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是最好用的商业资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08:57
“中国高校富豪榜”成为2008年的第一张财富榜单。富豪校友的数量能否反映学校的价值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设问,而争论之外也有共识:校友是商业社会最重要的外部资源。
  
  严格来说,“中国高校富豪榜”并不是一个通过深入调研后才形成的榜单,发榜机构中国校友会网虽然专门为此成立了课题组,但实际进行的工作并不复杂;翻阅2003年至2007年的福布斯富豪榜、胡润百富榜,以及大大小小的杂志所堆砌的各种财富榜单,再把上榜人的求学情况搜索一遍,打几个电话核实,然后就能发榜。
  课题组的成员、云南师范大学的教师冯用军也感觉造榜的过程轻松得“不像在造榜”,他坚持认为:“我们只是给已经有的榜单填充了一点细节。”在他看来,上榜的富豪未必会在意,但对于上榜高校以及有深造计划的准富豪来说,这个榜单意义重大,可以带动新一轮的价值产出。
  
  富豪的马太效应
  
  在“高校富豪榜”上排第一的是北京大学,它先后产出了李彦宏、俞敏洪、阎焱、王志东、黄怒波等27名登上各式富豪榜的校友,比排名第二的复旦大学足足多出10名。在复旦的17名富豪校友中,最负盛名的是陈天桥、梁信军和郭广昌。冯用军认为筛选标准还是太苛刻了一点,目前的高校富豪榜里,只承认上过福布斯和胡润榜的人,如果再把形形色色的小富豪和榜单之外的隐形富豪统计一次,榜单会更好看,“但即使是这样,进入前十名的高校也会很高兴。”
  
  冯用军解释说,很多高考生和研究生在填写志愿的时候,会把学校的富豪生产力看成一个信得过的参照指标,学校的生源选择会由此变得更广“反过来也一样,上榜的富豪可以从母校招聘自己需要的人,给母校解决就业问题,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平白就多出了一个进入大企业的机会,也有可能因为校友关系,他在企业会获得比别人更多的发展机会,”他相信在大学生价值取向已经日趋商业化的时候,富豪校友所能带来的便利在学校而言是最好的招生广告,在学生看来,则是日后进入社会的一个更高起步点。
  中南大学的教授蔡言厚是“高校富豪榜”的牵头人,也是课题组的负责人,他认为自己最初成立课题组造榜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想法,“只是想看看中国到底有多少富人是上过大学的”,但真正开始以后,他发现榜上的两个主体——富豪和学校之间的关系让他更感兴趣,因为在他自己的学校里,很多硬件设备就是由毕业后的富豪校友捐献的,他曾经给冯用军做过一个比喻:富豪和母校的关系是一条双向流通的价值生产线,彼此可以各取所需,直白一点就是学校要钱,富豪要人。“目前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都不是单纯地靠国家拨款和自己的账户解决的,相当一部分都是靠富豪校友的捐助,每到校庆的时候,肯定有人排队捐钱。”除此之外,联合建立实验室,成立各种助学基金、科研基金也是富豪对母校的一利,投入方式,而这种投入通常都期待回报。“学校必须把最好的学生和科研成果送给企业。”蔡言厚说。
  夹在富豪和学校之间还有准富豪,冯用车把他们称为“有钱,但没有好的知识背景,没上过名牌大学,这类人要想进修就会选上榜的学校,可以扩大人际网络和社会网络,认识比自己高级的富豪”。在他看来,这是一种马太效应,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和学校向往成为榜单上的一分子。
  
  校友的资源功能
  
  在北京大学产出的富豪名单中,李彦宏排第一名。但熟悉百度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名“最奶油的CEO”和北大的关系并不仅限于此——百度的另一名创始人徐勇,同样出自北大,百度的员工中,30%毕业于北大,他们当中有技术副总裁刘建国、高级科学家洪涛。事实上,百度创立之初,所有员工尽数是来自北大的老师和学生,甚至连创业场所都是北大资源楼。公司做大后,连续两次搬家,但搬来搬去还是搬在北大对面。李彦宏解释说,这是为了“更多、更好的技术合作”。
  另一个IT业的明星企业腾讯公司同样山深圳大学的校友马化腾、张志东和陈一丹联合创办,陈一丹曾经说过:“校友创业有好处,受过的教育都差不多,学校教育我们要心态平和,后来我们几个在这点上还真的一致。”高榜富豪榜公布之后,腾讯公司的独立董事、TCL老总李东生也被网民搜索了一番,有好事者在网上搜出李东尘198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而张志东深大毕业后,曾经进入华南理工大学深造,在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同样是校友。
  蔡言厚认为,学生带着功利目的走进学校,在商业社会冉正常不过。“同学之间因为接触比较密切,彼此比较了解,又因为不存在利害冲突,所以友谊一般都较可靠。对于创业者来说,校友是值得珍惜的最重要的外部资源之一。南存辉和胡成中也是小学和中学吋的同学,后来合伙创业,在企业做大以后才分了家。这种校友联合创业的例子在中国尤其多。”
  冯用军的看法比蔡言厚更加直接,他认为所有的校友会到最后都会变成一个商业联络的组织,“很多高校的校友会都只对內部开放,还要审批校友资格,必须是硕士、博士、名誉教授才能获得进入校友会的权利。说白了,大家只想找够分量的人做校友,方便以后办事。”也正因为校友资源的稀缺和不公开,现在各种成人进修课程纷纷出炉,企业家班、金融家班尤为吃香,冯用军认为花钱就读的人都心知肚明:只需要20。万报名费,就可以认识一个班的朋友,这笔钱放在社会上,也许还买下到一条人脉。
  
  校友会的商业开发
  
  蔡言厚认为,富豪校友的多少反映的足学校的价值,“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最终要由它的产品——毕业校友来反映”。而他的遗憾是,和品质还过得去的校友相比,中国没有拿得出手的校友会。
  “校友关系网在美国很重要,哈佛、耶鲁等校友会都有求职网络,能帮助本校毕业生通过校友关系找到工作。特别是一些校友比较集中的行业。比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许多校友都在华尔街的大公司工作。通过校友介绍,到华尔街找工作就容易得多。”冯用军说。事实上,美国私立大学的经费来源中,校友捐款是主要途径之一,耶鲁大学在1890年率先创设了第一个校友基金,2006年哈佛大学累计获捐累计292亿美元,校友捐赠率约50%;哥伦比亚大学校友捐款就占经费的28%。冯用军认为目前的中国高校也面临同样的情形,虽然都是公办,但校友捐款已经成为大多数学校的重要办学资源,问题是“大家都各玩各的,没有一个有效的协会来管理”。
  “名校的校友会对美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不能低估。哈佛俱乐部、耶鲁俱乐部等机构,它们并不是一个小圈子的互助团体,还经常举办各种讨论会、演讲会,和政府官员联系,实际上起到智库的作用。”在蔡言厚看来,中国的校友会还只停留在最基本的互助层面,进一步的功能开发和商业开发,在目前看来都是遥遥无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