,来培养未来社会的精英。但是现在新的研究潮流越来越超越了对智商的崇尚,越来越意识到人的成长是综合的过程,非智力因素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比智商的意义要更大。
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我们叫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我觉得这个理论是革命性的、建设性的,他发展了大家对非智力因素的猜想,我们从经验当中可以感到,在智力之外还有很多阻碍人成长命运的因素。加德纳就提出了多元智能,实际上人的智能是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我们通常所说的智力因素,觉得IQ(智商)测量的只是其中之一,就是逻辑数理的能力。加德纳认为人至少具有八种智能:第一是语文的智能,语言和文字的表达;第二是数学和逻辑的智能;第三个是空间的智能,空间感对于建筑师、对于有些职业特别具有价值;第四个是肢体运作的智能,就像运动、活动、舞蹈这样的智能;第五个是音乐的智能;第六个是人际关系的智能,我们也可以理解,有一类人尽管学历也不高,人也不见得特别聪明,但是人缘特别好,特别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也会给他带来非常大的改善和帮助;第七个是内省的智能,就是批判和反思;第八个是关于自然探索的智能,像达尔文就是非常典型的,他热衷于关注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进行分类。所以这个智能和逻辑思维智能是不一样的。这种智能的分类其实还可以继续分下去,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包括有的人还提出心灵的智能,有些人在心灵(精神)的层面更具有一种能力。
过去社会学把人格类型分类的时候,把人分成五种不同的人格:第一种是学术型的、研究型的,他的思维方式是纵向深入的;第二种是艺术型的,他有着艺术的天赋和才华;第三种是权利型的,我们中国不太喜欢权利这个字,或者是管理型、领导型的,我们发现有一类孩子从小就具有组织管理的才能,就有支配别人的愿望,很容易在人群当中成为头儿,这是一种能力;第四种是经济的类型,有的人把他称之为财商,温州人财商比较高,从小无师自通,特别会赚钱,经营有道。其实对金钱有没有这种感觉,人是不一样的,是教不出来的。搞研究的人、喜欢音乐艺术的人,不大可能对钱有这种敏感。第五种是宗教型的人格,特别愿意做利他的事情,去帮助别人,献爱心,很多基督徒、佛教徒都有这种人格,这也是一种类型,而且也可以成就很多大事。
最知名的宗教型人才就是唐僧。利他的、服务性的、公益的、慈善的领域也有很大的天地。可能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把所有的孩子都用逻辑数学思维的能力去评判他、规范他、要求他,而是发现这个孩子不同的潜质才能,让他的潜质才能得以发挥和生长。这是前两个月我强烈反对小学生奥数教育的重要原因。因为数学教育,对小学生没有那么重要,对于学习音乐和艺术的、对于喜欢挣钱的、对于喜欢管理别人的,对于喜欢帮助别人的,数学都没有那么重要。只有对于从事所谓理性研究的,对这一部分人是有重要性的,所以逼着所有孩子都去走这一条路,肯定是不合理的。
美国的经济学研究发现,智商只能解释10%的收入差距。他要研究教育教育的回报率,其中致伤只占10%,其他更多的影响是智商以外的其他商,其他的商现在越来越多。
这个问题在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中也有表现。最近有一个迈克斯人力资源调查公司,他们做了连续三年的调查,刚发了今年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和我们想象得不太一样,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和我们的专业教育有关,专业技能不适合社会需要、知识结构老化等等。但是企业要求第一位的并不是专业技能,第一位的是价值观,第二位的是基本素质,第三位才是专业技能。企业说不管你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不管怎么对口,到了我这个企业(团体),肯定需要重新培训。所以你专业学多一点、学少一点,是不是特别对口没有那么重要。企业的第一判断是你值不值得我培训?我培训了你半天,跳槽了、走了,如果一个人对企业没有基本的忠诚、没有基本的职业精神、工作态度,或者是眼高手低,拒绝做小事,这是价值观的问题、诚信的问题、人品的问题,这是企业最头痛的。你这个人认真、老实、愿意学习,笨一点没有关系,企业宁可要笨一点的、比较踏实的人,他知道你培养他是有价值的,就怕心怀鬼胎、三心二意,缺乏良好的基本态度和诚信,这样的学生用不用他?培不培养他都不好办。
第二个也很重要,就是基础工作能力,是哪些能力呢?最几个重要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等等。也就是说高学历并不能说明一切,这些东西都是我们通常说的软实力,或者叫基本素质,它和学历证书无关,和你考试成绩无关,但是特别重要。到了用人单位就会发现,通常我们说这个人灵不灵,话也说不清,转达一件事情也传达不清,沟通非常困难,写一个东西写不出来就很难办。非常遗憾,我们现在的毕业生在基本的价值观、态度、基本素质、基本工作能力的问题上是企业反映最强烈的,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质量不好,主要是体现在前两个方面,还不是在专业技能方面,专业技能多一点少一点无所谓,企业还可以继续培养。这和我们刚刚说的儿童教育问题有一点相关,什么教育是最重要的?狭义的学科知识、专业训练都是可以弥补的、可以学习的,但是有基本的人格、基本的素质、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这个东西到了20岁的时候,你要再改变它、再培养它就比较难了。所以什么是重要的教育?
我们再来讨论另外的问题,刚才我们讲到,如果我们有很多失败的家长、有很多不成功的学生,他们一半是被学校毁坏的,一半是被家长自己毁坏的,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大量这样的例子。家庭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一点我们今天需要特别的强调,因为我们家长对教育有两种:现在正在滋长一种不正确的态度,也就是说把孩子的教育完全托付给学校,认为上了重点学校,家长的责任就完成了,完全不是这样。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所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家长的教育程度和孩子的学业成就正相关,就是直接影响。它的影响程度要比家庭的经济地位和职业阶层影响要更大。尤其是对母亲的学历,母亲的学历对子女的教育程度、学历水平是正相关的。虽然我们培养了很多研究生,而且女生比较多,就业很困难,但是还是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因为她们有可能成为好的母亲,这很重要。但是我们有很多家长,盲目的把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从而解除、放弃了自己的教育责任。这一点也是中国和西方非常不同的区别。
我在问一个孩子在美国上学的家长,他说美国的小学规定很严格,下午两点必须把孩子接回家,最多延长半个小时到两点半,初中大概到三点必须把孩子接回家。为什么要这么要求?因为他们的理念是学校只能给孩子提供共性的教育,而孩子个性的成长、个性的发展只能靠家庭来实现,所以必须给家庭教育让出必要的时间。虽然我是搞教育学的,我原来还真没听到过这个解释。就是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所以学校提供了基础性、共性的教育,家长给它提供了独特的、符合个性的教育,这才构成了合理的教育。
关键就在于家庭的教育如何进行?我们很多的家长并不是不关心子女的教育,或者说完全解除自己的责任,而是操之过急,或者说不恰当的教育。
有一个小孩考试考了99分,非常高兴,回来向他爸爸报喜,他爸一个耳光打过去:为什么不考100分?这个问题是非常尖锐的,因为能考100分的很少。有一个小孩发明了回答:那请问爸爸你为什么不是部长?因为部长(市长)也是很少的,有些事情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到,强迫小孩做他做不到的事情是非常残忍的,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提问,当我们对子女提出过高要求的时候,都要考虑一下我们能不能做到,这是不是合乎理性的要求。
家长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群体性的恐慌,总是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的后面,或者输在起跑线上。现在非常强调早期教育、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它确实具有重要性,关键是在于如何进行这样的教育。我们通常习惯性的思维就是把早期教育变成了一种提前教育,小学的东西放在幼儿园来教,初中的东西放在小学来教。美国的情况恰恰相反,我们都知道,中国中小学教材的难度要比美国高两个年级左右,所以中国任何一个三年级的差生,到了美国五年级都是最好的优秀学生。在美国任何的一个超,15+20服务员都要按计算器的,我们中国的小贩马上就能报出答案,中国的人的数学不用特别着急,中国人的心算能力是非常好的。
有一个小孩三年级到了美国,他的老师一看他的数学,觉得行,你小学就不要再学数学了,你要学习一些其他的东西。他们是这么认为的,就像小孩吃饭一样,营养要均衡。
另外一个著名的神童科学家就是钱学森的导师卡门,是现代计算科学控制领域的先驱,他父亲很早就发现这个小孩是数学早慧,数学能力非常强,但是他避免过早的开发儿童儿童的金矿,让他更多的学习艺术、历史、地理,你意识到他有这个潜质,但是你没有必要那么小就去开发他,让他作为一个正常的孩子健康的成长,在一个比较均衡的环境当中,营养是均衡的,到适当的年龄再开发他的数学才能就可以了,我觉得卡门的例子可以给很多搞早期教育的人作为一个典型。
很多人举出澳洲的华裔神童陶哲轩,讲早期教育多么重要,但是我仔细看了一下陶哲轩的材料,他获得了数学的菲尔兹奖,号称是数学的诺贝尔奖,现在可能已经大学毕业了。他的家长怎么培养他?也是在小学两三年级的时候发现他的数学很好,吃不饱了,学校也发现了,两年级的时候让他上三年级的数学课,三年级的时候让他上四年级的数学课,或者是四年级让他上五年级的数学课,绝对不是把他连根拔起,放在温室里面重新来培养,这就是中国的超常教育和国外的很不相同之处,保持他正常的儿童生活,心智、人格、交往等全面的发展。
讲到奥数教育,我们不能不回避这样的事实,有人说从1986年,中国参加第一次奥林匹克数学国际精英赛,已经产生了100多位金银铜牌的得主。尤其是近几年,和我们的乒乓球一样,包揽数学、化学、物理、信息科学的金牌。但是有人提出疑问,当年和中国的高中生同台获奖的一些欧洲的、美国的中学生现在已经成为数学大师了,有的已经获得了数学的菲尔兹奖,中国没有一个人真正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
我们做节目的时候发现,很多金牌得主现在正在教小学的奥数。当然他热爱教育,那你没有办法。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数学领域,音乐教育同样如此,我早几年就看过文汇报上有一个音乐家提出了质疑,他讲中国从80年代以来有非常多的音乐神童、琴童,有百万大军。很多人在少年的时候就获得了很高的国际奖项。但是十年、二十年过去了,这些人消失了。中国当年的音乐神童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是一个很真实的问题,很多人已经不再从事音乐了,是什么原因?从一开始就不是他的兴趣、不是他的爱好,只不过为了满足家长的愿望、别人的兴趣,所以等到他能够选择的时候他选择了离开,这是我们非常普遍的现象。包括数学尖子也有这个问题,所以为什么说过早的定向培养对于真正的英才教育是不利的。因为人真正兴趣的产生和形成,还是在高中阶段,小学以上是非常基础的教育,你不能断定他以后真正喜欢什么、能够做什么。
过早定向培养的后果一个是过于严厉的学科训练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第二个是可能抑制了他真正的兴趣倾向,因为他数学学的好,你就认为他是数学天才,可能他真正的能力是在音乐上,只不过没有被你发现罢了。
有一个很现实的例子,中央电视台海外频道的一个主持人叫陈晓薇,陈晓薇是中科大80年代少年班的学员,从小学习优秀,考试不费劲,家长就认为她是一个科学天才,到美国读了一个生物科学的博士,也很容易。我们中国不乏这样的聪明学生,一路考上去没有问题。拿到了博士以后,她把学位证书寄给她的爸爸,行,你的目标实现了,我把这个证书给你,我要做我想要做的事了,离开了生物科学领域,去做主持人了。我们是不是觉得有些遗憾,花了那么长的时间、那么长的教育精力,无论是社会投资还是个人投入,大家都觉得她应该在生物科学领域做一些事情。但是每个人有权选择最适合于他的,他感觉最愿意做的,最幸福、最喜欢做的事情,她就不愿意做科学研究,只不过说她的智力可以胜任这份工作。
教育的真正功能究竟是什么?我们大家都知道古希腊的格言:“认识你自己”。教育就是帮助每个人的自我发现、自我实现。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不同的,与生俱来,每个人有不同的禀赋、个性,真是各不相同。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人去认识你自己,找到最适合你做的事,你最喜欢做的事,然后自我实现。
非常可惜,我们多年来在大一统的教育当中,我们是用唯一的尺度,就是智商、数学才能去衡量、评价所有的学生,通不过这个标准你就是傻瓜、你就是笨蛋,很多学生就被这样的评价扼杀了。当然有一些学生是被另外的评价扼杀,就像陈晓薇一样,从小就被家长、老师规定做一件自己并不喜欢做的事情,而他真正的潜能没有被显露出来。
另外一种情况,我们今天看到非常多的学生大学毕业了、研究生毕业了,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喜欢干什么?我的女儿上初中的时候,老师问她你最想做什么?她说没时间,要做作业、考试,没有时间。老师说:如果给你一个礼拜的时间,什么考试、什么作业都不给你,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她想不出来。她每天做作业做到深夜,已经被教育抽空了,她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独特的爱好了。
所以我们今天评价一个孩子,对他的教育是否成功,我有两个基本的标准可以供大家标准:第一个标准就是这个小孩是不是爱学习?有没有养成学习的态度,尤其是阅读的习惯。通常我们说喜欢看书的孩子不会变坏,他能够与书为伍,走上了正道;第二步更高的评价,看他有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兴趣爱好,当然不是说从小学看到这一点,到了初中、到了高中的时候这个评价就非常重要了。比如说我们看到有的小孩已经成为小电脑工程师了,可以装软件、排除问题,他对电脑的兴趣非常之强,已经可以主动学习,你大概可以知道他以后的兴趣方向和职业发展,你就不用操心了。有些人对航模、对军事武器特别感兴趣,自己买书看、自己收集了很多资料。当一个人的兴趣非常强烈、以至于他能够主动的学习、去探究的时候,我觉得你就可以放心了,你不用特别担心他了,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我还想说我大学同学的故事,他的女儿当时考上了大专,家长的期望很高,但是很不理想。也没有办法,就看她的造化,一个女孩,又迷上了篮球,家长就更恼火了,你又不会打篮球,和你没有关系,你不要变成铁杆的球迷。她还搞了一个网站,渐渐的她自己也有很多的粉丝,对NBA每个球员的历史了如指掌,她的家长还是觉得她不务正业,觉得这和你有什么关系?你一个女儿,你自己也不会打球。最后她毕业以后,被一个体育杂志高薪录取,现在是火箭队的随队记者,报酬也非常高。这种结果完全超出她家长的想象,他的家长完全没有想到,这个孩子的业余兴趣会成为她的职业,而且成为她安身立命的工作岗位。
我们今天的现实就是这样,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找不到自己的岗位、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抱怨招聘不到合适的人。去年北京的中华书局要招聘两个编辑,有无数个名牌大学中文系学生来应聘,最后没有都没有聘上,他们的办法很简单,给你一篇文章,让你改错别字和标点符号,按照编辑业务的要求都不合格,都不合格。
我刚才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当一个孩子能够形成自己职业兴趣的时候,这个时候好的教育就基本上实现了。
我们最后还要谈谈关于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我们刚才讲到,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就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责任,不仅仅是教师,家长也是在孩子自我发现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指导责任。因为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他不可能以每个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对于孩子而言,最重要的肯定不是学习成绩、考试成绩,首先是身体健康,这一点家长都会非常认同;第二个是品德的培养,从小培养出一个懂礼貌、懂事的孩子;第三个就是学习习惯,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包括注意力、包括喜欢阅读,自我控制的能力都是重要的;第四个是兴趣的培养和发现。应该说现在的问题好像有一点无从选择,你有无数多的机会,但是你并不知道究竟培养孩子学什么好,这个问题是需要进行一些专门化的咨询,我记得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弹钢琴弹了很多年了,他家长就面临着选择,是不是让他继续学,学业负担很重,也很难判断这个孩子究竟是不是学琴的材料,因为家长都是外行。最后他的一个朋友给他提了一个建议,你找一个音乐学院的钢琴老师或者音乐教师评价一下这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潜质,如果他真的是这块材料,让他继续学,如果他不是的话,到此为止,作为一个业余爱好就足够了。因为钢琴老师会根据你的自然条件、根据你的音乐表现,很容易判断你是不是真的具备这种才能。但是对于儿童来讲,从一开始要改变企图过早的给他定向的选择。儿童期间,无论学什么都是一种非功利的业余爱好,只不过是给他提供一种选择的机会,著名的文学大师俞平伯培养孩子的方法叫做大池养鱼,你的池子越大、水越多,鱼才可能长得大,你在金鱼缸里面养不出大鱼来。有条件的家庭,要尽可能的给孩子创设一个更加宽松、更加优越的生长环境,但是并不是替孩子过早的作出选择,你很难断定他以后究竟能够做什么,或者他要做什么。要在生长过程当中逐渐的来鉴别、来认识。
第一个是不要过早的为孩子定向,要重视更为重视的教育,比如身体健康、价值观、好的学习习惯等等兴趣的发现。
第二个对孩子教育要抱有一颗平常心。韩国有一本非常著名的儿童教育书《好孩子慢慢来》,整个社会太急功近利,小孩子就不堪负担,要悠着点,就像一棵花、一棵树一样,每一棵种子都会发芽、都会生长、都会开花,但是它有各自的季节,你不能操之过急,以至于损害了自然的生长。这个平常心不仅仅是慢慢来,就是要循序渐进的意思。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概念,就是涉及到家长的人才观,或者是关于成功的理解。因为要讲到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失败的家长,当孩子走入绝路,或者是走入歧途的时候他痛心疾首。比如说刚才讲得三口之家毁灭的例子,他的女儿一旦选择了自杀,他父亲马上就会知道,到底是上重点学校重要还是让他的女儿活着更重要,这个选择是不用说的。让一个孩子健康的生存下来肯定是更重要的选择,但是我们有时候就看不清这一点。也有的孩子抑郁了,病退了,甚至考上清华、北大,每年都有很多病退,无法胜任,他的体力健康已经高度的透支,这个时候家长的心境很平常了,只要他能够身体健康,能够有正常的生活,有没有大学的学历都不重要。或者说他的儿子最后被送进监狱里面了,他感觉痛心疾首,其实上什么学、考试多几分、少几分有什么重要的?如果他的儿子能够像普通人一样呆在家里,有一个正常工作就很好。平常心有的时候很重要,因为归根到底,就像温总理说的,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都是平常人,所以不要老是想要创造人间奇迹,总是想要出人头地、做人上人,实际上这种成功观也是比较传统的观念。在五四以后,像陶行知这样的教育家就非常提倡用新的理念,批评争取出人头地、做人上人的心态,他们提出要做人中人,来自平民,还是做平民的一员为大众服务,有这样的一种心态。如果有这样的观念就比较好,其实家长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家长的目标,你给孩子设定的目标越高,你的压力就越大,你的焦虑就越严重。像我的女儿,因为我知道她也不是数学天才、也不是文学天才,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有爱心,愿意帮助同学,除了学习不太好,其他都挺好。这就可以了,只要她能够找一件她喜欢做的事就可以了,只要能上个本科院校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家长就解放了,家长就不要额外的加班加点,非要她达到难以实现的目标,没有必要。因为人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要顺从孩子的天性、顺从孩子的现实,这样比较自然一些。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像中国现在普遍对孩子巨大的高期望,的确也是不太时尚的理念、是比较陈旧的成才观。我们如果到日本、韩国、台湾去走访一下,你会发现,那里的中小学生确实是平民化的教育概念,你问他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他回答的很具体,我想做一个服装师,那个小孩说我想开一个花店、那个小孩说我以后想做一个蛋糕店。都是非常具体的、非常现实的目标,还不是说要出人头地、做科学家、做伟人,都不是这样的追求,他们非常普通、非常低调,用我们中国人来看是胸无大志,没有远大的理想。但是这可能是教育普及的时代、全民教育的时代、终生教育的时代一个自然的现象,我们的教育目标并不是为了打造一小批的社会精英,而是让每一个孩子过着愉快的、美满的人生,这是我们最高的目标,也是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但是可惜我们很多的家长确实还是抱着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想法。
上海有一个家长,费尽了千辛万苦使她的女儿在美国的名牌大学毕业了,骄傲得不得了,但是没想到,她的女儿已经美国化了,拒绝到大公司、大企业工作,成为一个背包族,拿起背包走天下,环游世界,体验人生。就像三毛一样,他妈妈非常痛苦、痛不欲生,我们花那么大的精力,你名牌大学毕业,他没有走一条常规的道路。其实这种选择,在美国的大学毕业生当中非常常见,他在大学毕业以后,花一段时间体验人生、了解世界,并不是说他终生就流浪了,可能过几年以后,还是要自我认识,再找到真正想做的事、喜欢做的事,再进入职业生活。这个家长就觉得他的教育完全荒废了,他的努力付之东流。其实说到底,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过愉快的生活,那么你让孩子自己去选择,选择他喜欢的生活方式,这已经达到目标了。
我们还可以从名人之后的教育故事来家庭教育的基本价值。
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名人之后大多都很普通,真正像曾国藩父子,纪晓岚父子那样能够薪火相传,代代人才辈出的很少。而且他们都对子女的教育采取了非常平实、低调的态度。最典型的是老舍,老舍自己写过一篇东西,他说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有写作的才能,我绝不会强迫他们,因为我发现他们做木匠、瓦匠和当作家是有同样意义的,老舍对孩子的要求,据说有三句话:第一句话叫做粗通文墨,就是要有一定的知识;第二是有一技之长,可以安生;第三句是不欺负别人,也不被别人所欺负,这个目标不高不低,不欺负别人是要行善,不被别人欺负就是要自强。就是有自我生存、自我成长的能力。
鲁迅也更明确,坚决反对他的子女做空头文学家、空头政治家。
我们看台湾蒋家之后也是如此,蒋家的第三代已经没有一个从政的了,也没有一个所谓的社会精英、出人头地的人物,都是在广告公司、出版业、服装业做一个小老板,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是我相信,对于这些伟人来说,这恰恰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不仅仅是由于高处不胜寒,确实,按照一种民族主义的理想,每个儿童、每个人终身的和谐、幸福、快乐,能够有益于社会和自我成长,这才是最重要的。也许我们今天的教育都应该追求这么一个境界,我想说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杨老师!刚刚很多朋友一直在记录,杨老师在迈进我们的会堂我就说了,会有很多收获,杨老师说得很平实,但是我感觉字字句句都是箴言,我想回家告诉我妈,我小时候真的被她打得很多,不过我还是很感谢她。接下来是我们的互动时间。
提问:杨教授您好!今天听了您的课很有启发,我也很认同。有几点我是比较理解的,一个是孩子的素质教育很重要;第二个对孩子来讲,家庭教育比较重要。因为也听了很多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课,觉得三岁和七岁之前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要,听了杨教授的课以后,在理念上知道该怎么做了,或者说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孩子,这是清楚的。但是关于一些具体的事情,我有两个问题,三岁之前、七岁之前我们家庭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或者说我们应该怎么样具体的教育孩子?
第二个问题您在课上也讲了一下,孩子他喜欢什么,他以后从事什么,我们作为家长的怎么让他摸清楚一些东西,让他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呢?我现在只知道几点,也许我会买图文版的百科全书,让孩子了解更多的东西,或者我让孩子学习游泳、乒乓、美术、音乐,但是仅仅作为爱好,并不是作为他的职业。要根据他的兴趣来选择以后的方向,我想希望杨教授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杨东平:我来尝试回答一下,因为早期教育毕竟是专门的领域,关于0—3岁、3—7岁不同的只能,应该怎么开发,已经有很多专门的机构和人来研究,也有很多不同的理论。
我个人认为,有两件事情是比较重要的:第一个就是关于亲子阅读,就是家长和低龄的幼儿一块来读书、学习。这既是增进亲子感情的途径,也是帮助孩子建立学习态度,进入阅读状态。中国的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我们对阅读极为忽视,一个人大学毕业了、研究生毕业了,他没有读几本书,在中小学读的书就更少了,甚至不让他读书。我们知道无论是在俄罗斯、在美国规定小学生必须要读多少本书、初中生要读多少本书。阅读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发他的眼界,奠定他不同的发展方向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世界上的事情非常多,你不可能把每一件事情重新尝试一遍才知道他喜欢什么,但是通过阅读,逐渐会建立起他的兴趣。阅读的功能永远都是培养他的兴趣,反正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我认为是中国非常忽视的,就是走进自然,或者说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和走进自然也是增进亲子感情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孩子的多项素质和技能。我们现在的孩子被称之为塑料儿童,完全生活在虚拟化、电子化、人工化的世界里面,对真实的世界已经失去感觉了,这是非常危险的。艾默生曾经有一句名言: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自然当中生活,在自然当中陶冶自己的性情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只是很抽象的提出这两个方面。
大家都知道芬兰创造了世界的教育奇迹,它是没有什么资源、也没有很深的教育传统的过程,但是它的数学、阅读、科学各项的成绩在全世界排名都是第一,很多人在探究芬兰的秘密,其中有一项就是早期阅读和学校的阅读。全国平均每5000个公民就有一个图书馆,阅读量之大、图书馆之多都是世界之最。所以阅读到今天为止仍然是非常基本、非常重要的途径,可惜我们现在的小孩,越来越多的时间是放在游戏机上,这是很有问题的。
提问:杨老师您好!听了您的报告很有启发,您讲的教育和道家的道法自然这一块非常像,在教育上,儒家倡导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斗争也很激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现在所谓的改革开放是越改革越开放,还是国家的集权机制越来越大?现在教育也是往统一的方向上走,家长也要从国家的发展方向来考虑,比如说我有了小孩,我拼命的让他上清华,至少可以结交高干子弟,第二个有可能被选中,重点的培养干部,30岁当市长,这也是很宏大的道路,大多数情况下还要考虑这个问题。谢谢!
杨东平:我也只能简单的回应一下,因为家长的教育必须要适应现实的教育制度,所以有的时候他是一种无奈的反应,他被迫去适应这种现实,而进入一个好的学校、好的幼儿园,这是迫不得已。没有一个人真的生活在理想境界,这种现实的妥协恐怕是难免的。我们至少可以做到的就是避免把事情做到更坏,学校已经给他留了50道题了,你不要给它再加50道,尽管我们整体的教育环境、教育制度不如意,但是家长还是有选择的,或者说至少可以对孩子宽容一些、为孩子减压,为他开辟一些空间。家长其实还是有选择的,并不是完全不可选择。
当然期望也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毕竟要认识到,和古代教育、和前20年的教育很不相同,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全民教育的时代,毕竟教育机会的普及、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都比原来极大的增加了。我以北京为例,为什么家长没有必要特别的恐慌呢?如果你想上清华大学那你去恐慌,现在高考的入学率已经80%了,如果你这个孩子是在中等以上,在前50%上个中等学校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说家长的心态还是可以调整的。要稍微正常一些、平静一些,毕竟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还是比精英教育的时代宽松得多,成才的途径也比原来多得多。
提问:杨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的报告。我听了您的报告之后觉得非常荣幸,你刚才补充了两点:一个是孩子教育当中的亲子阅读这一块;还有就是走进自然界。我谈一点自己的感受,恰恰在这一块上,我觉得作为家长特别重视这一块,甚至我的孩子六岁,我都没有让他追求写字,更多的阅读是我给他读的,这一点我非常认同你的观点。
另外走进大自然这一点,我带着孩子走南闯北,经常翻山越岭,感受非常深,这一点我特别认同,但是我有一点疑虑。刚才您的观点里面更多的是顺其自然,我觉得有一点出世的味道,我们现在的努力都要跟目标是有关系的,我不太认同您的观点。
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一下,我的孩子现在六岁了,我不想过早的让他进入到应试教育的战车、过早的跑上去,因此我觉得让他推迟上学,至少到明年的时候再去,或者说扩大他童年的经历,我觉得他的童年还没有过够,这一点想听一下您的指点。
杨东平:这是非常聪明的家长、也是一位优秀的家长。前两个选择就不用说了,第三个选择对于男孩特别重要,现在世界范围内大家都在关注一个现象,在全民教育和普及教育的时代,男生开始成为弱势群体,在学校教育系统当中,逐渐被女生所淘汰。现在的高考状元女生已经占了绝对优势,女生现在在大学生的比例当中,从去年开始总体已经超过了50%,这是世界性的现象,俄罗斯在校大学生当中80%是女生。英国和香港都在研究一个问题,叫做弱男生现象,为什么在我们的学科化、考试的评价当中,男生在比较小的时候就被边缘化了,因为他考不过女生,表达能力、人际关系都不如女生好。也有的教育提出这样的口号:不让一个男生掉队。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让男生推迟一年上学,以便于和女生公平竞争。推迟这一年对男生改变他的学习状态是有很大的好处。
提问:我的孩子是女生!
杨东平:女生推不推迟意义不是特别大。
提问:九岁的男孩怎么教育好?怎么样培养他各方面的能力?
杨东平:因为每一个儿童都是具体的,很难说九岁的男生怎么教育。但是我想回应一下关于顺其自然的问题,实际上社会的竞争、社会的制度安排必然会引导人们向竞争性的方向去走,或者说人的教育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所要做的是把它推迟到儿童之后。中国的教育不合理是在儿童阶段过于激烈,而到了大学之后没有了,全世界的教育正好是恰恰相反,要保护好儿童的生活,把他当儿童看待,西方有一句名言:游戏是儿童的天职,不要让他去走钢丝、跳火圈,就让他太太平平的吃草就可以了。高中是一种选拔性的教育、竞争性的教育,大学是高度选拔性、竞争性的教育,到那个时候才有充沛的精力在自己独特的方向上去竞争。所以我并不是主张培养和训练,但是不应该在幼儿时代实施,这一点肯定是站得住脚的。
提问:非常感谢市民大讲堂、非常感谢漂亮的女主持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和杨教授面对面。我有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社会上0—3岁的教育和3—7岁的教育可能源于老祖宗的话,就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老祖先留下这句话,您认为有几分的道理?比如说五五开,或者是二八开?
杨东平:0—3岁的教育,是最近这几年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逐渐培育出来的,过去我们对儿童的教育,要强调学前一年,或者是学前三年,0—3岁是以家庭教育为主的。我确实不太知道现在幼儿园进行的0—3岁的教育主要是什么,据我的一些了解,主要还是一些亲子活动,母亲带着孩子互相认识,然后一块在地上爬,让很多小孩一块爬,因为家里只有一个小孩,好像是人际交往的需要。但是很多幼儿园把它变成了经营性的行为,你只有参加我的亲子行为,三岁以后才可以到我们这里来入学,让小孩爬一次很昂贵的,要收费的。我认为0—3岁没有那么重要,我们小区里面保姆把小孩推出来晒太阳,也就是这个意思,让大家一块交流一下,互相见个面,就像好多宠物狗在一块一样。
主持人:这也是好方法,爬一下确实是蛮贵的,我的同事也说过,亲子活动爬一次确实挺贵的,其实在哪爬都是一样的。
我再跟您说一下,我是会说英文的中文播音员,谢谢大家!
提问:现在观念的进步,和实践没有什么区别,刚开始可能觉得是进步,然后是落后,然后可能又是进步,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以前不推崇孔子观念,现在非常的推崇。它是很摇摆的。我还有一个想法,中国的体制和大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多负面作用,我一直在想,我们做家长的怎么去抵抗负面教育?比方说去毁坏孩子,或者说给孩子带来很多危害的东西。我们如果要去抗衡社会大环境的话,我们是抗不过的,我们怎么才能做到更好?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没有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是因为中国的孩子没有创造性,没有深刻的创造性,我觉得应该不拘泥于孩子的创造性,虽然不能得诺贝尔奖,但是可能会流芳百世,但是要让孩子这样去做。我很特立独行、这样的话有一点站不住脚,我有这样的疑问。
杨东平:这是一个关于大环境的问题,其实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营造能够抵御大环境的小环境,因为大环境是家长本人很难改变的,小环境是你自己可以塑造的。你的小环境越强,你的家教本事越强,你的孩子在社会当中生存发展,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就越强。所以家教、家学的意义就在这,并不是要靠家长的努力去改变大环境,而是营造很好的环境。
第二对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问题,我个人认为不要提得过高,甚至我们对大学生提创造力的培养,都是比较高的要求。我问过美国的一个大学教授,我问你们的研究生现在的培养目标要不要他的论文有创新性?他说硕士生的论文怎么可能有创新性呢?只是学了那么多的课程而已。我说他们学位论文一般是怎么选题的?他说我们一般选一个教科书里面的题让他重新验证做一遍。还是把它作为一个学习过程,我大吃一惊,我发现真正具有创造力的国家学习分不同阶段,并没有对创造力提出过高的要求,但是小孩需要保护的是另外一种能力,好奇心和想象力,这些东西是创造性的前提。等到小孩对事物的好奇心已经丧失了,因为天天犯困、觉也睡不够,那他还好什么奇啊?考试老不及格,他对学习的动机完全扼杀了,这些东西是对创造性人才真正的妨碍,而不是说急于让小学生自己作出多么大的创造力。小孩子天生就具有想象力、好奇心,充满疑问、充满好奇,所以需要保护。
主持人:刚才底下的朋友问了这么多的问题,大家集中比较多的问题就是关于创造性、创造力的问题,我理解杨老师给我们谈的创造力就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如何去保护这种感觉,而不是去挖掘他让他创造什么。
提问:杨老师您好!我听到您说母亲对于教育孩子挺重要的,她的学历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就存在一个矛盾,一般知识女性就会在独立性方面、事业心方面会更强一点、教育孩子交给保姆比较多,为了保持身材,母乳喂养会少一点,知识方面的智慧和教育方面的智慧并不是相挂钩的,您怎么看?
杨东平:在我看来,真的敢于把自己孩子的教育责任委托给保姆的,这种家长的胆子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是不敢冒这个险。大多数的情况,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子女早期的影响和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这是潜移默化的,并不见得你真的给他具体的记忆,而是一种熏陶和影响,尤其是态度和行为习惯方面。实际上家长都喜欢看书,这个小孩自然就喜欢看书,家长喜欢打麻将,小孩也会喜欢打麻将,家长喜欢看电视,小孩也会喜欢看电视。
家长对小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主持人:言传让人很烦。
提问:杨老师您好!想象力是蛮重要的。第一个问题是重庆那边很多高中生都游行,不高考了,您对这个问题怎么?比如有时候做朗诵的时候,我被请去做辅导老师,我说背一首诗好吗?他说床前明月光,老师打开窗,看到X光,牙齿掉光光,这种算是正确的想象力吗?
国学的东西该不该再提倡?如果提倡的话,我们文明古国的高雅、为人处世事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杨东平:我个人认为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很需要的,而且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因为在台湾和北京有很多的团队、社区开展了若干年的教育实验,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在培养孩子做人的方面。传统和道德教育的生命力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国学的目标并不是只为培养创造力,是人格养成、道德教育。
中国有一个幼儿教育的专家叫陈鹤琴,他当年提出了现代教育的目标,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要培养孩子做人;第二个是做中国人;第三个是做现代中国人。这三句话就把现代教育和目标、传统和现代、中国和西方的关系讲得非常的透彻。现代中国人必须是有胸怀世界的、有全球视野的。陈鹤琴本人就是幼儿教育的第一人,20年代他在南京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公办幼儿园,这种理念仍然是有价值的。
据我所知,重庆倒没有说高中生游行拒绝高考,只是有些人弃考,从统计上看,比去年减少了18000人,从全国来看,比去年减少了84万人。但是这84万人到底有多少是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考生总数的减少,还是由于学生放弃高考,还是有学生直接到国外去上学,有各种因素,但是我们无从对这些数据做具体的研究,教育部只披露了一个总数,就是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4万,他认为主要是由于考生人数减少造成的。
主持人:在深圳这一块,据我们媒体所了解,不参加高考的有很多,直接进入国外的学校。
杨东平:这几年在迅速的增加,为什么这两年到香港上学的减少了?因为美国的入学在大陆登录了,一年考三次,就像考托福一样,参加他的考试,然后从他的渠道来申请上美国的大学,像北京很多的重点学校一个班、一个班的。
主持人:好像比中国高考容易一些。
杨东平:是不同的评价。
提问:杨先生您好!我想问一下,现在一些学生都很有兴趣,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提高很困难,这个时候他的兴趣很困难,如果我们让他上,他就没有兴趣,如果给他中断,是不是给他一种半途而废的感觉,遇到困难就不能坚持。
另外现在的应试教育我不是很赞成,我们处在这个环境,别的小孩都在上奥数,都找教师不惜,如果我们不不惜,就像杨教授讲的,小升初很激烈,你上不了好的初中,高中都会比别人落后一步、差一步。谢谢!
杨东平:第一个问题是很具体的,就像小孩适不适合学钢琴我们很难判断,但是有一个判断就是现在很多少儿培训的项目是成人化的,所以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反感。可能他是一个真正的美术天才,他也不应该在儿童的阶段让他天天画石膏像、画素描,全世界的儿童美术家也没有这样的。这样画素描的话,就把真正的齐白石全部都扼杀了,所以我们就无法判断,到底是不合适的儿童教育影响了他的兴趣,还是他真的是对这门技艺学不进去,或者他是否真的适合学这门技艺,都要做专门化的评价。因为好的儿童教育就是让小孩越学越有兴趣,非常愿意学,尤其是儿童美术教育、音乐教育,都应该是这样。比如说,中国教小孩钢琴就是1、2、3,西方从来不是这样,就是教小孩唱歌,引发他的兴趣。你刚刚说的是由于培训机构没有做好,把小孩的兴趣破坏了。
这个大环境是家长个人很难改变的,家长只能够作为一个公众来参与教育改革,要求变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就北京而言,这种情况也在慢慢发生改变,北京的钢琴考级已经从小升初的成绩当中取消了,现在很多的家长都在考虑怎么处理这个钢琴。奥数成绩今年也规定会从小升初的考试当中去掉,可能还得有一个过程,但是情况是向好的方面转变。
主持人:学钢琴就为了这个,太功利了。
提问:杨教授您好!今天很高兴听您的讲座,我有一个问题,刚才您也提到,阅读作为人生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如果让他花很多时间去阅读,这样会阅读很多课外书,这样会影响到小孩正常的学习、做作业、上课,这样的话家长怎么去区别对待?
第二小孩子迷恋看电视,大人的电视他看,小孩子的电视他也看,正好过暑假了,小孩子一个人在家,肯定会很迷恋看电视,作为家长应该怎么样去处理?
杨东平:其实我们国家过去对于低龄儿童的图书开发的不够,在国外有非常大的领域就是童书,就是看图读书,就是给学龄前的孩子看的,都是图画,一个图一个小故事,都很好看,成人也很喜欢看。
你刚才讲的问题,仍然是我们怎么和比较恶劣的现实教育环境来斗争、妥协,制造一点小环境,这一点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完全靠家长的智慧。
我认识一些家长,你不能对学校不合理的要求全部迎合。我知道有一个人,她老替她的孩子做作业,她明明知道这些东西是没用的,就是浪费时间,那就让孩子早点休息,就替他做了。这不就是为了应付学校吗?只能是家长找到一种处理的办法。
她的小孩本来别的成绩都很好,就是数学反应慢一点,他妈妈说小孩的数学根本没有问题,就是反映慢一点,但是班主任给他施加压力,不要给全班拖后退,小孩压力越来越大,他妈妈就意识到,这样发展下去对小孩的自信心非常不好,后来他让小孩退学,保留学籍,每年参加学校的统一考试,她在家里进行辅导,过了这一段时间,就跟上去了,现在又好了,初中又进入学校了。这个时候要针对性的帮助孩子解决一些问题。
还有看电视的问题,可能需要家长共同交流,我相信很多家长有办法处理这个问题,我倒是没有办法。
主持人: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宽容的、智慧的家长,做过了太严,做得不够觉得没有尽到责任,真的是很为难。
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非常感谢杨老师和我们共同分享起跑线这个话题,可能我们很多的家长都曾经在起跑线这个问题上困惑过,我们见过很多的家长和孩子,都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做了同样的事情、非常的辛苦,其实在我们的人生路上,当我们为了实现他们的理想,真正的看到他们在起跑线吃力奔跑的时候,快乐的不知道是家长还是孩子,我想说这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每一个孩子就像每一朵即将开放的、不同颜色的花朵,在我们浇灌他们的同时,我们要尊重他们不同的颜色和尊重他们开放的季节。
非常感谢大家收看市民文化大讲堂,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