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博”之路——西北政法大学10年的梦与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23:54

西北政法大学申博失利提行政复议 利害攸关?
本报记者  杨  彦
2009年04月27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西北政法大学校门及《行政复议申请书》合成图。
本报记者 杨 彦摄

 
4月20日,西北政法大学正式向陕西省政府递交了《行政复议申请书》,请求对陕西省学位委员会确定的第十一次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进行重新评审。
“我们认为这次评审中存在程序违法,结果不公的问题。”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此时,距3月27日的答辩评审会已过去一个月时间,陕西省政府的最终结论尚未公布。
评审一波三折
落选的消息传出,失落的情绪迅速在校园蔓延
西北政法大学递交的《行政复议申请书》中,介绍了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对第十一次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的评审及审议经过。
3月27日,陕西省学位办组织来自北京、江苏和陕西的21位专家,在陕西宾馆召开了评审会议,最后投票确定两所大学为拟立项建设单位,西北政法大学落选。
消息传出,极端失落的情绪迅速在校园内蔓延,百度贴吧、天涯论坛、西北政法大学的BBS上开始出现质疑的声音。最终,部分研究生组织了一场抗议申博结果的签名活动,10余名师生向省政府送交了声明材料。
由于落选院校及其部分师生的强烈不满,3月30日,陕西省学位办紧急召集8所学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开会,就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
4月11日,事件似乎出现转机。这一天,陕西省学位委员会蒋德明、安芷生两位副主任委员召集8所学校的校领导开会并宣布:鉴于有的参评学校申报存在“材料不规范”、“数据不真实”等问题,严重影响评审结果的公正,各学校应按照统一标准重新填报材料;省学位委员会将在严格评审所有申报材料并对各申报学校票决后排队,公示两个得票最高的学校作为拟立项建设单位;所有申报内容和数据的真实性由学校负责,学位委员会将不再审查材料的真实性;如果接到造假举报,一经查实,将一票否决,排名在后的学校依次递补;3月27日的专家组评审结果仅作为参考。
各申报学校于4月14日上午10时前重新提交了申报材料。贾宇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当天15时,省学位委员会以举手表决的方式,维持3月27日专家组评审意见。4月16日,省学位委员会再次召集8所学校的校领导,宣布了此决定。
“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在这次评审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专家组成不合理,理工科多,文科少,且来源集中,易相互影响;其二是专家评审时间仓促,头一天刚到西安,第二天就听取答辩,答辩结束不到半个小时,评审结果就出来了;其三,这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有的院校申报材料中存在明显造假内容,省学位委员会却未对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贾宇说,“更为严重的是,各学校重新提交申报材料后,省学位委员会却没有按照4月10日的会议决定对新材料进行审查并投票表决,而是要求到会委员对3月27日专家组评审结果举手表决,这不是出尔反尔吗?而且,到会委员也没有达到‘过半’规定,29名委员中仅有13名出席。”
针对西北政法大学的质疑,陕西省学位办选择了沉默。4月24日,陕西省学位办主任孙朝以“出差不在西安”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政策调整带来“申博”焦虑
“如果这次不成功,西北政法将沦为一所三流学校”
西北政法大学的质疑声并非个案,今年3月初,徐州师范大学因申博失利,甚至出现了教授停课风波。
高校为何如此看重申博结果?贾宇的一番话道出了其中原委:
“近年来,就因为没有博士点,许多优秀青年教师总被其他高校‘挖角’,我们为稳定教师队伍想尽了办法。学校每年拿出300万元科研专项投入,300万元教学专项投入,100万元重点学科建设投入。如果这次申博不成功,师资队伍稳定就会成为问题。”
“此外,我们有一批国内一流学者,有6位已被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聘为兼职博导,但他们在本校却无法培养博士生。如果学校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这批人才的稳定也是很大问题。”
“还有一个学校的荣誉问题。现在,许多综合大学甚至工科大学的法学院,办学不过短短10来年,培养的学生几百名而已,都已申请到了博士点,我们有70多年办学历史,50年本科教育、30年研究生教育,就因为没有博士点,法学院一下子就排到了几十名外,这叫我们怎么接受?”
对于“学校、教授争博士点是为了利益”的说法,贾宇并不完全认同,他说:“有利益考虑不奇怪,但要看考虑的是什么利益。全国法学博士点是不少了,但整个西北5省司法系统的法学博士屈指可数。什么原因?本地区没有造血功能。如此下去,西北地区的法律人才将永远赶不上发达地区。这些考虑是不是利益顾虑?但这是大利益,是国家利益。”
另据了解,今年之所以申博风波迭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国家对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进行了政策调控。此次评选结束后,2015年前将不再进行新的评审,这意味着下一次申博至少是6年之后。对此,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院长王政勋说:“如果这次申博不成功,西北政法将沦为一所三流学校,而且地位越来越低。”
“大跃进”影响教育质量
“什么样的学校才能培养博士?”
“参加评审的这8所学校各有特色,确实不好评说,但揭开事件表象,至少可以看到几个问题:一是评审过程不规范,操作程序不公开,留下了猜疑空间;二是专家评审制度频遭诟病,与近年来专家评审走了形、变了味有关;三是学位制度建设逐渐失去其本来的意义,重名分甚于对学术的追求。”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石英不无忧虑地说。
与石英一样,贾宇亦将批评的剑锋直指评审制度本身,不同的是,他批评的不是专家而是学位管理部门,“什么样的学校才能培养博士?一是具有培养的能力和条件。有能力而不培养,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二是从布局上,要看什么行业、什么地区亟需培养博士。符合布局的学校就应该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但是学位管理部门目前却完全以行政区划来分配博士点名额,这显然不符合实际。陕西省高校云集,近两次新增博士点建设单位却都只有两个名额,院校间的矛盾冲突很大。”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我国博士生培养近年来的“大跃进”,已经影响到了教育质量。他们建议,要对博士点进行质量评估,对博士授予质量不高的单位,要提出警告甚至取消其博士点。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就在其公开发表的《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中指出,“至少应砍掉一半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并且要保持长期的稳定,不允许普通大学乱串位,也绝不允许任何大学再搞所谓博士点零的突破攻坚战。”
申博失利 五所政法院校西北政法大学唯一无博士点
来源: 光明网  时间: 2009-04-10

“申博失利”的消息犹如一记炸弹投进了西法大平静的校园,安静的象牙塔一时沸腾了。走过了72年风雨的西法大、秉承着陕北公学遗风的西法大人,对公平、公正状态下的任何竞争失利,都是坦然接受,但是对这次结果,西法大人却有话要说:
西法大的申博之路
每所院校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如果是在公平、公正情况下的失利,西法大人是可以平静接受的。
四月。
西北政法大学的樱花如往年一般开得灿烂迷人。
然而大一的学生们没有如他们往届的师哥师姐那样在树底下捡了那些粉粉嫩嫩的花瓣夹在书里点缀关于青春的日子。
原本小鸟儿般欢快的学生静悄悄。
原本妙语连珠的教授静悄悄。
3月29日,百度贴吧上传出西北政法大学申博失利的消息。其后天涯论坛上出现了一篇名为《陕西省申博黑幕揭露——西北政法大学失败真相》的帖子,提出陕西省申博程序不规范、结果不公正的诉求。当日五点,西北政法大学北区校园内出现了对申博失败的质疑帖,同时贴出了一份呼吁,宣称“我们部分热爱西法大的师生将明天(3月30日,星期一)早晨7点50出发,步行前往省政府递交《关于请求撤销陕西省第11次博士学位授权评审结果的申请》”,号召“愿意参加的师生”于次日在北校区大门口集合。这份呼吁很快被校方揭除。
百度贴吧、天涯论坛、西北政法大学的BBS上开始出现对于西法大(即西北政法大学)此次申博失败事件的广泛讨论。最初,大多学生对此表现出漠不关心,但随即便有人开始表现出对于西法大申博失败的失望与感伤。与此同时,关于此次申博遭遇潜规则的不满言论开始出现,百度贴吧开始删帖,并要求学生不要对此进行讨论,发帖数开始减少。然而到了下半夜,更多的人发帖表达自己对申博事件的意见。
讨论持续到31日,更多的相关信息在百度贴吧出现,其中有一些校友的对于母校申博流产的悼念文章,而对于此次申博“暗箱操作”呼声越来越高,更加详细的质疑开始出现。
而在行动方面,在校领导的规劝下,师生征集志愿者到新城广场去的动议搁浅。但仍有部分研究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向省政府送交了材料。校园内,研究生搞了一场抗议申博结果的签名活动。西法大的春光因为无人有心赏玩,灿烂得格外寂寞。

撑起一个法庭,服务一方人民
西北政法大学踞于西安。曾是司法部直属的5所政法高校之一。前身是是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1941年陕北公学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了延安大学;1949年延安大学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西北局决定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改组为西北政法干部学校,次年底改组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1958年9月,西北大学法律系调入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成立政法学院,为全国四所政法院校之一,亦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政法院校,从此开始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历史。2006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
一所学校的血液与气质确乎是会被遗传的。不同的学校可以设立彼此相同的专业,采用彼此一致的管理,但是血液和气质却是时间的齿轮打磨不平的,历史的风尘掩埋不住的,必然要从骨子倔强地透出来,为自己打上鲜明而挺拔的标签。
毛泽东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陕北公学(简称“陕公”)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一所统一战线性质的学校,这种血液和气质,在历史里涤荡了71年,仍然奔流于今天的西法大的心胸。
这样的血液和气质好像注定了西法大与别的政法院校的不同。
这种不同在于,西法大好像永远透着一种战士的风骨。
西法大生长于中国的大西北,这里辽阔、贫瘠。作为专门的政法类院校,西法大是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的唯一。这种唯一性授予了它承担几乎整个大西北的法学建设以及司法官队伍建设的使命。
“曾出产‘周老虎’的陕西,在人文法治建设方面相对落后,依法行政的理念还很缺乏。而西北政法的存在是陕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幸运,因为一所法科大学所具有的人文法律素养以及基础研究对这个地方的法治进行是非常重要的。”西法大的教授张师伟这样讲。
于是西法大的校友,亦然有着在祖国的大西北站岗、戍边的战士风骨。
“中国最需要的法律人才是像我校的杰出校友、全国模范法官李增亮那样能撑起一个法庭、服务一方人民的。我自己不自卑,西北地区占国家领土的四分之一以上,……西北五省的各级法院院长、检察长,我们西北政法培养了多少?我们在为国家做贡献上没有劣势,在培养人才上也不存在劣势。”西法大的校长贾宇亦这样讲。
“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也是我心中最沉重的压力”
三年前,《法学家茶座》的记者采访西法大的校长贾宇时,曾谈到西法大是原属司法部主管的五所政法院校中唯一没有博士点的,贾宇毫不隐晦地说,“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也是我心中最沉重的压力。”
作为原隶属于司法部五所政法院校之一,西法大是唯一一个没有博士点的。这成了西法大办学事业发展中的巨大压力。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西部地区政法队伍建设的新形势下,这种压力和使命感更加强烈,因为,西北五省至今没有一个法学博士点,是全国目前仅有的一个区域空白,而西北五省政法系统中目前只有3名法学博士。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法学家梁慧星教授多次在学位委员会会议上呼吁:应当尽快解决西北地区法学博士点布局空白的问题。
2006年11月18日,在西法大学校更名庆典大会上,著名法学家张文显教授代表教育部法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指出:西北政法大学的刑法学、法律史学、法理学、国际法学等学科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并完全具备了法学博士生培养的学术条件和物质条件。张文显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一致认为,应极早结束西北政法无博点的不合理状况。”
三年之后,问题依旧尖锐,压力依然沉重。对于张文显教授的这番话,西法大看起来也不知道该是先道感激,还是先表委屈。
对这次评审结果,西法大人为什么这样激动?西法大的一位教授这样说到:这次评审工作在组织安排和评审程序等环节确实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和问题,例如,各家的申报材料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认定,申报表中的许多关键数据是否真实、可靠,评审方式是否合乎学科评价的科学要求,如同行通讯评议,评审工作的纪律要求是否得到了完全的体现,评审结果是否符合陕西省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的需要和实际等等。由于存在这些问题,所以影响了评审的质量和效果。
既然是竞争,就必须公平。不公平,必然出事。要做到评审结果的公平,前提是评审办法、评审方式、评审过程和程序、评审标准等信息必须透明、公开。只有这样,才能为陕西省的学科建设工作做出科学的决策,才能保障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在本次评审中,关于申报高校的汇报和专家组的工作程序始终未发布任何文件。这种工作方式,与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组织答辩工作先后两次发文(学位办[2005]61、66号文件)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反差。如果出于“坚决制止不正之风和违规违纪行为”(陕学位[2009]2号文件)的需要而有必要在某些工作环节采取保密措施的话,那么就应该对所有参评高校一律保密,参评信息的分配待遇一律平等。
教育是百年大业,教育出了问题,就是源头出了问题。每一所高校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都凝结着办学者几代人的艰辛和奋斗成果,为国家和社会发挥着彼此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每一所高校存在的价值和办学的成就都应当得到平等的尊重和珍爱。要最大限度的支持和保护高校办学的积极性,而不能仅仅是支持和保护个别院校。
西法大依然在等待。(丁曼丽)
法制网记者 王荣利
“如果这次西北政法大学‘申博’不能成功,那就意味着西北政法大学将永远沦为一所三流学校,而且在全国的法学教育、高等教育体系中,它的地位将越来越低,这意味着你们拿到的那个学士学位会越来越贬值。”
3月30日下午两点半,西北政法大学(以下简称西法大)刑事法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王政勋教授走进课堂,却并未像往常一样打开课件,而是点了一根烟,即兴发了半个小时的感慨。
“我在课堂上从来不讲题外话,但那天实在是忍无可忍。”事后,王政勋教授如此解释。
触动王政勋教授的,是西法大申请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简称“申博”)再次传来失利的消息。
为什么要“申博”
3月27日,陕西省八所高校参加了“申博”专家评审会,争取仅有的两个指标。
此前,西法大曾经参加了多次“申博”活动,均未能如愿。此次,西法大志在必得。
“申博”对西法大来说究竟有多重要?
西法大党委书记朱开平强调:“没有博士点,就没有办学实力;没有博士点,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优势学科;没有博士点,就没有高层次的教学水平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没有博士点,就没有办学的社会地位,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像我们这样具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50年的本科教育、30年研究生教育的高校,至今没有博士点,我们作为学校的领导,难以面对社会,难以面对全校教职工。”
在西法大校长、法学博士、博导贾宇教授看来,“博士授权单位是衡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没有博士授权,已经成为制约我们学校发展的瓶颈”。
据王政勋教授介绍,西法大第一次“申博”,是在1999年。那时学校名称还是西北政法学院。当时国家教委只给了司法部一个名额,为了避免兄弟相争,司法部给西北政法学院做工作,让其等下一届再解决。
然而,2000年,国家实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西北政法学院由司法部主管变成了中央与地方共建、陕西省主管。随后在2001年、2003年、2005年的“申博”中,西北政法学院均未能从陕西省突围而出。
2005年失利之后,西法大一位老教授曾发自肺腑地对他的硕士研究生说:“看来我这一辈子恐怕带不成博士了,但我会把你们当作博士来教。”老教授的话,言者伤感,闻者动容,令人心酸。
对于西法大来说,今年的这次机会,再也不容错过。因为2005年的“申博”评审结束之后,国家考虑到全国博士授权单位已经够多甚至有点泛滥,决定不再审批新的博士点。
但是鉴于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解决,教育部决定给一些省市再提供一次机会,于是给了陕西省两个指标。
这次审批也不像以前那样审批之后就可以立即招收博士生,而是审批之后三年,验收一次,合格了才可以招录博士生。还不合格的话,再给三年建设机会,再次进行验收,只有验收合格才能招录博士生。
本次“申博”,在西法大看来,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无论在硬件建设还是学术水平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有种非我莫属的感觉。
然而,3月27日评审结果揭晓,在总共八所“申博”的高校中,西安工业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分列前两位,西法大很可能再次与博士点失之交臂。
为什么“不服气”
3月29日,西法大“申博”失败的消息在学校传开,引起西法大部分师生强烈不满。部分研究生搞了一次签名活动,少数师生向省政府送交了声明材料。
一位二年级的民商法女硕士研究生表示,自己虽未直接参与学校“申博”活动,但听到该消息,仍然感到挺难受,也挺气愤。
在她看来,“西法大无论硕士点、硕士人数、毕业人数等,远比胜出的一些高校多多了,而且硕士生导师差不多是一些高校的两倍,另外,学校还有六位博导,而胜出的一些高校甚至一位都没有”。
她认为西法大完全够“申博”条件,“如果‘申博’真的失败,绝对不是学校自身的原因”。
4月4日,《法制日报周末》记者来到西法大南区校园,在学生宿舍区随机采访了几位同学。
一位大三的男同学认为,西法大是西北地区实力最强的法学院校,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学校有美丽的校园,有优秀的老师,没有理由不给西法大博士点”。
另一位大三男生汪同学则表示:“西北地区重理轻文,过分关注经济利益,所以西法大在申博中出局,看似出乎意外,其实也在意料之中。”
一位大四女生张同学,已经通过了司法考试,现在在复习准备报考公务员。她认为不给西法大博士点,对西法大很不公平,从学科来看,也很不平衡。
一位姓祖的大三女同学则认为:“输要输个明白,输得心服口服,有关机构应该给西法大一个明白的说法。”
对“申博”结果反应最为激烈的,还是西法大的教师们。
西法大副校长王翰说:“这半个多月来,校长领着我们一直紧锣密鼓地认真研究申报材料。最后一个多星期,每天回到家里都是凌晨两点以后。我们当时是比较乐观的,应该说西法大做了充分准备,但投票的结果令人吃惊。我的感受就是,一个不正常,一个非常意外。”
对于相关几所大学的网友在网络上发生激烈争吵甚至相互攻击对方的行为,王政勋教授表示自己并不支持。他用论文数据表达了他对专家投票结果的质疑:“2009年1月8日,我曾在中国期刊网模糊查询,结果显示西法大2008年在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会长、副会长单位等12种重要专业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24篇。和其他已经获得博士授权的兄弟政法院校相比,西法大的数量并不处于劣势。”
王政勋教授还通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对2004年至2008年5年期间所有法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包括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进行了统计排名。其中若不包括西部项目在内,西法大以13个项目在全国法学界排第十名;若包括西部项目在内,则西法大以28个项目排名第三位。
王政勋教授通过上述统计数据认为,西法大“申博”是有明显优势的。
除此之外,王政勋教授通过校名(包括改名前的校名在内)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精确查询,分别查询了西法大与本次“申博”入选的某大学各自论文入选情况,并与之进行了比对。
结果表明,西法大2004年至2008年5年期间总计被收录的论文数量是1297篇,而该大学则为160篇。
通过登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对2004年至2008年5年期间两校教师在各自品牌学科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和各自品牌学科所占比例的分析,王政勋教授还发现,西法大5年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合计为28项,占法学学科项目总数的4.2%,而某大学5年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合计为1项,仅占学科项目总数的0.2%。
相比一些教师的愤愤不平,西法大一位年轻的副教授认为,西法大不要一味地贬低其他投票胜出的大学,也要看到他们的长处和在其领域的地位。
“也许他们与西法大相比有差距,但与国内各地某些已经获得博士授权的同类大学相比,他们也许真的不比那些大学差。”
为什么会“衰落”
西法大研究生教育院院长王健教授曾在校内发表文章坦承:“2003年国务院第九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结束后,全国的法科机构首次形成了4个世界或等次的格局:第一,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的高校(包括北大等6个单位);第二,拥有若干法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如吉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第三,拥有法学硕士授权和若干硕士点的高校(我校在该层次上处于突出位置);第四,只开设法学本科专业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的高校。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讲,我院显然处于第三世界。这一处境,与我校位居‘985工程’、‘211工程’高校之后的三流高校的地位也是一致的。”
面对这样的状况,西法大的师生们难免会有些伤感。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这所大学辉煌的过去不应得到如今的地位。
西法大的前身是1937年党中央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干部学校——陕北公学;1941年陕北公学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1949年延安大学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将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改组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1958年西北大学法律系调入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成立西安政法学院,是西北地区第一所普通高等政法院校。
1963年学校更名为西北政法学院,成为全国五所政法学院之一;2006年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
该校是全国高校中极其少见的具有“红色背景”资源和传统的大学。
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司法部直属的五所政法院校之一”几乎成为该校最为广泛使用的招牌。也因此,在政法界,该校几乎享有仅次于中国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的声誉和地位。
司法部直属的五所政法院校与原来的北京大学法律系、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曾被统称为“五院四系”,甚至有人认为法学界“只有这五院四系的法律毕业生才能称得上严格意义上的法学‘科班出身’”
更为巧合的是,西法大在西安市长安区新校址的建设中,竟然发掘出两千多年前中国最高司法长官——汉武帝时期御史大夫张汤的墓葬,并在张汤墓址建立了“张汤墓发掘纪念碑”和中国法制文物与法律文化展览馆,成为西法大独特的人文景观。
然而,近十多年来,受国家政策影响和大学排名方式的变化,该校与其他兄弟政法院校的差距越来越大。
国家“985工程”高校,西法大未能入围。
国家“211工程”高校,西法大未能入围。
教育部直属高校,西法大未能入围。
全国大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皆无。
博士授权点无。
在目前高校排名越来越看重“工程”和重点学科、博士点的情况下,西法大在国内高校中的排名节节后退。
“这种排名的下降并不代表学校教学质量、教育设施、校园环境、人才质量、学术成果等等的下降,更不能简单地说西法大‘衰落’了。”西法大校长贾宇并不同意外界对西法大“衰落”了的评价。
贾宇校长认为,几十年来,西法大为国家的法治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仅广东地区就有1000多校友,深圳有500多,他们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法大不仅谈不上“衰落”,事实上近十多年来还有着很大的发展。
学校建设了长安新校区,连同雁塔老校区,学校占地面积达1347亩,校舍面积53.96万平方米。学校70%的教室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5728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文献173.5万余册。
学校现有教师837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00人,有60余人次获得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省级教学名师、省级先进个人等荣誉和奖励,90多人担任全国及省级学术团体会长、副会长和常务理事职务。
近5年来,学校教师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累计达到31项。
“西法大在学术上谈不上‘衰落’,无论是学术成果的数量、质量,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还是在社会服务方面,我们都有值得称道之处。如果认为‘衰落’的话,那就是没有博士点。”王政勋教授一语中的。
“没有博士点,不是西法大能力有问题,而是选拔机制有问题。”王政勋教授进一步分析说。
一位女研究生讲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或者一些大学在招收研究生时,往往会提出要求应聘者或者应考者必须毕业于“211工程”院校,但是他们对于法律专业大都会在括号内特别注明“西南、西北政法大学除外”。
虽然在2006年11月改名升格为大学的那一天,校长贾宇隆重宣布西北政法大学的简称为“西法大”,但是两年多过去了,位于长安南路几乎已经成为地标的公交车“政法学院”站的站名,却至今还没有改过来。甚至包括学校的许多老师,似乎也还不习惯“西法大”这个简称。
无论对于西安人来说,还是对于西法大师生来说,他们似乎还依然难以忘怀那已经深入人心的“政法学院”。