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庄子给我们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34:20

   精彩语录:

   《庄子》告诉你在理性的光芒照耀下,永远让自己的心保持清醒的状态,这样你去做世间一切的事情,不是用蛮力,是用动力掌握的一种“道”。

  主持人:那您一个人啊?

  于丹:一个人,因为大家都在休息,没有人从前山下来马上去登后山,但如果我不去,再过几天就要去曲阜了,在泰安那是最后一天休整。我小的时候干过很多冒险和荒唐的事情,有的时候觉得为了付自己心中体验之约。

  主持人:您一开始有这样的打算,还是当时突发奇想的呢?

  于丹:我一直知道后山有一条路,想去试试,但不知道会是什么感受,但真正走上去的时候,忽然发现满山苍松翠柏,而且那种山花烂漫完全是不计成本的,就是那样蓬勃的、松动的,好象这儿洒一把,那儿丢一片,就是不规则,但是开得极其奔放。

    我原来想登泰山的前山,看到了那么多的介绍,知道哪块碑是什么时期、是什么概念,从来没有想过后山之美,这种原始的、野性的、蓬勃的生命力可以让你怦然动心,让你感到另一种震撼,所以在后山这个地方才能真正懂得“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想象庄子一句话“言者不智,智者不言”,前山也罢,后山也罢会在一点相遇,到那个时候我忽然明白,人走儒家这路和道家那条路,只要你最后有自己的生命界限,有那种闻而化之,进入你的经验体系,其实这些东西不是对立的,而是共生共长,陪伴你一生感悟的。

    所以我说它成为我心中“隐形的翅膀”就在于儒家教给我的一种入世责任,这对于一个年轻的莘莘学子来讲未免太沉重,但是道家教给我心境,所以我们可以有一双翅膀来对抗这个地上过分沉重的引力,让你可以拥有天空,所以我说这是19岁悟到基本的描述。但是说19岁懂了多少《论语》和《庄子》,站在今天才明白懂得很浅,无非是字面的意义。

   《庄子》的四个核心概念

  主持人:您觉得的庄子的理想人格有哪些内涵和特点呢?

  于丹:庄子的所谓的理想人格,我们现在不能说完完全全做一个描述,他有几个基本的点,一个词要理解庄子的就是“游”。为什么他的开篇是“逍遥游”?为什么提出来“乘物以游心”?无非是一个“游”字,“游”是什么,这一点可以用儒道兼顾来说。我们内心的依托和仁爱是一种态度和精神,但是你要有一种外化的能力。其实“游”是一种方式,可以有更多的审美和艺术方式,其实“游”给我们是在世界上超乎功利、生命的独立价值,我理解“游”的概念是了解《庄子》的一个概念。

    为什么开篇是“逍遥游”,这给我们的东西是小大之变,小境界与大境界之间的区别,大可以大到多大呢?鲲化而为鹏,腾空而起,超越整个人间沧桑,最后止于南冥。这样的一番志向,并不一定说做某一种事情,是一种生命游历的状态,状态本身就是它的意义。道家不追求终极的价值和结果,追求的是过程与状态的本身。“游”字是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是“心”,在《庄子》中多次提到心养、心斋这些个概念,也就是说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躯体去行走、去创造和享受,所有这一切有很多最本初的感受是不能忽略“心”的概念。一个人的心斋能够达到什么境界,是要达到我们心如同一个瀑布,能够葆光。你的内心能够滋养出一种光明,有葆光的内心才是坦率的、明朗的,你才可以在世界上有自己的一种原则,不是说呈现出一种“幽思宏志”。因此“心”字的理解在《庄子》里是贯穿的。

  第三个概念是“无为”,“无为”最后要达到“无不为”,我们今天看到有很多的观点中说到庄子的观点有点消极。“无为”要达到是“无不为”,“无为”表现是生命态度的顺应,我们每个人呈现出的本真是什么?是你了解规律以后所表现出来的,跟你在外部的抗争是不同的。其实这个概念说起来很大,但是“无为”的态度小到一个人的生命至理,大到一个国家都是“无为”概念。这是第三个概念。

  如果说还有第四点,就应该是“道”,“道”从庄子“道可道,非常道”说起来概念很大,但是要记住最基本的规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根本上讲跟“无为而治”是有内在的转化和关联的。“道”是靠悟不靠讲,我觉得道的很多东西一说就是错的,所以我觉得能够抓住“游”的状态,“心”的反省,“无为”而达到“无不为”的路径,最终抓住这几点我们就可以找到几把钥匙。

  主持人:是整个连贯的体系。

  于丹:当然我们是把这几个字、几个概念拎出来,但是事实上它是融入贯穿在整个《庄子》里。一开始读《庄子》,我想还是纯粹一点,先读内篇为好。

    庄子给我们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

  主持人:在《庄子》这书的内容看,庄子有时候是比较飘逸和洒脱的,有时候也很圆滑世故,您怎么看待?

  于丹:这个也不矛盾,如果说《庄子》全书的话,牵涉到内、外、杂篇,实际上内篇中比较确认是《庄子》,如果在《外篇》、《杂篇》中,你看到的很多段落,包括观点上和《内篇》的冲突,现在并不一定都能确定是庄子所做。另外即使在庄子自己的思想中也会出现一些矛盾,有的是圆滑世故,有的是飘逸。

    我想起一句话“外化内不化”,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人的生活有两个层面,你外在的生存状态和内心的生命职守,生命层面和生存层面有时候并不能等同。也就是说人在生存状态上,要秉承的是外化,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有自己的职业岗位。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我们遵从的礼俗、待人接物,所有的这些人越化就有越有效应。

    而内不化是生命的态度,你内心有所执守,有自己的烦心事,有我之所以不被替代的生命本质,你了解这些东西,一个人才让你卓而不群。所以我想这种内不化,就是你说的庄子的飘逸、洒脱。这种外化,可能是有时候是非常顺应的。

    其实所谓自己的一颗心面对世界是什么样子?有一个词说的好就是“不迎不逆”,就是你的心如同水和镜子,当世界万物映入内心的时候,既不过分地阿谀奉承,也不保有非常强烈的排斥和拒绝,“不迎不逆”是一种坦诚之心就是一种状态。

    你读了《庄子》的书以后,看到他的坦诚、从容是从哪儿来呢?其实是从超迈的智慧理性而来,就是人由于动起了很多东西,所以才可以抛去很多的执迷。执着是好事,但是执着当中有迷狂就不好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有时候真正缺少的不是热情,而是理性。我们缺少不是一个火热的生活态度,而是缺乏持之以恒。

    有时候庄子教人的东西很有意思,比如每一个人对他人、对世界是什么态度呢?每一个认为自己又是什么样子呢?曾经有“庄生梦蝶,人邪蝶邪?是也非也!”自己究竟是谁,一直保持反省。说人如果睡在阴暗潮湿地方,起来的时候会腰酸腿疼,但是动物就不一样,它就没关系,会过得很好。因为环境不同,人对待自己和他人要注意环境和成长的历史。

  他讲了一个小故事,说曾经有一个很奇异、很巨大的海鸟飞到鲁国,鲁国的国君就觉得这是一个太奇异的怪物,好奇得不得了,就不知道怎么待它好。每天待上宾的礼仪,给它奏乐,摆美酒,给它宰牛羊,后来养的这个海鸟逐渐目光迷离、惶恐不堪,最后这个海鸟就被养死了。庄子总结一句话说“以己养养鸟”,而不是“以鸟养养鸟”。你是以养人的方式对待鸟,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待它,而不是以鸟真正需要的方式对待它。

    其实我为什么说庄子给我们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你说养海鸟的故事听起来很荒唐,我们在生活中不缺少热爱,我们所喜欢的人、事,我们用了多少这样的方式,用“己养”去面对它。我记得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有一个渔村的夫妇,他们从少年开始结发相亲相爱,这个妻子特别爱自己的丈夫,每天都把鱼的中段收拾出来,干干净净的,或者红烧或者清蒸,然后上桌。她自己在厨房里胡乱吃点鱼头、鱼尾就算了,这个日子一过过了几十年,两个人从来没红过脸、吵过架,一直是举案齐眉,相亲相爱。到了老了,这个老头子有一天特别惆怅地叹了一口气,他说我一辈子没有提什么要求,我现在要是不提,就晚了,你什么时候能给我烧一顿红烧鱼头吃呢?他说,我一辈子最喜欢吃鱼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娶了你以后从来没见过鱼头。这个姑娘一听眼泪就下来了,我从做姑娘的时候就最爱吃鱼肉,我就是因为爱你,我就把最好的给你,我从来没有想过你可能爱吃鱼头。

    其实这个故事比海鸟的故事离我们又进一步。你听这两个故事的时候,大家会哗一下笑了,如果再深一点想的话,我们每个人是不是给自己特在乎的人买错过礼物,儿女给父母买生日礼物,花了半个月的工资买了巨大的奶油蛋糕,然后他老爸说我都得糖尿病了,我们老人才不吃这东西呢,孩子还觉得挺窝心的。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这样的,我们是“以己养人”,以自己内心认为好的东西去对待别人,但你不知道他爱什么。其实我们生活里有时候真正的悲天悯人,这种内心是靠一种懂得来作为建立的基础。也就是说,一种理性有可能让人和人之间建立起来看似不那么火热,实际上更舒服和恒久的关系。我一开始就说庄子的温度比《论语》要低一点,《庄子》的色彩比《论语》要浅,它告诉你在理性的光芒照耀下,永远让自己的心保持清醒的状态,这样你去做世间一切的事情,不是用蛮力,是用动力掌握的一种“道”。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