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外形象持续恶化 中国国际形象优于美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17:40
乘着扎卡维被美军打死的东风,布什6月13日坐“空军一号”突访巴格达。伊拉克局势看起来还远没有到美国不用操心的地步。就在同一天,美国权威调查机构皮尤调查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政府和美国人在海外的形象在过去一年中继续恶化。就在布什拍着胸脯对伊拉克总理保证“我们还不想走”的时候,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15国民众认为,造成美国负面形象的最大罪因,正是美军在伊拉克的存在。
12国民众对美国印象变坏
当天下午,皮尤调查中心与权威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在华盛顿联合召开了一个讨论会,宣布2006年度美国国际形象的最新调查结果。由于申请参加会议的人太多,布鲁金斯学会不得不在网上贴出告示,声称不再接受报名。记者早早赶到布鲁金斯学会,发现能容纳200多人的会议室人头攒动,记者好不容易才找了一个座位坐下来。
据了解,这项调查是皮尤在今年3月31日到5月14日之间进行的。调查范围包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埃及、巴基斯坦、约旦、土耳其、尼日利亚、日本、印度和中国等15个国家,共随机抽取了近1.7万个样本。调查涉及美国政府形象、美国人形象、美国外交政策、全球重大事件的公众关注度等多个方面。15国民众还分别对中、美、德、法、日五国的形象进行了评估。
调查结果显示,跟2005年相比,大多数被调查国家对美国的正面评价都出现下跌。对美国抱有好感的西班牙人从41%猛跌到23%,俄罗斯人从52%跌到43%,约旦从21%跌到15%,土耳其从23%跌到12%,印度从71%下跌到56%。只有英国、巴基斯坦和中国这三个国家对美国的正面评价轻微上升,其中中国从42%上升到47%。
在调查中,大多数国家的民众都给美国总统布什领导国际事务的能力打了远低于欧洲领导人的分数。比如,30%的英国民众信任布什的领导能力,但58%的英国人更喜欢英国首相布莱尔;25%的德国民众信任布什,但信任法国总统希拉克的德国民众却高达67%;只有15%的法国人喜欢布什,但喜欢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法国人却高达80%;埃及只有8%的人信任布什,喜欢希拉克的高达47%。
调查同时表明,美国领导的这场全球反恐战争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除印度、约旦和巴基斯坦之外,大多数被调查国家的民众对美国的反恐战争的支持越来越少。其中有10个国家的民众一致认为,伊拉克战争让世界变得更加危险。出人意料的是,在美国最重要的盟友英国,41%的受调查者认为,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存在是对世界和平的重大威胁,而相比之下只有34%的英国人认为伊朗威胁世界和平。
中国国际形象超过美国
2005年度美国国际形象调查结束后,一些对中国抱有偏见的人士很惊讶地发现,中国国际形象竟然优于美国。2006年度的调查表明,中国的国际形象继续超过美国。在接受调查的15个国家中,有10个国家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喜欢中国,而只有5个国家有超过一半的民众喜欢美国。
在欧洲,连美国的盟友英国,其民众也觉得中国更受欢迎:中国赢得65%的好感,美国只有56%。在法国,60%的被调查者对中国抱有好感,对美国有好感的只有39%。欧洲国家对法德日的评价也比对美国高。
在俄罗斯,63%的被调查者对中国抱有好感,对美国有好感的只有43%。美国在伊斯兰世界最不受欢迎。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不喜欢美国,而喜欢中国的程度都远远超过美国。比如在埃及,63%的被调查者喜欢中国,喜欢美国的只有30%。在中国,喜欢自己国家的有94%,喜欢美国的只有47%。
伊拉克战争以来,全世界反美情绪日益高涨,因此,自2002年夏天开始,皮尤调查中心开始就世界各国对美国的态度展开连续调查,到今年已举办了7次,涉及50个国家约9万人。皮尤调查中心主任科胡特向本报透露,本次调查的中国样本来自中国6个城市及其近郊区,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河南新乡、四川泸州和山西晋中。调查者先后跟2180名中国民众进行了面谈,受调查者的年龄都在18岁到60岁之间。
各国媒体强烈关注
皮尤调查中心的报告一出,立即引起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关注最多的是两点,一是美国国际形象的恶化。《纽约时报》、自由国际电台和法新社的标题都是:《调查发现,美国在全球的形象变坏了》;《今日美国报》的标题是《伊拉克、关塔那摩重创美国的海外形象》;而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家报纸的标题显得忧心忡忡:《美国海外形象可能拖累旅游业》。
二是关注“美国被看作一种威胁”。△△社和路透社用了几乎一样的标题:《调查显示:驻伊美军对中东的威胁大于伊朗》;英国广播公司则干脆说:《美国被视作全球和平最大的威胁》。
由于这份调查涵盖内容很广,各国媒体关注的角度还各有侧重。比如日本共同社的标题就是《中日彼此对对方都相当敌视》,因为调查中还显示,只有28%的日本人和21%的中国人对对方国家抱有好感。埃及一家媒体的题目是:《调查显示,埃及牵头反对反恐战争》;《印度时报》则关注到印度人对布什的特殊好感:《印度人对布什有信心,对美国则不是》。
美国的“理想”不被世界接受
那么,对这份最新的调查报告应该如何解读?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国际问题专家王元康博士说,不少人认为身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并不在意自己的国际形象,但实际上美国“很在意”。从历史上讲,美国的外交政策有着非常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外交政策所不具备的。近代以来,美国外交政策中对“正义性”的强调程度超过了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主要角色的欧洲大国,这不仅使美国长期作为国际社会一支具有独特风格的力量,也在很大意义上影响了20世纪中叶以来国际政治的发展演变。像公平贸易、非殖民、民族自决、反对秘密外交这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国际关系原则,正是在美国的大力推动下才逐渐为当今国际社会所共同接受和推崇的。可以说,对于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美国在相当程度上发挥过革命性的作用。
现在的情况是,攻打伊拉克、推翻萨达姆,布什政府也是在“摧垮暴政、解放伊拉克人民”这样具有强烈“正义”色彩的幌子下进行的。但现实明确地昭示,美国政府的意识与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意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人们并不认为美国要在世界上“行善”,看到的只是美国不经联合国同意,一意孤行地采取行动的做法。抛开认为“打伊的目的在于石油”的观点不谈,美国在伊拉克的所作所为,仍然被国际社会普遍地认为是一个“污点”,严重地影响着美国的国际形象。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所要反思的,也许是在它所宣称的结果与实现这一结果的过程之间,仍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而这段距离的填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心的向背。因此,王元康博士说,如果美国在外交上老是走单边主义道路,“改善它的形象会很难”。
土耳其出了讽刺美军的影片
在美国国内,甚至一些普通民众都开始反思美国的国际形象。也是在6月13日,美国一位自由撰稿人理查德·摩根发表了一篇题为《土耳其人在看什么》的文章,文中一开头就说,很难想象在美国的盟国中会出这样的事:土耳其花巨资出了一部新影片,名叫《伊拉克:恶狼之谷》。故事讲述了2003年4月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在伊拉克误抓了11名土耳其人,将他们铐上手铐,并用头巾蒙上他们的头,正像美军在阿布格莱布监狱干的那样。其中1名土耳其人因不堪受辱而自杀,于是土耳其情报官员赶赴伊拉克向美军讨说法,不想正好遇到自称为“上帝和平卫士”的美军指挥官拿着冲锋枪在一个伊拉克平民的婚礼上向“可疑者”开火……影片极尽讽刺地揭露美军在伊拉克的暴行,土耳其国会发言人还在电影首映式上断言,这是一部“将载入史册的伟大影片”。
摩根说,影片显示反美情绪已经在土耳其和整个伊斯兰世界蔓延。而造成今天的结果,美国也应该反省。他记得很清楚,美国1978年曾经出过一部《午夜快车》的片子,片中一个美国旅游者在土耳其法庭上大喊“土耳其人都是猪!”而多年以来,阿拉伯人、伊朗人、俄罗斯人、中国人,在好莱坞影片中都是充当反面角色,因此,又怎么能怪人家也用电影攻击美国人呢?看来,改善文化上的傲慢主义,也是美国改善国际形象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