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组综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33:42

 

《网络教育应用》第二小组综述:

 

网络教学环境

 

目录:

网络教学环境概述

1.1 网络教学环境的概念

1.2 网络教学环境相对传统教学环境的优势

网络教学环境的研究与讨论

2.1.1、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

1.2.2、教育虚拟社区

1.2.3、网志场交流学习环境

1.2.4、面向21世纪的1:1数字学习环境的构建

总结

 

一 网络教学环境概述

1.1  网络教学环境的概念

       网络教学环境是指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搭建教学平台,以信息技术主要作为资源、交流工具和展示手段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平台。

1.2  网络教学环境相对传统教学环境的优势

一、 网络教学环境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 化、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舞台,使协作式的学习生动进行。

二、 网络教学环境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的发展。

三、 网络教学环境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学习结合起来,能够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二 网络教学环境的研究与讨论

通过我们小组的讨论认为,在传统的班级集体教学环境下因材施教的原则难以实施,以语言讲述为主的信息表达方式,使得某些教学知识的传输与接收遇到困难。而在拥有网络教学环境条件下,独立、个性化获取、接收知识的方式能有效地开展,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完全有知识空间去挑选适合自己接受的知识面,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如果教学过程中教师软件编制得好、网络信息构筑得好,连教学策略也可以选择,比如说,可以用个别化教学策略,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策略,当然更可以是将"个别化"和"协作型"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听从教师安排,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既然要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实施教学,那么教学所处的网络环境就是不可或缺的,本组认为构建好的网络教学环境是开展网络教学的根本保障。

2.1.1、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

       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依托网络环境, 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 其评价过程也体现出与传统教学迥异的特征。本文试图从基于专题网站的学习过程出发, 分析其中的要素, 初步获得评价方向, 接下来运用德尔菲法和教育统计规律得出了详

细的指标体系, 使评价着眼学习过程, 重视互动和反馈, 关注教与学过程中的态度、动机、兴趣等问题。在后续的研究之中, 将在教学实践中对本文的评价体系进行检验,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 提炼修订。

1.2.2、教育虚拟社区

       教育虚拟社区交往(Communication in EducationalVirtual Communities 以下简称CEVC) 因有着平等性、交互性、主体间性和生成性等特殊性质, 被赋予了深刻的教育内涵, 体现并实施着教育虚拟社区的教育性。而CEVC 不是教育本身, 教育更不能等同于CEVC。CEVC 是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最终指向美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社区成员( 主要是学生) 的个性完满和整体生命建构, 这既启发着我们转变和重塑自己的社区教育观念, 又警示着我们审视和调节教育虚拟社区中的教育行为。因此, 我们必须对CEVC 有一个客观、恰当的把握, 否则, 不仅会失去研究CEVC 的意义, 而且会模糊甚至丧失教育的本质和价值。

1.2.3、网志场交流学习环境

       在这样的网络互联应用发展的背景下, 学习者需要以新的学习观念和新的学习方式去顺应网络发展的变化。“网志场交流学习环境”, 作为如何发挥网志工具效能应用网志的方法提出, 其意义与价值正在于此! 网志工具应用不是单一技术的应用, 而是多种技术工具机组合的应用, 其最简约的组合方式就是网志场交流学习技术环境模型。网志工具应用价值体现在实践的过程中, 也就是体现在网志场交流学习环境营造优化的实践过程中。网志场交流学习环境营造与优化的过程, 就是进行采用新工具、新方法的学习过程!

1.2.4、面向21世纪的1:1数字学习环境的构建

       未来的教育模式正逐渐发展成形。1:1数字学习环境将为全球学生提供培养他们21世纪技能的机会,让他们做好准备,迎接全球经济时代。大规模实施一项数字学习计划是全球学校的一个重要进程—该进程已由本文所提到的五个步骤予以简化。值得庆幸的是,数字学习的强大威力能够赋予学生成功和世界各个国家进步的能力,让这个过程变得更有意义。

总结

     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的教学途径和方式很难同时达到教学信息要求的特点--广泛性、交叉性、综合性,于是网络环境可能成为最理想的整合平台。因为:

      1、网络的互联,使各学科、各学校、各地区的教学资源能够共享,使教学信息以

      极广泛的程度得以集中运用。目前离开网络,广泛性无从谈起。

      2、多学科的知识交叉,需要教师成为"通识型"人才,也需要课堂从某种程度上成为没有"围墙"的课堂。教师和学生的信息触角必须要在一个海量的环境中进行探知,才可能形成多种知识的交叉碰撞。传统课堂模式下尽管可以人为的添加多学科知识,但这种交叉是不充分的、欠具体的。

      3、在整合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要求多角度的认识同一问题,改变了过去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的状况。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习惯,而网络上信息的超文本(Hypertext)结构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在一起的一种信息存在,是一个超媒体系统。它的结构本身决定了网络信息具有包含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媒体信息的综合性。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无疑是今后课堂、课外教学的发展趋势,它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教师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有几点需要高度注意:

      1、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不能用"技术"完全来取代课堂教学。我们不能排斥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因为这种交流方式较之"教师完全通过现代化媒体教学,学生通过媒体学习"这种间接的交流方式,在许多方面仍然有其优越性。如:班级课堂秩序的管理、师生情感的交流等。

      2、现阶段使用这种交流的技术尚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师生利用网络工具表达思想的技能相差很大。我们不能排除有些同学有很好的观点,但通过这种方式表达时束手束脚,反而影响课堂效率的现象存在;其次利用网络工具所能表达的内容本身也有很大的局限。如:学生讨论的问题多以文字为主,虽则可以通过网络交流,但是它无法准确表达学生的情绪等重要的附加因素。

      3、像数学课、美术课等学科还有很多操作能力的要求,如:运算能力、造型能力等,仅仅通过网络教学是不能起到推进作用的,也就是说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培养这方面能力的目的。利用一切工具进行教学活动皆以提高效率为前提,切不可盲目使用网络进行"时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